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升本科 » 超过本科线志愿没填好

超过本科线志愿没填好

发布时间: 2023-02-14 08:02:13

1. 成绩上了本科二批控制线,要不要填专科志愿为什么

高考考生成绩上了本科二批控制线,在报考的时候也要填上专科志愿,因为不是上了本科线就一定能上本科的。其实本科分数线只不过是画在那里的一道标准,有很多大学的生源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分数比较低的一些同学可能就没有那么强的竞争力。所以报考了本科依旧有可能会出现滑档或者是未被录取的情况,如果没有报专科的话就真的没有大学上了。

所以冲过了以后一定要稳,而且还要做好保底的设施,至少要让自己有大学可上。考生尽量不要错过上大学的机会,也不要因为一时的不愿意而影响了今后的发展。千万不要忽略掉眼前的机会,因为专科院校其实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成绩过了本科控制线的话在专科里就可以挑选一所比较好的大学,进而挑选一个更好的专业,这要比压着本科线上大学更有利一些。

2. 本科分数线的学生志愿没报好会沦落到专科那里吗

学生的志愿是按照你的报学校来投档的,是一轮投档,你的分数投进了本科院校,而且服从调剂,一般情况下,滑档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滑档了了,那么,只能等待补录了,如果补录不成功,那肯定是划到专科档次,如果你不认上专科,那只能是复读了

3. 我的高考分超过本科线80分。但是本科批志愿没填好。我征求志愿成功的概率大吗

你的高考分超过本科线80分,是一本、二本、三本、独立学院?都说本科不分,但是你去查大本,有明显分界线,而且后边的学费和注释,一看便知。

录一本完毕时有个补录,征志愿,叫捡漏。二本,三本,独立学院,也会有机会,你的本科志愿都未录,征求志愿时,你的分算比较高的,但再高也要慎重了,报得太高,肯定又录不上,征志本身名额就不多。

挑个差不多的,家里能接受学费的就行。否则,再滑档,你就太冤了。让老师帮助一下,也有外面机构帮助选志愿的,就是得花钱。祝你成功!

4. 复读一年老师也知道我能考到今年这个成绩很不容易,超了本科线但志愿填的不好落榜了我该怎么办

无非就是两个选项,继续或放弃。这种事真的需要本人下个决心,听别人的成功还好,否则你会后悔终生,所以一定要自己拿主意,后果自己承担。继续复读压力一定更大,能否成功不确定;放弃会面对新的挑战,前途未卜。



5. 分数线到了,但志愿没填对,走了一个不好的学校,现在想想好后悔,怎么办

结合你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1.如果你要从事的职业是需要考研的(比如想当老师之类的)那我劝你继续读下去,然后通过考研来换一个比较好的学校 ,但是当然考研也是有风险的,不过干啥都有风险,这种选择属于最高效了。

2.如果你未来不打算考研的话,并且实在是不想走这个学校,那当然就是复读重来。但是这个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再来一年的变数是很大的,考虑清楚复读的压力、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你是否能接受。

3.如果这个学校还可以,你觉得忍忍也能读下去,一定不要带着情绪去学习。不管你选择哪一条路,都要踏踏实实地把它走好,条条大路通罗马,勇气、拼搏、理智……你付出的总会有回报。

6. 2021年艺考专业和文化都过一本线,但是填志愿没有填好没有被录取怎么办

只能是重新读了,大专显然不是一好的选择。大专的环境比较差,基本不太可能有大的出路,建议复读。

7. 补录一般多少分有希望,超过本科线25分但是填志愿没填好,滑档了,请问征集志愿被录取概率大不大

补录一般多少分有希望,要看今年高考参加补录的学校多不多,同时填报补录志愿的考生多不多,他们的成绩都是多少,会不会都是高分落榜学生等等。一般来讲,如果你的高考成绩超过了本科线25分填报征集志愿被录取的希望还是蛮大的。毕竟征集志愿有些院校可能会降分录取的,能不能被录取主要看你填报征集志愿时选择的院校及专业是否适当。填报征集志愿首先要查询好今年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本科批次征集志愿的征集计划,看看征集计划中都有哪些学校,学校的种类及专业都有什么?同时,填报征集志愿有没有降分填报的要求。有些省份在公布征集志愿的征集计划时会标注哪些学校可以降分填报,如果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报考的院校。
其次,填报征集志愿还要对自己的录取底线有一个判断,是不是所有的学校及专业都可以,还是只希望录取到自己想去的专业及学校。如果你对就读学校及专业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能够被录取就可以,这就比较容易选择报考的院校及专业了。如果有非常高的限制要求,即使落榜某些院校及专业也绝对不会报考,这样的话,录取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只要对就读的学校及专业要求不高,你的分数填报征集志愿还是有可能被录取的。

8. 过了本科线不一定能上本科!志愿填报你要规避这些坑

志愿填报对每个高考生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每年都会发生志愿填报遗憾发生,有些时候,即使分数达到投档线,也可能出现被退档,由于志愿填报时思路不清晰,造成分数的浪费,甚至浪费掉宝贵的填报的机会,进入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导致遗憾。那么高考怎样填报志愿合理?才会避免高分被退档或达线退档的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会出现高分落榜或达线退档?

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

一是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

二是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

三是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那么针对这三种类型,我整理了13种退档类型和预防对策,帮助大家规避退档风险。

1、 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

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①“边缘生”尽量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所选专业的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

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3、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达不到该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

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

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

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4、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

参考高校往年的平均录取位次或分数。

5、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而退档

预防对策: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是:

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

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

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

如山西一位家长给孩子报志愿,理想专业是金融专业,为了保证专业并增加录取机会,他在平行志愿的前四个学校都选择经济类专业,

这类专业招生数不足的学校宁肯空着也不填,而且专业均不服从调剂,而在第五个学校也就是最后一个院校填报了服从调剂。

这位家长的想法是,第一个院校进档后如不能被金融专业录取,不服从调剂就会进入第二个院校,如第二个院校还不能录到金融专业就会落到第三个院校,直到第五个院校别无选择时再服从调剂。

事实上,这位家长没有把平行志愿投档程序搞清楚,如果该考生符合进档条件被前面任何一个院校投档,经济类专业录取不到又不服从调剂,根本不能进入下面的学校,只能作退档处理。

6、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

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7、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

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

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并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

①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

②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

③宣传力度;

④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

①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

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8、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

①专业志愿要考虑“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

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

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

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

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

如对专业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9、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只选“三热”(地区、院校和专业)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

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10、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大类。

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

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

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

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2、考生定位不准,所报院校总体“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

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

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

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

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

一般来说,院校志愿梯度可以按照冲、稳、保进行排序,使用【新生涯中学生生涯规划云平台】选学校或录取风险评估,可以了解目标院校的风险。

13、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预防对策: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坑。退档滑档作为最为普遍的失误,如果你能提前了解做好规避,就可能会如愿以偿的实现你的大学理想。如果大家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有任何的疑问,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我会一一给大家进行解答。

9. 过了本科线,由于志愿没填好,所以犹豫报大专还是复读能不能同时报

过了本科线,上大专是很不值的。不如复读,如果被学校录取了,又不想上,只要你妹妹不去报到就行,祝顺利!

10. 过了本科线但是落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避免

一些学生在报考高考志愿时,他的高考分数是过了本科线的,但是却在报考志愿时了选了。这种情况还是大有人在的。那么这种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过了本科线但落选的原因

一些学生虽然高考成绩过了本科线,但是在报考志愿时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所以才导致了自己落选的状况。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原因造成了过了本科线但落选的情况。

我们在报考志愿时,如果我们的分数并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我们可以将比自己分数稍微高一些的院校作为第一志愿。这样我们能够有把握在第一志愿时冲一把,让自己实现低分上高校。而第二志愿我们依旧可以将其定为比我们高但是临近我们分数的院校,让我们在有希望实现突破,让自己的分数可以上一个更好的学校。再选择第三志愿时,我们尽量选择和自己成绩差不多的院校,那我们就有足够的把握上一个和我们的高考成绩相匹配的院校。而第四第五志愿可以作为保底志愿,让我们不会被落选。

热点内容
暨南大学研究员比教授多 发布:2025-08-26 23:47:02 浏览:287
南华大学考研医学检验 发布:2025-08-26 23:19:01 浏览:547
清华大学经管学校吴教授 发布:2025-08-26 22:59:58 浏览:513
武汉大学品牌专业 发布:2025-08-26 22:50:47 浏览:333
美国大学学费迟交罚款 发布:2025-08-26 22:47:23 浏览:353
大学生进部队什么职称 发布:2025-08-26 22:47:23 浏览:566
工商管理专业好的二本大学 发布:2025-08-26 22:41:19 浏览:286
四川农业大学助学金名单2015 发布:2025-08-26 22:40:31 浏览:202
大学生骚气 发布:2025-08-26 22:32:09 浏览:406
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报告 发布:2025-08-26 21:45:00 浏览: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