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历如何做科研
A. 大学生应该怎么做成为科研人员
大学生在学完高中的物理、化学后,进一步学习了高等数学、微积分、物理等有关的专业知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大学生还从未进行过真正的科研工作,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大学生做科研要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 转变思路
过去所有的学习,都是老师教——学生做作业——然后考试这样的过程。这是学习、练习的过程,其目的是掌握知识,但这些知识不是科学,科学是探索未知。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练习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才能做科学研究。做科研不同于过去的做作业,它是针对一个全世界都不知道答案的研究题目,通过努力,利用过去学习的知识,包括英文、计算机等,去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总的来说,大学生过去的学习只是积累已知的知识,而科研是利用已知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去探索一个人类未知的问题。因此,思维方式必须经过大的转变。
二、 选题不宜太难
大学生做科研的题目不宜太难。如果太难,会占用学生过多时间,而影响他们学习正常课程、掌握更多知识的机会。学习做科研在我国是研究生的任务,如果提前到大学阶段进行实践,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不宜花过多的精力。因为到研究生阶段,系统学习知识的机会很少。在我看来,大学阶段最好多选课,自己能用得上的、感兴趣的课都尽量学,越多越好。有的学生基础学得不够,到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阶段再自学,效果就会差一些。考虑到大学生学习应该非常忙,大学生的科研课题不宜太难。我个人鼓励大学生多掌握知识,掌握技能,这样更有利于将来的科研。
三、 掌握科研的基本步骤
1) 提出问题
实际上只要问一个“为什么”,都可能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只不过有些问题太难,也有些问题不值得做。学会提出问题是科研中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步骤。只要有心,多问一个为什么,然后进行适当的筛选,一个好的科研课题就会产生出来了。因此科研课题是通过问为什么建立起来的,这是最基本的步骤。
2) 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又分成两个步骤,首先是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是否有人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做科学是探索人类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不是做家庭作业。别人都知道答案的问题,我们把答案找出来,这不是科学研究,而是学习。所以当一个问题提出来后,一定要先通过各种手段去了解是否已经有答案。我们现在的学生都会用Google或网络来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做科研也一样,只不过要查找的是更专业的资料。现在Google也有一些科学的资料,比如课件、演讲、甚至是科学前沿的会议文集。查找资料的过程保证提出来的问题是科学的。当确定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和专业的老师讨论,寻求一些帮助。因此科研往往需要一个指导老师。有的学生,没有自己问为什么,直接请老师出课题做,这样就两步并成一步,因为老师基本上知道这个问题的情况。即便如此,查资料的过程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过程。查完后发现这个问题确实很多人不知道,但他人已用了什么方法去尝试,有什么结果,都要了解清楚,然后才进一步去研究。
研究分成几种类型,第一种是把规律从文献资料中总结出来。第二种是把前人做的事情都好好看看,自己是不是能想出更好更巧妙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推进一步。有可能前人的一些工作缺少工具,比如数学,计算机,外语等,你掌握了某种新的工具也许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情况下做研究不是一下子就把所问题完全解决了,很可能只是探索这个难题中的一小部分。有时寻求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像建立一个学科一样难。例如多少年前问:“太阳为什么会发光”,要解答这个问题,现在知道需要原子核的理论,太阳大气的模型等知识。几十年前没有这些知识基础,回答起来就很难。
3) 做笔记
所有的探索过程都要做笔记。从问题的提出和资料查找开始就要记,还要完整地记录资料的出处。笔记一方面能记录自己思考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从做好的笔记里能找出前人的问题。很多人因为资料查找不全,或者查过忘了使得工作难以进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笔记也十分重要,笔记可以验证你的结果。有时你自己搞错了,看笔记也许就能发现问题所在。因此,做好每一步的笔记在科研中是十分重要的。
4) 写论文
问题都研究清楚有结论后,要把所有的调查研究,包括笔记进行仔细的总结和整理,最后写成一篇论文。论文包括几个部分:摘要,引言,问题的解决,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
写论文思路一定要十分清晰。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清楚你的论文题目是什么。摘要是概括全文的一个东西;引言是阐述问题的提出,介绍前人对这个问题有哪些思考,他们都做过什么样的工作,得出了什么结论,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这个工作要解决什么问题。论文的第二部分,交代我们用了什么样的资料或者观测实验,怎样一步一步的往下做,得到一个新的结果,有的包括公式的详细推导。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图、表、公式都要十分清晰,让人一看就懂。这部分实际上是论文的主体。第三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讨论这项工作和前人比较,有什么进步,有什么局限性,这个结果再往前推动有什么意义。这里把你的结果跟前人甚至是将来问题的研究都有清晰的交待和比较,是一个再思考的过程。有的论文还有一个总结,这个部分看上去和摘要很像,实际上是更清晰地把论文怎么做,得到什么结论,写得更详细,和摘要不完全一样。最后是致谢,例如有人帮你查找资料,或者有人和你讨论,使你受到启发,这个时候要充满感恩心地写出来。有时候讨论给你提供了重要思想,这个时候就不只要感谢,而是要请他合作。总之,一定要充分的理解和估计他人在你的研究中的作用,给他人客观的评价。
最后特别再次强调,所有论文的写作当中,总体思路要清晰,章节段落要分明,每句话都要有主谓宾。原则上讲,论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要有出处,除非是你自己发现的。即使是根据别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东西,你也不能抄别人的原话,但可以把别人的研究结果用自己的话做扼要总结,总结必须准确,而且必须给出参考文献。所有参考文献要在文章的最后都列出来,包括作者、发表年份,期刊名称以及卷、页,或者是谁写的书、哪个出版社,哪年出版的,第几页等等。只有这样,文章的内容才有理有据,有非常清晰的出处。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 结语
能够提出问题,然后查找资料,再解决一些问题,最后把所有的工作总结成文,这种研究能力的要求对大学生是有挑战性的。但这个过程能够真正锻炼一个人的思考能力、探索能力、个人的综合表达能力,并且这个过程会利用到大学学到的外语、计算机以及专业知识。一旦完成这些科研步骤,大学生到社会上会成为更加有用的人才。
B. 本科生做科研助理一般做啥
科研助理是在研发项目的考察立案、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数据分析、后期完善等各个方面支持项目负责人。并且参与实验室日常运作、检测试验、管理维护;,参与项目的小试、中试和工业化。
同时参与产品工艺改进、质量标准的提高,熟练使用实验测试仪器,并进行相关数据整理及分析。
有时候还会做一些部门负责人交代的其它事宜,就是在工作中更多的是起到辅助作用。
科研助理是主要在工作中起到辅助的作用,对项目负责人提供一些帮助,同时也做一些其它事宜。
那么自己是否适合走这条路。
你确实喜欢科研,对科研充满热情,这时候别人劝你,你都能坚定不移,那么你就去当科研助理。
你有对热爱科研的那份决心,但是有多种原因没能及时上岸。
比如没文章,文章还没发表,文章需要修改等等的原因,那你此时选择这种科研助理过度等待升学机会也是可以的。
C. 怎么知道一名本科生有没有科研潜力
如果说做一名本科生有没有科研的潜力。那要看他在工作中有没有创造性。如果有创造性的话,那么他就有这个权利,如果没有创造性,就没有搞科研的潜力。
D. 本科生有机会能跟着学校老师做科研吗
本科生也是有机会跟着学校老师做科研的。你可以邮件联系本容校或者其他院校的教专授。当然教授也不属是对什么人都是感兴趣的,首先你得保证你的课内学习成绩不能太差,不然教授对你的第一印象就不会太好。联系教授时,先要自报家门,把自己的排名、过往经历统统写出来,让教授相信你是一个值得培养的人。找科研机会也类似于面试,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你有良好的成绩,有一定相关领域的小成果、小实践,还是很容易找到老师带你做科研的。
E. 本科生,怎么开口找专业课老师跟做科研项目啊
自己先了解老师研究方向,并拜读老师的研究论文,自己做一些前期的充分准备,然后以邮件的方式写一份信给老师,表明自己的决心,并咨询老师是否能抽空指导你。。。
F. 普通一本大学本科大学生是不是很难搞科研即使是后来出国读研,也比不上国内的985大学研究生
是这样的,985大学出生的本科生,在今后从事科研方面确实具有优势,但是也仅仅是出身好而已,漫漫科研路,还是更多的依靠自身的努力。那么,普通一本的学生怎么逆袭呢?
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出国,到国外名校去深造,最好拿到顶级名校的博士学位。然后进入国外较好的科研团队搞科研攻关,做出点实打实的东西,这样回国的路就畅通了。
或者硕士博士在国内具有顶级专业实力的名校读书,锻炼也是很明显的,去南方不是特别好的大学任教,资助和待遇也都是很具有吸引力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G. 本科生,怎么联系教授搞科研
如果是本校的老师,直接去办公室找他,把你的想法告知,或是找一个跟那专个教授认识(最好是熟属悉)的人做个中间人帮忙引荐。如果是外校的老师,看看本校有没有跟他认识的老师可以引荐,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直接去那所学校找那位教授了,心诚嘛
H. 本科生应该如何发核心期刊
针对本科生而言,比较大众化一些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找代理机构帮忙,二是按正规流程走。
找代理机构可能是很多想要发表核心期刊同学想走的路子,但是我觉得并不是很合适。其一,价格相当高,我知道的代理机构中一篇北核最便宜的也得1.8万,最贵的我见过有接近7万的,平均都在3到4万元之间。这个价格大多数本科生根本接受不了。
其二,骗子太多了,这类新闻相当多,有的骗子说什么先交定金之类的,拿了钱就拉黑你。但这也不代表所有机构都是骗子,总之慧眼识珠,不要上当。
其三,即便不是骗子,一般正规的核心刊物也要求作者的职称和学历,本科生即使掏钱都不见得能发表。
其四,涉及到了学术不端的问题。
而另一条路就是走正规的官网投稿等待发表了,这条路首先要求必须找一位“好导师”,而且你要是真的想发表核心的话,最好从大一末或大二初就开始,找到系里的老师,说明想要跟她做科研或者跟老师做课题的来意,态度诚恳些,并且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一般的老师都不会拒绝的。
在你“做科研”的前期,老师可能只让你在他的课题组打打下手,并没有什么产出,但这也都是必经之路。当你完全熟悉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并且具备了独立思考及写作的能力后,就完全可以自己尝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了。
或者即便不写论文,那么帮了课题组这么长时间的忙,老师一般也会在他发表的论文中挂上你的名字的。
大学教师很少有主动投稿普刊的,一般最低投的稿件也是核心,甚至是SCI。至于后期可能出现谁是一作谁是二作的排名问题,我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大事,甚至你自己要主动提出署名二作甚至三作的要求,别忘了没有你的导师帮忙,你走不到这一步的,况且,论文还得审核第一作者的资质。
如果只有一个本科生的话,一般是不给发表的。当然,一般导师做通讯作者,你做第一作者,也是一个很常见的搭配。但是不论怎样,一定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对待帮助过自己的所有人。
起源
1931年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首先揭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某学科1/3的论文刊登在3.2%的期刊上;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
1971年,SCI的创始人加菲尔德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等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从而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依据布拉德福定律,如果科学期刊按其所刊载某一学科论文的数量多少,依递减顺序排列并划分出一个与该学科密切相关的期刊所形成的核心区期刊区以及另外几个区,使每个区中的期刊载文数量相当,则核心区期刊数量与相继区的期刊数量成1:n∧2:n∧3:n∧4……即刊登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论文较多的那些期刊。
I. 要有怎样的文凭才有资格搞科研
科研有很多种,岗位有很多,不同单位要求不一样。国字号单位要求博士,硕士只是参与课题不主导,地方科研院所硕士一般就行,三线城市本科就行。如果你想自己搞科研,没有文凭都行。科研大门向所有人打开,不必在意别人的评说。只要你的研究目的明确,方法得当,结果分析合理,你的成果就会得到别人的认可。有个搞油菜育种的农民,其油菜品种得到全世界科学家的认可。此例足以说明。
J. 本科学历,能有什么成就在科研学术道路上
您好呀。
您要是想在科研学术道路上有所成就,那么就要先考研,这样才能有一番成就在科研学术道路上,考研是一道门槛,要是连考研都过不了,那么后期更是困难重重
祝您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