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专业建设校长论坛
1.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论坛主题
遥想当年,首届论坛在北京怀柔那个名叫宽沟的会议中心召开之时,会议基本上是上课的形式,世界著名大学校长站在台上讲,中国大学校长如小学生一样集体坐在台下听,即使有个别中方校长提问,声音也都是低沉的、小心翼翼的;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第二届论坛,中国校长和外国校长同台亮相却风格迥异,外国校长喜欢用“why”打头,提出一些世界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问题供大家探讨,而中国校长仍然习惯性地汇报工作,列举成绩;然而,到第三届中国大学校长论坛的时候,情况就明显不一样了,在浦东那座由法国人设计的红色建筑里,中国大学校长的声音开始变得响亮起来,他们各自大声阐述着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思路。而这次论坛上,中外校长像老朋友一样熟悉而亲切,讨论问题热烈而坦诚,台上台下互动不断,甚至有激烈的交锋。
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每届论坛的主题都在不断变化和调整。第一届论坛的主题为:“现代大学的领导与管理”;第二届论坛的主题为“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科技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第三届论坛的主题为“大学的创新与服务”,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论坛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多样、更加丰富。这次论坛,不仅邀请了企业界参与交流,甚至高校的学生、教师也可现场直接向中外大学校长提问,显示了不同寻常的气象。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是大学精神和创新思想的高层对话,是分享智慧与凝聚共识的互动平台。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中外校长们对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大学是卓越的大学,什么样的人才是优秀的人才有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对中国校长而言,对今后如何走好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发展之路也有了越来越明确的方向感。
2. 中国大学建筑系的排名,要近几年的,最好是排名前二十的。有录取分数线更好。。。
0813 建筑学(66)
1 同济大学 A +
2 清华大学 A +
3 天津大学 A +
4 东南大学 A
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
6 华南理工大版学 A
7 重庆大学 A
8 哈尔权滨工业大学 A
9 华中科技大学 A
10 武汉大学 A
11 浙江大学 A
12 沈阳建筑大学 A
13 湖南大学 A
录取分数可以这里查:http://ke..com/view/6269.htm
输入学校名称,查看专业分数即可!
3. 校长论坛主题汇总
树立品牌意识,办好特色学校。
4.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是什么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2009年度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规划,在有关学校和单位推荐基础上,经研究,现批准北京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等671个专业点为第四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中经费自筹建设点71个,名单见附件),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建设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是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措施。项目承担学校和项目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建设特色专业的重要意义,按照两部有关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要求,紧密结合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和教材建设,切实为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和本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有关部门(单位)要负责指导、检查、监督所属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的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有关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管理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4号)执行。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任务书》进行检查和验收。
项目资助经费按照每个建设点20万元的标准拨付,超出资助经费的部分由学校配套解决。项目经费管理按照《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376号)执行。有关单位和学校要落实经费自筹建设点的经费。
三、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的承担学校应在学校网站设立专栏,对外公布项目的建设内容、实施方案和进展程度等相关信息,加强有关建设成果的宣传推广,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作用。
5. 高校专业建设五大要素
高校专业建设五大要素分别是:打破以院系为依托的管理体系,构建高效的专业群管理组织机构、面向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编制科学合理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重组优质课程资源,构建共享型高水平专业群课程体系、统筹整合实验实训设备,构建通用型专业群实训基地、优化师资队伍组合,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师资团队。
拓展:
管理组织机构建设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依托。专业群的资源不仅超越了专业之间的共享,而且跨越了院系,需要在院系之间进行资源调配、资源共享和人事沟通。因此,科学有序有效的专业群建设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动态体系,需要打破原有以院系和学科专业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构建专业群建设运行管理与组织机构,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在运行中遇到的管理机制瓶颈。第一,建立健全专业群管理机制,明晰权责划分。推动专业群规划、师资团队建设、核心课程建设等任务高效实施,将管理制度与建设任务落实到每个细微之处。第二,确定专业群的第一负责人。依据专业群的各项特征,创建负责人制,可以是指定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负责人来担任,有效施展核心专业的引领作用。第三,创建专业群的专业委员会。可由学校、地方政府部门、相关企业中的专家或者技术人才组成,特别要引进相关行业企业高级技师、工匠,对专业群中专业人才培育方向、建设任务与目标、综合教学资源等进行全过程指导。
6. 关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新增37个新专业这件事,你有何看法
这是要求各相关高校加强对新设专业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列入2021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上看到,共新增了9个门类共37个新专业。从量子信息科学到古文字学,从智慧交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反恐警务到自然资源登记与管理,新专业名单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普通高校是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备案的以实施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为主的高等学校,分为研究生层次、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项目认定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9〕8号)》有关要求和各地和有关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函报推荐名单,通过《教育部关于公布项目认定结果的通知(教职成函〔2019〕10号)》认定的200所高等职业院校。
7. 在学校里做校长前途最好的可升到什么职位
学校里面校长就不能够在往上升了,这个职位已经是学校里最大的了。当然校长做得好,他继续升职是向教育局里,这个上限就是不可估量。
“师德提升、校长先行”,近日,教育系统以此为题“华山论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长论坛。论坛上,校长们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进行了广泛研讨,达成了一致共识——“校长要做第一‘答卷人’”。
闻韶中学校长李恩忠说:“教师们加班加点,那么勤奋,我作为校长,更应该夙兴夜寐,做最勤奋的那一个!”职业中专校长杨金勇说:“在考验政治本色的时刻,校长要‘我先上’‘跟我上’,带头解难题、破瓶颈,带头学师德,带头讲师德,带头践行师德。”区创新中学校长霍春涛说。
“校长首先是老师,而且是最优秀的老师,更应该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志远学校校长刘海友说:“校长引领全校师生追求共同发展、实现美好愿景的能力,是校长自身各种素养、能力的综合体现。”仁风中心小学校长张召国说。
“当大家说你是个实干家的时候,你这个校长就赢得了群众,也就有了搞好学校工作的真正力量。”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一次次心灵的碰撞,涌动着校长们对责任、担当的思考,体现的是校长们对“有温度、有品质济阳教育”美好愿景的追求。
“教育承载着济阳发展的希望,肩负着济阳人民的期盼。”吕灿华书记在全区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指出,“要把教育作为振兴济阳事业的根基”。教育一直是济阳的一块“金字招牌”、一张“靓丽名片”。多年来。
正是一代代济阳教育人前仆后继、砥砺奋进,用辛劳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为济阳教育打开局面。“情系家国、坚守初心、脚踏实地、忘我奉献”的教育精神是我们永远都不应该也不能丢的宝贵财富。每一个校长。
肩上都扛着成百上千孩子的命运,加在一起,那就是济阳6万多孩子的命运,没有丝毫的理由懈怠。去年,我区提出“办一流名校,创济阳品牌,争当全市乃至全省教育排头兵”的办学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是一道必考题,也是一道不容失分的致命题。
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广外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现有67个本科招生专业,包含28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已建立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学士学位点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在中国的三所合作院校之一,是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计划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是亚洲大学校长论坛秘书处所在地,也是全国唯一一所通过AMBA国际认证的外语类院校。2019年,学校率先在广东省高校中开展国际组织人才本科培养专项工作,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翻译+经济学(全球经济治理)”三个国际组织创新班,综合采用“语言复合+专业复合”“国际组织课程+国际组织实习”、本硕连贯学习以及与国(境)外高校协同培养等模式,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薪酬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位居第1,在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榜位居全国第24、广东省第3。学校因学生就业工作成绩卓著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2019年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评选中,广外共有2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广东省属高校中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最多的学校。
9.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代表什么
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启动,经高校网上报送、教育主管部门或高校提交汇总材料、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推荐意见等,确定建设点名单,当年10月公布结果。
2、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按照建设总量不超过本行政区域内本科专业布点总数的20%,分三年统筹规划,报教育部备案后与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步组织实施。
广东高校234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建设点名单。地方“赛道”中,省属高校158个专业入选,占比6.7%,名列全国前茅。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等部属高校也成绩不菲,在中央“赛道”中共有76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组成部分:
合并录取批次,就相当于拆除了围栏,使高校和考生实现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本质性的相互选择。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考生选择权的重要方面,有利于高校在更大空间内招收合适的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特色化办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