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日语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① 求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我就会帮你。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
② 日语论文的开题报告要怎么写我的题目是“ことばのしゅうとく”。国内外研究现状要怎么写
开题报告 要先写先行研究 再写你的论文目的。先行基本上就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就是国内外的学者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把它们归纳总结一下,然后指出来他们的不足(没有研究到的地方,也就是你的论文要研究的方向)。自然就导出你的论文目的了,然后交代一下你的论文的行文大概就可以了~~最好找两篇学长的论文看一下!语法、词汇类论文不好写,建议写文学和文化类的。我写的武士道~~哈哈~~
③ 日语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我的题目是中日女儿节的比较
我写的是ひな祭り包括题目姓名学号院系 指导老师 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就是指先行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已查阅参考文献
同学有资料或者先行研究的作者啊什么的可以分享吗
④ 日语的开题报告啊~写不下去了~帮帮忙
先写相同点,后两个词在某些用法上可以互换,第一个好像和它们区别比较大。
再分析不同点,把每个词的典型用法说一下。一定要好好研究字典。。。。把字典上的东西有条理的搬上来。
给你的建议是,举很多例句。。。。凑字数。
要不然再找点分别含有这三个词语的熟语?这样又能凑上好多字。
这个论文题目也真够变态的。
⑤ 日语论文的开题报告怎么写啊.... 题目【日本コンビニの経営の特色と成功の原因】
你可以看看专家分析的以日本二十四小时便利店7-11为例,展示的日本【日本コンビニの経営の特色と成功の原因】 网址如下:打开后下载即可,是PDF文件。 可以给你一些提示和启发。
www.able-elec.com:8089/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091229105131_532241300420.pdf
⑥ 本科论文的开题报告怎么写
开题报告对于我们论文的选题很重要,因为开题报告主要是围绕选定题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通过开题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怎么写非常重要,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关于开题报告的写作步骤以及介绍:
1. 开题报告方法介绍: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2.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
一、 开题报告封面: 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 论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目的要明确,充分阐明该课题的重要性):
1.论文的背景;
2.理论意义;
3.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应结合毕业设计题目,与参考文献相联系,是参考文献的概括):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内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四、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思想明确、清晰,方法正确、到位,应结合所要研究内容,有针对性)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六、预期的结果
七、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 (论文提纲)
八、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内容要丰富,不要写得太简单,要充实,按每周填写,可2-3周,但至少很5个时间段,任务要具体,能充分反映研究内容)
九、参考文献
⑦ ~~求一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在线等!!
日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写作攻略网上很多。说实话一下是教不会的。多查阅资料。或帮你处理。
⑧ 求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学生姓名
***
所 在
院(系)
文学院
专业
汉语言文学
论文题目: 一曲启蒙主义者的生命悲歌——魏连殳形象及其文化价值探析
课题研究意义:通过对《孤独者》中主人公魏连殳形象及其文化价值的分析,探究时代、性格、周围环境等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并从中揭示特殊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变化规律。
文献综述:《孤独者》作于1925年,自它诞生之日起,学界就对它作了很多研究,概括一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小说的复调性。持这种观点的有北大的钱理群教授,他在《与鲁迅相遇》中作了专门讲解。另外还有西南师范大学的李铮,她在《欲将沉醉化悲凉》一文中写道:小说不只出现“我”1个叙述者,具体来说,《孤独者》中出现的叙述者有:“我”、魏连殳、房东老太太。这种结构清晰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孤独的世界,孤独的灵魂。二,主题上,以“复仇”悲剧最为突出。钱理群先生在《心灵的探寻》一书中有过表述:面对着不被人民理解的命运,历来的中国文人(从屈原始)只是自怨自艾,痛苦不已,惟有鲁迅彻底摆脱了对人民的盲目崇拜。于是有了鲁迅式的愤怒与复仇!钱理群教授的这句话用在魏连殳身上也合适。三,人物关系复杂化。持这种观点的是延边大学的于淑娟,她在《封闭的空间 孤独的灵魂》中从人物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而剖析个体最终以自戕式的复仇来摆脱这一空间的孤独命运。四,人物形象。关于这点,学者们在对魏连殳这一形象进行分析研究时,多将他与鲁迅笔下的孤独者谱系中的人物进行对比,尤其喜欢与《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进行对比,因为他们都被归于失落的孤独者,两人所不同的是,同样在失掉理想与奋斗的勇气后,吕纬甫选择了在现实生活里做一些空虚、无聊的事情,而魏连殳则进行了反戈、复仇。我这篇论文也是对其进行人物形象的论述,与前人不同的是在分析其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又对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做了一番探析,从而找出了造成魏连殳悲剧的根本原因,并以魏连殳为参照物,对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一般变化规律作了一番分析。
主要内容:鲁迅先生笔下的魏连殳是一个具有启蒙主义思想的觉醒者形象,他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积极寻找一条光明之路。然而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魏连殳的寻路历程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他整个的寻路历程我们分为三个阶段:一,积极的寻路者。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以一个知识分子和反封建的民主战士的形象出现。他有尖锐的洞察力,能够观察出当时中国现实的黑暗,并发出一些毫无顾忌的议论。在对封建制度的反抗上,他与顽固的封建势力做决绝的斗争,是一个独战多数的英雄形象。二,潦倒的失路者。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个人分属一定的群体,群体中的个人有共同的集体意识,当一个人与大多数人态度不一致的时候,他必然会感受到极大的压力,这种从众的压力甚至足以使之改变自己的观点,迎合多数。尽管此时的魏连殳还没有抛弃他的进化论思想和启蒙主义观点,但他却以社会偏离者的身份遭到了排挤与惩罚。他的生活陷入极其困顿之中。三,绝望的毁路者。鲁迅先生常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魏连殳在遭到一系列的打击之后,终于看清眼前的现实,他开始“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他成了一个复仇主义者,但从某种程度来讲,魏连殳只不过又成了强大的封建制度下的一个自觉的牺牲品而已。
魏连殳形象的文化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自我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自我剖析,予人光明。据胡风回忆,鲁迅当年在谈到《孤独者》这篇小说时,曾直言不讳地对他说:“那是写我自己的”,的确,从魏连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的影子。二,对启蒙主义知识分子命运的观照。魏连殳可看作为当时社会转型时期里出现的一个思想已经觉醒但个性却过于软弱的小知识分子的代表,这类知识分子出现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可避免的。三,对国民性的批判。这篇小说似乎只是简单地描述了一个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悲剧性的一生,文中没有如之前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那样去明显地批判国民性,但是我们对魏连殳的命运进行再思考,不难发现他的沦落与他周围的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总之,魏连殳这一形象正是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鲁迅先生通过这一形象为我们再现了那个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揭示了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当时人情的有力依据。
研究方法:分析法、对比法、归纳法。
进度计划:
1、选题(第7学期第8周)
2、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第7学期第9周至第12周)
3、撰写毕业论文第一稿,并提交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第7学期第13周至第8学期第4周)
4、指导教师对提交的论文第一稿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修改毕业论文第一稿,并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第二稿。(第8学期第5-7周)
5、指导教师对提交的论文第二稿提出修改意见,指导学生修改毕业论文第二稿,并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第三稿。(第8学期第8-11周)
开题人(签名):***
2008年11月20日
⑨ 急需日语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日语中的寒暄语是学习日语的基础,也是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这些看似简单、习以为常的寒暄语,却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日本人在使用过程中的复杂心理和性格特征,也折射出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探讨这些寒暄语与日本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日本人及日本文化,在今后与日本人的交往中也能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