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没有对应的研究生专业
『壹』 为什么本科和研究生专业不一致会被一些用人单位歧视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回答,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语言类院校和非语言类院校的情况,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情况,211和非211的情况,京内生源和京外生源的情况,甚至男生和女生的情况,都不一样,影响因素太多了。我没有任何歧视的意思,因为就我找工作一年的经历来看,这是现实。尤其是北京,僧多粥少,用人单位没办法,只好设下种种雷区,哪怕你避开其中几个,还会踩中另外几个,大家都无奈。
英语专业你可以说就业面很宽,你也可以说根本就不算有专业,主要看你想干什么。
大方向两个:1. 以英语为专业;2. 以英语为工具
以英语为专业的,主要就是翻译(包括职业笔译员和口译员,包括各国家部委参公单位事业单位的外事工作人员,包括企业in-house翻译等等)、编辑和记者(出版社、报社、电视台、网站的英文编辑)、教师(尤其是高中和大学教师)。这类工作,对语言的要求很高,此外有的要求有一定的翻译能力(对,语言能力不等于翻译能力,谁说学英语的就会做翻译我糊他一脸),有的要求有学术研究能力。
以英语为工具的,包括一系列有其他行业背景,只是以英语作为一种工作中交流用的语言的职业,比如外贸、金融、法律、旅游等等等等,最直观的,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联合国国际法院首位中国籍女法官薛捍勤都是我们的校友,人家也不见得干不好(据说金老爷子自己私下里的图章上,AIIB=An Interpreter Invented Bank,我也是醉了-_-)。
所以说,英语专业的就业面可以很宽,但是如果只会英语听说读写,没有行业知识,没有翻译能力,只有一个专业八级证书(而且专八的通过率也不是百分之百),等该找工作的时候,在就业市场上,真的不能算是有一个能够傍身的专业。
就现实情况来看,本科毕业的时候,直接工作的同学,大部分从事的是第二类工作。我本科是英语翻译专业,大家都还是经过一定口笔译专业训练的(赶上的口译老师也特别棒,不是把我们当成学生,是当成未来的职业译员在培养),但是毕业的时候发现,除了考上外交部、对外友协等外事单位公务员的,很少有人从事第一类工作。主要原因,很简单,用人单位基本都将硕士作为最基本的门槛。确实,对于那些工作来说,本科的基础与技能训练,真的不够。
而到了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找到了第一类工作。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这里,我前面所说的语言类院校和非语言类院校的情况,211和非211的情况,京内生源和京外生源的情况,甚至男生和女生的情况差异,愈发明显,院校歧视,本科出身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在各种招聘中都有存在。我比较幸运,考研的时候低空飞过考上了我现在的方向,算是有了一门傍身之技,本科和研究生都是211语言类院校,有CATTI二级笔译和二级口译,这些可以帮助我躲过一些歧视,但是我没发过论文(学了这方向,发论文就成了浮云),我不是北京人,我不是男生,我XXXX,(而且我的行测和申论,呵呵哒),用人单位或许还有一千个一万个继续歧视我的理由。所以可能,换到英语专业其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换到其他高校的研究生,又会面临其他的雷区,情况也就不很一致。说白了,第一类工作也就那么多,一个普通的单位,还能要几个翻译?应聘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分母,单位没有精力一个一个挑过,只好设硬性条件。找不到第一类工作,去做第二类工作,应聘者是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个人认为差别不是很大,有的时候,研究生甚至会被单位看做是个劣势。
所以说,学了英语专业,就像上面有人说,要是光学语言,光知道点语法词汇,那就太失败了。先想好自己想干什么。若要从事第一类工作,往专业顶尖的学校考研,培养自己的翻译能力,多积累点翻译经验,多补充点背景知识,这些都是为了让自己到了就业市场上,多躲过几个雷区。性别地域出身咱控制不了,咱能努力把其他的雷区都躲过了,选择就会多很多。况且性别和地域出身,绝对不是理智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今年有好几个招聘计划是男生优先的岗位,最后都是要了优秀的女生。若要从事第二类工作,可以学个双学位啊,或者跨专业读研。总之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强了,能推开的门就多些。
『贰』 研究生专业和本科专业不一样可以吗
研究生专业和本科专业有一定关系,但并非必须考与自己本科专业有关的专业。考研一方面可以延续自己的本科专业,进行进一步的深造。另一方面也可以重新选择一个自己喜欢或者擅长的专业,弥补本科没能学习到的遗憾。
跨专业考研注意事项:
1、专业是否限制
有的专业不接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不是因为专业歧视,而是由于该专业专业性很强,跨专业考生难以胜任以后的学习实验等。比如中国医科大学就不允许非临床专业报考临床专业,即使本校也不可以。
2、是否需要基础
有一部分专业是可以接收跨专业考生的,但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否则难以考上研,即使侥幸考上,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也会是一场噩梦,这样跨专业考研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3、是否需要加试
跨专业考研加试只是针对同等学力的考生。本科考研是不需要加试的,只要有本科证就可以正常参加初试、复试。初试科目以各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一般只要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均不用加试。但是考上后有的学校要求跨专业考生必须补选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程。
4、地域是否有限制
是否跨专业考研就只能考本地的学校,而不能考外地的学校呢?答案是否定的,考生可以跨地区考研,并且也可以换一所学校,不一定要与本科是一所学校,跨地区跨专业跨学校的考生就是俗称的三跨专业考生,只不过是相对于一般性的难度稍微大一些,政策上是允许的。
5、分数线是否不同
有考生会疑问,是不是因为我是跨专业的考生,分数线就会和别人不一样呢。分数线都是一样的,不会说由于你原来没有学过,就对你放低要求,也不会歧视你的没有基础就对你提高分数吗,跨专业考生与本专业考生遵从的分数线都是一样的。
『叁』 研究生与本科专业不同,对就业有影响吗
必然会有影响,但都是工科影响不会很大,尤其你硕士读的985高校的话,211也可以。专专业只是找工作时的一块敲门属砖。
研究生毕业只要你不是很挑剔还是很好找工作的。当然如果你要是想找好的工作还是得看你所学的专业发展情况和你个人能力。
『肆』 如果我的本科大学没有我想考研的专业怎么办
如果是本科学校,你可以双修,这样可以考你喜欢专业研究生。
『伍』 本科和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不一样,以后两个专业都可以用吗
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用。
如果本科和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拿到了相关毕业证书,那么一般情况下两个专业都可能使用,除非某些要求本科与研究生专业必须一致的情况,以及要求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情况。
『陆』 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不一致怎么报考
你好,你的问题回答如下:
1、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除了少数特殊专业,比如医学、原
子
能等专特殊专业,大多属数硕士专业,都允许不同专业的本科生报考。
2、所以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不一致,也没有影响。我的一个朋友,是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都能考上清华大学化学专业。现在生活的也挺好。
『柒』 考研究生需要专业对口吗
考研究生一般来说对专业对口没有很严格的要求,即不需要专业对口也可以进行考研,考研一般分为本专业考研和跨专业考研,以下对两者简单介绍:
1、跨专业考研:指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外,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研究或是考研目标,进行的研究生考试复习,进行研究生考试的活动;
2、本专业考研:指就自己本科所学习的专业,作为研究方向和考研目标,在高一级的平台对自己的学术知识进行深造的活动;
3、考研是大学生或是已经工作的人,为求得自己的完善,或是为了规避严苛的社会竞争,选择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方式。
『捌』 请问有什么本科生专业没有而研究生专业特有的专业么
国家公布的大学专业目录里,很多本科专业设置和研究生专业设置都是不一样的版。
如研权究生专业目录里的技术经济与管理,证券投资 ,企业管理,精算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不动产学等经济类专业,本科都是没有的。
『玖』 我本科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但是研究生网上面没有完全一样的名字,想知道考研时所报考的对口专业名
从专业内容定义的话: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科学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本科这专业要考研,可以考虑:大数据系统研发类、大数据应用开发类和大数据分析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这些比较对口本科专业。
但是如果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又基本学不进,就可以考虑跨考其他专业,常跨考专业有:法硕非法学,教育类,管理类学硕、管理类专硕(一般有工作年限要求)。你这专业相近跨考的可以选择理学大类
『拾』 考研能考与本科不一样的专业吗
除了医学类,其他学科原则上都是允许跨专业考的。
但是由于考研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若是跨专业无疑会大大增加考研的难度。
考研选择
A.三本(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 最容易成功;
B.三跨(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 最难成功;
C.一本二跨(本专业、跨地区、跨学校) 最为理想;
D.二本一跨(本地、本专业、跨学校) 最能成功;
E.二本一跨(本地、本学校、跨专业) 最好成功。
特别说明:A、B两种选择较为极端,一般不可取;C、D、E三种选择是较为理想的考研模式,也是可取的。
拓展资料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
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大学数学等公共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专业课主要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部分专业通过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命题)。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