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升本科 » 中药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

中药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

发布时间: 2023-01-23 23:42:02

❶ 中药学读几年呢

专科有三年;本科有四年、五年制的。
中药学会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需要有一定的化学基础;还会学习中医基础、中药学、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会有实验,锻炼实验能力。

❷ 中医学专业课程调整前后对照表

1. 中医药大学的课表(必修基础课和选修课)以及教材的问题

你好,孙广仁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书好些,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学习中医推荐版依权次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等,后面的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和中医基础理论是一个版面的,都是绿色的。在优酷网还有对应的讲课专辑,配起来看效果更好。可以看看《高等教育中医专业自学考试指导丛书》
你先把这几本搞定,你就入门了,后面学什么你自己应该也知道了。

2. 求中医学院课程表

2009-2010 2008-2009 学年第 1 2 3学期学生个人课程表
学号:00000000 姓名:++| 学院:临床医学院| 专业:中医学骨伤| 行政

时间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早晨
上午 第一节 英语Ⅳ
周一第1,2节{第1-15周}
周媛
致远楼3408
致远楼3408;知行楼4103;知行楼4103 诊断学基础
周二第1,2节{第1-17周}
汤菲/李征锋/杨军平/李军
明志楼2102
2010年7月1日(14:20-16:20)
知行楼4301 英语Ⅳ
周三第1,2节{第1-15周}
周媛
知行楼4103
致远楼3408;知行楼4103;知行楼4103 药理学
周四第1,2节{第1-14周}
陈兰英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28日(14:20-16:20)
知行楼4406 方剂学
周五第1,2节{第1-16周}
曾宪斌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30日(14:20-16:20)
明志楼2301
第二节
第三节 诊断学基础
周二第3,4节{第1-17周}
汤菲/李征锋/杨军平/李军
明志楼2102
2010年7月1日(14:20-16:20)
知行楼4301 英语Ⅳ
周三第3节{第1-15周}
周媛
知行楼4103
致远楼3408;知行楼4103;知行楼4103 方剂学
周四第3,4节{第1-16周}
曾宪斌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30日(14:20-16:20)
明志楼2301 创新学
周五第3,4节{第1-10周}
王力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22日(14:20-16:20)
知行楼4304

方剂学
周五第3节{第11-16周}
曾宪斌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30日(14:20-16:20)
明志楼2301
第四节
第五节
下午 第六节 药理学
周一第6,7节{第1-14周}
陈兰英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28日(14:20-16:20)
知行楼4406 局部解剖学
周三第6,7节{第1-14周}
高书亮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11日(14:20-16:20)
知行楼4401 诊断学基础
周四第6,7节{第1-17周}
汤菲/李征锋/杨军平/李军
明志楼2102
2010年7月1日(14:20-16:20)
知行楼4301
第七节
第八节 乒乓球
周一第8,9节{第1-15周}
谢小进
乒乓球馆 局部解剖学
周三第8,9节{第1-14周}
高书亮
明志楼2102
2010年6月11日(14:20-16:20)
知行楼4401 诊断学基础
周四第8节{第1-17周}
汤菲/李征锋/杨军平/李军
明志楼2102
2010年7月1日(14:20-16:20)
知行楼4301
第九节
晚上 第10节 音乐剧鉴赏
周四第10,11,12节{第4-15周}
曲宁
知行楼4304 灾害应对
周五第10,11,12节{第4-15周}
任玉玺
知行楼4110
第11节
第12节

调、停(补)课信息:
编号 课程名称 原上课时间地点教师 现上课时间地点教师 申请时间
实践课(或无上课时间)信息:
课程名称 教师 学分 起止周 上课时间 上课地点

实习课信息:
学年 学期 课程名称 实习时间 模块代号 先修模块 实习编号

未安排上课时间的课程:
学年 学期 课程名称 教师姓名 学分

3. 想知道中医学专业本科要学哪些课程能按照先后顺序说说吗

这个都不一样的,大一的时候肯定先学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四大经典,中药学,医学伦理学。中医诊断,方剂,是大二的。内科是大三的。还有西医的课程,解剖,医学生物学,化学,生理,病理,诊断,内科

4. 中医学专业必修课程有哪些

对于楼上的答案,有一点不太同意,虽然是中医学,但肯定是要学西医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回,但答是所学比例并不是3:3,毕竟专业名称是中医药,所以还是中医占主要地位,我是广中医的,我学校的中医学中西医比是6:4,中西医结合的才是5:5。
其实西学实验不是无为单调的,相比起理论课,实验课什么的还是很有乐趣的,例如解剖尸体、给小白鼠灌胃、数青蛙心跳、看各种细胞啊什么的,而且实验真的是加强理论很好的方法。

5. 想知道中医学专业本科要学哪些课程能按照先后顺序说说吗

一般土质都可以的,江苏金银花苗圃有详细介绍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6. 中医学课程设置

本人中医学专业,现在大五,我们的课程设置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按顺序学的)。
这是学校安排的课程。但个人觉得其中中医基础部分是最重要的,因为你必须通过中医基础弄清人体的中医的生理病理,这是尤其重要的,也是其他学习的基础!就个人经验,觉得还有帮助的课外书籍:《医间道》、《发现中药》、《药性琐谈》、《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些书适用于在中医基础有一定理论后学习!另外推荐一个新浪博客:中医修正。
希望这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嘿嘿!)

7. 中医本科五年的课程目录

、五年制本科专业

1.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中医、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具有创新思维的现代中医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为中医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专业知识,有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深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具有一定的古汉语水平,掌握一门外国语。
〖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有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中医诊法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古典医籍、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中西医专业基础课;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临床专业课;进入临床医学院进行毕业临床实习,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医疗机构中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内、外、妇、儿、伤等临床医师工作,以及从事中医教学、科研等岗位。

2. 中医学专业(骨伤科学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突出掌握中医骨伤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胜任各级中医机构及综合性医疗机构的骨伤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以及中医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骨伤科医师。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医学、现代医学基础、中医骨伤科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整骨学、中医筋伤学、中医骨病学、骨伤影像诊断学、骨科手术学、骨科生物力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中、西医疗机构中骨伤学科的临床医疗工作,以及相关临床学科,如:针灸、推拿、康复等的医疗工作;各类医学院中骨伤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3.针灸推拿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知识、能力、素质扎实的人才,能在各级中医院、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中医院校、中医学科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的中医师。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学、针灸推拿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推拿手法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中、西医疗机构中的推拿、针灸等相关学科的临床医疗工作以及相关临床科室,如:康复、骨伤等工作;各医学院中针灸、推拿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4.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医学、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治疗以及常见急、难、重症进行救治和处理,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医学、西医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医古文、英语、计算机、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生理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中医古典医籍(内经、伤寒、金匮要略、温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学等。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毕业后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医学专门人才。

三、四年制本科专业

1. 中药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药传统理论知识和现代生物医药技术,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能从事中药研究、生产等多种岗位工作,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级中药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中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知识结构上体现传统中药学与现代药学的结合,中药学与医学、生物学的结合,掌握运用现代实验研究技术、中药制药技术、中药新药研究技术,在中药专业领域中具有独立工作和研究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有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等。另外,在选修课课程中设置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营销三大选修模块。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举,并安排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医院见习、毕业专题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理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 与中药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药品检验与管理机构;各级各类医院药剂科和药品经营企业。

2.药学专业(中外合作)
[培养方向和目标]
本专业为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而设立,旨在培养能参与国际竞争,具有较强双语能力和掌握相关药学知识及技能,适合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领域从事药物鉴定、药物设计、药品质量控制、药效评价、药物制备、药物销售及临床合理应用等方面工作的药学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联合办学,课程设置涵盖中英两国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的主要科目。课程教学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部分主要课程由伦敦城市大学教师全英语授课任教。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本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涉及药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主要课程有:分析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临床医学概论、药事管理、微生物学、中药学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天目山野外实习和毕业专题实习。
[学位授予情况]
四年内修完规定学分,可同时获得本校药学专业理学士学位和伦敦城市大学理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达到规定要求(雅思6.0),可直接申请赴伦敦城市大学继续学习一年,修完规定学分后,将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
与药学、中药学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单位、生产经营企业,药品检验、管理机构。
[备注]
本专业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应达到90分以上。学费标准19000元/年;赴英国学习一年,学费按伦敦城市大学规定缴费。考生一经录取入学,不能申请专业调整。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管理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现代卫生事业管理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信息素质、良好的人文素质,能在卫生管理部门特别是中医药卫生事业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医学特别是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卫生预防基础知识、公共卫生政策、法规等,在卫生管理专业领域具有独立工作和研究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有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卫生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学、预防医学、医院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卫生事业管理学、药物经济学、卫生法学、现代医院营销战略、财务管理、药品质量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学、战略管理等。另外在选修课程中设置社会医学、逻辑学、自然辩证法、经济法、流行病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部门,与卫生管理领域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相关的医疗卫生企业管理部门。

4.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和医学发展需要的系统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特色、扎实的中西医医学基础、合理知识结构、鲜明专业特色、较强实践能力的康复医学医疗技能的应用人才。
〖课程设置〗基础课主要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主要有:康复医学导论、康复疗法学、康复评定、康复治疗、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外科学、运动医学等。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理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康复科、各类运动康复机构,老年康复院等;各级医疗机构中的相关临床科室,如针灸科、推拿科、骨伤科等;医学院校中康复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5.护理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较深的现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必需的基础医学、卫生保健、临床医学、中医学等基础知识;掌握中西医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技能,能够灵活地运用中医整体观开展身心整体护理的高级护理应用型人才。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有医学基础、护理学等;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社会人文学科、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西医护理学基础、社区护理学、精神卫生护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中医临床护理。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理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及护理教学机构,从事护理临床、护理科研和护理教育等工作。
〖备注〗本专业限招身高1.65米及以上男生和身高1.55米及以上女生,品貌端正(面部无生理缺陷及明显缺陷)。

四、三年制大专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

五、三年制高职
1. 护理专业(中西医结合)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老年管理与服务方向)
3.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中医美容方向)
4.医学营养专业(中医营养方向)
5.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6.护理专业(梅陇校区)
7.医学营养专业(营养与卫生方向)

8. 求中医专业的课程表

回去先把皇帝内经熟读(最好读懂),再背熟伤寒杂病论(及处方),回头再看历代医家验案,多总结归纳。有机会就拿自己当实验小白鼠,吃了后总结结果,多看医家验案!

9. 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课程怎么安排

多看看英语吧来!其他知识上的准备自就不用了,大学跟高中不一样,大一很轻松的,学的都是些基础课,类似于启蒙教育,真正让你深入专业的也不多,当然太专业你也理解不了,中医不仅仅是医学也是哲学!当然学医很辛苦的,以后记忆的东西会比较,比如中药学,方剂学,。。。。。每门都是几百页的书,开学好好再学吧,放假就是要好好休息,你要真的觉得无聊就看英语和一些你喜欢看的书,开卷有益,看多种类型的书堆你人生也大有裨益啊!

10. 教育部规定的中医专业必修的课程有哪些

中医必修课:
(1)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版剂学、中医经典(内经、权伤寒、温病)、针灸
(2)专业课: 中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
除此必修课之外,可能还有限选课:医古文、中国医学史

❸ 中药学就业方向 毕业能干什么

毕业后可以在药品检验机构、药品管理机构、医院、制药及药品经营企业、科研单位及医药院校等从事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质量检验、中药药理、中药营销及指导合理用药等工作。

中药学毕业后的就业方向

中药学专业是很有发展前景的。西药疗效迅速,但化学制剂副作用大,天然的中药却无毒无副作用,这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中药。目前除了日本、朝鲜以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加强中药研究外,一些西方国家也开始研究和使用中药。

总体来看,药科类毕业生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

据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介绍,近几年,这几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总体供需比达到1∶3~1∶4。

中药学就业形势分析

中药学本科就业方向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1、从政:政府机关部门,如到各级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作公务员;

2、学术:教科研单位,如到中医药类大中专院校作教师、科研院所作实验研究人员;

3、基层:医院、药店、药厂,如到各级医院药房、制剂室作药剂师、各医药企业内部或其下属药店作管理人员、各药厂作技术员等;

4、经商:医药公司作销售代表。

哪类学生更适合药学

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分析、物理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等等。各校根据开设专业培养方向不同,课程设置也会有所差异。

药学主要是以化学和生物医学为基础的。从所学的课程不难看出,其中很多都和化学相关,有人开玩笑说,药学是半个化学。从专业学习的角度出发,那些化学、生物学科基础比较好,或是对它们较感兴趣的学生能更好的适应药学专业的学习。

❹ 中药学是文科还是理科呢

理论上讲,药学专业是理科专业。然而,也不排除部分专科院校开设此文科专业,因为有些专业一般情况下是只招文科或者理科,但是不排除特殊情况存在,或许某一年某所学校就比较反常,文科专业招理科生,亦或是理科专业招文科生。


就业岗位:主要有中药师、科研人员、基层医药代表、产品经理、销售代表等。

❺ 中药学是药学类专业吗 课程有哪些

中药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药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生主要学习中药学、药学、中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下面是我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中药学是药学类专业

中药学是药学类专业,除此之外,药学类专业还有:药学、蒙药学、维药学、藏药学专业。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内容包括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药材的概念,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与方法;中药药性的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中药配伍的目的、原则及药物“七情”的概念、中药配合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

中药学专业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22周左右。

关于中药学,它本身也叫汉族药学,它起源于古代汉族,并由古代汉族学者发展出来的,其本身的基本理论体系也形成于古代汉族,它属于汉族文化体系。

在中国民族医学中,除了有中(汉)药学之外,还有藏族药学、苗族药学、傣族药学、蒙古族药学、维吾尔族药学、朝鲜族药学等。

❻ 我是一名思想政治大学本科专业毕业生,我现在对中药很感兴趣,怎样才能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文凭

中药学专业
概述: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的基本训练,具有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备、质量控制评价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在中药生产、检验、使用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中药专业是我国几千年传统医药文化的产物,由于历史的原因,所以该专业的就业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医疗、生产、制药、流通等各个部门。
一、专业综合介绍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由于以植物性药材居多,所以中药亦称“本草”。
我国的中药典籍和文献资料十分丰富,《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这些典籍收载的药物和方剂,至今还被广泛地应用,其中很多中草药的疗效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
相对西药来说,中药更依赖于从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故药品开发周期较长,药品效用的验证也需要较长的试验时间。但今天,中药学摆脱了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开始运用化学和生物手段研究方剂的药理和特性,加快中药验证开发过程。
为了培养中医药人才,国家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南京等地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学习和研究的许多内容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继承。中药典籍延续时间长,数量众多,体系庞杂,而且许多内容是与中华几千年的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涉及文学、历史、地理、动植物等诸多方面的典籍,因而,本专业的学习过程将比较长;最大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记忆,应准确记住许多味中药的性能功效和主治范围,及其作用强度、用量用法、毒性和禁忌等。此外,还必须和中医药基础学、诊断学结合起来学习。因为中药学重视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规律,和中医理论统一在一起。中药学强调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将有很多实践方面的训练,学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中药专业是很有发展前景的。西药疗效迅速,但化学制剂副作用大,天然的中药却无毒无副作用,这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中药。目前除了日本、朝鲜以及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加强中药研究外,一些西方国家也开始研究和使用中药。我国近年加强了对中药研究的投入,一些中药饮片和成药的生产实现了工业化。中成药的产生克服了中药服用麻烦的缺点,又保留了中药的优良特性。在21世纪,中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一大批中成药制药企业发展壮大起来,因而本专业就业选择更有余地,除了在各级医院担任中医师工作,在有关学校及中医临床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外,还可以在中药制药企业从事科研、制剂、产品开发和销售工作。
中药学专业代码:100802。
二、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中药学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产生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发展于历代医家的不断研究探索,完善于吸收各民族传统医学的精髓,是地地道道的“国粹”。自上而下以来,中医药都是一体的行医者皆通晓药理、药性和制法,如华砣制“麻沸散”,精研药物者多为名医,如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中药学知识亦为师徒相授,至民国初期仍如此。
随着近代西方教育模式在中国的普及,中药学教育也逐渐从民间走进课堂。1910年以后,各地陆续开设了中医药学校或讲习所,但都以讲授中医课程为主,至1935年,有史可考的第一所中药专门学校——北平中药讲习所北平市药业公会的倡议下成立,首批招生七十人,学制两年。其后如新中国医学院,北平国医学院亦先后开设了中药学专业,同时将张山雷编著的《本草正义》,秦伯示编著的《药物学》等作为教材。由于国民党政府对中医药的压制摧残,中药学专业教育发展缓慢,1949年统计,全国高等学校中设置中药学专业的仅10所,中药学专科学校一所,在校本专科生计933人。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中药学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五十年代初,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了中医药讲习所。从1953年开始,北京、上海、天津、吉林等地先开办了中药学校或设立中等卫校的中药专业。1958年,卫生部发出关于高等医学院校增设中医药课程的通知,同年,江南中医学院首创了中药专业,1959至1960年,成都、北京、南京、湖南、云南中医学院相继增设了中药专业。据1965年统计,中药系在校本专科生人数达1000余人。
1995年全国设有中药学院2所,中医学院中药、药学系25个,中药专业点43个。目前在全国165所设有中药专业,已培养本科毕业生9000人以上,研究生1000人以上。
高等中药学本科教育开设的主要课程是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其学制为四年,研究生教育则始于1978年恢复培养研究生制度后。如北京中医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培养方向为生药学和中药学。至1987年,又有上海中医学院等十所院校开始招收中药学生专业研究生,专业培养方向也增加了中药药理和中药化学等。据有关方面统计,从1982年第一位中药学硕士研究生黄传祥毕业以来,至1998年已有437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其中20%继续攻读了博士研究生。
由于中药及其制剂在使用方面的局限性,欧美各国普遍不接受中药,在中医教育水平较高的美国、德国、法国也只开设了针灸专业和中医专业。比较易于接受中药的主要是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韩国、日本,因而中药专业教育还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最典型的当属日本。日本尤其推崇“汉方医学”,将中医古方视为经典。在研究中药药理和相互配位以及用法等方面费了大量精力,成绩斐然,研究就需要大量专门人才,因此在日本各大医科院校所开设的汉方医学专业中,几乎都设立了有关中药药理中药制剂以及中药化学等方面的课程。在韩国中药专业的教育,并将教育方向与科研、临床挂钩,在临床复方研究上成果卓越。
由于中药品在国际市场的热销,做为中药市场份额的主要占有者韩国,将会进一步扩大中药专业教育的规模,以图在药材加工、药物制造等方面有所突破;而东南亚国家因为久服中药治病,中药专业教育亦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尤其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经济发达,崇尚自然疗法,对中医中药的兴趣愈加浓厚,在欧洲、法国和德国已宣布进口中药材为主,法国还自己种植中药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欧洲亦会出现中药专业设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理论将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更加被熟悉和接受,中医药在我国管理局和卫生部中医司已明确提出“中医走向世界”的口号,而中药产品作为我国在医药出口的主力军,亦肩负着夺回被日韩侵占的国际市场份额的重任。目前,大量的中医古方有待开发利用,中药生药的种植栽培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中成药型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医药品市场将空前繁荣,大批西药将蜂拥而入,而中药产品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另外,政府“开发西部”战略的提出,对中药种植业,中药生药制造业将会是一针兴奋剂。综合以上国内国际形势,中药专业人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将供不应求,据报道,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从九四年至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且随着专业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各中医药院校将进一步扩招本科生和研究生,并有意将本科教育改为本硕连续。学制五至六年。
综上所述,由于中药行业方兴未艾,中药专业教育必将更加完善,师资力量将进一步壮大,人才将会成市场上的“抢手货”。
三、专业院校分布(部分)
成都中医药大学 贵阳中医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学院 甘肃中医学院 新疆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学院 辽宁中医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中医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学院 安徽中医学院 福建中医学院 江西中医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学院 湖北中医学院 湖南中医学院 广西中医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西北大学 内蒙古医学院

❼ 您好,我是大学中药学专业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想从事中医临床类

中药学专业不能考医师资格,但是可以考药师资格。
下面是助理中医师考试报名条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内容如下:
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考生分为二类,一类是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高中等中医药院校毕业生;一类是国家认可的以师承方式学习的人员。
一、具有规定学历的学生
1、具有高等学校中医学专业专科学历,以及具有中等专业学校中医学专业学历,毕业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申请参加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2、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报考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二、师承和确有专长考生
1、《执业医师法》颁布以前的人员
(1)在1998年6月26日前已经县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的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学人员,经过资格考核可以申请参加考试,1999年和2000年未申请参加资格考核的除外;
(2)在1998年6月26日前已经地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审定为确有专长并经县级以上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取得有效行医资格的人员,经过资格考核可以申请参加考试,1999年和2000年未申请参加资格考核的除外。
附:《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
2、《执业医师法》颁布以后的人员
(1)师承人员申请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需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并连续跟师学习满3年。指导老师必须具有中医、民族医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中医、民族医临床工作十五年以上或具有中医、民族医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确有专长人员申请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应具备:依法从事传统医学临床实践5年以上,掌握独具特色、安全有效的传统医学诊疗技术,并经省级的市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确认医术有专长;
(3)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授予《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1年并考核合格,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4)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传统医学医疗工作满5年,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14版)》自2014年3月18日公布施行,依据此规定“学历审核”内容如下:
学历的有效证明是指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医学技术类、药学类、中药学类等医学相关专业,其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一)高职(专科)学历
1.2005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经教育部同意设置的临床医学类专业(含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蒙医学、藏医学、维医学等)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004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的经省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设置的医学类专业(参照同期本科专业名称)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经省级以上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同意举办的初中起点5年制医学专业2013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的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取得资格后限定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后,方可申请将执业地点变更至县级医疗机构。2014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初中起点5年制医学专业毕业生,其专科学历不能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3.2009年12月31日前入学的,符合本款规定的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加注医学专业方向的,应以学历专业报考;2010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医学专业专科学历加注医学专业方向的,该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除外。
(二)中职(中专)学历
1.2006年12月31日以前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医、民族医类专业毕业生,其中职(中专)学历作为报考中医类别相应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007年1月1日以后入学经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备案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中医、民族医类专业毕业生,其中职(中专)学历作为报考中医类别相应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2011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中等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取得资格后限定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
2.卫生职业高中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3.1999年1月1日以后入学的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三)成人教育学历
1.2002年10月31日以前入学的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该学历作为报考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002年11月1日以后入学的上述毕业生,如其入学前已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且所学专业与取得医师资格类别一致的,可以以成人教育学历报考执业医师资格。除上述情形外,2002年11月1日以后入学的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高等学校远程教育的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其成人高等教育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2001年8月31日以前入学的成人中专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其成人中专学历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2001年9月1日以后入学的成人中专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其成人中专学历不作为报考医师资格的学历依据。
(四)师承和确有专长
1.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应符合《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第二十七条、二十八条有关规定。
2.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取得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成人高等教育中医类医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其执业时间和取得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时间符合规定的,可以报考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类别相应的执业医师资格。
(五)其他
取得国外医学学历学位的中国大陆居民,其学历学位证书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同时符合《执业医师法》及其有关文件规定的,可以按照本规定报考。

❽ 中药学是什么专业

中药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中药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生主要学习中药学、药学、中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该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中医药思维、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中药品质评价、质量控制、中成药制备、中药制剂分析和中药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从事中药鉴定、炮制、药剂、临床合理用药、药品经营管理及中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1][2]
中文名
中药学
外文名
Chinese Materia Medica
专业代码
100801
专业层次
本科
学科门类
医学
【网络专业甄选】
pick国内高校更多热门专业
进入专题
快速
导航
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

课程体系

教学条件

培养模式

发展前景

开设院校
发展历程
20世纪30年代前后,随着中医药院校的建立,涌现出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应用的中药学讲义,如张山雷的《本草正义》、何廉臣的《实验药物学》、张锡纯的《药物讲义》等。
1956年起,多所中医学院相继建立。
1959年,中药学本科专业开始兴办[3] 。
20世纪70年代,国家正式设置本科中药学专业[4] 。
1998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中药学(100806)、中药检定(100807)、中药药理学(100808)、中药资源(100809)、中药制药(部分)(081213)、药用植物(部分)(090109)六个专业调整为中药学一个专业,代码是100802,可授医学或理学学士学位。[5]
2008年,当时开设中药学本科专业的院校有81所[6] 。
2012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医学专业代码调整为100801,授予学位调整为理学学士学位。[7]
201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了《全国中药学本科专业认证标准(试行)》[8] 。
2015年12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本科中药学专业质量国家标准》[9] 。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毕业生。
毕业生还应具备中医药思维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具有传承传统中药学理论与技术的能力,能够从事中药生产、检验及药学服务等方面工作,并在中药教育、研究、管理、流通、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行业具备发展潜能[10] 。
培养规格
学制与学位
基本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❾ 江苏自考本科中药学专业报考条件是什么药学成人自考本科科目有哪些

2022年上半年度江苏自考中药学专业毕业申报时间

(一)毕业启动阶段

时间安排

5月17日9:00至5月27日在下午17:00

自学考试药理学就业前景

一般来说,药学毕业生关键安排到药业公司和药品研究室开展各种药物开发,科学研究,制造品质保证和安全用药,大部分人都是从业药品售卖的地区代理。

科技人员在研究院和药业公司的探索等部门从事药品的科学研究和开发。

医院门诊药师-在医院药房部,从业中药制剂、质量管理、临床医学药店等相关工作;

药品检查员-药品检测中心的药品质量与相对应品质标准的制定;

公司职员-在药品经营企业或药企从业药品生产制造、商品流通和世界各国商贸。

热点内容
博士生导师行政级别 发布:2025-05-18 04:23:34 浏览:711
广西各所大学开学时间 发布:2025-05-18 04:22:28 浏览:55
山东师范大学书法研究生导师 发布:2025-05-18 04:16:35 浏览:406
大学生近期目标 发布:2025-05-18 04:13:33 浏览:525
青岛大学研究生三助 发布:2025-05-18 04:11:51 浏览:443
东北电力大学女生宿舍 发布:2025-05-18 03:55:00 浏览:292
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国高中排名 发布:2025-05-18 03:53:01 浏览:498
本科生答辩开场白 发布:2025-05-18 03:38:00 浏览:263
安徽大学研究生待遇 发布:2025-05-18 03:35:02 浏览:965
2017郑州大学专业介绍 发布:2025-05-18 03:33:48 浏览: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