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升本科 » 成人内分泌专科是看什么的

成人内分泌专科是看什么的

发布时间: 2022-05-06 10:13:10

① 求一篇有关于医学内分泌科的综述

近二三十年,内分泌学在生物学和医学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广泛而密切,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和提高。

内分泌学研究和涉及的范围已大大超出经典内分泌学原来的范畴,并与其他生物医学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生成一系列内涵迅速扩增的新兴学科,如神经内分泌学、心血管内分泌学、消化道内分泌学、肾脏内分泌学和生殖内分泌学等。

现代内分泌学已成为一门集人类功能基因组学、分子细胞生物学、遗传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为一体的新兴学科。

新的激素、新的概念、新的药物、新的技术不断涌现,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内分泌学的迅速发展,而且使内分泌疾病的诊疗水平明显提高。

内分泌概念得到极大扩展 1. 激素概念的扩展 经典内分泌学将激素定义为由内分泌器官产生并释放入血循环,转运至靶器官或组织发挥效应的微量化学物质。根据该激素概念构筑的经典内分泌系统,是以特异性内分泌腺体为基础,并且固守经典的血分泌方式。

但近二三十年,激素概念进一步扩展,即激素是体内广泛存在的细胞间通讯的化学信使,其功能为调节机体代谢,协调机体器官、系统活动并维持内环境稳定,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发育和死亡的调控。

激素范畴扩大,所有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神经递质、神经肽均被归为激素。分泌方式除经典的血分泌外,还包括邻分泌、并列分泌、自分泌、腔分泌、胞内分泌、神经分泌和神经内分泌等。

2. 肾脏、心脏等均有内分泌功能 激素的分泌不在局限于经典的内分泌腺体,许多组织和器官皆具有内分泌功能。肾脏是第一个被发现有内分泌功能的非内分泌器官,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1-羟化酶和前列环素等皆由肾脏分泌。新近发现肾脏还分泌可调节心脏功能和血压的新型可溶性单胺氧化酶——renalase。

自1984年发现心脏分泌心钠素和1988年发现血管内皮分泌内皮素后,人们认识到心脏、血管也有内分泌功能,同时也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心血管内分泌学。1998年,3位学者因证实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也能发挥舒张血管的激素样作用而获得诺贝尔奖。

目前研究证实,包括多肽、蛋白质、酶、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离子通道、信息传递分子和转录因子等在内的大量心血管生物活性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亦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中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

3. 脂肪组织是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 自1994年瘦素发现后,激起对脂肪细胞因子研究的热潮。随着众多脂肪细胞因子如脂肪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脂联素、抵抗素、白介素6和内脏脂肪素等的发现,脂肪组织旺盛的内分泌功能亦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脂肪组织已成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百余种活性物质,脂肪内分泌学已成为内分泌学的一个新领域。脂肪细胞因子作用的范围、涉及的器官和作用机制等与以前大为不同。

内分泌疾病谱发生明显改变 近二三十年,内分泌系统疾病谱发生明显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等外在因素变化导致疾病发生率改变 30年前,甲状腺疾患以碘缺乏病为主,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我国自60年代在碘缺乏地区实施食盐加碘,并于1994年开始全民食盐加碘,极大遏制了碘缺乏病。 但近年碘过量所致甲状腺疾病增多。中国医科大学碘致甲状腺疾病(IITD)课题组历时2年的前瞻性研究证实,碘超足量和碘过量分别使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发病率增高l0倍和l5倍,亚临床甲减发病率增高3.2倍和6.6倍;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人群甲减发生率增高6.5倍和9.8倍。该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1986年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使当地在1996-2000年间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提高近4倍,这是环境污染损伤内分泌器官的最有力例证。

2. 诊断技术进步导致疾病发生率的改变 过去研究显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在高血压人群中不到1%。20世纪90年代起,醛固酮/肾素比值(ARR)被广泛用于原醛的筛查,发现原醛占高血压患者的10%~20%。一项多国研究表明,应用ARR筛查后,原醛检出率增加5~15倍,醛固酮瘤年检出率增加1.3~6.3倍。

3. 疾病概念的扩展导致疾病发病率提高 疾病亚临床状态是指临床症状轻微、但生化尤其是激素检测异常的一种生化异常状态。目前为学界所肯定并研究较多的是亚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亢。

亚临床甲减是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正常,但促甲状腺素(TSH)高于正常,亚临床甲亢是指血清FT3、FT4正常,但TSH降低。

美国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所有成人的亚临床甲减发病率高达10%,亚临床甲亢发病率为2.1% 。

指南已深入内分泌学临床实践 自1992年循证医学的概念提出以来,循证医学发展迅速,其理论和实践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不断扩展,成为21世纪临床医学的新模式。

1. 荟萃分析指导甲状腺疾病的治疗 目前,在经典内分泌领域尚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RCT)。一项有关抗甲状腺药物的荟萃分析中包括了19项随机试验共2233名受试者,其中4项试验显示长疗程(18个月)比短疗程(6个月)降低复发率更显著(37%对58%)。3项试验显示最佳疗程为12~18个月。10项试验比较了阻断——替代方案与调量方案的疗效,虽复发率相似,但前者皮疹(11%对5%)及停药率(16%对 9%)更高。

另一荟萃分析总结了18项用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作为预测复发指标的临床研究,肯定了TRAb阴性是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复发率降低的因素。

90年代中期,Graves病的外科治疗绝大部分被放射性碘和ATD治疗所取代。此后,甲状腺外科也随着术前药物的应用及手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Palit 等的荟萃分析包括35项试验(7241例患者,平均随访5.6年)对甲状腺全切术和甲状腺次全切术对Graves病的疗效进行评价。在全部Graves病患者中,约92% 经过甲状腺切除术成功治愈了甲亢。在行甲状腺全切术后的患者中无1例出现甲亢症状,在甲状腺次全切除的患者中近60%甲状腺功能正常。另有约8%的患者始终为甲亢或甲亢复发。甲状腺全切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2. 新的RCT结果改变了激素替代治疗指南 更年期或绝经期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HRT)一直被认为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的发生。但最近10年完成的3项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即心脏和雌孕激素替代研究(HERS)、女性雌激素-卒中研究(WEST) 和女性健康倡议(WHI),却给出了与预先设想完全相反的证据。有鉴于此,多数相关学会不再推荐HRT作为老年相关性疾病的预防措施,但仍可用于改善更年期时症状,但时间要最短,剂量最小。

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临床指南是近二三十年来内分泌疾病诊治模式的一大转变。2004年开始,美国内分泌学会采用GRADE系统作为在制定临床指南时评价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的分级方法。根据GRADE,美国内分泌学会已制定了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高雄激素症的临床指南。

② 什么是人体中的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是人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它的分泌物称激素。对整个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起着调节作用。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胰岛、胸腺和性腺等。

甲状腺位于气管上端的两侧,呈蝴蝶形。分左右两叶,中间以峡部相连,峡部横跨第二、三气管软骨的前方,正常人在吞咽时甲状腺随喉上下移动。甲状腺的前面仅有少数肌肉和筋膜覆盖,故稍肿大时可在体表摸到。
甲状腺由许多大小不等的滤泡组成。滤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它们是腺体的分泌细胞。泡腔有胶状物,为腺体细胞分泌的贮存物。滤泡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
甲状腺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代谢的影响。
①产热效应
甲状腺激素可提高大多数组织的耗氧率,增加产热效应。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增高35%左右;而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可降低15%左右。
②对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甲状腺激素主要是促进蛋白质合成,特别是使骨、骨骼肌、肝等蛋白质合成明显增加。然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反而使蛋白质,特别是骨骼肌的蛋白质大量分解,因而消瘦无力。在糖代谢方面,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糖的吸收,肝糖原分解的作用。同时它还能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总之,它加速了糖和脂肪代谢,特别是促进许多组织的糖、脂肪及蛋白质的分解氧化过程,从而增加机体的耗氧量和产热量。
2、促进生长发育。
主要是促进代谢过程,而使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特别对骨骼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如儿童在生长时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则发育不全,智力迟钝,身体矮小,临床上称为呆小症。
3、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素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最为明显,甲状腺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所以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常表现为容易激动、失眠、心动过速和多汗。

甲状旁腺有四颗,位于甲状腺两侧的后缘内,左右各两个,总重量约100毫克。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素起调节机体钙磷代谢的作用,它一方面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另一方面促进骨细胞放出磷和钙进入血液,这样提高血液中钙的含量,所以甲状旁腺的正常分泌使血液中的钙不致过低,血磷不致过高,因而使血液中钙与磷保持适宜的比例。

脑垂体是一个椭圆形的小体,重不足1克。位于颅底垂体窝内,借垂体柄与丘脑下部相连,分腺体部和神经部。它分泌多种激素。
1�生长激素 该激素与骨的生长有关,幼年时期如缺乏,则使长骨的生长中断,形成侏儒症;如过剩,则使全身长骨发育过盛,形成巨人症。
2�催乳素 可以催进乳腺增殖和乳汁生成及分泌。
3�促性腺激素 包括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可促进雄、雌激素的分泌,卵泡和精子的成熟。
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主要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的束、网状带,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该激素缺乏,将出现与阿锹森氏病相同的症状,但无皮肤色素沉着现象。
5�促甲状腺激素 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增大,甲状腺素的生成与分泌增多。该激素缺乏,将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
6�其它 除上述激素外,垂体还分泌有促甲状旁腺激素,促黑激素等等。
7�抗利尿激素 是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产生,并运输贮藏在垂体的一种激素。它作用于肾脏,促进水的重吸收,调节水的代谢。缺乏这种激素时,发生多尿,称为尿崩症。在大剂量时,它能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所以又称血管加压素。
8�催产素 与抗利尿激素相似,也由下丘脑某些神经细胞产生。它能刺激子宫收缩,并促进乳汁排出。

胰岛是散在胰腺腺泡之间的细胞团。仅占胰腺总体积的1%~2%。胰岛细胞主要分为五种,其中A细胞占胰岛细胞总数约25%,分泌胰高血糖素;B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60%,分泌胰岛素。D细胞数量较少分泌生长抑素。另外还有PP细胞及D_1细胞,它们的数量均很少,PP细胞分泌胰多肽。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它能促进全身各组织,尤其能加速肝细胞和肌细胞摄取葡萄糖,并且促进它们对葡萄糖的贮存和利用。肝细胞和肌细胞大量吸收葡萄糖后,一方面将其转化为糖原贮存起来,或在肝细胞内将葡萄糖转变成脂肪酸,转运到脂肪组织贮存;另一方面促进葡萄糖氧化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
胰岛素的另一个作用是促进肝细胞合成脂肪酸,进入脂肪细胞的葡萄糖不仅用于合成脂肪酸,而且主要使其转化成α-磷酸甘油,并与脂肪酸形成甘油三酯贮存于脂肪细胞内。此外,胰岛素还能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缺乏时糖不能被贮存利用,不仅引起糖尿病,而且还可引起脂肪代谢紊乱,出现血脂升高,动脉硬化,引起心血管系统发生严重病变。
胰岛素对于蛋白质代谢也起着重要作用。它能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然后直接作用于核糖体,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它还能抑制蛋白质分解。对机体生长过程十分重要。
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基本的因素。血糖浓度升高时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使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的分泌减少,可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水平上升。另外,氨基酸、脂肪酸也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许多胃肠道激素以及胰高血糖素都有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作用。
胰高血糖素作用与胰岛素相反,它促进肝脏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异生,使血糖明显升高。它还能促进脂肪分解,使酮体增多。
血糖浓度调节胰高血糖素分泌的重要因素。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升高时,则分泌减少。氨基酸则升高时也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胰岛素可以由于使血糖浓度降低而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胰岛素可以直接作用于邻近的A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支配胰岛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对胰高血糖素分泌的作用和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完全相反。即迷走神经兴奋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交感经兴奋则促进其分泌。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左右各一。肾上腺分为两部分:外周部分为皮质,占大部分;中心部为髓质,占小部分。皮质是腺垂体的一个靶腺,而髓质则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直接支配。
肾上腺皮质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三层。球状带腺细胞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束状带与网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网状带还分泌少量性激素。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糖代谢一方面促进蛋白质分解,使氨基酸在肝中转变为糖原;另一方面又有对抗胰岛素的作用,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糖皮质激素对四肢脂肪组织分解增加,使腹、面、两肩及背部脂肪合成增加。因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服用过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出现满月脸、水牛背等“向心性肥胖”等体形特征。过量的糖皮质激素促使蛋白质分解,使蛋白质的分解更新不能平衡,分解多于合成,造成肌肉无力。
糖皮质激素对水盐代谢也有一定作用,它主要对排除水有影响,缺乏时会出现排水困难。同时它还能增强骨髓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的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增加,使中性粒细胞增加,促进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嗜酸性粒细胞,抑制淋巴组织增生,使血中嗜酸性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减少。在对血管反应方面既可以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降解减慢;又可以提高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另外还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的作用。当机体遇到创伤、感染、中毒等有害刺激时,糖皮质激素还具备增强机体的应激能力的作用。由于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上的种种作用和功能,已广泛用于抗炎、抗中毒、抗休克和抗过敏等治疗。
肾上腺盐皮质激素主要作用为调节水、盐代谢。在这类激素中以醛固酮作用最强,脱氧皮质酮次之。这些激素一方面作用于肾脏,促进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并促进钾的排泄,另一方面影响组织细胞的通透性,促使细胞内的钠和水向细胞外转移,并促进细胞外液中的钾向细胞内移动。因此,在皮质机能不足的时候,血钠、血浆量和细胞外液都减少。而血钾、细胞内钾和细胞内液量都增加。由于血浆减少,因而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引起循环衰竭。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性激素以雄激素为主,可促进性成熟。少量的雄性激素对妇女的性行为甚为重要。雄性激素分泌过量时可使女性男性化。
肾上腺髓质位于肾上腺中心。分泌两种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的生物学作用与交感神经系统紧密联系,作用很广泛。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时,如恐惧、惊吓、焦虑、创伤或失血等情况,交感神经活动加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急剧增加。使心跳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血流加快;支气管舒张,以减少改善氧的供应;肝糖原分解,血糖升高,增加营养的供给。

胸腺是一个淋巴器官兼有内分泌功能。在新生儿和幼儿时期胸腺发达,体积较大,性成熟以后,逐渐菱缩、退化。胸腺分为左、右两叶,不对称,成人胸腺约25~40克,色灰红,质柔软,主要位于上纵隔的前部。胸腺在胚胎期是造血器官,在成年期可造淋巴细胞、浆细胞和髓细胞。胸腺的网状上皮细胞可分泌胸腺素,它可促进具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的产生和成熟,并能抑制运动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的合成与释放。因此,当胸腺瘤时,因胸腺素增多,可导致神经肌肉传导障碍而出现重症肌无力。

性腺主要指男性的睾丸、女性的卵巢。
睾丸可分泌男性激素睾丸酮(睾酮),其主要功能是促进性腺及其附属结构的发育以及副性征的出现,还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卵巢可分泌卵泡素、孕酮、松弛素和男性激素。
其功能分别是:
(1) 刺激子宫内膜增生,促使子宫增厚、乳腺变大和出现女副性征等。
(2) 促进子宫上皮和子宫腺的增生,保持体内水、钠、钙的含量,并能降血糖,升高体温。
(3) 促进宫颈和耻骨联合韧带松弛,有利于分娩。
(4) 促使女性出现男性化的副性征等。

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是由胚胎中胚层和内胚层发育成的细胞或细腻群(即内分泌腺体)。它们分泌微量化学物质—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相结合,影响代谢过程而发挥其广泛的全身性作用。内分泌系统与由外胚层发育分化的神经系统相配合,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为了保持平衡的稳定,内分泌系统间有一套完整的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和较复杂的正负反馈系统。使在外条件有不同变化时,与神经系统共同使内环境仍能保持稳定,这是维持生命和保持种族延续的必要条件。任何一种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失常所致的一种激素分泌过多或缺乏,均可引起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
以合成和分泌激素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体,如垂体、松果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许多器官虽非内分泌腺体。但含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或细胞,例如脑(内腓肽、胃泌素,释放因子等),肝(血管紧素原,25羟化成骨固醇等),肾脏(肾素,前列腺素,1,25羟成骨固醇等)等。同一种激素可以在不同组织或器官合成,如长生抑素(下丘脑、胰岛、胃肠等),多肽性生长因子(神经系统、内皮细胞、血小板等)。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生理学方面关系密切,例如下丘脑中部即为神经内分泌组织,可以合成抗利尿激素,催产素等,沿轴突贮存于垂体后叶。鸦片多肽既作用于神经系统(属神经递质性质),又作用于垂体(属激素性质)。二者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方面又互相影响和协调,例如保持血糖稳定的机制中,即有内分泌方面的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作用,也有神经系统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参与。所以只有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正常时,才能使机体内环境维持最佳状态。

③ 小孩内分泌是检查什么的

一般孩子的内分泌检查包括激素检查,性激素以及生长激素,甲状腺和皮质醇的检查,适当的检查内分泌,可以查看孩子的骨骼,身体发育情况以及精神问题,孩子在进行内分泌检查,需要进行空腹检查,不能够饮食,内分泌紊乱会导致孩子从身体激素,信用方面的骨骼方面都会出现相关的成长问题。

④ 内科是看什么的

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专候、实验诊断、影像属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

内科学的方法是透过病史询问或面谈后,进行理学检查,根据病史与检查所见做实验诊断与影像检查,以期在众多鉴别诊断中排除可能性较低者,获得最有可能的诊断;

获得诊断后,内科的治疗方法包含追踪观察、生活方式、药物、介入性治疗(如心导管、内视镜)等,根据病人的状况调整药物之使用,防止并处理副作用及并发症。



(4)成人内分泌专科是看什么的扩展阅读:

内科的分类

医学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因此学好内科学不仅对学习、掌握其它学科有所裨益,而且更是大多数病人的需要。

学习内科学应以基础医学和诊断学为基础,在复习、巩固解剖、生理、病理和诊断学等课程的同时,学习这门新课程。在学习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科学是二级学科,包括呼吸病学、循环病学、消化病学、泌尿系统疾病学、血液病学、内分泌代谢病学、风湿免疫病学神经系统部分。


⑤ 内分泌科和内科有什么区别

内分泌科是医院中一个专门治疗内分泌科疾病的地方,主要负责糖尿病、回肥胖症、骨质疏松、痛风、答脂质代谢紊乱以及甲状腺、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等疾病的临床诊治。
意见建议: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的内容包含了疾病的定义、病因、致病机转、流行病学、自然史、症状、征候、实验诊断、影像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治疗、预后。内科学的方法是透过病史询问或面谈后,进行理学检查,根据病史与检查所见做实验诊断与影像检查,以期在众多鉴别诊断中排除可能性较低者,获得最有可能的诊断;获得诊断后,内科的治疗方法包含追踪观察、生活方式、药物、介入性治疗(如心导管、内视镜)等,根据病人的状况调整药物之使用,防止并处理副作用及并发症。

⑥ 内分泌科(甲状腺病)求助

甲状腺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棕红色,分左右两叶,中间相连(称峡部),呈“H”形,约20~30克。甲状腺位于喉下部气管上部的前侧,吞咽时可随喉部上下移动。甲状腺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腺泡,对碘有很强的聚集作用,虽然通常腺体中的碘含量比血液中的含量高25~50倍,但每日饮食摄入的碘仍有1/3进入甲状腺,全身含碘量的90%都集中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为:(1)促进新陈代高谢,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并增加产热。(2)促进生长发育,对长骨、脑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婴儿期。此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则会患呆小症。(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此外,还有加强和调控其它激素的作用及加快心率、加强心缩力和加大心输出量等作用。

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和人体其它系统(如呼吸系统等)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和神经系统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配合,被称为两大生物信息系统,没有它们的密切配合,机体的内环境就不能维持相对稳定。内分泌系统包括许多内分泌腺,这些内分泌腺受到适宜的神经刺激,可以使这些内分泌腺的某些细胞释放出高效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经血液循环被送到远距离的相应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这种高效的化学物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激素。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最大的内分泌腺,它受到神经刺激后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人体相应器官而发挥生理效应。
平常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甲状腺位于何处,但“粗脖子病”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其实“粗脖子病”就是甲状腺肿大,这就告诉我们甲状腺位于颈部。再具体些,我们平常所说的“喉结” ,我们自己都能触到,甲状腺就位于“喉结”的下方约2~3厘米处,在吞咽东西时可随其上下移动。

甲状腺形如“H”,棕红色,分左右两个侧叶,中间以峡部相连。两侧叶贴附在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外侧面,上达甲状软骨中部,下抵第六气管软骨处,峡部多位于第二至第四气管软骨的前方,有的人不发达。有时自峡部向上伸出一个锥状叶,长短不一,长者可达舌骨,为胚胎发育的遗迹,常随年龄而逐渐退化,故儿童较成年人为多。

甲状腺外覆有纤维囊,称甲状腺被囊,此囊伸入腺组织将腺体分成大小不等的小叶,囊外包有颈深筋膜(气管前层),在甲状腺侧叶与环状软骨之间常有韧带样的结缔组织相连接,故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在青春期甲状腺发育成熟,甲状腺的重量为15~30克。两个侧叶各自的宽度为2厘米左右,高度为4~5厘米,峡部宽度为2厘米,高度为2厘米。女性的甲状腺比男性的稍大一些。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甲状腺很小很薄,因此在颈部既看不到,也摸不到。如果在颈部能摸到甲状腺,即使看不到,也被认为甲状腺发生了肿大。这种程度的肿大往往是生理性的,尤其是在女性青春发育期,一般不是疾病的结果,但有时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⑦ 我想知道是看妇科还是内分泌科

你好,这个情况建议你去看妇科,顺便检查一下看是否有炎症或器质性病变,至于是否多囊需要根据检查结果再看。

⑧ 如何查询内分泌

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哪些表现?

(1)肌肤恶化。肌肤上突然出现了很多黄斑、面色发暗、色斑,内分泌不稳定时受到外界因素不良刺激引起。

3、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

4、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保证充足睡眠。科学研究发现成年人每天睡眠的时间如果少于4个小时的话,时间一长其身体新陈代谢系统的功能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障碍从而引起内分泌失调。

热点内容
大学生一站式就业 发布:2025-09-02 20:09:38 浏览:975
中国地质大学考研科目 发布:2025-09-02 19:52:08 浏览:507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考研大纲 发布:2025-09-02 19:52:08 浏览:183
中南大学毕业后可以当老师吗 发布:2025-09-02 19:51:58 浏览:495
重庆大学2016考研群 发布:2025-09-02 19:50:38 浏览:228
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好考吗 发布:2025-09-02 19:45:31 浏览:427
清华大学俄语系教授 发布:2025-09-02 19:21:55 浏览:682
中山大学大气学院教授杜宇 发布:2025-09-02 19:21:50 浏览:532
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学考研科目 发布:2025-09-02 19:17:02 浏览:940
香港的大学计算机博士申请 发布:2025-09-02 19:03:38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