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建设水平
① 如何建设一流专业
一流专业建设,是指教育部为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为目标,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专业点。 [1]
提高专业建设质量。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推动高校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更新教学大纲,适时修订专业教材,科学构建课程体系。适应高考综合改革需求,进一步完善招生选拔机制,推动招生与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推动高校建立专业办学条件主动公开制度,加强专业质量建设,提高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 [1]
② 深圳大学建筑专业现在是什么水平
深圳大学建筑专业是全国中上等水平。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4个教学学院(25个教学单位),100个本科专业,两所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发起组建“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34所,上线课程690门,选课学校累计765所,累计选课人次突破155万。2019-2020学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724项,其中国际级108项、国家级255项、省部级361项。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目前与境外280所高校签署了协议。
学校开展学生交换、教师研修和科技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并积极吸纳全球留学生就读深造,打造学校国际化氛围,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
以上内容参考深圳大学——学校简介
③ 什么是国家特色专业,什么是双一流专业,A+. A-专业是什么意思
双一流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国家级特色专业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则表明高校的此专业在国内具有特色,在全国都具有优越性。
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专业的区别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与国家特色专业均是由教育部评选的,一流本科是教育部刚刚推出的“双万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能更好的反映该专业的现状,是该本科专业实力的权威参考。国家特色专业评选有一定时间了,但都是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专业实力强、历史较久的专业。
同学们在报考专业的时候推荐优先参考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因为大部分实力依然强劲的国家特色专业,都入选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④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啥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校专业的好坏,因此被公布的首批名单在志愿填报上肯定有参考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就同所学校而言不同的专业在实际水平上差距还是不小。所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相当于是选出来的一批办学水平相对优秀的专业。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
双万计划要建设1000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000个,加起来2万个,但是中国本科大学才总数1300所左右。平均每个学校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一共16个专业。
不管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还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含金量都不言而喻了吧,所以上文才会建议各位同学不要太看重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尤其是对于实力比较强的学来说,因为这些大学可能会有几十个这样的专业。不过对于一些三本学院或者实力不是很突出的学校来说,还是有一些参考价值的。
⑤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是什么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吴少敏 杜玮淦 钟哲 姚瑶)近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央“赛道”1631个、地方“赛道”2363个。
记者从相关高校了解到,广东高校234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建设点名单。地方“赛道”中,省属高校158个专业入选,占比6.7%,名列全国前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等部属高校也成绩不菲,在中央“赛道”中共有76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决定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并将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地方高校名额分列,分“赛道”进行遴选建设。
本次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广东省属的综合性院校和特色院校等各类型高校均有专业入选,涵盖11个学科门类、57个专业类、101种专业,体现了本科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本轮广东省属高校入选的专业名单中,理工科专业数量最多,达60个,占比38%。这是2016年我省启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以来,加强理工科专业建设的又一成果和体现。
有关专家分析,近年来随着广东一流本科教育工作深入推进,专业评估、专业认证等质量保障体系逐渐完善,新工科、新医科和新师范等专项工作取得进展,广东本科专业的结构得到深层次优化,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众多专业入选,是广东本科专业近年来整体提质升级的体现。
⑥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代表什么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
2、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
广东高校234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建设点名单。地方“赛道”中,省属高校158个专业入选,占比6.7%,名列全国前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等部属高校也成绩不菲,在中央“赛道”中共有76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组成部分:
合并录取批次,就相当于拆除了围栏,使高校和考生实现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本质性的相互选择。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考生选择权的重要方面,有利于高校在更大空间内招收合适的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特色化办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什么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是指国家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一流专业,是为了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建设。
2021年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确认397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中央赛道1387个、地方赛道2590个。此外,还确定了444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一流专业的作用
对于学校而言,评选上一流专业是有利于学校吸引优秀教师资源和生源,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同时,还能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得到较好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校建设。
对于学生而言,国家级一流专业都是学校特色专业或者专业建设能力突出的,报考这类专业能享受到高质量教学,学习平台更好;同时是有利于毕业就业的。
对于国家而言,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有利于推动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促进本科教学,培养专业人才,从而促进教育强国的建设。
⑧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什么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指的是国家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的国家级专业点,属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目前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覆盖了85%的本科高校,目前直接参加一流专业建设的教师多达20万人。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可以反映出该校专业建设的成果,且同一高校获批的专业或者是不同高校同一名称的专业也存在实力方面的差异。因为教育部双万计划在确定入选数量的时候是按照专业设置的比例来做的。
所以,也可能会有一部分不具备真正国家级专业实力的专业被纳入到262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名单当中。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参考262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参考标准,还是需要重点考察专业的整体实力,看看专业对口率、就业满意度等。
发布文件
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函[2019]46号)及附件:
1、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2、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哪些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告学、心理学、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
简介
为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经研究,教育部决定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⑩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有哪些
哲学类、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法学类等。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是指国家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一流本科专业、一流专业。
为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系列文件要求,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经研究,教育部决定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