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升本科 » 日本科学技术三味线

日本科学技术三味线

发布时间: 2022-12-27 06:28:31

㈠ 日本的长呗三味线和津轻三味线有什么区别

中国三弦、冲绳三线、和日本本土三味线都是不同的东西,而且在三味线中津轻三味线又往往会被单独列出。在构造方面:三味线的鼓(胴)明显偏方而且大,右手靠在三味线上的地方有胴挂保护。而且像津轻三味线上有东さわり这种特殊结构,增加共振。三弦蒙蛇皮;冲绳三线同样用蛇皮。而三味线的话,像长呗等需要纤细音色的,用猫皮(较差的练习琴有用狗皮的,主要是皮上毛孔疏密等会造成音色差异)。但是津轻三味线(特别是高档的演出用琴)却是用厚狗皮的。当然,现在也引入了合成革。在弹奏方法上:我记得三弦是戴义甲用手指弹的吧。而三味线除了小呗外基本都用拨弹奏。ls有人说津轻三味线用大型拨,这好像反了吧。从萨摩琵琶那样大的拨子演变到历史最短的津三,拨子是越来越小的。津轻三味线需要快速演奏,而且力度很大,所以相应的拨子会比较小,否则拨子很容易脱手。。。大概就是这样吧。欢迎指正和讨论。

㈡ 三味线的冲绳三线

冲绳的三味线称为“三线”(日语:三缐(サンシン),sanshin),广泛流行于冲绳诸岛。琴身日本本土的三味线小,采用黑檀涂漆琴杆和印尼的蛇皮,使用水牛角做成的小拨子弹奏。
冲绳三弦也和中国本土的大、小三弦极为相似,都是使用蛇皮,指甲来弹奏。也可以说中国三弦是冲绳三弦的鼻祖了。

㈢ 三味线吉他哪个

伴奏乐器。三味线吉他是属于日本的传统伴奏乐器。乐器,英文:musicalinstruments,泛指可以用各种方法奏出音色音律的器物。

㈣ 三味线·壹的三味线的特点

“三味线音乐”一般按表演的场所分为剧场音乐和非剧场音乐两个类别,
剧场音乐的特点是和舞蹈表演相结合,音乐富有变化,感染力强,
非剧场音乐则变化比较小,具有室内乐的特点。传统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想来就是作为弦弹奏乐器之一的三味线了。
三味线用于诸多类型的日本音乐,同时,三味线使日本传统音乐的多样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据传,古时中国的三弦乐器经由琉球(现在的冲绳)传来日本,这就是日本的三味线。
三味线由两部分构成,即共鸣箱(兽皮蒙在木框架上做成)和带有三根弦的琴杆,弹奏时用琴拨弹拨琴弦发出音声。
传来日本当初,三味线是用套在食指上的拨子来弹奏的。
使用琴拨进行弹奏的琵琶,其传来日本要早于三味线。
出现三味线以后,琵琶演奏者开始使用琴拨来弹奏三味线,从而丰富了三味线的音色。
用琴拨从上向下弹拨时,琴拨在拨动琴弦的同时敲击鸣箱的蒙皮,发出类似击鼓的音声。
而用琴拨从下往上抄拨时,便会产生琴弦自身的纤柔音声。
此外,用左手指来弹拨琴弦,便出现更为鲜亮的音色。
可以说,三味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能使各类音色的声响交纵汇合成一种美妙之乐。
三味线的音色并非完全取决于演奏方法,作为三味线结构组成部分的琴弦、琴杆、琴拨等的材料以及部件的大小、
粗细、轻重等的变化都会使音色出现相应的变化。
三味线有着近20个种类,根据声音的高低以及音色的不同来分类并加以使用。
那么,音声究竟会出现多大程度的差异呢?
三味线的长度都是一样的,但琴弦、琴杆和琴拨等的差异甚至会在音域上产生八度音程的差异。
这一点与西洋弦乐器正相反,
小提琴、中提琴等主要以琴身大小的变化来使音色以及音声的高低度产生变化。
当需要用较强的声音来进行音乐表现的时候,就要使用粗弦的三味线和较厚的琴拨,
而当歌手演唱脉脉含情的歌曲时,则需要三味线以能奏出纤细音色的琴弦为其伴奏。
不同的音乐场合需要不同音色的三味线,
例如歌舞伎有歌舞伎的三味线,小曲有小曲的三味线,演奏者根据艺术表现的要求使用相应的三味线。
同样,其它各种各样的日本传统乐器也是以种种细微的调节来实现所需的音色表现。
诸多的音乐实践使日本传统音乐的音色越来越丰富,并不断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从而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音韵表现形式。
已加入mp3共享计划

㈤ 日本在哪些科学技术方面是世界领先的

近些年来,日本把其先进的科技投入到外交领域。

日本在微电子、超导应用、计算机硬件、碳纤维、精密陶瓷、机器人、光纤通信都是世界第一位。

1998年,日本派出2.6万人到其他国家进行科技指导。

在2004年至2017年间,日本每年的研究开发费都占GDP的3%以上。

而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我国研发只占gdp的2.12%。

㈥ 三味线弹奏技法

三味线是日本传统弦 乐器 ,与源自中国的三弦相近。你会弹奏三味线吗?下面是我分享的三味线弹奏技法,一起来看看吧。

三味线弹奏技法

演奏

姿势:基本姿势是将琴身靠在右大腿上,左手根据按弦,右手用拨子拨击 发声 。传统上,演奏者一般“正座”,即臀部坐在后脚跟上的跪坐姿势。现在也经常直接坐在普通椅子上。

技巧:基本技巧,左手有按弦,拨弦,柔弦;右手有拨,钩,反拨等。比如津轻三味线的演奏中,右手拨弦的力度很大,甚至有人戏称“津轻三味线不是弦乐器,而是打击乐。”

调弦

三味线常用的基本定调的调弦法有“本调子”:第二弦比第一弦高4度,第三弦比第一弦高8度。如从一到三依次为 C,F,C。

“二上”:即在“本调子”的基础上把第二弦调高一个大二度,第三弦不变。如从一到三依次为 C,G,C。

“三下”:即在“本调子”的基础上把第三弦调低小一个大二度,第二弦不变。如从一到三依次为 C,F,bB。

实际音高可以根据演奏者,乐曲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最常用的“本调子”一般采用D,G,D。在一些乐曲中途会改变定调方式,需要演奏者临时调整,如从“本调子”转为“二上”调。而且在演奏中,弦容易松动造成音高不准,也需要及时调整。这就是三味线演奏中经常可以看到演奏者调弦的原因。

价值

日本民族传统乐曲中,有很多流派的作品保留至今,并发展成各种形式。也有很多新民乐主义者(如吉田兄弟)创作出很多现代曲目。作为日本的传统乐器,三味线有着很高的地位,亦有着很重要的 历史 艺术价值

冲绳三线

冲绳的三味线称为“三线”(日语:三缐(サンシン),sanshin),广泛流行于冲绳诸岛。琴身日本本土的三味线小,采用黑檀涂漆琴杆和印尼的蛇皮,使用水牛角做成的小拨子弹奏。

冲绳三弦也和中国本土的大、小三弦极为相似,都是使用蛇皮,指甲来弹奏。也可以说中国三弦是冲绳三弦的鼻祖了。

ACG领域

在《魔法咪路咪路》中恶鲁莫团使用的魔法乐器就是三味线;

《银魂》中,高杉晋助和河上万齐弹的也是三味线;

《战国无双》系列 游戏 中长宗我部元亲的武器也是三味线;

注:三味线在日本幕末有着其不拘一格的象征。

在《XXXHolic》 漫画 版的196话中有位持一把不再发声的三味线的弹手来向四月一日实现愿望,四月一日在梦中与“猫”相会并得知了“她”的愿望。从仓库中找到一带有蝴蝶花纹的拔子交给弹手,弹奏中拨子碎裂,三味线作为代价归四月一日所有,弹手拿走了碎片。

猜你感 兴趣 :

1. 三味线是什么意思

2. 三味线和三弦的区别有哪些

3. 日本音乐三味线介绍

4. 三味线为何用猫皮

5. 日本有哪些传统音乐

6. 日本音乐

㈦ 在日本古代,三味线演奏者是什么地位

三味线是日本传统弦乐器,与源自中国的三弦相近。由细长的琴杆和方形的音箱两部分组成。三味线一般用丝做弦,也有用尼龙材料做成,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用象牙、犀牛角、乌龟壳等材料制成的拨子,拨弄琴弦,其声色清幽而纯净,质朴而悠扬。津轻三味线是三味线中体积最大的一种。[1]
三味线也是歌舞伎的主要伴奏乐器。[2] 以三味线伴奏“长呗”,在日本已经有400年的历史,反映了浓郁的江户文化,如今已经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3] 著名演奏家有上妻宏光、吉田兄弟、长山洋子、高桥竹山、北岛三郎、杵屋五三助等等。

㈧ 平贺源内的人物经历

平贺源内(Hiraga Kennai)出身于高松藩下级武士家庭。父为白石茂左卫门(良房)、母为山下氏的女儿。兄弟很多。本名为国伦,号称鸠渓、风来山人、福内鬼外、贫家銭内等。通称为源内、元内。少年时爱好本草学,擅长诗歌、绘画,受到高松藩藩主松平赖恭的赏识。1752年被派往长崎学习,拜著名本草学家田村兰水为师,研究本草学和生物学。1757年在江户汤岛举办日本史上第一次药用植物博览会,引人注目。1763年出版日本科学史上重要学术专著《物类品骘》。此后潜心研究西洋画法,注重彩色和构图,烧制瓷器(称“源内烧”),制造玻璃温度计、石棉,尤以制作摩擦起电机最为惊人,对日本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卓越贡献。1778年因杀伤二人而入狱。翌年于狱中病死。后刊有《平贺源内全集》(全二卷)。平贺源内的戒名为智见灵雄。其墓所在浅草的总泉寺。
小时候完成字画“お神酒天神”,然后向藩里的医生学习博物学并且在十三岁时获得认可,另外自己除学习儒学外同时也会作俳谐。1748年父亲死后,成为藩里的药坊主格。1752年,前往长崎游学、学习博物学、荷兰语、医学、油画等。在当时,没得到藩的许可就不能周游全国,他对此感到不便,留学回来后辞掉藩里的工作,并让妹妹迎来婿养子继承家业,自己放弃家督的身份。此时高松藩对源内下达名为“仕官御构”的处罚,即禁止他到其他藩任职。于是源内自称“天竺浪人”,从事各式各样的工作 。
之后在大阪、京都学习,1756年出发前往江户成为博物学者田村元雄的弟子进而向他学习博物学,并且为了学习儒学也在林家的孔庙居宿。接着第二次前往长崎游学,学习采矿和精炼的技术。1757年(29岁)他举办日本首个物产博览会、齐集全国特产名物,以此为基础,他发行图鉴《物类品质》,受到世人瞩目。1762年他在江户的汤岛展开第五次物产会的“东都药品会”,使他的知名度因此传到了江户、并和杉田玄白结为好友。后来作为高松藩的家臣而再次被登用,但为了专心学问而辞去。1761年他在伊豆发现了矿床,并且以矿物掮客身份工作。这时也被幕府老中的田沼意次所认识。
1763年出版‘物类品隲’。因为对于荷兰的博物学相当关心,因此自己得到一本原文书并专心学习。同时他也参与文艺活动并有执笔写这类的教科书。明和年间他参与将产业企业化的活动,1773年被秋田藩的佐竹义敦聘请来指导开发矿山、然后他又传授秋田藩士小田野直武“兰画”的技巧。另外他也指导秩父的炭烧和荒川通船工程。现在在奥秩父的中津峡附近、还残留源内所设计并长期逗留的建筑物“源内居”。人们在正月初次参拜神社时买的吉祥物——破魔矢,也是源内的主意。
另一方面,他在绘画、文学方面也才华横溢。学习了西洋油画后,他描绘了日本第一幅西洋风画作《西洋妇人图》,还向司马江汉、小田野直武(《解体新书》的插画家)传授西洋画的画法。在浮世绘领域,源内发明多色印刷的技法,在这次版画革命的影响下,各类色彩鲜艳的浮世绘诞生了。
作为作家的源内给自己取的笔名也颇有雅士之风,如净琉璃号“福内鬼外”,滑稽本号“风来山人”等。35岁时,他创作的《根南志具佐》、《风流志道轩传》在江户热销一时,直到明治仍重复再版。后者的主人公四处漫游,遍历巨人国、小人国、长脚国、庸医国、骗子国等等,堪称江户版的格列夫游记。
1776年(安永5年)他得到了一台荷兰制的静电产生装置,并将它加以复原。1745年,莱顿瓶在欧洲发明了以后,平贺源内在1770年从荷兰人首次得到类似的静电产生装置。1776年,他更将它改良。该装置中静电的产生是由于当中的玻璃管与镀金棒摩擦而来的,并制造出许多电力的效果。这些发电装置被复制并获日本人采用,并称之为“エレキテル”(即摩擦起电器,荷文原为elektriciteit)。就像欧洲,该装置是用作好奇玩意,如在某物体上方产生闪光,或认为该装置在医疗上有帮助。在《红毛杂话》中,“エレキテル”被描写成能从人体中抽走闪光,用作治病的装置。在一些售卖西方珍奇玩意的商店,这款装置获大众青睐。这一类型装置后来被其他学者改良,如佐久间象山。
平贺源内曾在《放屁论》开篇写道,“音分三等。发‘噗’声为上品,其状圆,发‘卟’声为中品,其状扁,发‘嘶’声为下品,其状细长”,对放屁声的形状高论一番后,又以当时江户的屁声曲艺师(用三味线和鸡鸣声合奏)为例,称赞他“古今东西,想出如此主意、并为此费心的人再无第二”。他还微带自嘲地说:“我从事不为大众所理解的事,自摩擦发电机以来,发明了许多此前日本没有的东西。有人见此称我为骗子。我绞尽脑汁、劳心劳神却反遭非难,买酒尽一番好心却反不合人意。……干脆将“エレキテル(摩擦发电机)”变名为“へレキテル(放屁发电机)”,自己也做放屁男的弟子罢了”。尽管源内多才多艺,却仅被世人当做“流行人物”,并没得到社会的认同,最终本人也开始对社会报以冷嘲的态度。在其著作中,他发表贬斥封建社会的作品,痛批幕府行政的各种矛盾。
1776年搬到桥本町。隔年1778年(安永7年)50岁的源内对不认同自己的社会愤恨不已,因制作摩擦发电机的方法被操作工匠骗取,他的多疑及被害妄想症状日益严重,最终引发一场悲剧。当时他和前来拜访的两名木工师傅彻夜饮酒。源内半夜酒醒,正欲如厕时,发现本放在怀里的重要建筑设计图不翼而飞。他当即认定“(建筑图)被人盗走”,于是逼问两名木工师傅,双方互不相让,源内吵红了眼,最终斩杀了两人。然而,那张建筑图纸并非是在源内怀里,而从腰带缝隙处露了出来。源内此后精神失常,死于寒冷的小传马町牢内(享年51岁)。葬礼是他独一无二的好友杉田玄白,与他一样具有强烈好奇心。玄白在源内的墓碑上刻下这样一行字:“呜呼,非常之人,喜非常之事,行止亦非常,缘何遭此非常之死也 。

㈨ 轻津三味线的佐藤通弘-简介

佐藤通弘(Michihiro Sato)1957年出生于东京。13岁的时候被母亲送进三味线学校学习,成为学校里年龄最小的学生。年少时的佐藤通弘并不愿意成为一个专业的三味线演奏家,1975年他进入一所大学学习海洋科学。有一天他去看了一场津轻三味线演奏家Chisato Yamada的演出以后,被深深打动并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三味线演奏家。1977年佐藤通弘拜在Chisato Yamada门下专心练习津轻三味线(注),并于1981年成为了一名教师,在Chisato Yamada开办的三味线学校教授学员。在此期间,他还获得了日本81,82年的三味线比赛冠军。由此正式开始了他的演奏生涯。
佐藤通弘是一个优秀的传统津轻三味线演奏家,发表过多张专辑。如在PSF发表的《Work of》(1990)和《on a cold cold night》(2000)就可算是他的经典之作。而今天我主要想谈的,是他更精彩的另一面。
在日本众多的三味线演奏家里面,佐藤通弘绝对是一个异类。我们只要看看与他合作的音乐家名单便可见端倪:John Zorn,Bill Frisell, Fred Frith , 灰野敬二,Elliott Sharp; Steve Coleman ,Ned Rothenberg,Christian Marclay, Ikue Mori, Samm Bennett, Joey Baron ,Gerry Hemingway……这些在前卫音乐圈里大名鼎鼎(在某些朋友眼里当然是臭名昭著)的人物均与佐藤通弘有过合作.
从1983年开始,佐藤通弘对三味线的有了独特的见解,在演奏传统三味线曲目的同时,他开始在各种可能的场合进行对这种传统乐器的尝试,包括摇滚,爵士,自由即兴等多种音乐风格。
1984年,佐藤通弘应John Zorn之邀在纽约用了一天的时间录制了自由即兴专辑《Ganryu Island》(巖流岛),其中的七首曲子在1985年由日本厂牌Yukon 限量发行了LP唱片,1998年由John Zorn的厂牌Tzadik再版发表并将当初未发表的的五首曲子一并收入。
在专辑中,佐藤通弘的演奏强劲有力,音色粗糙拙朴,在速度控制上也是由缓到急异常稳健;而John Zorn则用喉咙和萨克斯管的吹头做出了各种奇特声响,以困兽一般的姿态与佐藤的三味线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
《Ganryu Island》是绝对雄性的。即使是二十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仍然曲曲慑人魂魄。同时,它是佐藤通弘音乐生涯的里程碑:正是这张充满着疯狂想象力的专辑使得佐藤通弘为前卫音乐爱好者所熟悉,也为佐藤通弘日后的艺术道路打开了一扇知觉之门。
1995年,同样是在John Zorn的整理之下,发表了佐藤通弘与纽约downtown 的前卫音乐家们的合作专辑《Rodan》,也就是前文提到的Fred Frith的一众人等。这是一张毁誉参半的专辑,在一些合作作品中,由于即兴双方对彼此的音乐缺乏了解和倾听,使得作品听上去比较生涩,缺少灵感与激情。
2004年,佐藤通弘在日本地下迷幻音乐厂牌PSF发表了与灰野敬二(Keiji Haino)合作的《Tayu tayu to》,这是一张尼龙弦木吉他和三味线的自由即兴专辑。对于两种弹拨弦鸣乐器来说,这个构思要实现的却存在很大的难度,对于即兴双方的技巧和意识也有极高的要求。
曾经跟朋友戏言:在即兴上面John Zorn追求极端的形式,而灰野追求极端的意境,二者都能带来极端的美感。话虽偏颇,但用在《Ganryu Island》与这张专辑的比较上面倒是挺贴切的:灰野敬二此次重新拿起木吉他,以他独特的扫弦技巧与节奏感完成了他招牌式的黑色祈祷; 而此时的佐藤通弘更是已臻化境:他在三味线的音色处理上注入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更丰富的情感――而正是这种极为感性的演奏,让我触摸到了三味线那种与生俱来的,传承自日本北方的清冷脉搏。
《Tayu tayu to》带给我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玄秘的美感,醇到极至。

㈩ 三味线的起源

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的三弦,大约成形于15世纪左右。中国的传统乐器三弦经过琉球王国(现在的冲绳),产生了早期的冲绳“三线”,之后传到日本本土,逐渐成形。而早期的冲绳三线又受本土三味线的影响被改良成现在的冲绳三线。
注意:在日本传统音乐界中,有时也直接称“三味线”为“三弦(さんげん,sangen)”,而把中国的民族乐器“三弦”直接音译称为“三弦(サンシェン,sansyen)”。但在中文中由于只采用汉字会将二者混淆,因此一般只称日本的民族乐器为“三味线”。
注意:琉球三线是琉球群岛特有的拨弦乐器,由琴头、琴颈、琴身三部分构成,因琴身两面蒙有蛇皮,也被称为蛇皮线或蛇味线。与日本三弦有所区别。

热点内容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孙倩老师 发布:2025-05-22 19:03:05 浏览:737
山东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 发布:2025-05-22 19:00:18 浏览:582
青岛理工大学女生宿舍 发布:2025-05-22 18:57:34 浏览:683
张超吉林大学研究生 发布:2025-05-22 18:48:55 浏览:3
中国大学生电影节 发布:2025-05-22 18:45:27 浏览:332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张金会教授 发布:2025-05-22 18:39:50 浏览:149
本科生青岛买房 发布:2025-05-22 18:23:11 浏览:722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博士 发布:2025-05-22 18:23:10 浏览:478
长春大学教授刘晓杰 发布:2025-05-22 18:23:04 浏览:150
博士导师与专业 发布:2025-05-22 18:22:36 浏览: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