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升本科 » 本科学历遍地

本科学历遍地

发布时间: 2022-09-25 02:18:58

1. 现在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已经遍地走了

截至2020年,全国接受过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总人数为 49764378人,占到18岁及以上人口中的4.72%。

2. 本科遍地走,专科生还有出路吗

随着大学毛入学率逐年提高,现在专科生的确出路越来越窄了,你要知道,现在回本科录取率已经高答得吓人了,即便是号称考大学最难的山东省,本科录取率也达到了将近50%,这是个什么概念?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考上本科的学生,可以想象在高中阶段那都是什么样的成绩

3. 在这个遍地是本科的社会,专科生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吗

专科生不会被社会淘汰,只会被自己淘汰。我就是专科生,刚参加工作时,是多么的羡慕名牌大学的本科生呀。那时我在广州最大的办公设备公司,新来总经理就是名牌大学高材生,年轻有为,一表人才,文笔好,口才好,才华横溢,公司上下莫敢不服。哎,差不多年龄,我就只是个技术员,隔了N级,我上面有组长,组长上面有主管,主管上面有技术元老,大主管,大主管上面才是部门经理。总经理要管3个部门,技术部,客服部,市场部,这就是普通专科生和名校本科生差距,同一家公司,同时入职,相差4-5个级别。

我用了2年时间才升到技术部经理,还不是原公司,而是市场部经理跑路了,拉走一波旧部,自己开了新公司,跑来技术部挖我,许了职位。我没去,给推荐了人,自己转行做软件去了。世界很残酷,大专生并不是最底层,还有更底层的,大专生还是有上升空间的,就是慢点,但是相比那些没学历的还是要强得多。没学历完全就是被人算计,除了自创业,没指望,工资高别人就削你,用新人把你替了。

大专学历,市场部,技术部,客服部的主管/经理级别,从基层做起凭能力熬上2年是可以坐上去的,只是做不了总经理。名校本科以上学历可以空降中高层管理,而没学历的,就算凭能力做到这个位置上,老板也会整天算计,怎么把你挤走。

4. 都说现在本科生遍地,在高考中为啥本科的录取率这么低

大学的扩招,现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原因很简单,大学生原来越多,很多人都说现在大学生遍地,但是事实上我们可以看一下普通地区的普通高中,有的录取率还不足十分之一,既然大学生那么多,为什么普通高中的二本录取率还是那么低呢,原因大概有4点。

在普通高中,考上二本的学生任然是很少的,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呢?

5. 为什么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只占中国人口的4%,但感觉遍地都是大学生

虽然我自己也是本科生,但是我从来没把自己当回事儿,因为身边的学霸太多了,感觉自己走到哪真的都很普通。

说到本科学历只占4%的数字的时候,我吓了一跳。我05年参加高考,我们班88个人(在我们年级是大班,普班72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的22人(包括211,985院校),考上普通本科的16人,三本院校的6人(我们那一年好像是刚开始有三本,都是家里条件还比较不错的,花钱上的),大专院校的有11个(正规学校的大专专业或者是正规的大专专科),高职类6个(也就是现在俗称的野鸡学校)! 这里面很多已经被录取的,还有十几个选择了复读(其中包括两个重点,三个普通本科,6个专科),对自己的高考成绩不是很满意。我们是重点高中,所以说大家在学习方面还是非常拼的。学习风气比较好。

看到官方这个数字我自己默默的算了一下。作为80后的第一代,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以后每一个阶段都会刷下一半的人。假设从小学开始有100个同学的话,那么最后走到大学里边的也只有25个。这25个里面,有本科生应该在5个左右。让我觉得4%这个数字应该还算是比较准确的。

以前老师们开玩笑的时候经常讲,别以为你考个大学了不起。你要去深圳,掉下来一块砖头砸死10个人。有9个本科的生,剩下的1个还是研究生。我们毕业后一直在跟同类的人竞争,一直觉得,这个群体应该挺庞大的。现在来看,确实是人群区分。

国家的进步和发展需要人才,需要人才的不断的补充。近些年大学一直在不断扩招,大学相对于来讲门槛也低了很多。我真心的希望,在大学里,不要光做到宽进,主要是要做到严出,才能会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 社会 ,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可能主要是读了大学出来的,身边得圈子里的也基本都是大学生,所以才有种遍地都是大学生的错觉。另外就是有人提到的,大城市里是大学生扎堆,但农村里则不是。我工作的部门,接近200号人,除了老一辈的和新进的一些有关系的是本科外其余基本清一色的硕士,还有几个博士,也有海龟。但反过来想,我老家(小城市,还不是农村)我的小学同学,最后上了大学的,可能也就两三成。

国家普及高等教育是好事。从国家层面想,人口整体素质提高了,国家发展潜力也就大了。这是切身感受。因为现在在非洲相对好的地区,看到的是远不如国内的基建,不如国内的物质,较高的失业率。招聘当地员工时看收到的简历,基本上差不多九成是本科生,很难遇到硕士毕业的。

至于国家普及高等教育造成本科甚至硕士含金量下降,那只是对个人而言。没法咯,作为个人,只有努力往上拼咯,211.985的努力

我是70后。

我们那时候,一百个学生一年级学生,能到五年级的,能有90个,剩下10个不是留级了,就是中途退学了。因为那时候,期末考试不及格就不能升年级,有的人一个小学要读七八年。

好不容易,念完小学,考初中,那时候不看分数,看排名,每个镇根据初中班级的数量来确定招收人数,通常录取六七成,也就是说当初100个一年级学生能读初中得,最多65个。

初三县里安排一次预选,这65个初三学生会有25个没有资格参加中考,只剩下40个学生再参加一个月的强化学习,参加中考。成绩最好的一两个进去师专,出来做小学老师,剩下38考高中,能考上的一半左右,也就是20个。至此,100个一年级,到了高中只有20个了

这20个高中生,到了高三,要参加县里的会考,及格的发高中毕业证,有了这个毕业证才有资格参加高考。到最后走进高考考场的最多18人。能被录取的,最多五个人。其中一个本科(一本),两个大专(二本),两个中专(三本)。

再回头看,一百个一年级学生,真正考上大学的,也就三个。三本在我们那时候,根本不算大学生。所以那时候,大学生称为天之骄子。因为录取率太低,百分之三左右。

21世纪,大学扩招,这十来年,大学生突然多了起来。导致毕业生感觉大学生遍地都是。其实就全体国民来看,并不多。主要是四十岁以上的国民里,存量大学生太少。扩招的后果是,八成大学生集中在22--40岁年龄段。特别是30岁左右的。这是一种短期爆发的结果。

看图,这是统计局发布的本科以上毕业生人数。1998年至2016年,本科以上毕业生总人数4756万人,2016年中国人口数量为13.83亿,算下来本科以上毕业生占比3.44%。

所以,从整体比例来看,本科以上的毕业生实在是少之又少。

我们觉得遍地都是大学生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中国人口基数大,虽然占比不到4%,但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总数也将近五千万,五千万的数量并不少。第二,这里仅仅只是本科生,不包括大专生,而现在大家所称的大学生基本是包含大专生在里面,若包含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则人数还将进一步增加。第三,人口集中。因为学习原因,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在城市就业。大学生往城市人口集中。第四,工作原因。因我们自身原因,我们身边的同事以及接触的朋友,基本都是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导致我们人员大学生遍地都是。

感谢 悟空小秘书 的邀请!

先来纠正一个知识点,大学生指的是在高等院校注册入学并且接受教育直至毕业前的群体统称,大学生的范围包括: 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 ,所以从严谨的态度来说,两者是不对应的。

既然提到大学生的规模,给人一种“遍地都是”的感觉,那么我们有必要了解清楚到底目前我国 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到底有多少人?到底占人口比例多大?占就业人口毕业多大?

1.全国专科生毕业人数

2.全国本科生毕业人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显示,1978-2017年全国本科毕业生人数为4588.3837万人,再加上未公布2018年 毕业生(根据往年数据推测400万左右), 因此,全国目前本科生总量粗略估计在在5000万左右。

3.全国硕士生毕业人数

从国家统计局信息来看,只显示2004-2017年的硕士毕业生人数,但幸运的是,有1978-2009年研究生毕业人数( 注意这里的研究生毕业人数包括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 ) , 总计249.5095万人,去除前面提过的2009年我国博士毕业生在33万的规模,那么1978-2009年硕士毕业生应该在216.5095万人,再加上2010-2017年的361.8441万和2018年预计的52万, 因此,截止2019年,全国硕士毕业生人数在630.3536万左右。

4.全国博士毕业生生数量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我国博士毕业生数据是从2004年开始显示的,从幸运的是,此前官方曾在在2009年8月31日发布过一份数据,截止那一日,全国累计授予博士学位33万余人。再把2010-2017年的数据相加(计算结果是42.4602万人),总共大约是75.4602万人,如果在把2018年大概6万毕业生算进去的话, 截止2019年,全国目前应该有81万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等人才。

从公开数据来看,2018年 我国总人口13.95亿,目前仅查到2017年我国劳动人口为90199万,计算出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占全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为11.87%,可以说这个比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换句话说,十个求职者中,就有一个是大学生。 当然了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的比例还没有达到1%,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依然是 社会 最稀缺的人才。

注意: 如果严谨一些的话,我们会意识到,博士生和硕士生其实已经在本科生中统计过了,所以减去这接近的1%的话,那也依然还有10%的比例。

坦白说我并不喜欢“遍地都是”这个形容,虽然国内大学生人数达到10%左右的比例,但是毕竟是接受了国家的高等教育,国家的未来是要交在这些人身上的,只有这一大批人发挥出应有的能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早一天到来。

都什么回答,我来告诉你好了。其实原因很简单,基本上就这几点。:第一,5%这数据是全体中国人,也就是说中年人,老人,和没到18岁的孩子也包括。你平时不会傻到去问一个10岁小孩读大学没,而中国,中老年人因为时代的原因读大学的很少,比例自然就被冲下来了。

第二:大学扩招,年轻一代人读大学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你都在与你的同龄人竞争自然感觉本科不如狗。

第三:现在渠道多了统招,自考,留学,大专,成教,运程等等大把渠道拿证书也都叫大学生。

所以你就能知道说中国人有5%大学生这数据的意义太小,基本就是个废物数据。重要的是同代人里面有多少读本科的,多少一本的这才是重点!

起初,看到这个数据,有点不太相信,因为,满大街都是大学生啊,我们单位将近400人,入门门槛就得是本科,但查看数据,发现还真是不到4%,具体数据来源是:

1、国家统计局网站1998年至2016年的数据显示,本科生毕业总人数4756万人,而2016年全国人口数量为13.83亿,本科以上毕业生占比3.44,再加上17/18以及1998年以前少的可怜了的本科以上人数,去除中间重复计算的问题,也就在4%左右。

2、官方数据显示,从恢复高考到2017年,40年间累计毕业的大学生,总数达11518.2万人,粗略按照其中三本以上占一半,专科生占一半,也就是说,本科生有5759.1万人左右。 看起来的确是很多,但是中国的人口139008万人,大学生占据总人口的比例不到9%,而本科生只占4.43%。

所以,4%左右的本科生,确实是比较真实的,那么,为何会觉得遍地都是大学生?主要因素有:

1、大专高职院校太多。我们平常说的大学生,不仅仅是本科生,还有大专,或者高职院校学生,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有1388所高职(专科)院校,在校生人数总计11049549人。而本科院校,才1243所。也就是说,仅仅是高职院校,就比本科院校多,庞大的高职院校学生占比比较大,构成了大学生群体,同时,还有大量高等专科学校的大专学生,就会给人觉得,大学生多。

2、野鸡大学比较多。如今,即便高考不上官方的本科、专科或者高职院校,但可以上挖掘机、厨师等这种民办的野鸡大学,这样的大学,有392所,按照一所大学1万人计算,也达到了将近400万人,所以,会给人感觉大学生多。

3、自考、自学、函授、职业大学等,虚构了大学生数量。我们身边很多人,没有考上大学,但后来自学成才,拿到函授文凭,或者大专文凭,就觉得,自己是大学生了。我身边不少人,掏钱,上了带“中国”两个字的大学,其实就是在这边开的函授班,毕业后,也冒充是中国某某大学毕业的。

4、三本越来越多。我一直觉得,三本就不应该叫本科,就是混了个本科文凭而已,直白的说,跟本科差的很远,分数达不到、学校不如本科院校,很多都是本科院校下面的分院,有的三本,成绩太差,最后要上五年,所以,三本多,学生多,也同样导致大学生遍地都是。

本科学历只占4%,意不意外,惊不惊喜。看到这样的数据是不是瞬间感到欣慰呢?但是面对就业难就很崩溃了吧,那时感觉遍地都是大学生了!

1.本科学历只占4%?

最近两年高校录取率超过80%,本科录取率也在40%以上。本科毕业生达400万左右。这么多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怎么只占4%?我们来算一下。

看看从1998年到2016年的统计数据,本科以上的合计4756万人,其中有重复计算的,意外,疾病等去世的,可以抵消1998年以前的人数,再加上最近两年800万,一共5556万人,按全国人口14亿计算,本科学历以上占3.97%。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本科以上学历占4%,是非常真实可靠的数据。事实摆在眼前,我们感觉遍地大学生可能是错觉。与我们所处的环境有关。

2.为什么感觉遍地都是大学生?

首先,大学录取比例越来越大,录取人数接近800万,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干什么发现身边都是大学生。大学生找工作也是普遍在大城市或大企业,都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也会感受到遍地大学生。

其次,自考本科,成人本科,网络本专科等等通过继续教育拥有了高学历。这方面我在国企和大型企业看到很多。

这样产生的大学生也是千万级别的!于是遍地大学生的感觉也是正常的。

总体来讲,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不高只是4%,遍地大学生也没有错,在大城市随处可见!特别是40岁以下居多。所以想在城市立足,好好加油吧!

大学生本来是指在正大学校园求学的在校学生,但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往往给这个称呼赋予了宽泛得多的内涵和外延。通常人们口头说的“大学生”,是指一切接受过和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这既包括在校大学生(本科及专科)、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也包括已经接受了高等教育而参加工作的所有人。

从我国当前人口的学历分布情况来看,题主所说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只占中国人口的4%”,是基本符合现实的。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统计来看,目前,我国拥有本科及以上人口总数,大约有5000多万。如果加上接受过大学专科(包括高职和高专)的受教育人数,从宽泛的“大学生”的概念的角度来看,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超过一亿人,但在总人口中来看,也仅仅只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8%,总体比例并不高。

那么,为什么现在“感觉遍地都是大学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城市里,特别是一二线城市里,看起来人数很多,但一二线城市数量少,集中的大学生实际只是总体人口的很小部分;而人口的大头,主要集中在为数众多的三四线城市、小县城,特别是小城镇及农村。这些集中了全国大多数人口的地区,大学生很少,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很难见到大学生的身影。

2、我国高等教育井喷,主要是1999年开始的大扩招,之前的大学招生数量较少,只是大扩招后,大学生的数量才急剧增加。从实际数据来看,1999年到2018年,这20年时间培养的大学生占了全国大学生的80%左右。这些人都是80后出生的,年在20~40岁之间,是人生最好的年华,也是最为活跃的群体,我们往往感受到的“遍地都是大学生”,其实主要就是这各群体。这个群体绝对数量不小,有好几千万,又往往特别活跃,尤其是主要活跃在大城市的公司里、机关里、大学里,活跃在 社会 的各个领域,所以大家感觉“遍地都是大学生”。

3、由于最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大,就业越来越难,毕业招聘季,各个招聘会往往人满为患,这给了 社会 大众一个“大学生真多”的印象,自然觉得“大学生遍地都是”了。

实际上,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发展迅速,大学生数量壮大得很快,但相对于总人口而言,比例依然较低,国民文化素质总体依然不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大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数量的大增,培养的质量有明显下降,很多接受了大学教育的人,并没有拥有与学历相当的知识文化素养,能力也没能获得有效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但需要重“量”,更要重“质”,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我是燕园博雅教育,敬请关注。

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只占中国人口的4%,为什么会有遍地都是大学生的的感觉呢?我想可能是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如果一个女人没有怀孕的时候,感觉生活中碰到孕妇的几率挺小的。一旦这个女人有了身孕,就会有身边到处都是孕妇的感觉。哪怕是走在大街上,一眼望去,都能在人群中找到一个孕妇。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上的“孕妇效应”。“孕妇效应”造成的后果就是,随着你对某个偶然事件的不断关注,渐渐会觉得这个偶然事件成为了普遍现象。

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是,你新买了一件东西,会发现同样拥有这样东西的人很多。比如,你新买了一辆某品牌的车,会发现大街上很多同品牌的车。同理,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你也会觉得大学生遍地都是。如果,你的孩子是大学生,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

中国是一个特别讲究圈子文化的民族。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层次的人很难玩到一块去。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那么你的朋友很可能也绝大数都是大学生。我老家以前有很多不错的朋友,很多都是初高中就不读书了,这些年几乎都渐渐疏远了。其实人都还不错,但在一起确实感觉没什么好聊的。我对人家的生活不感冒,反之亦然。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这里倒不是说,人们会因为“刻板印象”会觉得大学生多。但是人们会因为“刻板印象”对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比如人们会因为刻板印象,觉得大学生应该是有才华、有素质、有知识的一个群体。

举个例子,同样都是刑事犯罪案件,一个案件的嫌疑犯是普通人,另一个案件的嫌疑犯是个大学生。那么一般情况下,媒体会对大学生这个案件报道的更多。因为将大学生这种本应“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的人与刑事犯罪联系起来,更能会更有新闻价值,更可能受到更多的关注。

6. 现如今本科生已经遍地都是,这种现象究竟是好还是坏

本科生现如今遍地都是,小编本人觉得这种现象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本科生遍地都是的话,那么,本科这个学历的含金量就不高了。在70年代或者80年代的时候,大学生可以说是非常稀有的一家,里面能考出一个大学生,也是值得庆祝的一件事情,但是现在上大学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即使是本科生,他们的学历含金量也并不是特别的高,像有一些学生,他们可以选择去上民办本科一年学费,虽然高一些,但是能够让自己拥有一个本科的学历。

三、总结。

大家可以发现,现在我们国家对于学历的要求是越来越多了,而且现在考试的难度也是越来越高了,虽然说本科生是比较多的,但如果说大家想要考硕士,或者是继续的往上提升自己的学历,那么也是越来越困难了。

7. 大学生本科学历不“吃香”吗将考研作为自己的退路合理吗

本科生人数越来越多,本科学历已经不吃香了,我们也能够看出人们对于知识愈发的渴望,每一个学生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卯足劲,希望能够在社会当中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而选择将考研作为自己的退路,在未来就业时,反而会让学生们的未来发展有更多的可能性。

笔者寄语:

选择考研是一个好出路,可是成为一位硕士不确定比本科生更加好就业,在确定考研前必须要清楚自己几斤几两,万万不要消耗了时间,又失去了自己的本届毕业生身份。希望学生能重视眼下的就业情势,不要被网络上些许“失业率数据”所阻碍,同样是所处一个起跑线上,谁能成为其中领先人,还是一个未知数。

8. 中国有多少人有本科学历

简单的来说,现在拥有本科学历的人已经遍地开花了。。。这么说吧,去年找工作还能看到很多大专的招聘,今年可能是疫情影响吧,很多公司降薪反而要求变高,都要本科以上。。。哎,所以有机会提升本科千万别错过吧。

9. 本科生真的遍地都是吗

相对于中国庞大的14亿人口来说,有本科学历的人比例还是很低的,远没有达到遍地都是的程度,在某些经济发达地区,可能高学历人口占的比例会高一点。

热点内容
浙江大学回应教授 发布:2025-05-25 20:42:30 浏览:420
中央民族大学陵水附中招聘老师 发布:2025-05-25 20:30:13 浏览:751
中国大学生至爱品牌获奖名单 发布:2025-05-25 20:29:30 浏览:83
今年大学专业录取分数线 发布:2025-05-25 20:29:25 浏览:95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马俊教授 发布:2025-05-25 20:29:24 浏览:124
2014山东师范大学体育系高水平录取名单 发布:2025-05-25 20:14:35 浏览:755
河南的大学寒假放假时间2019 发布:2025-05-25 20:06:09 浏览:637
21岁漂亮大学生照片 发布:2025-05-25 19:53:00 浏览:300
南方航空大学教授发言论 发布:2025-05-25 19:49:02 浏览:705
大学生医保在哪交 发布:2025-05-25 19:46:33 浏览: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