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本科出档线是什么意思
1. 出档线和本一线是什么意思
出档(dàng)线,即提档线。
出档线一般称作提档线,提档线是指录取学校提取档案线,与录取线不是一条线。
例如:本科一批院校的提档线是依据1∶1.2的比例划定的,学校会对提档线上的所有考生阅档,再把多余的20%的考生档案退回省招办,因此,提档线上的考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录取。
重点大学的出档线一般比一本线要高出很多,每个学校的出档线也不一样,你的分数只有在你想报考的学校的出档线以上,才有可能被这个学校提档与看档,也才有被录取的希望,如果分数低于你所填报学校的出档线,应该是没有希望被录取的,连被这个学校调看档案的希望也没有。所以只是上了一本线还不能说明一定就会被一本学校录取。
本一线其实是一个分数,是根据考生的成绩划出来的一个分数。现在大学分几个层次,本一,本二,本三,专科什么的。本一是档次最高的,也就是高考的分数比较高,自然相应的大学是比较好的。要是你高考考的分数超过本一的分数,你就可以报本一的学校了,要是你分数只达到本二的分数而没达到本一线就不能报本一的学校了。只能报本二的学校了。以此类推。不过要是你分数达到本一线,报本一的学校没被录取,你还可报本二的学校,此时你进本二学校的概率就很大了,毕竟你的分数比较高。。。所以分数越高越好。。。呵呵。还有不明白的么?应该够详细了吧。
2. 出档分数线是什么
出档分数线 就是调档分数线吧..
院校调档线是各高校对某地报考该校考生的文化成内绩方面的最低要求。容院校调档线是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考生报考该校志愿情况、分数情况和该校在当地招生计划数确定。
在同批录取的院校中,由于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均衡,按照各院校招生计划、调档比例和考生成绩,各校的最低调档分数并不一样,这就自然形成了院校的调档分数线。它们一般在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所不同的是,部分院校由于生源充足,其调档分数线高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有的院校由于生源不足,调档分数线就只好定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还有部分院校(专业)调档分数线低于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
一般来说,同一批录取院校之间的调档线是有很大差别的。即便是同一个学校在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档线也不同,这是由当地考生所报志愿情况决定的。考生对某一院校报得较多,这个学校在当地的录取分数就高。相反,这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录取计划。正因为如此,有的考生统考成绩虽然上了同批控制分数线,但由于未达到所报院校的调档分数线,电子档案不能投放,因而参加不了该校的录取。
3. 一志愿出档分是什么意思
出档线,又叫投档线,或者提档线,通俗的说法,就是考生获得投档资格的分数线,这条线由录取大学根据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数划定。
出档率:应投档人数/实际投档人数* 100%
举例:本科二批平行一志愿按计划和投档比例应投70338人,实际出档62294人,出档率达88.56%(不包含本科二批艺术类志愿;本科二批中民办院校较多,出档率低于本科一批)。
出档率低于1,说明部分院校未按照计划有足够的人数投档。
4. 出档线是什么意思
出档线也叫提档线就是档案能出库的最低分数线,每个大学的文、理科提档线是不一样的,一般出档人数是录取人数的1.1至1.2倍。比如清华大学从你省理科招10名学生,只要你够理科一本线都能填清华为第一志愿,比如有100名学生填报了清华大学,省招办把这100名学生按成绩排名,设第一名672分,第二名668分......第12名652分,第13名650分,省招办只让前12名学生出档,清华拿去这12名同学的档案,从中挑选10名录取,退回2名,第12名学生的成绩652分就叫清华出档线。第13名-100名报考者的档案不让清华看、不能出档,就在招办信息库中放着垫底,今天不能出库,今天就白填了志愿,即使第12名以后有的同学在清华有门路,清华也休想从第12名后录取。这就叫公平公正。然而别的一本大学也正是今天录取学生,如果不修改志愿,想读别的大学今天是不行,只能等过两天补报,凡补报的志愿大都是学校不好或专业不吃香,现在都用电脑填志愿,一看自己排到了第12名后就赶快修改志愿,再改报低一档的大学,以此类推,一直退到提档线内。千万别叫压住档案垫底不出库,哪个学校也不能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