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数
① 中国有多少本科生
中国有大约4800万本科生。中国人口15亿,本科生仅占总人口的3.4%,换句话说,只要你是本科生,你的学历就超越了96.6%的中国人。因此,提升学历一定是有用的。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为了升职加薪、出国留学、考职业资格、考教师考事业编,考公考研,有一个本科学历,才会有更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科的意思
大学本科学历主要分为统招全日制本科和非统招本科两种,普通高等教育统招本科又称普通本科、全日制本科通常是由全国各地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可以通过统招专升本选拔考试接受本科阶段教育,学制2年。可以通过统招专升本选拔考试接受本科阶段教育,学制2年。
② 中国本科学历人口占比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国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31个省份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的省份有13个,在9年至10年之间的省份有14个,在9年以下的省份有4个。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和广东受教育年限位居前五。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占比由8.93%提升至15.47%。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内蒙古和江苏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位居前五;北京有超过四成人口拥有大学文化程度。
受教育年限:这5个省份提升多
从平均受教育年限看,在10年以上的省份有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广东、辽宁、陕西、江苏、吉林、新疆、海南、内蒙古和湖北13个省份。其中,北京、上海、天津超过11年,北京以12.64年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位居榜首,上海和天津分别达到11.81年和11.29年。
这三大直辖市位居前三,主要与城镇化率高有关。作为城市经济体,这三地的城镇化率均早已超过80%,三地的教育基础雄厚,因此整体的受教育年限也比较高。
三大直辖市之外,东北的辽宁、吉林和中西部的山西、陕西整体的受教育水平也比较高。这些地方在计划经济时代,重化工业发展较为突出,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而城镇化又影响了受教育水平。
以东北为例,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对第一财经分析,东北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时间比较早,东北当年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是当时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科教基础很好,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
相比之下,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如浙江和福建,受教育程度年限也比较少。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开明对第一财经分析,福建的城镇化比较晚,加之高教基础比较差,以前很多人受教育年限都比较短,因此整体受教育程度也比较低。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福建受教育程度低,既有过去存量的因素,也有后来增量的因素,即福建的产业结构中,轻纺工业十分突出,这些产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凭要求较低,加上高校资源较为薄弱,因此福建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
西部地区尤其是大西南地区的山区比较多,教育发展较为滞后,“普九”工作完成得比较晚,再加上这一地区的城镇化起步较晚,城镇化率较低。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幅度较大的前5个省份为:西藏(1.5)、贵州(1.1)、上海(1.08)、安徽(1.07)和云南(1.06)。
广东大学文化人口占比为何不高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全国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 亿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占比由8.93%提升至15.47%。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内蒙古和江苏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位居前五。
北京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达到了41.98%,这一占比在全国遥遥领先。一方面,北京不仅城镇化早、城镇化率高,而且高教资源实力也是首屈一指。另一方面,从产业结构来看,北京以现代服务业、高新产业为主,这些产业吸引的外来人口主要是以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才为主。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可称为数字经济、信息经济,这一产业一直是近几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热门方向。北京市四经普结果显示,北京在该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高达138.9万人,相当于沪深之和。其中,相当多的从业人员,是来自外地的大学毕业生。
另一大强一线城市上海的大学文化程度人口也到了33.87%,位居全国第二。作为我国城区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拥有大量的跨国企业以及上证所等金融机构,总部经济、研发创新等十分突出,进而吸引了大量人才。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019届毕业生留在上海工作的比例都超过七成,在全国重点高校中名列前茅。
③ 中国本科学历人口占比是多少
中国本科学历人口占比是占比6.27%。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在对全国1016417(101.6万人)位6岁以上人口做了抽样调查后发现:这一百多万被抽样调查的6岁以上人口中,大学专科人数77946人,占比7.67%;本科学历人数63739人,占比6.27%;研究生6485人,占比0.64%。整个大专以上学历人数148170人,占比14.58%。
抽样调查是统计学里的一个概念,只要这个抽样的对象数量规模大且合理,便能够真实反映出一个群体的特征。换句话说,这个抽样调查的结果,基本就是我们国家目前的学历现状。也即,全国本科人口占比只有6.3%,研究生占比只有0.64%,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比只有14.6%。
本科教育的重要性:
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往小里说,决定了这所大学的基本价值、基本道德,以及基本的秩序和规则,还有她所体现出的文化素养;往大里说,则决定着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基本价值、基本道德,她的基本社会秩序、规则以及整体的文化高度,当然,确立基本价值、基本道德观也是大学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是大学得以在今天这个日趋功利的社会存在的最重要的理由。
④ 中国有多少本科生
中国有4800万本科生。中国恢复高考以来,40年累计毕业的大学生,总共是9577万人,其中三本以上占一半,专科生占一半,也就是说,本科生只有4800万人。4800万,看起来很多,但是中国人口15亿,本科生仅占总人口的3.4%,换句话说,只要你是本科生,你的学历就碾压了96.6%的中国人。
本科生的前途
一般本科生的出路有很多,需要看你学习是哪一方面,如果你想要要好的工作的话,一般普通本科生的出路就是不会太方便,如果要是按照普通本科生的出路的话,每个出路有所不同,所以说在正常的情况下本科生的路会有其他方面不同,所以说要看你学的本科属于哪一类的。
⑤ 全国本科生占比是什么
截至2021年,中国大学生比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在10%左右。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高等教育精英阶段,15%至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在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普通本专科招生790.99万人,比上年增加29.50万人,增长3.87%;在校生2831.03万人,比上年增加77.45万人,增长2.81%;毕业生753.31万人,比上年增加17.48万人,增长2.38%。
成人本专科招生273.31万人,比上年增加55.78万人,增长25.64%;在校生590.99万人,比上年增加46.84万人,增长8.61%;毕业生217.74万人,比上年减少29.30万人,下降11.86%。
相关信息
一般和你生活的圈子有很大关系。如果你是大学毕业,之后又在一个发展还不错的城市工作那么你从大学开始所接触的人群,一般都是大学学历或以上的人。一般大学毕业的人群很少会选择去一个经济不发达而且偏僻的地方工作,所以我国城乡大学生的比例相差也很大。
人才总是往经济发达的地方流动,大学生大多数都集中在快速发展一线二线城市里。就算是在网上,你所关注的圈子也都是在自己身边,和自己相关的东西。所以你总会感觉大学生遍地都是。学习与深造依然很重要。虽然现在拥有本科文凭的人占全国人口总数很少,但在年轻群体还是占大多数的。
⑥ 2021全国本科学历占比多少
约为5%。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目前,全国本科学历的总人口数在7000余万人,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约为5%。2021年全省共有46.05万名,考生被各类普通高校录取。其中本科录取31.18万人,专科录取14.87万人。
根据高考要求的录取批次的不同,本科划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部分省市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统一录取,不再划分录取批次。这些录取批次同属于一个层次和学历(即本科学历层次)。
在高考招生方面,各省录取的批次和分类大同小异,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艺术类本科提前批A、B,艺术类本科三批。部分省市已经将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录取,不再划分录取批次。
在办学性质方面分为公办本科和民办本科。包括4种类型:公办一本、公办二本、民办二本。
本科办学等级(部属、省属、市属)的不同、本科办学体制以及性质(公办、民办)的不同,由办学体制决定的本科学费高低的不同,本科各大学毕业证书“本簿和颜色”的相同与不同等等与本科高校的层次和“学历、文凭”水平的高低无关。
⑦ 2022年本科毕业生人数是多少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达到1076万人,比上一年又增加了167万人,规模和增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当毕业季与疫情叠加,人社部、教育部等多部门也已经行动起来,部署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进一步推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见习工作。
内容扩展
我们简单看一下这1076万毕业生的学历构成,其中985院校毕业生人数为20万,211院校毕业人数为56万,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为346万。2022年注定是有史以来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最大的一年,大学生注定是白菜价了。
也就是说本科以上学历达到422万,占比大约四成,专科毕业生人数达到654万,占比大约六成。金字塔形状的毕业生学历构成图导致相同学历的竞争很残酷。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选择降维打击,也就是说985学生抢211学生的饭碗,211学生抢普通本科生的饭碗,本科生抢专科生的饭碗。
⑧ 2021年有多少本科生和专科生
2021年,全国本科在校生总数约为3285万,全国在校大学生总数约为5223万,所以全国本科在校生和全国在校大学生的占比约为62.89%。
根据教育部的“教育统计数据”,这里的“在校”大学生是指“在学”大学生,包括研究生、普通本科和专科生、成人本科和专科生、网络本科和专科生。
根据官方数据,2021届高校应届毕业生大约909万人,而2020年约为870万,增长了大概近40万。据教育部2021年8月30日的公布数据,今年本科应届毕业生总数为630万,其中普通本科毕业生总数约为420左右,成人本科约为123万,网络本科约为87万。
用本科应届毕业生总数为630万除以全国同期高校应届毕业生大约909万,可以得出,今年本科应届毕业生在全国同期大学毕业生中的占比约为69.3%。
注意: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官方数据,目前全国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约为2.18亿;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约为2.13亿;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约为4.87亿;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亿。
而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约为14.12亿。所以可直接算出,全国大学生人口(含专科)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约为15.44%。但这不是本科的占比。
但根据教育部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至今的本科毕业生总数约为5387万,1997年之前的本专科毕业生总数约为317万,单独的本科数据缺失。但我们根据本专科的相互占比可以得出相对精确的数据。
尽管1998年之后的本科生占本专科的比例约为50.64%,但根据1998、19999、2000年三年的平均数来比较,本科占比约为72.56%,后者的年代更为接近,所以我们采用后者。
⑨ 中国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上的占总人口比例多少
中国本科生占据总人口的比例是3.69
1、从恢复高考(1977年)以来,40年累计毕业的大学生,总共是9577万人,其中三本以上占一半,专科生占一半,也就是说,本科生有4800万人左右。
2、1977年之前和民国时期的大学生少得可怜,对数据的影响不是很大。
3、看起来的确是很多,但是中国的人口总共是13亿人,本科生占据总人口的比例是3.69%,,只要是本科生,等于碾压了97%的中国人。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
1、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增长1.22%。
2、其中,本科院校1245所,比上年增加2所,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
3、全国共有成人高等学校277所,比上年减少5所。
4、研究生培养机构815个,其中,普通高校580个,科研机构235个。
5、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0605人,其中,本科院校14896人,高职(专科)院校68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