当前位置:首页 » 专升本科 » 广东申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广东申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发布时间: 2022-05-05 12:39:13

Ⅰ 国家一流专业申报条件

1、专业定位明确。

服务面向清晰,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积极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紧扣国家发展需求,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专业,聚焦我省六大战略支柱产业和十大战略新兴产业,重塑升级传统专业,锻强提质优势专业、布局培优新兴交叉专业和未来产业急需专业。

2、专业管理规范。

切实落实本科专业国家标准要求,专业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有序,专业的生师比、师资结构、教授本科生授课情况、实践学分比例、专业教学资源数量、第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五年未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优先支持已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

3、改革成效突出。

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内容更新及时,方法手段不断创新,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引领带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申报专业近五年获得过2项省级及以上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或教学成果奖的优先支持;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生参加或所属教师指导的项目获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国家级铜奖及以上名次的优先支持。

申报程序

1、学院遴选。2021年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最后一个申报年度,请各院(系部)务必高度重视,遴选优势专业申报,做好相应的支持和保障工作。

2、组织评审。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报专业进行综合评审,确定拟推荐专业并进行公示。

3、拟推荐专业经公示无异议后,专业负责人登录“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报送系统”在线填报申报材料。

Ⅱ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哪些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告学、心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

简介

为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经研究,教育部决定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Ⅲ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什么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指的是国家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的国家级专业点,属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目前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了85%的本科高校,目前直接参加一流专业建设的教师多达20万人。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可以反映出该校专业建设的成果,且同一高校获批的专业或者是不同高校同一名称的专业也存在实力方面的差异。因为教育部双万计划在确定入选数量的时候是按照专业设置的比例来做的。

所以,也可能会有一部分不具备真正国家级专业实力的专业被纳入到262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名单当中。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参考262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还是需要重点考察专业的整体实力,看看专业对口率、就业满意度等。

发布文件

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函[2019]46号)及附件:

1、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2、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Ⅳ 广州大学是211吗

广州大学不是211。

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一校三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25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951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4个专业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广州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17人,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01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36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14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全职外国院士1人、特聘院士5人、双聘院士4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5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

以上内容参考:广州大学-学校概况

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哪些专业比较好

你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实行外语类专业与非外语类专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其中,外国语语言文学大类学科是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A类学科。另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有2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位居广东省属高校第一。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包括: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波兰语、日语、印地语、朝鲜语、泰语、越南语、汉语言文学、法学、翻译。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包括:经济学、审计学、印度尼西亚语、意大利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除此之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还有:
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英语、翻译。
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非通用语种群(越南语、朝鲜语、泰国语、印度尼西亚语4个语种)、英语、法语、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领域)。
5个省级重点专业:英语、法语、汉语言文学、经济学、俄语。
8个省级名牌专业:英语、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日语、市场营销、会计学、工商管理。

Ⅵ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代表什么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

2、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

广东高校234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建设点名单。地方“赛道”中,省属高校158个专业入选,占比6.7%,名列全国前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等部属高校也成绩不菲,在中央“赛道”中共有76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组成部分:

合并录取批次,就相当于拆除了围栏,使高校和考生实现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本质性的相互选择。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考生选择权的重要方面,有利于高校在更大空间内招收合适的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特色化办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Ⅶ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是什么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吴少敏 杜玮淦 钟哲 姚瑶)近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央“赛道”1631个、地方“赛道”2363个。

记者从相关高校了解到,广东高校234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建设点名单。地方“赛道”中,省属高校158个专业入选,占比6.7%,名列全国前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等部属高校也成绩不菲,在中央“赛道”中共有76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决定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并将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分“赛道”进行遴选建设。

本次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广东省属的综合性院校和特色院校等各类型高校均有专业入选,涵盖11个学科门类、57个专业类、101种专业,体现了本科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本轮广东省属高校入选的专业名单中,理工科专业数量最多,达60个,占比38%。这是2016年我省启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加强理工科专业建设的又一成果和体现。

有关专家分析,近年来随着广东一流本科教育工作深入推进,专业评估、专业认证等质量保障体系逐渐完善,新工科、新医科和新师范等专项工作取得进展,广东本科专业的结构得到深层次优化,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众多专业入选,是广东本科专业近年来整体提质升级的体现。

Ⅷ 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什么意思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

2、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

3、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如同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按照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公布。空出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额可延至下一年度使用。

4、根据2019、2020年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情况,2021年将对各专业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数量和建设进度进行统筹。

(8)广东申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扩展阅读:

合并录取批次,就相当于拆除了围栏,使高校和考生实现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本质性的相互选择,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考生选择权的重要方面,有利于高校在更大空间内招收合适的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特色化办学。

合并录取批次从整体上来说对所有高校都提出了挑战,即便是北大清华,如果某些专业办得不够好,而其他高校的这个专业办得很好,生源也可能流失到其他高校。

Ⅸ 报什么专业好

据了解,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名单,认定了首批405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中央赛道1691个、地方赛道2363个。同时,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确定了62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部2019年4月起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将在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广东高校入选情况如何?据媒体公开报道,今年广东共有26所高校,23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广东省教研院高教室副主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孙丽昕说,从区域分布上看,入选高校覆盖了珠三角、粤东、粤西三个区域:

其中,珠三角有23所高校共224个专业入选;

粤东则有汕头大学1所高校入选,共7个专业;

粤西则有广东医科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2所高校共3个专业入选。

单从珠三角来看,深圳有2所高校入选,其中深圳大学15个专业入选,南方科技大学有3个专业入选,佛山则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1个专业入选,东莞也有东莞理工学院的3个专业入选。珠三角其余入选的19所高校则都位于广州。

从学校看:广外和广大表现突出

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又分中央赛道和地方赛道,中大、华工、暨大在中央赛道。孙丽昕说,其中中大、暨大入选的专业覆盖了理工、人文社科和医学专业,华工的入选专业也覆盖了理工和人文社科。从此可以看出,广东的三所部属高校整体办学实力都比较强,属于“全面发展型”高校。

在地方赛道上,孙丽昕分析,广东高校入选的专业也体现出各自学校自身的特色。比如广东工业大学、东莞理工等高校入选专业体现出鲜明的理工科特色,南方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高校的入选专业也都和体现出各自的特色。

孙丽昕特别指出,今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表现特别突出,共有2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其中有11个专业都是外语语种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总数在地方赛道中位列广东高校第一。

“广外的实力本身就很强,在业内口碑都很不错,在全国来说,也很有特色。外语类高校中,广外入选的国家级一流专业比北京语言大学、北二外、上海外国语大学都多,只比北京外国语大学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校区

此外,孙丽昕认为,这次广州大学表现也相当亮眼。作为市属高校,广州大学共有18个专业入选,在地方赛道省内高校中只比华师和广外少,排位第三。

从专业看:理工科专业表现亮眼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副研究员王志强分析说,在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广东文、理、工、农、医、商、法、艺等领域都有收获和亮点,突出了国家面向各类学校和全部专业,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战略布局,也说明广东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效果显著、成绩斐然。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广东地方高校的理工科表现更为突出。

王志强说,在入选23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中,除中大、华工和暨大3所部属高校以外的,23所地方高校158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建设行列,其中理工类达到60个,占总体的38%;

在省级一流专业中,有8个专业的布局点在4所学校以上,除会计学以外的其他七个专业均是理工类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 “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这突出理工类专业在推进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支撑作用。

王志强说,形成这一鲜明特征的原因在于,2016年1月1日,广东省委、省政府以1号文的形式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意见》,着力加强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类学科建设。

根据这一意见,广东省教育厅通过省部、省市共建,积极推进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五邑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引导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升级,加大新工科力度, 新建一大批产教高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产业学院,理工科大学和理工科学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和广泛影响。

Ⅹ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什么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是指国家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一流专业,是为了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建设。

2021年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确认397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中央赛道1387个、地方赛道2590个。此外,还确定了444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专业的作用

对于学校而言,评选上一流专业是有利于学校吸引优秀教师资源和生源,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同时,还能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得到较好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校建设。

对于学生而言,国家级一流专业都是学校特色专业或者专业建设能力突出的,报考这类专业能享受到高质量教学,学习平台更好;同时是有利于毕业就业的。

对于国家而言,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有利于推动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促进本科教学,培养专业人才,从而促进教育强国的建设。

热点内容
大学生一站式就业 发布:2025-09-02 20:09:38 浏览:975
中国地质大学考研科目 发布:2025-09-02 19:52:08 浏览:507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考研大纲 发布:2025-09-02 19:52:08 浏览:183
中南大学毕业后可以当老师吗 发布:2025-09-02 19:51:58 浏览:495
重庆大学2016考研群 发布:2025-09-02 19:50:38 浏览:228
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好考吗 发布:2025-09-02 19:45:31 浏览:427
清华大学俄语系教授 发布:2025-09-02 19:21:55 浏览:682
中山大学大气学院教授杜宇 发布:2025-09-02 19:21:50 浏览:532
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学考研科目 发布:2025-09-02 19:17:02 浏览:940
香港的大学计算机博士申请 发布:2025-09-02 19:03:38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