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升本科 » 什么叫专科护理操作

什么叫专科护理操作

发布时间: 2022-06-03 22:21:44

1. 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护理管理工作流程的内容简介

编者以《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学分册》和《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护理工作规范2008版》为基础,以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教材为依据,以护士、护师、主管护师资格考试大纲为参考,详细介绍了临床专科护理技能培训,并把各类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以流程图的形式具体化、标准化,重点介绍了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关键流程和应急预案,具体包括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岗位职责及评价标准和护理应急预案及护理流程五部分,对专科护理技能训练、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岗位职责等项目进行了程序细化,并为临床护理人员考核制订了评分标准。《专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及护理管理工作流程》科学性、指导性及可操作性较强,适合于医院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人员阅读。

2. 专科护理包括哪些

(一)医院护理
1、基础护理研究并应用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心理治疗的需要,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提供病性发生、发展的动态信息,有效地配合并参与治疗、检查及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以积极的安全的护理对策,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2、专科护理 结合临床各专科的特点,应用专科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如强化对危重病人的监护及烧伤、显微外科、脏器移植、手术前后的专科护理等。
3、护理管理 运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实施临床护理工作;为病人创造优美的休养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等。
(二)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以预防保健为重点,包括防病、保健咨询;护理科普宣教和预防接种;心理卫生指导;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指导;职业病防治和家庭访视护理等。
(三)护理教育
研究护理人才培养的规律、方法及模式,不断提高护理教育质量,改善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适应护理学发展地需要。
(四)护理科研
护理学的发展需要护理科研的支持和推动。护理学理论的构建,护理理论与护理实践的结合成果,护理技术、方法的改进,护理设备、护理工具的改革,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等。都有赖于护理科学研究去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推进护理学的不断发展。

3. 专科护理专业是做什么的

学护理专业主要干什么

一、从事护理工作,即护士

1、执行基础、专科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有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做到稳、准、轻、快、敏捷。操作时不能强迫、恐吓,帮助病人消除恐惧感,保持愉快的情绪,要用言语关心病人,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以便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协助医生做好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咨询、辅导、接诊和治疗工作。对病人要有高度的同情心,体贴爱护、主动热情,表情亲切,说话温和,工作耐心细致,有问必答,绝不与病人争吵。

3、执行口服、注射、其它途径给药治疗及采集检验标本;注意巡视、观察病情及输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协助新入、手术、急、危重病人的处理;负责备血、取血,护送危重病人外出检查。

4、经常性地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获得有关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虑,及时解决病人存在的问题,向家属和病人解释病症的原因、治疗原则、注意事项并进行饮食生活指导、健康教育指导。

5、加强基础和业务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本科室的相关知识,比如,本科常见病的发病原因、病理、生理机制,治疗、预防护理,多看本科室每个病人的病历、治疗经过、疗效及各项化验指标,对本科室每个病人的病情用药治疗了如指掌,在进行治疗护理查对时,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出错,能早期发现,准确判断。

6、负责医疗文件和物品管理,做好物品清点交接。工作结束后,做好清洁卫生及次日工作的预先准备,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美观。及时汇报、反映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意见及要求,并做好记录。

二、从事护理科研

三、从事护理教育及管理

主干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病因学、药物治疗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内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等。

4. 什么叫专科护理

你是说学历的上吗,我感觉不像,所谓专科护理就是特殊护理一个分支。就是科室里护士啊,当然还有特护的,重症监护室就是的

5. 全科护士和专科护士的定义,区别是什么

全科护理与专科护理区别在于前者是各个科共有的基础护理技能,而后者是针对某一个科室专有的特殊护理技能,详细区别如下:
1、专业性专科护理技术使用范围窄,专业性比全科护理强,往往仅限于本专科,有的甚至只限于某一种疾病。
2、操作复杂程度专科护理多配有仪器设备,技术比全科复杂,要求高,护理人员除掌握专科基础知识和技术外,还要懂得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
3、高新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高新尖的技术被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这要求专科护理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专科知识,这是专科护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全科护理要求高。
所以说全科护士和专科护士还是有区别的,护士的级别不一样,当然专业不一样。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6. 专科护理专业是做什么的

1、临床护理:可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

2、护理保健: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妇幼保健站、疗养院保健医、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诊所、医疗服务站、社区福利机构。

3、护理科研、护理管理、卫生行政管理:国家行政机构(如卫生局、药监局等)

4、与护理相关行业从事生产、销售、管理等:如美容师、销售代表、医药代表、美容保健会所美容导师、药店、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材生产与销售、催奶师、导医等。
护理专业是一种大学专业类型。护理本科学制四年,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医学、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的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培训,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系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毕业后可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

7. 全科护理与专科护理区别

全科护理与专科护理区别在于前者是各个科共有的基础护理技能,而后者是针对某一个科室专有的特殊护理技能,详细区别如下:

1、专业性

专科护理技术使用范围窄,专业性比全科护理强,往往仅限于本专科,有的甚至只限于某一种疾病。

2、操作复杂程度

专科护理多配有仪器设备,技术比全科复杂,要求高,护理人员除掌握专科基础知识和技术外,还要懂得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程序。

3、高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高新尖的技术被用于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这要求专科护理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专科知识,这是专科护理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全科护理要求高。

(7)什么叫专科护理操作扩展阅读

护理级别分类:

1、特别护理

病人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如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器官移植等。

2、一级护理

病人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休息。如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瘫痪等。

3、 二级护理

病人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等。

4、三级护理

病人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等。

8. 50项护理操作技术有哪些

一、手卫生技术(一般洗手法)
二、无菌技术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四、口腔护理技术
五、鼻饲护理技术
六、留置导尿管技术
七、胃肠减压技术
八、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
九(一)、氧气吸入(氧气筒供氧)技术
九(二)、氧气吸入(中心供氧)技术
十、换药技术
十一、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技术
十二、快速血糖监测技术
十三、口服给药技术
十四、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
十五、密闭式周围静脉输血技术
十六、BDY型密闭式防针刺伤型安全留置针
十八、静脉注射技术
十九、PICC技术
二十、动脉采血技术
二十一、肌内注射技术
二十二、皮内注射法(青霉素过敏试验)技术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术
二十四、物理降温技术
二十五、单人心肺复苏技术
二十六、经鼻或口腔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二十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技术
二十八、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技术
二十九、人工呼吸机应用技术
三十、微量注射泵使用技术
三十一、非同步心脏电除颤术
三十二、轴线翻身技术
三十三、患者搬运法(协助患者移向床头)
三十四、患者约束技术
三十五、痰标本采集技术
三十六、咽拭子培养标本采集技术
三十七、电动洗胃技术
三十八、“T”管引流技术
三十九、造口护理技术
四十、膀胱冲洗技术
四十一、脑室管引流技术
四十二、胸腔闭式引流技术
四十三、会阴消毒技术
四十四、新生儿暖箱应用技术
四十五、光照疗法
四十六、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
四十七、听胎心音技术
四十八  (一)、患者入院护理
四十八  (二)、患者出院护理
四十九、预防患者跌倒
五十、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技术

9. 2011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第十六章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操作具体内容

第十六章 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操作
一、血液透析
二、血液灌流
三、血浆置换
四、血液滤过
五、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换液(CAPD)
六、自动化腹膜透析(APD)
七、更换腹膜透析短管
八、腹膜透析导管外出口处换药及护理
九、腹膜平衡试验(PET)
十、腹膜透析新患者培训
第十六章 血液净化专科护理操作

自20世纪60年代血液透析操作技术问世以来,血液净化操作技术迅猛发展。治疗的指征也从单纯的肾脏替代治疗扩展到血液病、风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或毒物中毒、重症肝炎以及危重患者抢救等多个领域。护士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护士不仅需要掌握规范的操作流程,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准确、安全、熟练地进行技术操作;同时也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的变化,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更要为长期透析的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促进他们自我管理和康复。
一、血液透析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体重等,合理设置脱水量和其他治疗参数。
2.评估血管通路的状态,如动静脉内瘘局部的触诊和听诊,中心静脉置管的评估等,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并确保通路的通畅。
3.透析过程中,认真巡视,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血管通路的情况,体外循坏情况,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及时发现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如出血、溶血、肌肉痉挛、心律失常、低血压等。
(二)操作要点。
1.透析前准备。
(1)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透析器、透析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透析方式。
(2)准备机器,开机,机器自检。
2.检查血液透析器及透析管路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完好,查看有效日期、型号,遵循无菌原则按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管路和透析器。
3.预冲。
(1)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透析管路和透析器血室(膜内)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不得逆向预冲。
(2)将泵速调至200~300ml/min,连接透析液接头与透析器旁路,排净透析器透析液室(膜外)气体。
(3)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透析器说明书中的要求进行;进行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应在生理盐水预冲量达到500ml后再进行。
(4)推荐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并将废液收集袋放于机器液体架上,不得低于操作者腰部以下;不建议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开放式废液桶中。
(5)冲洗完毕后再次核对,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4.动静脉内瘘穿刺。
(1)检查患者自身血管通路:有无红肿,渗血,硬结;并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
(2)选择好穿刺点,消毒穿刺部位。
(3)根据血管的粗细和血流量要求等选择穿刺针。
(4)采用阶梯式、钮扣式等方法,以合适的角度穿刺血管;先穿刺静脉,再穿刺动脉,以动脉端穿刺点距动静脉内瘘口3cm以上,动静脉穿刺点之间的距离在10cm以上为宜,固定穿刺针。
(5)根据医嘱推注首剂量肝素(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应根据医嘱上机前静脉一次性注射)。
5.穿刺针与透析管路连接,透析开始。
6.检查是否固定好患者的内瘘针及管路,测患者血压、脉搏,再次核对各项参数,记录。
7.处理用物。
8.透析结束,回血。
(1)调整血液流量至100ml/min。
(2)打开动脉端预冲侧管,用生理盐水将残留在动脉侧管内的血液回输到动脉壶。
(3)关闭血泵,靠重力将动脉侧管近心侧的血液回输入患者体内。
(4)夹闭动脉管路夹子和动脉穿刺针处夹子。
(5)打开血泵,用生理盐水全程回血。回血过程中,可使用双手揉搓滤器,不应挤压静脉端管路。生理盐水回输至静脉壶、安全夹自动关闭后,停止继续回血。不宜将管路从安全夹中强制取出,将管路液体完全回输至患者体内。
(6)夹闭静脉管路夹子和静脉穿刺针处夹子。
(7)拔出动脉内瘘针后再拔静脉内瘘针,压迫穿刺部位2~3min。
(8)弹力绷带压迫止血,松紧要适度,压迫后能触及动脉搏动,嘱患者压迫15~20min后摘除止血带并观察有无出血,听诊内瘘杂音是否良好。
9.整理用物,测量生命体征,记录。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血液透析的原理、透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如何预防和处理。
2.告知患者血管通路的居家护理技巧。
3.告知患者饮食、用药、运动、并发症管理等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巧。
(四)注意事项。
1.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应消毒后用注射器回抽导管内封管肝素,回抽量为动、静脉管各2ml左右,确认管路通畅后连接透析回路,禁止使用注射器用力推注导管腔。
2.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自我感觉,测血压、脉搏,监测机器运转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穿刺针有无脱出移位,并记录。
二、血液灌流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同血液透析技术。
(二)操作要点。
1.操作前准备。
(1)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透析器、灌流器、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透析方式。
(2)开机自动自检。
2.安装透析器、灌流器及管路。
3.预冲。
(1)开启血泵调至100ml/min,开始预冲。
(2)生理盐水冲至动脉除泡器(动脉小壶)向上的透析管路动脉端的末端处,关闭血泵,连接灌流器。
(3)待透析器、灌流器、透析管路连接后,继续生理盐水预冲,排净灌流器、透析器中的气体,用肝素生理盐水预冲,预冲总量按照灌流器说明书要求执行。
(4)最后一袋肝素盐水剩至250ml左右时关泵,同时夹闭静脉管路末端,夹闭废液袋,等待患者上机。
4.连接体外循环。
5.治疗过程中,观察机器的运转情况,各项压力监测的情况,患者的主诉和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和处理。
6.灌流治疗一般为2~2.5h,灌流治疗结束后,回生理盐水200ml左右,取下灌流器,继续血液透析治疗,或者结束治疗,回血。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血液灌流的原理和目的,治疗过程中配合的技巧。
2.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嘱患者有任何不适及时汇报。
(四)注意事项。
1.透析管路动脉端充满盐水后,再停血泵连接血液灌流器,按照灌流器上标注的血流方向连接管路。
2.遵医嘱抗凝治疗并严密观察各项压力的变化,及时发现灌流器堵塞情况。
3.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并用时,为避免透析脱水后血液浓缩发生凝血,应将灌流器串联在透析器前。
三、血浆置换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管路通畅情况。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各种治疗参数。
3.观察患者的各项压力指标包括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血浆压、血浆入口压等。
(二)操作要点。
血浆置换分为单重血浆置换和双重血浆置换。
1.单重血浆置换。
(1)洗手,戴口罩、戴清洁手套,遵医嘱备齐用物。
(2)核对患者姓名、血浆分离器的型号及有效期、置换液及置换方式。
(3)开机自检,按照机器要求进行管路连接,预冲管路及血浆分离器。
(4)遵医嘱设置血浆置换参数、报警参数,连接体外循环。
(5)血浆置换治疗开始时,全血液速度宜慢,观察2~5min,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运行。
(6)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机器运行情况,包括全血流速、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变化等。
(7)置换量达到目标量后回血,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病情变化及血浆置换治疗参数和结果。
2.双重血浆置换。
(1)洗手,戴口罩、戴清洁手套,遵医嘱备齐用物。
(2)核对患者姓名、血浆分离器、血浆成分分离器的型号及有效期、置换液及置换方式。
(3)开机自检,按照机器指引进行血浆分离器、血浆成分分离器、管路、监控装置安装连接,预冲。
(4)遵医嘱设置血浆置换参数、各种报警参数:如血浆置换目标量、各个泵的流速或血浆分离流量与血流量比率、弃浆量和分离血浆比率等。
(5)血浆置换开始时,全血液速度宜慢,观察2~5min,无反应后再以正常速度运行。通常血浆分离器的血流速度为80~120ml/min,血浆成分分离器的速度为25~30ml/min左右。
(6)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机器运行情况,包括全血流速、血浆流速、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和膜内压变化等。
(7)血浆置换达到目标量之后,进入回收程序,按照机器指引进行回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参数、治疗过程及结果。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血浆置换的原理和意义,以及如何配合的技巧。
2.告知患者血浆置换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汇报。
(四)注意事项。
1.置换中出现低血压,可将分浆速度减慢,加快补浆速度使血压回升,症状不缓解可停止分浆。
2.操作过程中动作轻柔,及时调整各种参数。
3.血浆等置换液应干式加温,经加温后输入。
4.治疗完毕后测量生命体征,嘱咐患者卧床休息30min,下床时动作缓慢勿用力过猛。
四、血液滤过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同血液透析技术。
(二)操作要点。
1.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戴清洁手套。
(2)备齐用物,核对患者姓名、核对滤器、管路的型号及有效期、透析机及治疗方式。
(3)开机自动自检。
2.按照机器的指引正确安装滤器、透析管路、置换液管路、血滤管路。
3.预冲。
(1)启动透析机血泵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先排净管路和血液滤过器血室气体。生理盐水流向为动脉端→透析器→静脉端。
(2)机器在线预冲:通过置换液连接管,使用机器在线产生的置换液按照体外循环血流方向密闭冲洗。
(3)冲洗完毕后根据医嘱设置治疗参数。
4.准备血液通路,连接体外循环。
5.治疗过程中,观察机器运转、各项压力情况、患者主诉和生命体征变化,有异常及时汇报和处理。
6.治疗结束,回血,机器在线回血或生理盐水回血。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血液滤过的原理和目的。
2.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有不适及时汇报。
(四)注意事项。
生理盐水预冲量应严格按照血液滤过器说明书中的要求;需要进行闭式循环或肝素生理盐水预冲时,应在生理盐水预冲量达到后再进行。
五、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换液(CAPD)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既往病史、化验检查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有无水肿及消化道症状、有无腹膜透析禁忌证。
2.评估外出口和伤口的情况。
3.观察患者腹透液灌入和引流是否流畅、引流液有无絮状物及浑浊。
(二)操作要点。
1.备齐用物,准备操作环境。
2.检查透析液,检查透析管路有无破损。
3.悬挂透析液,确认透析短管上的旋钮已关紧,将透析短管与透析液管路对接。
4.打开透析短管开关,引流腹腔内液体,结束后关闭短管开关。
5.入液管路排气,排气时慢数5下。
6.打开透析短管开关,入液,结束后关闭透析短管开关。
7.打开并检查碘伏帽,分离,戴碘伏帽。
8.固定短管,将透析短管放入腰包中。
9.整理用物,观察引流液的性状,测量计算超滤量并做记录。
(三)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清洁和固定腹膜透析导管的方法、合理使用清洁或消毒剂清洁及消毒腹透管。
2.告知患者保持大便通畅,放液时排空膀胱,保证引流畅通。
3.指导并教会患者准备居家腹透环境,掌握洗手、腹透换液的操作方法。
4.指导患者饮食、运动、用药、病情监测、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巧。
(四)注意事项。
1.禁止在导管附近使用剪刀或其他利器。
2.临时停止腹透时,要每周进行腹透液冲管处理。
六、自动化腹膜透析(APD)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既往病史、化验检查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有无水肿及消化道症状、有无腹膜透析禁忌证。
2.评估外出口和伤口的情况。
3.观察机器是否正常运转,观察患者腹透液灌入和引流是否通畅,患者有无不适;观察引流液有无絮状物及浑浊。
(二)操作要点。
1.准备操作环境,遵医嘱备齐用物;护士洗手,戴口罩。
2.开机自检。
3.遵医嘱设置治疗参数,包括治疗方式、总治疗量、末袋量、总治疗时间、循环数等。
4.安装管路,连接透析液。
5.按照机器的指引排气。
6.连接患者端透析短管,开始治疗。
7.固定短管和透析液连接管路,避免打折或扭曲。
8.巡视,观察机器的运转情况,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主诉,及时处理报警。
9.腹膜透析治疗结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超滤量及引流液的性状并记录。
10.按照机器的指引分离患者,卸下管路,处理用物。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使用APD的目的及配合的技巧。
2.必要时培训患者居家APD的操作技术和处理报警的技巧。
3.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进行处理。
(四)注意事项。
1.APD管路每日更换。
2.机器报警时需要仔细检查可能发生的原因并予以排除。
七、更换腹膜透析短管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体位、合作情况。
2.评估外出口。
3.评估腹透管腹壁外部分有无老化磨损,管路保护是否合理。
(二)操作要点。
1.准备操作环境,备齐用物。
2.夹闭近端腹膜透析管路,将一次性短管从钛接头处取下并丢弃,迅速将钛接头浸入0.5%碘伏液中泡至10~15min。
3.检查新短管的有效期、有无裂隙、包装是否完好及开关灵活度。
4.撕开短管及无菌纱布包装,戴无菌手套。
5.取出外接短管,关闭短管开关。取无菌纱布包裹并保护钛接头部分,钛接头方向朝下,将无菌短管拉环取下并迅速与钛接头连接并拧紧。
6.更换一次性碘伏帽,评估外出口并换药。
7.整理用物,对产品的批号及换管日期进行登记。
8.可进行一次腹膜透析换液操作。
(三)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更换外接短管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检查和正确保护管路,发现腹透管腹壁外部分或外接短管有破损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四)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腹透管及外接短管有无破损、老化,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处理。
2.外接短管至少每半年更换一次。
3.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消毒腹膜透析短管。
八、腹膜透析导管外出口处换药及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合作情况。
2.评估伤口愈合情况。
3.评估外出口,观察外出口皮肤颜色,有无肿胀或硬化、疼痛、分泌物流出。
(二)操作要点。
1.准备操作环境,备齐用物。
2.弃去旧敷料,评估伤口和外出口。
3.擦拭导管,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由内向外擦洗外出口周围导管。
4.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擦洗外出口周围,然后用无菌棉签轻轻吸干或晾干。
5.消毒外出口周围皮肤,用棉签蘸取温和、无刺激的0.5%碘伏溶液,以出口处为圆心,距出口0.5cm由里向外环形擦洗周围皮肤,注意勿使碘伏溶液触及导管。
6.顺应导管自然走向覆盖无菌敷料。
(三)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正确换药、护理及沐浴方法。
2.指导患者使用清洁剂、消毒剂清洁消毒外出口的方法。
3.指导患者如何观察外出口感染的相关知识。
(四)注意事项。
1.手术后1周开始常规外出口护理,每日1次,6周后根据外出口评估情况可酌情减少频率,淋浴后、出汗多、外出口损伤、敷料不洁时应立刻护理。
2.拆除纱布或敷料时,勿牵拉导管外出口处。
3.不应强行撕扯痂皮,可用无菌棉签沾取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浸湿泡软后,慢慢取下。
4.感染的外出口应加强换药,每日2次,留取分泌物培养,遵医嘱使用使用抗生素和外用药物。
九、腹膜平衡试验(PET)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灌入和引流腹透液的时间、引流液的性状及超滤量。
2.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及时处理。
(二)操作要点。
1.提前一天将2.5%腹透液2L灌入腹腔内存腹。
2.放出透析液,嘱咐患者仰卧,将2.5%腹透液2L灌入腹腔内。每灌入400ml时,嘱患者左右翻身1次。
3.腹透液全部灌入时开始计算时间,120min时引流出200ml透析液,留取10ml标本,其余灌回腹腔内,分别检测葡萄糖、尿素氮和肌酐浓度。
4.120min时留取血标本,检测葡萄糖、尿素氮和肌酐浓度。
5.4h后,用20min排空腹腔,测定引流液量,计算超滤量,并留取10ml标本检测葡萄糖、尿素氮和肌酐浓度。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腹膜平衡试验的目的、意义及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按时灌入和放出腹透液,并留取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操作时间灌入和排出腹透液,留取标本必须准时,并及时送检。
2.肌酐检测时应注意腹透液中葡萄糖浓度。
十、腹膜透析新患者培训
(一)评估及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病史、年龄、视力和自理情况。
2.了解患者教育背景及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3.了解患者居家环境和家庭支持情况。
(二)指导要点。
1.根据评估的结果选择恰当的培训和教育方式,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2.介绍肾脏的功能、腹膜透析的原理和基本知识,让患者了解为什么要透析,透析能解决什么问题,腹膜透析是怎么回事。
3.腹膜透析换液操作技术培训,包括居家腹膜透析环境的准备,六步洗手法技术,无菌的概念,透析液加温和换液操作的步骤。
4.腹膜透析其他相关操作技术的培训,包括出口处护理、淋浴技术等。
5.腹膜炎相关知识培训,包括细菌的来源,腹膜炎的预防、症状、危害和处理方法等。
6.如何保持容量平衡,包括容量出入平衡的概念,每日尿量、超滤量、体重、血压监测及记录,限盐的重要性等。
7.营养和饮食知识教育,包括如何合理饮食摄入,如何做好饮食记录,如何限盐等。
8.特殊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保存方法和正确服用方法指导,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的指导,口服铁剂、磷结合剂等的正确服用方法等。
9.出院指导:操作技术和腹透相关知识考核,介绍门诊随访的流程、相关注意事项、透析液的运输和保存方法等。
(三)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的病情、耐受程度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每次的培训时间和进度。
2.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方可出院开始居家腹膜透析。
3.培训时注意合理应用成人学习理论,尊重患者,鼓励患者参与和实践,增强培训效果。

热点内容
兰州大学历史吴教授 发布:2025-08-22 04:15:08 浏览:887
大学生被卖大山后电影 发布:2025-08-22 04:14:58 浏览:312
南通大学放假时间 发布:2025-08-22 04:10:24 浏览:494
南开大学2012数学学院研究生名单 发布:2025-08-22 04:09:04 浏览:938
2014美国东北大学学生评价 发布:2025-08-22 04:08:14 浏览:661
清华大学国学客座教授名单 发布:2025-08-22 04:08:10 浏览:506
约研究生导师见面发消息模板 发布:2025-08-22 03:54:23 浏览:832
大学生康复专业的论文 发布:2025-08-22 03:51:32 浏览:37
郑州大学年轻女教授 发布:2025-08-22 03:50:12 浏览:905
纽约大学寒假时间 发布:2025-08-22 03:44:39 浏览: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