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升本科 » 长江师范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长江师范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发布时间: 2022-06-22 13:24:40

① 长江师范学院是几本院校

二本
2001年,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涪陵师范学院
2006年,学校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

② 重庆的长江师范学院怎么样

重庆的长江师范学院还是不错的,学校在重庆市涪陵区,离重庆主城区还是比较远的。

长江师范学院(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始建于1931年,学校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支点上唯一一所本科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现有专任教师1248人,其中正高职称152人,副高职称339人,博士学位教师386人。

有双聘院士2名、“巴渝海外引智计划”国际知名专家10人,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8人;

有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市级高层次人才40余人,兼职硕士生导师80余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余人;有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智工作站各1个、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长江师范学院

③ 长江师范学院有哪些专业

长江师范学院开设有53个本科专业,包括:

汉语言文学

小学教育(全科教师)

广播电视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网络与新媒体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卓越会计师实验班)

金融工程

经济统计

市场营销

旅游管理

物流工程

公共事业管理

旅游管理(对口高职)

英语(师范)

英语(非师范)

日语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应用统计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物理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

通信工程

化学(师范)

环境科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材料化学

生物科学

生物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园艺

园林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工业设计

材料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工程造价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音乐学

音乐表演

舞蹈学

体育教育

美术学(教师教育)

雕塑

视觉传达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④ 长江师范学院怎么样

长江师范学院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现有文学与新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学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美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历史文化与民族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筹)15个二级教学单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设有48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主,多学科相互融合、各具特点,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现有市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市级精品课程9门、市级重点建设课程4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学校是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重庆市属高校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特色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选择这个专业的同学要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习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相关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从事现代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毕业以后可以在中等学校及其他部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同时也适合在各级党政军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中从事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重点专业

国家品牌:思想政治教育

校级优势:物理学和化学

⑤ 长江师范学院与成都师范学院哪个稍微好点 主要是环境,师资,学风

长江师范学院好。

1、从师资力量方面分析:

长江师范学院有专任教师1248人,其中正高职称152人,副高职称339人,博士学位教师386人。有双聘院士2名、“巴渝海外引智计划”国际知名专家10人,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8人;

有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市级高层次人才40余人,兼职硕士生导师80余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余人;有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海智工作站各1个、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

成都师范学院现有教职工956人,其中博士116人、正高职称95人。有特聘教授、中科院院士1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优秀教师及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和特级教师6人。

2、从学科建设方面分析:

长江师范学院有“十一五”重庆市重点学科1个,“十二五”重庆市重点学科2个,“十三五”重庆市重点学科4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2个。

成都师范学院成都师范学院与四川省社科联共同开展“学科共建项目”,重点支持该校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四个重点学科的建设,每个项目资助金额为1.5万元。

(5)长江师范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扩展阅读:

长江师范学院的优点:

长江师范学院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支点上唯一一所本科院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设有53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基础,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为主干,多学科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架构。现有专任教师1248人,其中正高职称152人,副高职称339人,博士学位教师386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

成都师范学院的优点:

成都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有17个学院,开设有普通本科专业32个、专科专业15个,涵盖了经、教、文、理、工、艺、法、管、史等9个学科门类。有学校现有教职工956人,其中博士116人、正高职称95人;有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5000余人。

⑥ 长江师范学院的办学条件

学院
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美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传媒学院17个二级教学单位和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设有50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为主干,多学科相互融合、各具特点,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学术性和应用技术类专业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现有市级重点建设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10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学校是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重庆市属高校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文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美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音乐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专业
截至2012年底,长江师范学院设有46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2013年新增加专业:物联网工程。2014年新增专业:园林(园林设计方向)以及工商管理类双学位实验班。
普通本科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实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秘书)、英语(师范)、英语(商贸)、日语、历史学(师范)、公共事业管理(司法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财务管理(金融与投资)、财务管理(会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师范)、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应用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化学(师范)、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广播电视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生物科学(师范)、生物工程(发酵工程)、旅游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园艺(观赏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服务外包)、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物联网工程、工商管理类双学位实验班、园林、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小学教育全科教师、播音与主持艺术、音乐学(师范)、舞蹈学(表演)、舞蹈学(体育舞蹈)、音乐表演(声乐、钢琴、器乐)、美术学(师范类)、数字媒体艺术、服务设计与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雕塑、体育教育(师范)
对口高职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声像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汽车电子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汽车电子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少数民族本科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生物工程(发酵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园艺(观赏园艺)、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 截至2013年底,学校有教职工1300余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70多人,其中,其中教授102人,副教授264人,高级职称比例42%;博士145人,占专任教师的17%,硕士523人,占专任教师的60%。有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有兼职硕士生导师3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职业道德标兵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资助计划28人。另有兼职教授20人,外籍教师6人。 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
省级教学团队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 魏洪丘
汉语课程教学团队 杨雅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团队 项福库
教育学教学团队 彭寿清
民族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团队 李良品
艺术设计地域特色实践教学团队 余继平 截止2012年底,学校有市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
市级重点学科
汉语言文学、音乐、美术 截止2012年底,学校有市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
市级精品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 魏洪丘
体育 袁革
物理化学 胡武洪
色彩 杨贤艺
模拟电路 贺国权
分析化学 江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项福库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彭寿清
遗传学 姚启伦
教师科学素养 于海洪
后现代经典影视解读 王文平
国家级特色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市级特色专业
音乐学、汉语言文学 2004年开始招收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墨西哥、泰国、斐济等国的留学生,是重庆市同类院校中招收留学生最多的高校,与新加坡创新计算机学院开展了合作办学。
截止2012年底,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波兰、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等国几十所高校开展了合作与交流。通过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交换生项目”、“本硕连读项目”、“短期出国项目”、“赴美带薪实习项目”、“赴新加坡带薪实习项目”等渠道先后选送数百名在校大学生赴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泰国、波兰、新加坡等国留学,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新型国际化人才。
学校常年聘请多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学校先后与日本广岛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活水女子大学、美国查尔斯顿大学以及泰国皇家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合作与交流,已形成互派留学生的合作机制,并资助教师到国外进修访学40多人次。

⑦ 长江师范学院的介绍

长江师范学院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素有“乌江门户”、“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的重庆市涪陵区,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支点上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学校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1年由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31年的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1截至2015年底学校有李渡、江东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1900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亿5千多万元。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9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59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拥有各类载体文献192万册,其中纸质文献138万册;购置和自建各类专题数据库14个,数字资源总容量25TB。

⑧ 长江师院

长江师范学院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而来,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素有“乌江门户”、“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的涪陵,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支点上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在重庆市高校布局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
长江师范学院(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位于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市。其前身是1931年兴建的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1977年建为“涪陵地区师范学校高师班”,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涪陵师范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教育部批准,2001年5月,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涪陵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涪陵师范学院。(涪陵教育学院的前身是1962年建立的涪陵地区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更名为涪陵教育学院,2000年涪陵工业学校和涪陵 师范学校并入涪陵教育学院)。2006年9月,教育部批准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在地方文化的浸润孕育下,长江师范学院承袭“诚意正心、钩深致远”的治学旨趣,形成了“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重学崇术、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

⑨ 重庆江北区有哪些好大学

重庆江北区好大学只有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庆市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一所公办高校。

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南岸校区(含兰花湖片区)、江北校区2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390.8亩;设有18个教学学院,开办本科专业78个;有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800余人。



教学建设

据2021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市级特色专业22个、市级“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7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

以上内容参考吧重庆工商大学

⑩ 长江师范学院

长江师范学院简介
学校是一所重庆市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9月,由涪陵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办学声誉,在重庆市高校布局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形势下,学校一如既往地担当起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责任与使命,积极进取,努力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地方高校建设新局面。
学校所在地涪陵区,位于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素有“乌江门户”、“千里乌江第一城”之称,地处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城市发展新区核心增长极。涪陵是先秦时期的巴国国都,文化积淀深厚,多元而独特的巴枳文化、易理文化和榨菜文化,孕育出具有时代特征的“艰苦创业、不甘人后”的涪陵精神。涪陵有辉煌的书院办学史,北宋时期在长江北岸创办的北岩书院时称“理学圣地”,书院遗风及其理学精神厚泽涪陵的文化传承和教育发展。在地方文化的浸润孕育下,长江师范学院承袭“诚意正心、钩深致远”的治学旨趣,形成了“学高身正、敬业自强”的校训,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为先、重学崇术、尚知笃行”的办学理念。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四通八达,有沪渝高铁、渝怀、南涪等3条铁路和沪渝(南线)、重庆三环、渝涪等3条高速公路,学校距涪陵高铁车站3分钟车程,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福州、成都等地,30分钟可到达重庆火车北站;距高速公路入口2分钟车程,40分钟可到达重庆主城。
2001年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办学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现有李渡和江东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1900亩,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是读书学习的理想场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建有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11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84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有纸质藏书150多万册,购置和自建各类专题数据库14种,数字资源容量达43TB。
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美术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传媒学院17个二级教学单位和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设有5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学、理学为基础,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为主干,多学科相互融合、各具特点,以教师教育为优势和特色,学术性和应用技术类专业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学科专业结构。中国语言文学是“十一五”重庆市重点学科,民族学、物理化学是“十二五”重庆市重点学科。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市级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有市级重点建设课程3门,市级精品课程18门,市级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校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学校是教育部初中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的培训院校、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重庆市三峡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重庆市属高校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00多人,其中教授103人,副教授286人,高级职称比例43%;博士151人,占专任教师的17%,硕士557人,占专任教师的62%。有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有兼职硕士生导师3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1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职业道德标兵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重庆市终身教育奖1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资助计划28人。另有兼职教授26人,外籍教师6人。
学校现有科研机构15个,其中有国家部委联合共建研究基地3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2个,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主办有《长江师范学院学报》、《三峡环境监测》、《长江师范学院报》三种全国公开发行报刊和《三峡教育论坛》、《乌江论丛》、《巴渝教育探索》等重庆市内部连续出版刊物。“十二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24项,教育部等国家部委科研项目30余项,重庆市级科研课题300多项。学校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文学艺术奖、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学术荣誉30余项。
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1977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多名各级各类人才,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水平高”的良好形象著称,学校因此被誉为“培养‘三区’教育子弟兵的摇篮”。近三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珠江钢琴杯”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200多项、市级奖420多项;先后获国家级、重庆市级学生先进集体奖40多项,国家级、重庆市级学生先进个人300多人(次)。
学校大力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常年聘请多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2004年开始招收来自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波兰、日本、韩国、泰国、斐济等国的留学生,是重庆市同类院校中招收留学生最多的高校。三年来,学校先后与美国圣何塞州立大学、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芬兰坦佩雷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艾迪斯科文大学、波兰卢布林天主教大学、韩国公州立大学与草堂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以及泰国38所皇家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了合作与交流,已形成互派留学生“1+2+1”人才联合培养等合作机制,并资助教师到国外进修访学70多人(次)。
当前,学校正处于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发展新阶段,已经明确了“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学科强校,服务荣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新思路和“办一所受当地人民尊重的教学应用型大学”的办学新目标,启动了“131”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四步走”行动方案。以硕士点立项规划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我校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水平;以服务涪陵及周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使命,推进学校学科专业转型;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以特色发展、错位竞争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目标转向;以办教学应用型大学为统领,全面提高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到2020年,努力将学校建成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成为渝东南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研基地和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重要基地。

热点内容
西安邮电大学老师信息 发布:2025-08-02 22:12:50 浏览:408
美国撒大学 发布:2025-08-02 22:04:44 浏览:192
西藏民族大学老师待遇 发布:2025-08-02 21:54:29 浏览:899
大学教授病逝追思会 发布:2025-08-02 21:49:18 浏览:886
天津211大学名单排名 发布:2025-08-02 21:44:15 浏览:36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俄罗斯教授 发布:2025-08-02 21:23:58 浏览:780
浙江大学水利工程专业 发布:2025-08-02 21:02:22 浏览:878
南京大学杨东涛教授 发布:2025-08-02 20:59:15 浏览:412
大学生文明离校计划 发布:2025-08-02 20:48:33 浏览:892
大学生校园贷款合法吗 发布:2025-08-02 20:41:51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