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撤销本科专业名单
㈠ 今年高考取消了哪些专业
教育部近日公布了《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或审批结果》。教育部要求各部门(学校)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加强新增本科专业建设,合理控制招生规模,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下为教育部2017年高校撤销本科专业名单:
主管部门、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学位授予门类 修业年限 备注
教育部
南京大学 旅游管理 120901K 管理学 四年
中国矿业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080301 工学 四年
中国矿业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80203 工学 四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动画 130310 艺术学 四年
四川大学 医学实验技术 101002 理学 四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 工学 四年
交通运输部
大连海事大学 汉语言文学 050101 文学 四年
国家林业局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信息安全 080904K 工学 四年
山西省
山西大学 生物技术 071002 理学 四年
山西大学 公共事业管理 120401 管理学 四年
山西大学 应用物理学 070202 理学 四年
辽宁省
辽宁工业大学 电子商务 120801 管理学 四年
大连海洋大学 汉语言 050102 文学 四年
大连海洋大学 环境设计 130503 艺术学 四年
大连海洋大学 应用化学 070302 工学 四年
大连海洋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080301 工学 四年
辽宁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 050101 文学 二年 二学位
辽宁师范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070101 理学 二年 二学位
辽东学院 国际商务 120205 管理学 四年
沈阳体育学院 表演 130301 艺术学 四年
大连科技学院 工业工程 120701 工学 四年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产品设计 130504 艺术学 四年
辽宁财贸学院 新闻学 050301 文学 四年
吉林省
延边大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030201 法学 四年
长春大学 教育技术学 040104 理学 四年
白城师范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102 理学 四年
白城师范学院 科学教育 040102 教育学 四年
通化师范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120206 管理学 四年
通化师范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艺术学 四年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市场营销 120202 管理学 四年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0102 工学 四年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大学 舞蹈表演 130204 艺术学 四年
齐齐哈尔大学 舞蹈学 130205 艺术学 四年
东北农业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0102 管理学 四年
东北农业大学 农村区域发展 120302 管理学 四年
牡丹江医学院 口腔医学技术 101006 理学 四年
浙江省
湖州师范学院 生物技术 071002 理学 四年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 生物技术 071002 理学 四年
福建省
集美大学 应用心理学 071102 理学 四年
集美大学 产品设计 130504 艺术学 四年
集美大学 土木工程 081001 工学 四年
福建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082601 工学 四年
三明学院 教育学 040101 教育学 四年
闽南师范大学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080716T 工学 四年
闽南师范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 120301 管理学 四年
闽南师范大学 动物科学 090301 农学 四年
厦门理工学院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080802T 工学 四年
福建江夏学院 统计学 071201 理学 四年
福建江夏学院 应用统计学 071202 理学 四年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102 理学 四年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动植物检疫 090403T 理学 四年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081002 工学 四年
江西省
赣南师范大学 人文教育 040103 教育学 四年
赣南师范大学 科学教育 040102 教育学 四年
江西科技学院 交通运输 081801 工学 四年
江西科技学院 自动化 080801 工学 四年
江西科技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 080501 工学 四年
江西科技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80203 工学 四年
江西科技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080701 工学 四年
江西科技学院 日语 050207 文学 四年
江西科技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 081602 工学 四年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102 理学 四年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080705 理学 四年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艺术学 四年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产品设计 130504 艺术学 四年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050103 文学 四年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应用统计学 071202 理学 四年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统计学 071201 理学 四年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 120210 管理学 四年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 081602 工学 四年
山东省
烟台大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 081602 工学 四年
山东农业大学 产品设计 130504 艺术学 四年
枣庄学院 汉语言 050102 文学 四年
枣庄学院 教育技术学 040104 教育学 四年
山东财经大学 编辑出版学 050305 文学 四年
山东财经大学 国际政治 030202 法学 四年
河南省
郑州大学 环境设计 130503 艺术学 四年
河南理工大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艺术学 四年
河南理工大学 理论与应用力学 080101 工学 四年
商丘学院 美术学 130401 艺术学 四年
商丘学院 绘画 130402 艺术学 四年
湖北省
武汉纺织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 050103 文学 四年
黄冈师范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 120210 艺术学 四年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120401 管理学 四年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生物科学 071001 理学 四年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80203 工学 四年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0102 管理学 四年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工商管理 120201K 管理学 四年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行政管理 120402 管理学 四年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美术学 130401 艺术学 四年
湖北商贸学院 安全工程 082901 工学 四年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102 理学 四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0102 管理学 四年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应用物理学 070202 理学 四年
广东省
华南农业大学 教育技术学 040104 教育学 四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理工大学 生物技术 071002 理学 四年
广西科技大学 教育技术学 040104 教育学 四年
广西科技大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80203 工学 四年
广西科技大学 管理科学 120101 管理学 四年
桂林医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 工学 四年
广西师范大学 汽车维修工程教育 080212T 工学 四年
广西师范大学 市场营销 120202 管理学 四年
钦州学院 应用心理学 071102 教育学 四年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艺术学 四年
广西师范学院 机械工程 080201 工学 四年
贺州学院 化学 070301 理学 四年
贺州学院 物理学 070201 理学 四年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物理学 070201 理学 四年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舞蹈表演 130204 艺术学 四年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081003 工学 四年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080702 工学 四年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管理科学 120101 管理学 四年
重庆市
四川外国语大学 行政管理 120402 管理学 四年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社会工作 030302 法学 四年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080704 工学 四年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130307 艺术学 四年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绘画 130402 艺术学 四年
四川省
绵阳师范学院 音乐表演 130201 艺术学 四年
绵阳师范学院 机电技术教育 080211T 工学 四年
宜宾学院 人文教育 040103 教育学 四年
乐山师范学院 环境科学 082503 理学 四年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120104 管理学 四年
云南省
云南大学 城市管理 120405 管理学 四年
云南师范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0102 工学 四年
云南师范大学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081303T 工学 四年
云南师范大学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艺术学 四年
云南师范大学 经济统计学 020102 经济学 四年
玉溪师范学院 艺术教育 040105 艺术学 四年
玉溪师范学院 科学教育 040102 教育学 四年
陕西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102 理学 四年
西安石油大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80714T 理学 四年
西安工业大学 美术学 130401 艺术学 四年
西安工业大学 行政管理 120402 管理学 四年
咸阳师范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20102 工学 四年
延安大学 环境科学 082503 工学 四年
安康学院 生物科学 071001 理学 四年
安康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070102 理学 四年
渭南师范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120401 管理学 四年
西安培华学院 社会工作 030302 法学 四年
西安欧亚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080301 工学 四年
西安翻译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 工学 四年
西京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艺术学 四年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艺术学 四年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2701 工学 四年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市场营销 120202 管理学 四年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130505 艺术学 四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大学 勘查技术与工程 081402 工学 四年
新疆大学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 081604T 工学 四年
新疆大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080714T 理学 四年
㈡ 三明学院双学位怎么回事
三明学院2009年开始试行双学位 本科“双学位”教育是指我校本科毕业生(含往届)在取得第一学士学位后返校跨学科门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修读另外一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获取第二学士学位;本科“双专业” 教育是指我校本科毕业生(含往届)返校修读同一个学科门类的另一个本科专业;专科“双专业”教育是指我校专科毕业生(含往届)返校修读另一个专科专业。双学位”、“双专业”的学制两年,但毕业生返校修读最长年限可以达到3年(含休学)“双学位”、“双专业”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教学管理模式。“双学位”、“双专业”教育原则上安排插班学习教学形式,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年级、班级插班听课,修习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完成“双学位” 、“双专业”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和其它教学环节,成绩合格者可以颁发第二专业证书,获得第二学士学位授予资格者还可以颁发第二学位证书。“双学位” 颁发《三明学院第二学位证书》,“双专业”颁发《三明学院第二专业证书》,并由省教育厅进行省内统一电子注册,并在本省范围内承认其学历、学位。参加“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和助学政策等方面享受全日制在校生同等待遇。学校对取得“双学位”、“双专业”证书的学生,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人事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在全省高校毕业生中试行“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意见》(闽教高〔2009〕9号)文件规定,获得“双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可享受未获得硕士学位研究生工资待遇;取得“双专业”学历毕业证书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可享受本科毕业生工资待遇。“双学位”、“双专业”教育招生专业本科有汉语言文学、英语、美术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思想政治教育等9个专业,专科有文秘、会计、工商企业管理、应用英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鞋类设计与工艺等9个专业。
㈢ 三明学院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
三明学院2020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依法规范招生工作,维护学校和考生的正当权益,保证招生工作正常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教育部、福建省招生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二条 学校全称:三明学院(国标代码:11311)
第三条 学校地址:福建省三明市荆东路25号
第四条 办学层次:全日制本科,学制四年
第五条 办学类型与性质: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第六条 颁发证书种类:对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者,颁发三明学院普通本科学历证书;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学校学士学位证书。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 学校成立招生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招生委员会负责制定招生政策,审定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
第八条 招生办公室是组织和实施学校招生考试与录取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招生日常工作。 第九条 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纪检监察部门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
第四章 招生计划及要求
第十条 2020年我校具体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教育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为准。
第十一条 考生须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
第十二条 考生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残疾人联合会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通知》(教学司函〔2010〕22号)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各招生专业男女生比例不限。学校不录取非汉语言答卷的考生。
第十四条 我校英语(师范类)和商务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该两个专业必须参加生源所在省统一组织的英语口试,口试成绩应合格以上,没有统一组织英语口试的省份不作要求;同时高考英语单科成绩要求100分(含)以上(试卷满分为150分)。
第十五条 我校以英语作为公共基础外语。新生入学后,只安排英语语种课堂教学,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谨慎填报。
第五章 录取原则
第十六条 学校坚决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十七条 学校录取新生,执行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级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录取政策和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 普通专业录取原则:按“专业清”的规则录取,即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录取。在进档考生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无法录取的情况下,愿意调剂的考生在综合考虑考生的专业志愿及其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后、择优调配至录取未满专业;不愿意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投档成绩相同时,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文史类按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工类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第十九条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美术类及播音主持类录取原则:考生文化成绩(考生文考总分+固定照顾分)和专业统考成绩均须达到生源所在省艺术类本科合格线。在进档的考生中,按照综合分进行录取;综合成绩相同时,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课单科成绩排序录取,其中单科顺序为:语文、数学、外语。
认可山东省播音主持类联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按综合分进行录取。
综合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福建省(综合分满分为750分)
综合分=(考生文考总分+固定照顾分)×0.4+专业成绩×2.5×0.6
2.其他省市(综合分满分为100分)
综合分=(考生文考总分+固定照顾分)÷文化满分×40+专业成绩÷专业满分×60
音乐类录取原则:考生文化成绩(考生文考总分+固定照顾分)和专业统考成绩均须达到生源所在省艺术类本科合格线。在进档的考生中,福建省及其他省市均按照专业成绩从高到低进行录取,专业成绩相同时按文化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文化成绩相同时,按文化课单科成绩排序,其中单科顺序为:语文、数学、外语。
注:艺术类投档方式和比例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原则为准。
第二十条 体育类录取原则:按综合分投档的省份,按投档成绩(综合分)录取;按非综合分投档的省份,按专业成绩录取。
第六章 收费标准及奖、助学金制度
第二十一条 收费标准根据福建省物价局“闽收费(2014)183号”文件规定执行。学费和住宿费清退根据《福建省物价局、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规范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收费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闽价〔2005〕费435号)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国家奖学金: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给予推荐申报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人)。
第二十三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给予推荐申报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人)。
第二十四条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学生的助学金。
第二十五条 国家助学贷款:包括高校所在地贷款和生源地贷款两种。
第二十六条 学费减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减免学费。
第二十七条 其他助学渠道:支持经济困难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积极引进社会助学资金等各种方式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
第二十八条 资助政策详情可登录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查询(http://www.fjsmu.cn/zzglzx/main.htm)。
第七章 监督措施和申诉办法
第二十九条 学校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咨询服务、录取结果、重大投诉举报查处情况均对外公开。学校在纪检监察室设立招生监察组,监督电话:0598-8399682。
第八章 招生录取工作承诺
第三十条 不发布未经主管部门备案的招生简章或者进行虚假招生宣传。
第三十一条 不擅自突破计划规模或无计划进行招生或违反计划管理要求调整计划。
第三十二条 不擅自规定男女生录取比例或超出国家规定的范围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提出要求。
第三十三条 不擅自扩大自主选拔录取、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等特殊类型招生规定的项目范围、招生计划。
第三十四条 不违反规定的招生程序降低标准录取考生、拒绝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
第三十五条 不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变更经公示的考生入选专业、录取优惠分值或录取不具备条件的考生。
第三十六条 不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
第三十七条 不在新生入学后将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调整到普通类专业或将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录取的学生调整到非外语类专业。
第三十八条 不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
第三十九条 不向中学、考生及家长收取礼金、礼品、有价证券或与招生挂钩的任何费用。
第四十条 不避开省级招办通过中介机构或中学教师等自行组织生源录取考生。
第四十一条 不在单独考试、综合评价等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中组织不符合本地高考报名条件的外省生源。
第九章 其 它
第四十二条 为确保生源质量,新生入学后,我校将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进行复查,如复查中发现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形的,确定为复查不合格,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第四十三条 咨询联系方式、录取结果公布及网址
招生咨询电话:0598-8399860
通讯地址:三明市荆东路25号,三明学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365004
学校网址:http://www.fjsmu.cn/
录取结果将通过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录取结果查询网页及三明学院招生网页(http://zjc.fjsmu.e.cn/main.htm)查询。
第四十四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三明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我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文件规定凡与本章程相悖之处,以本章程规定为准。
㈣ 三明学院什么样
三明学院在三明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于2003年2月经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批准筹建。
校园占地面积1012亩,各类建筑面积17.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258万元,藏书60.3万册。学校建成校园网,拥有全国学术期刊光盘检索站。各类实验室106个,计算机1500台,钢琴87台,田径场2个,游泳池2个。设13个系(部),即中文系、政法系、英语系、数学系、化生工程系、应用物理系、计算机科学系、土建系、经济系、艺术系、体育系、初等教育系和公共基础部,目前有7个本科专业和40多个专科专业,在校生5100多人。专任教师365人,教授26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114人,博士11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99人。学校还聘请5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为客座教授。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于1999年9月由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三明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组建,2000年10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三明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多科性高等专科学校,也是福建省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多的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历史悠久,办学基础深厚。三明师专、三明职业大学分别创办于1978年和1983年,积累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办学经验。三明师范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全闽师范学堂,素有“闽师之源”的美誉。在历史的传承中,三明高专努力把合并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在完善多科性专科办学的同时,瞄准本科设置目标,高起点规划,加速度建设,抢机遇发展,拓展了生存的空间。
三明学院立足三明,面向全省,发展工学、文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6个学科门类,2007年在校生规模为8000人。
㈤ 三明学院2021录取分数线
三明学院2021录取分数线具体如下:
1、福建工程学院在安徽录取分数线如下:文科录取批次本二批549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9732名、理科录取批次本二批498分,最低录取位次为75156名。
2、福建工程学院在甘肃录取分数线如下:文科录取批次本二批504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1095名、理科录取批次本二批461分,最低录取位次为42011名。
3、福建工程学院在贵州录取分数线如下:文科录取批次本二批517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 6480名、理科录取批次本二批438分,最低录取位次为65561名。
4、福建工程学院在云南录取分数线如下:文科录取批次本二批534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7144名、理科录取批次本二批471分,最低录取位次为66847名。
5、福建工程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如下:文科录取批次本二批528分,最低录取位次为31669名、理科录取批次本二批490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11672名。
6、福建工程学院在江西录取分数线如下:文科录取批次本二批511分,最低录取位次为10846名、理科录取批次本二批516分,最低录取位次为38437名。
7、福建工程学院在福建录取分数线如下:文科录取批次本一批505分,最低录取位次为6924名、理科录取批次本一批472分, 最低录取位次为32197名。
学科建设:
据2018年1月官网显示,拥有机械工程、结构工程、生物学、生物化工、植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在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公布的2012年度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内涵建设主要评价指标(一般本科高校)中,学校获得了“省级重点学科”第二位。
据2015年6月官网显示,学校开设的专业中,艺术设计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政治学与行政学、小学教育等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为校级特色专业。2013年,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三批学科专业名单”。
学校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教育部地方性本科院校工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子项目1个。6项成果荣获福建省第七届教育教学成果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三明学院
㈥ 三明学院怎么样
三明学院是一所综合性高等教育学院,属于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该学校的整体环境优美,而且学习氛围浓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该学校:
1、基础建设方面。校园占地面积1320亩,各类建筑面积约38.5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1.98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2.87万平方米。藏书472.44万册(含电子图书319.31万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1435.72万元。
2、师资方面。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02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占82.42%,高级职称占42.02%,双师型教师占52.24 %。
3、院系设置方面。学校设有13个二级学院,41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了以工为重、以师为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简介:
学校位于宋朝大理学家朱熹故里、中央苏区、中国绿都、全国文明城市——福建省三明市。校园占地面积1421.43亩,各类建筑面积约40.3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2.8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2.87万平方米。藏书593.95万册(含电子图书423.95万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4521.04万元。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应用基本满足办学需要。
现有专任教师836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占85.17%,高级职称占42.02%,双师型教师占59.81%。全日制在校生14092人。
设有13个二级学院,46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构建了以工为重、以师为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省级应用型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个,省级一流专业10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7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4个,省级一流课程38门。
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专业群、产业学院、项目驱动创新班、应用型教学团队和课程“五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组建省级专业群5个和校级专业群3个,成立产业学院10个,其中,三明学院-中兴通讯ICT产业学院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
㈦ 三明学院怎么样
我父亲是这个学校前身的三明师范毕业的。
福建三明地区最好的高校,
以下是学校官方网站的介绍:
三明学院是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年6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前身是三明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10月由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陈宝琛创办的全闽师范学堂。
学校位于海峡西岸福建省新兴工业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明市。三明是革命老区,辖区内的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县)等全境12个县(市、区)均属中央苏区;改革开放后,三明还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祥地。
学校占地面积1312亩,各类建筑面积约33.56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65万平方米,学生公寓面积13.11万平方米。藏书220.39万册(含电子图书99.76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838.45万元。信息化系统和网络应用基本满足办学需要。
学校现设有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鞋服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海峡理工学院、海峡动漫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旅游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等15个教学机构,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已建成校级研究所12个。共有教职工928人,其中正高职称61人,副高职称190人,中级职称332人。专任教师67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66%;高级职称占34%。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0人。全日制在校生14622人。
学校立足三明,面向海西,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以工为重、以师为精,工、管、文、理、艺、教、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机械工程、结构工程、生物学、生物化工、植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设有42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政治学与行政学、小学教育等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为校级特色专业。
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致力于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三批学科专业名单”。学校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科研团队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10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部级以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省部级以上卓越人才培养计划4个。科研促进教学作用得以强化,有8个福建省高校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重点项目,有省级创新平台12个,培育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三明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学校积极推进闽台合作和国际合作,为教育部中外合作项目学校、省教育厅闽台合作项目学校和接收外国留学生学校。先后与台湾10所高校结为姊妹校,闽台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发展。2014年正式启动向澳门科技大学免试推荐研究生,与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2+2”人才,并进行师生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同时,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乌克兰卢甘斯克达拉斯-舍甫琴科国立大学、乌克兰М.П德拉戈马诺夫国立师范大学、新泽西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管理学院、日本长崎卫斯理公会大学、韩国东亚细亚文化研究院、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皇家植物园等高校与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举办了中美合作体育教育项目和国际通识教育课程项目。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校训,努力营造良好的校风,涌现一批师生先进典型。其中有第三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曹阳飞宇同学;“福建省师德标兵”、“感动福建2008年度十大人物”曹云露教授;有全国优秀教师2名;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中,2010年、2011年我校连续有两位辅导员荣获入围奖。学校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转自datian.fj.cn
学校致力于走注重内涵建设的特色发展之路,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可,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2010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参观考察厦门鼓浪屿时,我校旅游管理专业2008届毕业生陈慧君同学为总书记担任讲解员。
学校实施“转型、提质、增值”战略,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发展之路,朝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目标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