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升本科 »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报考指引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报考指引

发布时间: 2022-05-06 12:13:52

㈠ 高考《报考指南》什么时候发

高考报考指南(有的省份也叫高考招生专业目录)一般会在5月份发放到高考考生手中。

高考报考指南是2011年1月1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文祺。 本书详细介绍了全国500余所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的招生计划、录取规则、奖助学金及收费标准等内容,是报考普通高校不可缺少的参考用书。

首先来说,高考报考指南还是很有用的。

高三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学校都会安排学生购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指南分为本科和专科两种形式。如果你觉得自己能考上二本以上院校,那就选择本科指南,如果你认为自己只能上专科,那就买专科指南。如果你对于上本科没有太大的把握但是有希望,又不想复课,那就两本都买了吧。

以本科高考报考为例,在书中的内容大致就这几种:院校名称、院校资历、院校地址、往年录取分数、学费收费标准等。

这是一本对高三毕业生报考大学非常重要的参考书。如果对于指南中的院校信息还不是很清楚的话,完全可以再根据学校名称登录其官网进行查询。或者直接打指南上面的电话咨询。

㈡ 关于高中选科,你有哪些建议

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我曾经认真的规划过自己的文理选科,下面我就把这些经历分享给你。

物理/历史选择:(按自身情况对号入座)



物理扩大就业面,生物又有学医专业的可能性。

政:政治可以学文科专业,可以考公务员,且生物政治难度小

地:这种情况下地理不比政治,因为学政治可以考公务员,但对地理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

史政X:

历史政治不分家,学历史一定要学政治,学政治可以不学历史

生:两文+一理,生物保障学医和部分理科专业

地:传统大文不占优势,而且地理赋分时面对部分理科生的竞争,不如生物灵活。

化:难度大,多走班,不适合理科思维差的同学学习,而且学化学带来的优势只有可以未来可以选择化学专业,对历史政治的学习没有关联性和促进性,同时化学也不会受到历史政治的促进,而且学生有可能面对在背诵历史政治的同时还刷大量化学题的情形,我想想就瑟瑟发抖,化学大题的程度时刻让我的胃里翻江倒海,同时还要背历史政治的时间线、定义、作用、意义等内容,先吐为敬~

㈢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院校专业选科要去

摘要 你好你好!

㈣ 请问,在网上可查到《2010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南>>这本书吗急需,谢谢

最好在书店买,不过我有一些,不知你用得用不着
-------------------------------------------------------------------------------
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南(一)

一、填报志愿前应掌握哪些信息
填报志愿是一个充分利用有关信息进行综合决策的过程,所以收集尽量多的信息是合理填报志愿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至少以下5个方面的信息是必须掌握的:
我区录取新生的办法、原则及各种具体的政策规定;近年来各院校在我区录取新生的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实际录取数、录取分数线等数据;我区近三年来参加高考的人数、实际录取人数,与自己水平相当的那些考生都录取到哪些院校去了,这些人当初的志愿是怎样填报的,等等;根据本人学习成绩和统考发挥的情况,推断出在本校、县(区)和全区考生本人相对位置;了解《体检标准》,以及自身身体状况有无限报的专业,了解哪些院校在政审方面对考生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有特殊的限制性条件。
二、怎样正确估计个人在团体中的位置
高考结束后,考生一般都要根据试题标准答案,对自己的高考成绩作出一个预估,在预估成绩的基础上再填报志愿。考生如果仅知道个人的分数是不够的,也不能以个人预估的成绩与前一年相同分数的考试成绩作比较来确定志愿。特别重要的是对个人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做出准确的估计,并将上年相当位置的考生的录取结果作为自己填报的参照数,才能使自己的志愿报得较为合理。
如何预测个人的相对位置呢?这种预测一般只能采用小样本比较。例如,选取自己所在中学作为全区考生的一个小样本,对这个小样本内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自己平时在这个小样本团体内的相对位置,自己高考中答卷的情况,以及其他考生成绩预测情况。其次,要通过任课教师了解本届学生与本校上一届学生总体水平有无大的变化。第三,要了解前一年全区招生计划与报考人数之比,今年这一比例是否有变化。通过对以上信息的综合分析,便可大体明确自身的相对位置,再依此确定自己的成绩被录取在哪一个层次上的院校可能性更大一些,填报志愿时就应将重点放在这一层次及其上下之间的院校和专业上。
三、如何处理区内院校与区外院校的关系
考生填报志愿,常常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孔雀东南飞",所有志愿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发达的城市;二是"父母在、不远游",所有志愿都集中在本省;三是"心向京津沪",所有志愿都非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院校莫属。这三种情况都表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受地域影响较大,认识上还存在片面性。事实上,过分强调地域性,志愿过分集中在某地区,对考生和学校都是不利的。对考生而言,这会造成竞争起点高、高分考生可能落选的情况。对学校而言,一些地区的院校可能出现志愿太集中,而一些地区的院校志愿又太分散,个别的甚至出现生源缺乏的情况。考生应当看到,不管是区内院校,还是区外院校,都是根据国家建设需要设置的,都需要优秀的青年去报考。我们认为,在处理区内院校与区外院校的报考关系问题上,应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在志愿分布上,应突破地域限制,体现志愿地域多样性特点,这不仅是一个志向问题,同时也可增大被录取的机会。特别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我们鼓励有志青年积极报考西部的大学。
当然,考生的个体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成绩、生活习惯、经济条件、身体状况、志向兴趣等,也可对填报区外还是区内院校产生影响。假如成绩拔尖,家庭经济状况好,向区外的名牌大学冲刺也是正常的。相反,成绩一般,家庭经济拮据,选择离家较近的区内院校也是可以理解的。一般来说,区内院校的学习成本相对较低,况且,区内也有好大学。
四、如何处理院校与专业的关系
现今的招生录取是根据高考成绩的高低来分批次进行的,除非你的考分特别高,可以选择填报最名牌的学校和最喜欢的专业(哪怕是最热门的),但是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确实是很伤脑筋的。
那么在学校、专业选择上哪个优先有没有比较实际而又可行的准则呢?
1、名牌大学冷门专业也有优势
一边是名牌大学的冷门专业,一边是普通大学的热门专业,许多学生和家长难以取舍。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该是毫不犹豫选择名牌大学。名校优先的理由是:一个学校的氛围、教学质量、校风、学风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在一些学校牌子不怎么响,但专业不错,就业状况也良好。可以认为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从用人单位的反映来看,名牌院校出来的学生更有发展的后劲,因此,填报志愿时从自己实力强的角度考虑,目光一定要长远。
2、高分考生名校优先
高分考生指高考成绩在600分以上的学生。如根据往年的录取情况,考生若要填报如北大、清华、中科大等名校的热闹专业,成绩大概要在620-630分左右甚至更高。但是高分考生也不要一窝蜂奔向北大、清华及其热门专业,应当说,名校是相对的,面向全国招生的重点大学相对一般本科院校是名校,面向全国招生的一般本科院校相对地方本科院校又是名校,等等,考生应该综合个人兴趣、志向和特长选择专业,慎重填报好第一志愿。此外,这些考生还应适当考虑其他名校的有特色的专业。
3、次高分考生,特色专业优先
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是比较优秀的,若填报北大、清华,感觉把握不大,报考其他院校又心有不甘。但是,为了稳妥起见,该分数段的考生多考虑其他院校的特色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首选,而这些综合实力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甚至出国深造机会也是不错的。
4、中等成绩考生,哪个优先可随意
这类考生分数在重点线以上,处于全部考生的中上位置,志愿范围是重点本科院校,此类学校数量多,招生数量大,因此考生填报的志愿选择范围较广。这一分数段的考生数量多,容易形成志愿扎堆现象。因此要特别注意填好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每个志愿的几个专业之间要有合理梯度,同时不能放弃第二、三志愿,三个志愿之间层次要适当拉开。避免一旦落选直接掉入下一批次录取。在开设相同专业的学校中,考生应根据高考成绩和学校历年录取分数段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有实力的学校。除了外地院校外,不妨考虑一些本地综合实力强、学校环境好、师资力量也不错的高校。
5、一般成绩考生,专业优先
此类考生分数介于重点本科线和一般本科线之间。只要科学、合理填报志愿,应该能够被本科院校录取。普通本科院校之间,实力、声望并无太大差别,而专业的判别直接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就业、教研等问题。相比之下,对此类考生而言,选择好专业比填报学校更重要。专业的选择不要小视,不要人云亦云,一味追逐热门。考生和家长应从我国经济未来5-10年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综合个人兴趣和特长等方面因素选择专业。
6、较低分考生,应确保有学可上
成绩处于全部考生下游,位于专科分数线和一般本科分数线之间,填报志愿时要注意确保有学可上。选择专业时要尽可能考虑那些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这将有利于今后就业。但是也不要放弃填报本科志愿,因为录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本科院校个别专业由于报考人数较少适当降分录取的情况。
五、如何处理冷门与热门专业之间的关系
高等学校录取新生是按系(科)、专业定位的。一些专业由于社会急需,供不应求,因而学生毕业后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及报酬较优越,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集中到这些专业,于是形成"热门"。反之,一些长线专业,社会需求量小,毕业后生活工作条件艰苦,待遇相对低一些,考生不愿报考,人们习惯把这些专业称之为"冷门"。
"冷门"与"热门"专业,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断变化的。"冷""热"转变的周期一般在6-8年。现在的"热门",也可能是将来的"冷罩荽笱А⒛暇┦Ψ洞笱А⒅泄�笠荡笱А⒅泄�┛拼笱А⒑雍4笱А⒛暇┖娇蘸教齑笱А⒔�洗笱А⒛暇┡┮荡笱А⒛暇├砉ご笱?BR> 浙江省:浙江大学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
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
河南省:郑州大学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省: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省:云南大学
陕西省: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
甘肃省:兰州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
军事系统: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指南(二)

一、高考咨询会要有备而去
每年填报志愿之前,自治区招生办公室都会召开高考招生咨询会,今年预定在6月10-12日。参加咨询会是考生填报志愿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咨询会上同学们可以通过咨询、查阅资料更多了解高考信息,为自己正确地选择志愿寻找依据打下基础。如何使自己在高考咨询会上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专家建设你要有备而去。
1、列出问题
高考咨询会给考生和家长创造了一个学生与大学进行面对面双向沟通的机会,提供了一个从正确渠道了解获得有关信息的场所。各校招办都会设摊接受学生的咨询,这是一个答疑解惑的良机。首先要了解高校招生考试的工作方针、政策、具体规定以及大学招生计划情况,并列出想要询问的问题,提问要有所准备。
2、针对性强
在咨询会上,学生、家长人数很多,提问如果没有准备,问题没有针对性,容易被招生咨询老师忽略。咨询活动倘若没有明确的目的,只会是看热闹辛苦一天,对今后选择志愿还是一无所用。考生和家长在事前有充分准备情况下,对自己的所选择的专业要有大致的方向,不然会对展现在眼前的几十所大学产生茫然。
3、突出重点
要想通过一次咨询活动就对几十所大学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是不可能的,所以一定要突出重点。先依据自己的志向和实力制订出大概的志愿方案,可直接到你中意的学校摊位前,更多了解该校的高考信息,包括高等学校的全称、办学地点(分校、校区)、办学性质、学校办学特点、不同层次的分专业招生人数、专业录取的特殊要求和限制(如外语语种要求、男女比例要求、身体健康状况要求等)、录取原则、录取结果的公布渠道、收费标准、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等情况以及咨询、联系方式等。在咨询中,必须问清楚学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培养方向、就业方向、收费情况、住宿情况。同时,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自主招生政策、录取原则、加分优惠条件、奖励政策等,考生也得一并了解,不要遗漏。
二、志愿报表的重要性
志愿是高等学校选拔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录取时,将按照学生的考分和志愿的先后顺序向招生院校提供档案,供院校审查录取。同一分数段内考生能否录取,志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考生都应该认真地填报高考志愿。
志愿分布是否合理,严重影响录取工作的顺利实施。招生院校都希望录取有志愿,特别是第一志愿的考生。志愿分布不合理表现在有的学校报的人太多,有的学校报的人太少,甚至有的院校无人填报,这样,不仅影响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质量,而且会给档案调配工作带来很多麻烦,有时还会影响招生计划的完成。
1、填报志愿应有"梯度"
所谓"梯度",是指在同一批次的学校,因多种因素,在录取分数上形成的高低的程度。
一般来说,名牌大学、地理位置好、专业和就业前景看好的院校,在录取新生时,录取线总是偏高;而地理位置较差、知名度不高、专业和就业去向都是生活、工作条件相对艰苦的行业,录取新生时,录取线相对偏低;而介于偏高偏低之间的院校,录取线则居中。于是,这三类不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便显示出高、中、低三个不同档次。
如果把三个不同档次的院校在一个批次中从高到低排列,便形成"梯度"。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填报志愿的"梯度"呢?
首先,要对选报院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如知名度、地理位置、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就业前景。综合多种因素,确定所选院校的档次。其次,查阅所选院校近几年在本省招生的各种情况,特别是录取分数等情况,大致分析所选院校的档次在近三年有无变化。第三,正确认识自身的条件,因为"梯度"因人而异。拔尖的学生,可能认为清华、北大是最高档次;而一般考有畔⑿Q�荒苡杀鹑舜�妫�允究忌�约憾宰约焊涸稹7惨蛑驹秆≡窦疤钔俊⑿6圆畲聿��暮蠊����坑煽忌�械!?BR> 6、专业志愿莫留空
志愿卡(表)上留空越多,表明你放弃的机会越多。另需提醒大家的是专业之间还应掌握梯度,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四、近年来考生选报志愿的趋势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招生、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人们的许多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这些观念影响下使高考志愿呈如下变化趋势:
1、学校与专业并重
由以往看重高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条件,逐步过渡到既看学校牌子,更看所报专业,即学校与专业并
重。
2、报考地区集中
越来越多的考生不愿异地求学,志愿集中在京、津、沪等大城市的院校的现象比较严重。
3、专业分布较以往平衡
在专业上,政法类、外语类、电子类、建筑类、金融类、计算机等专业持续升温,而农、林、水、地、矿、油、工料以及军事指挥类专业开始有所好转。
这些趋势虽有顺应市场经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积极一面,但也要加以正确引导,避免今后人才分布的失衡和毕业生就业困难。

㈤ 新疆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1.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分8个批次:

(1)本科提前批次:艺术类、体育类、军警公安类和其它提前单独录取的本科院校(专业)。其中,除“军警公安类”与“其它提前单独录取的本科高校”可以兼报外,其余各类之间不能兼报。“体育类”、“军警公安类”和“其它提前单独录取的本科高校”可报考4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选报6个专业;报考军警公安类或提前批次有相关要求的高校,考生必须参加专门组织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体检和面试。报考本科提前批次其它类别的考生须按照招生高校要求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或面试等。

“艺术类”本科划分A、B段。艺术类A段为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类高校和其他未在我区安排分省艺术类招生计划的高校(专业),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B段为其他艺术类本科高校(专业),可填报3个院校志愿;报考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类高校和其他未在我区安排分省艺术类招生计划高校(专业)的考生,必须在A段填报相关高校。

(2)贫困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南疆四地州及对口援疆扶贫地区生源的本科一批次院校(专业)。设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

(3)高校专项计划批次(设在本科一批次前):具有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资格的院校(专业),设1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

(4)本科一批次:经批准参加本批次录取的本科院校(专业)。设置1个院校志愿组,设9个平行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

(5)贫困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二批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南疆四地州及对口援疆扶贫地区生源的本科二批次院校(专业)。设3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

(6)本科二批次:经批准参加本批次录取的本科院校(专业)。设置1个院校志愿组,设18个平行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

(7)高职(专科)提前批次:艺术类、体育类、军警公安类、南疆单列和其它提前单独录取的高职(专科)院校(专业)。设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除军警公安类、南疆单列与其它提前单独录取的高职(专科)院校(专业)可以兼报外,其余各类之间不能兼报。

(8)高职(专科)批次:本科院校的专科专业、高职(专科)院校。设置1个院校志愿组,设9个平行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

2.“三校生升高职”批次:招收参加“三校生升高职”考试的区内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毕业生和内地中职班毕业生的区内高等职业(专科)院校。设1个院校志愿,可填报6个专业。

3.同一高校同一学历层次的招生计划原则上应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如确有必要,经高校与新疆教育考试院协商一致,可以将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安排在属于同一学历层次的不同批次录取;但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学历层次的全部招生计划,须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并执行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相同学费标准。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应与本校在同一地区招生的其他专业安排在同一批次录取。

各高校及专业的录取批次以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新疆招生计划专业目录中公布的为准。

4.考生志愿填报方式、时间和办法由新疆教育考试院根据工作实际作出具体安排并向社会公布。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登录新疆招生网,在“普通高考网上志愿填报系统”中完成志愿填报。

5.报考普通类招生计划的考生只能填报普通类招生计划;报考单列类招生计划的考生既可以填报单列类招生计划,又可以兼报普通类招生计划;报考双语类招生计划的考生只能填报双语类招生计划;文科综合科目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答卷(采取模式一教学)的双语类考生只能填报民语言类招生计划;报考民语言类(维吾尔语言、哈萨克语言、柯尔克孜语言)招生计划的考生只能填报民语言类(维吾尔语言、哈萨克语言、柯尔克孜语言)招生计划;报考民语言类(蒙古语言)招生计划的考生只能填报民语言类(蒙古语言)招生计划。

6.选择参加“三校生升高职”考试的考生只能填报2020年新疆招生计划专业目录中公布的“三校生升高职”计划所列院校专业志愿。

7.在贫困专项、南疆单列和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本科一批次及本科二批次录取结束后,各安排一次征集志愿;在高职(专科)批次录取结束后,安排两次征集志愿。新疆教育考试院根据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组织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在网上填报征集志愿,投档时以当次征集志愿信息为依据进行投档。从本科一批次征集志愿起,考生可同时修改填报后续批次志愿。

8.考生应认真阅读有关高校招生章程以及招生规定、招生计划,按要求填报志愿,并对所填报志愿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因考生本人疏漏或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

9.各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要组织力量加强对考生志愿填报的政策解读和技术指导。给予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提供备考应考、志愿填报等环节全程指导服务。除教育部规定的特定事项外,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前各级招生考试机构不得将考生高考成绩提供给有关高校。

㈥ 单设本科批次怎么报考报考流程是什么

单设本科批次的录取,在提前批次本科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前进行投档。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该专项计划采取单设批次、单报志愿、单独录取等政策。
由于竟争较少,名校极多,所以分数线就明显降低了不少。从往年的情况来看,一些好学校甚至降20多分才能招满学生,可以看出这个批次考入名校相对容易很多。
全国高校招生单设本科批次是面向连片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本科单设批次。这个批次只有经县(区)招办资格审查并公示合格的考生方可填报。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被录取后不迁转户口,在校学习期间不转学,不转专业,与其他学生同等享受奖助学金政策。对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的定向生,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
单设本科批次的好处是可以降低名校的录取分数,让更多贫困地区的考生考入名校。
比如在2014年:陕西省录取过程中,由于本科一批线上合格生源不足,降低了20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投档结束后,理工类招生计划圆满完成,文史类个别院校计划仍未完成,剩余计划调整至本科一批录取。其他省份情况也类似,分数线都有了明显的下降。这也就意味首,同一个名校,在单调本科批次,分数线要低很多,进入这所名校要容易很多。

㈦ 高考新政策3+1+2

法律分析:新高考3+1+2是指:必考3门科目、选修2选1和选修4选2。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选考科目就是“1+2”,1为从物理和历史中选一门,2为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

法律依据:《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 第二条 高考模式。“3+1+2”模式是指:“3”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高校要求,方可报考相关专业(类)。

㈧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

高校本科专业的选考科目范围最广的就是物理学科。其次占比较大的是化学和生物。这三个学科涵盖的专业是理科专业的85%以上。范围非常广

热点内容
大学生一站式就业 发布:2025-09-02 20:09:38 浏览:975
中国地质大学考研科目 发布:2025-09-02 19:52:08 浏览:507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学考研大纲 发布:2025-09-02 19:52:08 浏览:183
中南大学毕业后可以当老师吗 发布:2025-09-02 19:51:58 浏览:495
重庆大学2016考研群 发布:2025-09-02 19:50:38 浏览:228
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好考吗 发布:2025-09-02 19:45:31 浏览:427
清华大学俄语系教授 发布:2025-09-02 19:21:55 浏览:682
中山大学大气学院教授杜宇 发布:2025-09-02 19:21:50 浏览:532
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学考研科目 发布:2025-09-02 19:17:02 浏览:940
香港的大学计算机博士申请 发布:2025-09-02 19:03:38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