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课程大纲
Ⅰ 铸造专业教学大纲
铸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主编 荣守范 李俊刚 孙建波教研室:材料凝固教研室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模块)
课程类型:专业课 (60学时 3学分 )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铸造工艺学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 讲授铸造工程师必备的工艺理论和基础知识, 使学生能了解和掌握铸件生产的过程,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的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砂芯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冒口的设计,模样,模板,芯盒设计等.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铸造工艺设计概论
第一节 铸造工艺设计的概念,设计依据,内容及程序
1, 概念
2, 设计依据
3,设计内容和程序
第二节 铸造工艺设计与经济指标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二章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第一节 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
1,从避免缺陷方面审查铸件结构
2,从简化铸造工艺方面改进零件结构
第二节 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浇注位置的确定
第四节 分型面的选择
第三章 砂芯设计及铸造工艺设计参数
第一节 砂芯设计
1,确定砂芯形状 ( 分块 ) 及分盒面选择的基本规则
2,芯头设计
第二节 铸造工艺设计参数
1,铸件尺寸公差
2,铸件重量公差
3,机械加工余量
4,铸造收缩率
5,起模斜度
6,最小铸出孔及槽
7,工艺补正量
8,分型负数
9,反变形量
10,砂芯负数 ( 砂芯减量 )
11,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铸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主编 荣守范 李俊刚 孙建波
编写曰期 2004年8月
教研室:材料凝固教研室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模块)
课程类型:专业课 (60学时 3学分 )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铸造工艺学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 讲授铸造工程师必备的工艺理论和基础知识, 使学生能了解和掌握铸件生产的过程,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的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砂芯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冒口的设计,模样,模板,芯盒设计等.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铸造工艺设计概论
第一节 铸造工艺设计的概念,设计依据,内容及程序
1, 概念
2, 设计依据
3,设计内容和程序
第二节 铸造工艺设计与经济指标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第二章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第一节 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
1,从避免缺陷方面审查铸件结构
2,从简化铸造工艺方面改进零件结构
第二节 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第三节 浇注位置的确定
第四节 分型面的选择
第三章 砂芯设计及铸造工艺设计参数
第一节 砂芯设计
1,确定砂芯形状 ( 分块 ) 及分盒面选择的基本规则
2,芯头设计
第二节 铸造工艺设计参数
1,铸件尺寸公差
2,铸件重量公差
3,机械加工余量
4,铸造收缩率
5,起模斜度
6,最小铸出孔及槽
7,工艺补正量
8,分型负数
9,反变形量
10,砂芯负数 ( 砂芯减量 )
11,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3,易割冒口
第五节 冷铁
1,外冷铁
2,内冷铁
第六节 铸肋
1,割肋
2,拉肋
第六章 铸造工艺装备设计
第一节 模样及模板
1,模样
2,模板
第二节 砂箱
1,设计和选用砂箱的基本原则
2,类型的选择
3,砂箱结构.
第三节 芯盒
1,芯盒的类型和材质
2,芯盒结构设计
3,一般金属芯盒的精度
4,热芯盒和壳芯盒的特点
第四节 其他工艺装备
1,高压造型用直浇道模和浇口杯模
2,压砂板和成型压头
3,砂芯检验用具
4,烘干器 ( 板 )
5,工装图样的通用技术条件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 应进行课程设计, 以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
考虑的前后相关课程的衔接, 要求学习本课程之前应修完《金属学》,《传热学》,《流体力学》,《铸件形成理论》等先行课程.
四,全面加强素质教育 , 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和措施
1. 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采用启发式教学, 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 部分内容设置学生讲座;部分内容采用自修形式,文献综述形式,讨论形式完成.
2. 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并制备相应的教学软件, 对部分内容采用实物教学.
3. 引进本课程专业技术发展前沿, 让学生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扩大学生知识视野.
4. 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专题报告,平时成绩等综合确定成绩.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l.王文清 李魁盛主编《铸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李魁胜主编: 《铸造工艺及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3.孟爽芬主编: 《造型材料》, 哈工大出版社
4.《砂型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六,学时分配表(见附表)
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理论课
习题课
实验或实践课
上机
自修
备注
第一章
铸造工艺设计概论
2
第二章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8
第三章
砂芯设计及铸造工艺设计参数
10
2
2
第四章
浇注系统设计
14
2
4
第五章
冒口,冷铁和铸肋
10
2
4
第六章
铸造工艺装备设计
8
2
合 计
52
8
10
Ⅱ 理工科本科教学大纲规定的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微积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这几门一般是必修的。有些课程则是视专业而定,如运筹学,数理分析,微积分。其中高数是最简单的,数分是最难的。
Ⅲ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 大学期间主要学些什么课程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 大学期间主要学习课程:
主干课程专包括电属路原理、电磁场原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测试与控制、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高电压技术、电气传动、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技术等。此外,我院设有丰富多彩的专业基础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我校设有百余种人文素质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求进行选择。
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隶属于工学门类中的电气类,专业代码为080601。本专业主要研究电能的生产、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应用,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运行、研发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本专业在全国同类中排名第五,在国内享有盛誉,发展前景良好。
Ⅳ 同一专业本科和专科的教学大纲有哪点区别
同一专业本科和专科的教学大纲主要区别:
①培养目标的不同版:
专科:培养具有权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技术应用性人才,
本科: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
②职能结构的不同:
专科:以教学为主要职能.
本科:以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服务为主要职能.
Ⅳ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学大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2013-6-9 21:29:44
系主任寄语:电气工程系是由建校之初的飞机电气设备安装与试验专业发展而来的,是我国最早开展飞机电气系统的教学和研究单位,也是国内第二个电力电子技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南航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硕,实验设施一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学术声誉;欢迎各位莘莘学子报考本专业,共创美好前程。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以电气工程领域为对象,注重计算机科学、控制理论和信息科学在电气工程各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研究领域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就业渠道广。
本专业设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四个研究方向。培养具有电气工程领域较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具有较好的电气分析、电气设计、电气系统设计、电气系统运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能力的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素质的电气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信号与线性系统、模拟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电磁场、电机学、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工程、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航空航天供电技术等。
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民航、能源电力、通讯电子及其它各行业从事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系统运行、试验分析、科学研究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该专业毕业生近三年研究生升学率保持在48%以上,就业率均在99%以上。近年来主要就业单位有电力系统公司、南瑞、华为、中兴、台达、航天科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中国商飞、杭州伊博电源公司、上海思源电气有限公司、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电电气集团、威凡智能电气高科技有限公司、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等。
Ⅵ 自考护理本科大纲
护理学(本科)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100702
一、考试课程及学分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15 英语(二) 14
9913 现代生物学导论 7 不考英语(二)的加考该
两门课程
9914 病原生物学 7
4 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含实验2学分(0019)
5 3200 预防医学(二) 6
6 3201 护理学导论 5
7 3007 急救护理学 5
8 3008 护理学研究 5
9 3202 内科护理学(二) 5
10 3203 外科护理学(二) 5
11 3009 精神障碍护理学 5
12 3004 社区护理学(一) 5
13 3010 妇产科护理学(二) 5 选考一门
3011 儿科护理学(二) 5
14 3006 护理管理学 5 选考一门
3005 护理教育导论 5
必做 7276 临床实习(临床技能考核) 不计学分
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总学分 75
二、报考条件
国家承认学历的护理学专科毕业,且目前在岗的护理专业人员、护理教师及护理干部。
三、学习书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王顺生,李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版)。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卫兴华,赵家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3.英语(二)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杨明福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版)。
5.预防医学
《预防医学(二)》,黄子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6.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李小妹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7.急救护理学
《急救护理学》,王庸晋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8.护理学研究
《护理学研究》,肖顺贞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9.内科护理学(二)
《内科护理学(二)》,冯正仪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0.外科护理学(二)
《外科护理学(二)》,顾沛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护理管理学
《护理管理学》,姜小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2.精神障碍护理学
《精神障碍护理学》,宋燕华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3.妇产科护理学(二)
《妇产科护理学》,岳亚飞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4.社区护理学(一)
《社区护理学》,刘纯艳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5.护理教育导论
《护理教育导论》,郑修霞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6.儿科护理学(二)
《儿科护理学(二)》,崔焱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7.病原生物学
《病原生物学》,曾庆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8.现代生物学导论(第6、10、11、12、16章不做考试要求)
《基础生命科学》(第二版),吴庆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Ⅶ 北大本科专业——中国文学,有哪些课程
中文系课程分五种:全校必修、全系必修、专业规定性选修、专业一般性选修和全校素质教育通选课。
全系必修、专业规定性选修、专业一般性选修是中文系自己开设的课程,因为中文系师资强大,可以开设的课程非常多,经常大家可以在上百门课程中选择几门学习。
这里引用的是2003版课程大纲,部分课程尤其是选修类有一些变动,但是大致风格变化不是很大。
总学分:141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83学分
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3学分
大学英语 8学分
政治课 15学分
体育课 4学分
文科计算机 6学分
全系必修课程:50学分
现代汉语 6学分
古代汉语 8学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 12学分
中国现代文学史4 学分
中国当代文学 3学分
文学原理 2学分
原典精读(论语 汉书等)6学分
中文工具书 2学分
中国古代文化 2学分
古代典籍概要 3学分
语言学概论 3学分
2.选修课程:50学分
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6学分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4学分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E.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规定性选修类,17学分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4学分
比较文学原理 2学分
民间文学概论 2学分
西方文学史(1) 3学分
东方文学史(2) 2学分
中国文化史 2 学分
西方文学理论史 2学分
专业选修课,一般性选修类:至少17学分
中国当代诗歌研究 2
中国当代小说研究 2
中国当代作家论 2
当代文学批评 2
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 2
民俗学 2
叙事民俗学理论 2
中国神话研究 1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 2
台湾文学专题 3
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 2
中国小说类型 2
曹禺研究 2
中国戏曲 2
叶圣陶研究 2
闻一多研究述评 3
古典小说鉴赏 3
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研究 2
散曲研究 2
散曲史略 2
中国宗教文学史 3
中国古代文体学 2
中国神话与小说 2
诗经研究 2
汉赋研究 2
《史记》《汉书》研究 2
山水田园诗派研究 2
唐诗分类研究 2
唐诗研究概论 2
唐宋散文研究 2
宋诗研究 2
近古文学通论 2
明清小品文研究 2
明清戏曲 2
三国志演义研究 2
聊斋志异研究 2
陶渊明研究 2
秦汉士阶层研究 2
小说艺术论 3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 3
文艺心理学 2
文艺美学 2
接受美学与现代西方文论 2
走向后新时期的中国小说 2
文艺理论专题 3
苏轼、黄庭坚诗歌专题 2
元代戏曲史 3
文言小说艺术大观 2
中国诗歌美学史 3
先秦诸子百家学派及其文艺思想研究 2
思维论 2
现代性与中国新诗 2
近代文学改良思潮 2
东亚文化研究 2
《聊斋志异》鉴赏与研究 2
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2
中国曲艺 3
中唐诗歌研究 2
列维-斯特劳斯神话论 2
中国现当代小说分析 2
前唐诗歌理论 2
明清白话小说研究 2
二十世纪外国小说经典 2
鲁迅周作人思想研究 2
七月派研究 2
诗歌写作 2
台港文学研究 2
中国俗文学 3
乡土文学 2
中国书法美学 3
古典小说鉴赏 2
元明散曲研究 2
当代诗歌现象 2
中国文学与文化批评 2
新诗与民间诗歌 2
经史举要 2
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2
明清散文研究 2
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2
元明杂剧研究 2
现代诗歌专题研究 2
庄子散文研究 2
文言传奇小说史论 2
汉书艺文志研究 2
中国电影文学史专题 2
沈从文与京派小说 2
当代文学中的哲学问题 2
民间长诗学 2
中国当代作品经典作品重读 2
宋词艺术 2
中国通俗文化研究 3
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与电影 2
现代通俗小说 2
鲁迅研究 2
当代文学史问题 2
西方文论经典研究 2
鲁迅小说研究 2
明清诗学 3
老庄导读 2
性灵派研究 2
现代汉语词汇专题 2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2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3
语音学 2
汉语修辞学 2
句法分析 2
汉语言专题 2
实验语音学基础 3
现代汉字学 2
中国语言学史 3
唐诗语言研究 3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论文选读 3
文史哲名篇比较阅读 2
《诗经》导读 2
《老子》选读 2
《庄子》选读 2
《左传》选读 2
《论语》选读 2
《孟子》选读 2
《楚辞》选读 2
《礼记》选读 2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3
美国结构语言学 2
语言与文化 2
社会语言学 2
语义学 3
语音专题研讨 2
方言专题 2
汉语词类分析 2
《淮南子》选读 3
《汉书》导读 2
《韩非子》选读 3
古汉语词汇专题 2
汉字数字化研究 3
《战国策》选读 2
VB编程与古籍整理 2
音系学研究 3
荀子 2
汉语方言语料分析 2
《说文解字》概论 2
日本中国学 2
《孙子兵法》 2
地下出土文字资料选读 2
中国古代科举与官制研究 2
《诗经》 2
《论语》 2
孟子研究 2
《楚辞》 2
《左传》 2
《庄子》 2
《史记》讲读 2
敦煌文献概要 2
《荀子》 2
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研究 2
3.实践实习:必修,无学分
4.学年论文:4学分
5.毕业论文:4学分
大致就是这些了。
Ⅷ 上大学本科都学什么科目,专科都学什么科目
大学里根据不同专业,学习的专业课程不同,公共课多数相同,比如大学英语等。专科和本科相同专业的课程名称可能有一样的,但是内容深度有区别,本科学习的内容多,科目也多。专升本考试公共课一般一样,专业课不同。
通常学高数(2学期),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数值计算。大学物理(2学期)。大学化学。思修,马原,毛概(2学期)。计算机基础,c语言,力学基础,大学英语(4学期)等基础课程,还有很多的专业课程,学多少与学校,专业有关。
本科教育的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某些专业如医学科等为5年或5年以上,对这一层次实施的教育包括基础理论教育、某专业或某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教育。接受本科教育的学生按照本科教育大纲与计划学习有关的课程,进行实验、教学实习和社会调查,接受某些学科的科研训练,写作毕业论文与完成毕业设计。
专科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即专科培养目标是实践化,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等教育知识,同时又有一定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人员,其知识的讲授是以够用为度,实践为本。
(8)本科专业课程大纲扩展阅读:
说明
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指导性文件之一。它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本目录根据《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11号)要求,按照科学规范、主动适应、继承发展的修订原则,在1998年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经分科类调查研究、专题论证、总体优化配置、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审议、行政决策等过程形成的。
三、本目录的学科门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1]。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未设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11预留。
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本目录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4种专业;经济学门类下设专业类4个,17种专业;法学门类下设专业类6个,32种专业;教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2个,16种专业;
文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个,76种专业;历史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个,6种专业;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2个,36种专业;工学门类下设专业类31个,169种专业;农学门类下设专业类7个,27种专业;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管理学门类下设专业类9个,46种专业;艺术学门类下设专业类5个,33种专业。
四、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并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特设专业和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分别在专业代码后加“T”和“K”表示,以示区分。
五、本目录所列专业,除已注明者外,均按所在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对已注明了学位授予门类的专业,按照注明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可授两种(或以上)学位门类的专业,原则上由有关高等学校确定授予其中一种。
Ⅸ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的,都要学哪些科目
专业基础课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三者版是老三门,将权来如果考研时要用到的。
近代数学的新三门是:拓扑学、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近世代数(也叫抽象代数)。
另外其他的一些常见的分支包括复变函数、常微分、运筹、最优化,数学模型。
Ⅹ 广东省自考物业管理本科专业课的考试大纲分别是什么
一、主考学校:暨南大学
二、报考对象:具备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从事或有志于从事物业管理行业及房地产相关行业的人员。
三、学历层次和规格
本专业学历层次为本科。每门课程考试合格,由省考委发给课程合格证书。凡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合格成绩并且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者,由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暨南大学在毕业证书上副署,国家承认其大学本科学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主考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四、开考方式与报考方法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专业以独立办班形式开考,由广州珠江管理专修学院负责助学辅导及实践性课程组织工作。
本专业由助学辅导单位统一组织集体报名报考。报名报考时,按照省考委规定的报名报考时间及要求,由广州珠江管理专修学院及助学点在其所在地的市自学考试办公室办理集体报名报考手续。各市自学考试办公室不直接接受考生个人报名报考。
五、考试的组织
全国考委负责审批专业考试计划;编制全国统一命题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组织编写全国统一命题课程的自学考试教材;组织全国统一命题课程的命题。
省考委负责公布专业考试计划;组织编制省命题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和教材;组织省命题课程的命题;统一组织全省的考试和评卷;管理考籍;颁发课程合格证书和毕业证书;指导和监督助学等各项工作。
各市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组织报名报考,协助开展考务组织、考籍管理,协助指导和监督助学等工作。
暨南大学在省考委的指导下,参与命题和评卷工作;组织实践课程考核;在毕业证书上副署;向符合条件的考生授予学士学位;完成省考办交办的有关任务。
广州珠江管理专修学院负责发动和组织考生报名报考,开展助学活动,配合主考学校组织实践环节的考核。
各有关单位必须坚持办考与办学、命题与辅导分离的原则,有关课程的命题教师不得参与该课程的助学活动。
六、专业考试课程及考试时间安排
专业课程设置见附件。课程考试时间安排每年开考4次,考试时间定在每年1月、4月、7月和10月。全国统考课程由全国考委统一安排考试,省统考课程由省考委统一安排考试。每年1月和7月主要安排省统考课程考试。首次开考时间为2006年1月,考试课程安排由省考委统一公布。
附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社会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自学考试,在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相同学历层次的水平相一致。同时,根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特点,注重培养考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跟踪、获得本专业最新发展理论与技术的能力。
二、专业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掌握物业管理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从事物业、经营、建设、服务等工作,能够独立进行物业项目操作和管理,胜任物业管理行业要求的高级管理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物业管理、经营、建设、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相当的外语水平和使用信息系统管理现代物业的能力,具备运用现代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历层次与规格
本专业学历层次为本科。采用学分制,每门课程考试合格,由省考委发给课程合格证书,并取得相应学分。
取得国民教育系列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参加本专业本科段考试计划所规定的13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累计达到70学分,思想品德鉴定符合要求者,由广东省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在毕业证书上副署,国家承认其大学本科学历。
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由主考学校授予学士学位。
四、考试课程与学分(专业代码:B020222)
类型序号 课程代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001 *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必考 笔试 002 *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必考 笔试 003 * 0015 英语(二) 14 必考 笔试 004* 0054 管理学原理 6 必考 笔试 005 * 0169 房地产法 3 必考 笔试 006 * 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6 必考 笔试 007 2659 房地产项目管理 4 必考 笔试 008 0176 物业管理 6 必考 笔试 009 6569 物业管理实务 4 必考 笔试 5304 物业管理实务(实践) 3 必考 实践考核 010 5672 物业设备管理 5 必考 笔试 011 5673 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5 必考 笔试 012 5674 物业信息管理 5 必考 笔试 013 5675 物业管理国际标准与质量认证 4 必考 笔试 014 6999 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0
必考 实践考核 101 7519 公司管理学 6 选考 笔试 102 5676 城市环境保护 5 选考 笔试 103 * 0034 社会学概论 6 选考 笔试
毕业要求:不少于14门且不低于70学分。
课程设置:必考课14门70学分,选考课3门17学分。
说明:
1、类型序号带“*”的课程均使用全国考委组编的大纲、教材,参加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2、不考英语(二)者须加考101至103不少于14学分。
3、5304必须在6569考试合格后才能报考。
4、本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
五、课程说明
1、毛泽东思想概论(略)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略)
3、英语(二)(略)
4、管理学原理(略)
5、房地产法(略)
6、人力资源管理(一)(略)
7、房地产项目管理: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各个不同过程,以达到熟悉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和一般理论与方法,掌握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基本技能的目的,最终使学生具备从事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基本素质。
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房地产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前期策划、房地产项目组织系统、计划系统、控制系统、组织协调与信息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房地产项目后期管理等,具体对房地产项目管理的特点、项目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实施,及房地产项目前后期管理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8、物业管理
本课程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剖析物业管理这一新兴行业区别于其他服务业的特性。培养学习者在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物业管理条例》的框架下,从理论的高度认识物业管理中的业主、物业管理企业以及实施物业管理过程的各种关系,并指导到物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业主及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的委托与招投标、物业服务合同、前期物业管理、房屋修缮管理、物业设备管理、物业综合管理、物业管理经费与财务管理、物业信息管理、居住物业与非居住物业的物业管理等。
9、物业管理实务
本课程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为基础,从物业管理经营决策的实际需要出发,以物业管理企业从组建到形成品牌为主线,分别研究了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各种具体问题。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物业管理企业的组建、业务的获取、物业前期管理、物业日常管理与经营、不同类型物业的管理以及先进物业管理管理模式介绍等。
10、物业管理实务(实践)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课(6周),通过进行综合实训,要求学会运用物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物业管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全面、系统、具体地掌握物业管理的基本规程与方法、岗位工作技能与艺术等。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物业管理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11、物业设备管理
本课程主要培养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掌握物业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性能,有效地对设备进行管理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物业设备技术,介绍物业设备的基础知识,包括给排水系统,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系统,电气系统等;下篇为物业设备管理,包括物业设备管理基础,给排水与燃气供应系统的维护与管理,供热、通风与空调系统的维护与管理,建筑电气系统的设备维护与管理,建筑消防系统的维护与管理等。
12、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城市社区的含义、作用和特点,以及与政府等部门之间的关系,熟悉社区管理体制、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并掌握社区服务和管理的基本原则、要求及工作方法。
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对社区的基本概念、社区与城市、社区与政府以及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围绕着城市社区的服务、卫生、环境、治安等具体管理事项加以详细的介绍,并对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作方法等问题做了必要的论述。
13、物业信息管理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从现代物业管理的角度出发,主要介绍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进行物业信息管理的方法。
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物业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远程通信与网络基础;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分析;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等内容。
14、物业管理国际标准与质量认证
ISO9000族标准是指国际化标准组织(ISO)于1987年3月15日制订、颁发的国际性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其中将服务业划分为12大类,物业管理行业属于其中的“公共事业”类。结合物业管理服务的特殊性质,物业管理企业应选用ISO9002质量保证模式,并按ISO9002的指导,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以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企业方针、目标的实现;同时,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企业的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本课程系统介绍物业管理的国际质量标准。能指导贯彻国际质量标准的物业管理企业建立、实施、运行、维护和评审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素质。
15、公司管理学
公司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公司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最典型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厂型、单纯生产型、国家承担无限责任的旧的国有企业制度的弊端。本课程从我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吸收国外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公司制度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研究现代公司的构成、模式及其特征等一般性理论,探索现代公司制度与管理的致胜之道。
16、城市环境保护
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质量已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准,世界各发达国家无不将城市人文环境保护列入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本课程通过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成因与治理、城市人文环境保护、现代化与城市发展目标等问题的研究,同时借鉴国外主要城市,尤其是几个国际大都市环境与保护的经验、教训以及成功范例,探索适合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环境保护之路。
17、社会学概论(略)
六、本专业课程使用教材一览表
课程
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 使用教材名称 编著者 出版社 版次 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毛泽东思想概论 罗正楷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卫兴华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0015 英语(二) 14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 高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0054 管理学原理 6 管理学原理 李晓光 中国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0169 房地产法 3 房地产法 程信和、刘国臻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6 人力资源管理(一) 孙建敏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2659 房地产项目管理 4 房地产项目管理 谭术魁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1月第一版 0176 物业管理 6 物业管理 季如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一版 6569 物业管理实务 4 现代物业管理实务 谭善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年9月第一版 5672 物业设备管理 5 物业设备管理 丁云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第一版 5673 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5 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周文建、宁丰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一版 5674 物业信息管理 5 物业管理信息系统 叶小莲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第一版 5675 物业管理国际标准与质量认证 4 物业管理国际质量标准 王佑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 7519 公司管理学 6 现代公司管理 董伍伦、李强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一版 5676 城市环境保护 5 外国城市环境与保护研究 白志刚、邱莉莉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年1月第一版 0034 社会学概论 6 社会学概论 刘豪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七、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考试时间安排表
1月第一天
1月第二天
上午 0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08:30-11:00
下午 2:00-4:30
0147
5672
2659 006人力资源管理(一)
010物业设备管理
007房地产项目管理 5673
5675
5676 011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013物业管理国际标准与质量认证
102城市环境保护 0176
7519
6569 008物业管理
101公司管理学
009物业管理实务 0169
5647 005房地产法
012物业信息管理
7月第一天
7月第二天
上午 08:30-11:00
下午 2:00-4:30
上午 08:30-11:00
下午 2:00-4:30
2659
7519 007房地产项目管理
101公司管理学 0054
5676
5675 004管理学原理
102城市环境保护
013物业管理国际标准与质量认证 6569
5672 009物业管理实务
010物业设备管理 0034
5647
5673 103社会学概论
012物业信息管理
011城市社区建设概论
注:每年安排考试的课程以当次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