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本科线
⑴ 第一志愿本科线是什么意思 是一本线吗
每年高考大家都会频繁的听到:第一志愿本科线、本科线等词,那么第一志愿本科线到底是什么意思?本科线又是什么意思?下面我来介绍一下。
第一志愿本科线是什么意思
第一志愿是指高考填报志愿时有多个学校志愿供考生选择,其中第一志愿最重要,在同一批次里,必须要按志愿顺序录取。本科线就是三本大学录取线,也叫三本线。一本大学的录取线叫重点线;二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二本线。
志愿填报
一般情况下,学生填报时,第一志愿会填的比较高,属于那种碰碰运气,只有些许可能报上去的。大胆的试一试的。第二志愿填的符合自己能力的,第三志愿就是保底的,肯定能上的。
本科线
高考结束后会要求学生填报志愿,并分批次录取,本科分为一本、二本和三本,其中一本大学的录取线叫重点线,二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二本线,三本大学的录取线叫三本线或本科线,所以本科分数线指的就是三本的录取分数线,高考成绩在本科分数线以上,就说明基本能上本科学校了,但不排除有特殊原因没有被录取。
本科分数线是不固定的,每年、每个省的本科线各不相同,会根据当年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例如所有的本科学校在某个省共计要招30000人,那么对所有考生的成绩进行排名,第30000名的分数就是该省的本科分数线了,每个地方录取的人数不同,报志愿的人的分数也不同,所以会有差别。
另外不同的学校也有自己的分数线,根据报考本学校的考生成绩进行排名,录取的最后一名的成绩就是该学校的分数线,可以简单理解为最低的入学分数,超过这个分数才有可能被录取。
⑵ 如果高考成绩没有达到本科线,填报志愿的时候可以填本科那一项吗
可以的。填报志愿对于分数是没有限制的,即使你考了一个专科的分数同样可以报考985名校,但是报考的意义不大。
因为我国高考志愿填报采用的是投档线机制,考生只有达到本科线才能被系统保留征集本科志愿的权利,接着根据分数是否达到学校最低投档线来判断是否录取,否则会被系统自动筛查排除。
如果考生知道自己没有达到本科线却执意要报考本科院校,那就是浪费生命和时间了。没上本科线的考生可以就读本科院校,但一定要抓住机会。谭冰给大家推荐两种方法,让没上本科线的考生可以顺利就读本科院校。
一是“3+2”专本贯通。专本贯通由一所大专院校和一所本科院校合作培养学生,学制包括3年大专+2年本科,在大专院校学习三年后转到本科院校学习两年,毕业后拿本科毕业证。一般情况下,本科线以下50分以内可以报考,本科线以下20分以内录取的可能性较大。
二是等待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一般情况下,每年某些本科院校都会因为学生招不够而自降分数线,尤其是民办高校。当下,大部分省份已经合并了一本、二本,取消了三本,民办本科院校的招生情况更加严峻。如果分数线不够本科线,可以等待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时填报民办高校,录取希望还是挺大的。当然有信心的考生也可以冲击一下公办二本院校,只要有机会就应该积极争取。
⑶ 刚到本科线该怎么填报
在这里先给您介绍一种普遍的方法,叫位次法。
第一步:确定预估的分数
第二步:对照上年的全省一分一段表
对照全省上年一分一段表(出来分数后找当年的),找到他的总分所对应的当年高考的位次。例如考生当年高考分数是648分,分数是对应的是XXXX位也就是他在全省考生中排名为XXXX名。
注:各省市的一分一段表在当地招生考试院网站可以查找到
第三步、对比前两年大学投档以及位次表
打开浙江省2019/2018年的各大学录取情况汇总表(看最低分位次这一列,找出这两年XXXX名所处的位置,标记出来,然后其前后位次的大学都是该考生可以考虑的范围,位于其后的大学为主要考虑对象。
第四步、综合分析
综合上两年的大学录取位次表,你就能得出该考生大致能上的了哪些大学了根据位次范围选定大学,两年当中都出现过的大学就是该考生可主要考虑的大学。
注意:不同分数段可选择的位次范围会有所不同,因为高分段每一分有几十到几百人,中分段每一分可能会有上千人。最后根据设定的梯度分数划分冲、保、稳、垫四个层次。
特别说明:冲的那些大学,因为本来录取位次就是该校去年和前年录取的最低位次了,你即使冲进去也间直就是找最差的专业去的,除非对专业没有太多的要求,否则不建议。
⑷ 没过本科线可以报本科志愿吗
高考是很多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通过高考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天之骄子,进入到自己喜欢的大学学习。
对于那些高考成绩,没有过本科线的学生来讲,是不可能填报本科志愿的;当然了这只是针对全日制的本科专业而言。
对于很多的本科院校,所设立的成教学院,还是可以去报考,只不过这类院校,不需要经过志愿填报,便能够通过学校录取,而去学校读书。
所以当我们的成绩没有超过本科线时候,不可以报考本科专业志愿,最少全日制的本科,没有可能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