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指标
❶ 江苏大学王牌专业
江苏大学王牌专业有:农业电气化专业、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二、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则定位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优化设计与分析、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等方向,且拥有先进燃烧与排放控制、节能与新能源动力总成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等3个研究所,科研水平不容小觑。
三、环保设备工程专业
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高校环境类重点专业的江大环保设备工程专业,该专业开设了工程图学、环保设备等特色课程,而其38位专任教师更是卧虎藏龙,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
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江苏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历经30余年砥砺发展,如今已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❷ 宿迁学院有多少个省一流专业
宿迁学院一流本科专业有软件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财务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测绘工程、英语、自动化等。
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与计算科学、测绘工程、英语、自动化。
宿迁学院6个专业入选2019年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
1、产品设计、2、财务管理、3、通信工程、4、软件工程、5、土木工程、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宿迁学院简介
宿迁学院(Suqian University),简称“宿院”,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从2002年起与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八所省属高校合作举办本科教育。
2014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18年,学校通过省学位办评审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宿迁学院转制为省属公办本科高校。
❸ 南京传媒学院是几本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南京传媒学院(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Nanjing),即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简称“南广”“南传”。是由中国传媒大学申报,经教育部批准,以独立法人新型民办大学的办学模式,在江苏省南京市设立的省属本科高校,也是江苏省唯一一所传媒艺术类应用型大学。
学校校徽
南京传媒学院的校徽是由中国传媒大学校徽发展而来。南京传媒学院校徽由三个分别为红绿蓝颜色的钢笔尖和两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构成,外环下方是英文校名“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NANJING”,上方是中文校名“南京传媒学院”。
南京传媒学院校徽共经历了四个版本,最早时图案外围是三个老式钢笔的笔尖侧面图,代表用笔书写的新闻记者;内部围成一个照相机快门的形状,代表用图像表达的摄影专业;整体类似一个发射塔的造型,代表提供技术支持的通信专业。文科、艺术、工科,在这个小小的图案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在之后的很多年里,校徽虽然一直有着细微的调整,但笔尖、快门和发射塔这三个最基础的创意却一直被延续着。
对外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教育部备案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多层次的校际合作关系,合作形式包括校际间教师互派、学生互换、课程学分互认及学术资源交流。在培养层次上,涵盖寒暑期海外专业实践、短期交换生、访学等多类项目。共接待来自英国、美国、澳洲、韩国、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来访20批次,邀请境外合作高校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授课41人次。面向海外留学生开设暑期研学课程、汉语及中国文化学期课程以及短期专业工作坊课程。
南京传媒学院是民办大学,截至2020年6月,南京传媒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23.59万册,当年新增94851册,生均纸质图书86.89册;拥有电子图书1015280种,数据量达15360GB。电子期刊23651种,数据库10个,学位论文657.30万册,音视频11865.0小时。2019-2020学年图书流通量达到1.58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182.67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14.88万篇次。
南京传媒学院的宿舍。学生公寓实行标准化管理,房间内备有衣柜。分4人间、6人间。每个寝室均有网线口。但网线口数量有限,需要自己准备网线,同时建议以寝室为单位共买一个路由器。同时每个公寓均设有自习室、心理辅导室等。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师996人,其中专任教师713人,外聘教师283人,折合教师总数854.5人。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358人,其中正高级131人,所占比例13.15%;副高级227人,所占比例22.79%。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9人,所占比例4.92%;具有硕士学位697人,所占比69.98%。本校14人,所占比例1.41%;外校(中国境内)887人,所占比例89.06%;外校(中国境外)95人,所占比例9.54%。有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入选者6人,校级青蓝工程入选者28人。
❹ .至2021年底,江苏省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数位
你想问的是至2021年底,江苏省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数位哟多少吗?在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
教育部2019年4月起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❺ 徐州医科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呢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一本、二本的概念。徐州医科大学(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徐医大(XZHMU)”,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是江苏省与徐州市共建的省属高等医学院校,是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培育)支持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权高校,淮海经济区医学教育、医学科研和医疗服务的中心。
江苏省级实验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预防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诊断学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机能学试验中心、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心、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示范中心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8项。江苏省第十届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项,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1项。
2019年,学校5项课题获批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立项;2020年江苏高校“大学素质教育与数字化课程建设”专项课题2项获批立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5项获批立项;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课题1项获批立项;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累计获得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省级重点(精品)教材40部,其中2020年,组织学校7部教材参评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遴选工作,4部教材获批立项建设。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具备硕士研究生推免权,并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个,江苏省重点一级学科3个,江苏省级重点学科5个,江苏省级重点临床专科23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临床医学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临床医学
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麻醉学
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
江苏省优势学科:生物学
江苏省级重点学科:麻醉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
学位授予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生物学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
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卫生、护理
科研机构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10个。
江苏省双创团队:麻醉学(曹君利)、肿瘤信号转导与干预研究(郑骏年)
江苏科技创新团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基础及临床转化(曾令宇)、肿瘤信号转导与干预研究(郑骏年)、麻醉与疼痛的基础和临床应用技术研究(张励才)、肿瘤生物治疗(裴冬生)、全麻药物作用分子机制研究(张赭)
科研成果
2020年,学校获批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7个,其中面上项目2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9项,获批资助经费创历史新高。项目数和直接经费数较2019年度分别增长21.3%和5.5%。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基础研究、临床实践研究、预防医学方面的论著、综述 ,也刊登临床方法学、经验介绍方面的论文。《徐州医科大学学报》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确定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首批进入《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的成员期刊。被美国《CA》和俄罗斯《AJ》收录。《徐州医科大学学报》创刊至今多次获江苏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国家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编辑奖等。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图书馆有馆藏书刊112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04万余册,生均图书50册。电子图书198.8万册,电子期刊64380种1830855册,拥有中外文数据库48个,有阅览座位2369个。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江苏省黄桥中学、泰兴中学、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等7 所中学签订了联合选拔培养优秀学生协议书,与徐州市政府、徐州市经开区、恩华药业、恒瑞医药、中国矿业大学等政府、企业、高校建立十余个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成立健康工程研究院,与徐州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双方签订校地共建暨徐州生物医药创新港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先后与美、澳、韩等国家40余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❻ 南京财经大学代码是多少
10327是南京财经大学的代码。
院校代码一般指高校国标码,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而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代码查询方法:
一、《报考指南》
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组织订购《报考指南》这本书,书中全面的介绍了当年各个学校的招生专业、名额、往年录取分数线、学校代码等信息。
二、《招生计划》
高考结束后学校会统一发放《招生计划》,这本书里面的信息和《报考指南》差不多,也有关于学校代码等信息的介绍,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两本书参照着看,通过多方比较确定最终的报考院校。
三、官网查询
如果考生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考哪个学校,那么就可以登陆到学校官网查询院校代码。此外,考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网来查询院校代码信息。
专业代码和院校代码区别:
专业代码一般指专业国标码,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哲学是010101,国际经济与贸易是020102等,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院校代码一般指高校国标码,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北京大学的院校代码是10001,中国人民大学的是10002等,一般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
考生填报志愿时要按照当年各省普通高等高校招生计划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来填报,切记不要将招生计划数误认为院校代号,更不要使用往年的旧院校代号或院校国标码,否则会导致志愿无效。
学科建设
5个江苏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统计学。
博士后流动站1个:应用经济学。
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项: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
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1个: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
专业学位学科6个:工商管理硕士(MBA)、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会计硕士。
❼ .至2021年底,江苏省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数位
501个。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可知:至2021年底,江苏省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数位为501个。
江苏,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南京,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大陆东部沿海。
❽ 至2021年底江苏省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数位列全
至2021年底江苏省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数位有环境生态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社会学。以上这些专业是为社会所需的,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头部专业,所以能够入选江苏省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❾ 高考比一本线高10分,能上江苏的那些一本
能上江南大学、南通大学、常州大学等,个人比较推荐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Jiangnan University),坐落于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37.8%,位列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
特色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技术学、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纺织工程、包装工程、环境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轻化工程。
以上内容参考:江南大学官网——学校简介
❿ 南京传媒学院是几本
南京传媒学院是本科大学。自2021年开始,江苏省高考将本一、本二批次合并为一个本科批次,因此南京传媒学院是本科大学。如果南京传媒学院在考生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话,也可以说南京传媒学院是二本大学。
重点学科
南京传媒学院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江苏省“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专业,2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有201个实习实训基地,其中常态化的协同育人基地38个;有江苏省级精品示范课1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编导、动画
江苏省“十二五”时期重点建设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播音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表演、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江苏省级精品示范课:美育的作用
学校介绍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1058亩,总占地面积110.6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7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7363.22万元,纸质图书123.59万册;设有11个二级学院,44个本科专业;有教师996人,其中专任教师713人,本科在校生142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