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有机器人专业
❶ 机器人专业大学排名
机器人专业大学排名:排名第一的是东南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东北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国矿业大学。
3、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简称矿大),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现任党委书记刘波,校长宋学锋。校训为“开拓创新,严谨治学”。
❷ 机器人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好不好
机器人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好不好?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机器人工程专业就业情况
机器人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可以在大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方向从事技术攻关、产品开发、技术服务、教学科研、营销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具体如下:
1)企业:机器人专业的毕业生未来主要就业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视觉认知、人机交互)、智能汽车(无人驾驶、辅助驾驶)、智慧医疗(医疗机器人、智能医疗设备)、智能制造(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技术服务等一系列工作。
2)高校和科研院所:机器人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所学知识面较广,综合能力较强,外语水平普遍较好,所以还可以选择去国内外重点高校和顶级的科研院所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教学(博士以上学历)等一系列工作。
3)深造:机器人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去国内外重点高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
收入方面:学生未来就业后的收入,与就业层次岗位也有一定的关系。结合目前东北大学以及机器人学院对以往毕业生的摸底情况,可以看出从事机器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平均收入一般要远高于同期毕业的其他专业学生,如果是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工作,收入更高。具体高出水平,还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工作地点等相关。
机器人工程专业薪资待遇
从事机器人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平均收入一般要远高于同期毕业的其他专业学生。在美国,机器人工程本科毕业起薪6万美元/年,在国内机器人工程毕业生从事的职业也属于中高收入,当然这和学生就业岗位也有一定的关系,具体因机电类、电子信息软件类、算法类有所差别。
❸ 2019年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院校名单有哪些
人工智能学制四年属工科 在首批获得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格的35所高校中,在京高校共4所,分别为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教育部的审批名单显示,这些专业均属于工学门类,修业年限为4年,并被特别标注为“新专业”。另外,与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是,本次名单中还有101所高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96所高校新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50所高校新增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在本科生中已开设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多门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在本硕一体化体系中,研究生教学中已连续10余年开设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工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核心课程。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具备雏形。北交大人工智能专业将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北京市重点学科、“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医学智能研究所等学科平台,结合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委会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师资队伍进行专业建设,探索“人工智能+医疗”的复合专业建设新模式。“我校人工智能教师团队一直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活跃力量,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承担并完成了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在交通、医疗等行业形成了较大规模应用,社会效益显著。这些成果和经验也带入课堂教学、教材、实验和毕业设计。”北交大招办副主任闫立表示。
北京科技大学 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学校招办副主任王进介绍,该专业通过自动化类招生。学生在大一结束后进行专业分流,预设3至4个班(100人左右)。北科大人工智能专业不是简单的“从0到1”专业新增,它前身是2007就开始招生的智能科学与科学技术专业,在国内高校里较早进行智能控制领域专业人才培养。针对人工智能专业,学校专门出台培养方案。本科阶段核心课程包括数理基础、信息技术基础、人文社科基础、工程基础、人工智能理论基础等模块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分为智能感知与认知和机器人与无人机系统两个模块。旨在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优良的专业综合素质,具备信息获取、传递、处理、决策及执行的完备知识体系,能从事人工智能理论研究、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发、智能产品设计和人工智能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团队精神和管理与协调大型工程项目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计划每年招收30名本科生,以计算机学院为承载学院,将联合人工智能研究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中心等单位进行整合,实施专业交叉培养模式。有关老师介绍,北航人工智能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具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数学比重高。除了数学分析、概率、代数外,人工智能专业还设置了最优化方法及智能计算中的数学。其中智能计算中的数学讲授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学科专业核心问题,为学生建立数学与专业间的桥梁;其次,知识面宽泛。由于人工智能具有显著的学科交叉特性,因此人工智能专业必修课中还包含了认知科学与控制科学相关课程。在必修课基础上,人工智能专业将规划大数据智能、智能交互、智能计算体系结构、社会网络数据工程、统计机器学习等若干参考课程模块,并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兴趣与发展规划,自主设计个性化的专业选修课程方案。
南京大学 人工智能学院,初定首批招生规模为60至100名本科生,未来还会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学院院长周志华表示,按照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150个学分中大约有60个学分是通识课,15个是毕业双创课。人工智能学院将采用全新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将会和一般的计算机专业有很大差别,除了为学生安排较强的数学基础课程,帮助他们打牢基础外,还将把人工智能专业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汇集,建立一个全面的教育课程体系。
西安交通大学 去年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学校从2017年就开始筹备人工智能本科生试验班,并且成立了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工作组,完成了西安交大“2018版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按课程群分类设置,包括通识教育、数学与统计、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机器人等11个课程群,共开设64门课程,其中必修课程41门、选修课程23门(完成所需学分需选修其中12门)。2018年,西安交大开始选拔第一批学生,“人工智能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正式成立,秋季第一批入学的本科生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50%左右通过高考招生选拔,50%左右通过校内新生选拔,在学习过程中施行动态管理与进出机制。最后选出55人作为新成立的西安交大人工智能学院首批本科生。学院有关老师介绍,这55名学生分为两个班,注重全面培养人工智能综合基础知识,在软件和硬件方面会兼顾。
人工智能迎来春天
专业人才的“量产”,是否会在几年内造成人才过剩?人工智能专业未来的发展又将如何呢?
某就职于人工智能领域研究院的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目前是国家战略,在这个指引下,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类的毕业生只能从事IT口的相关职业,未来人工智能的思路和意识是可以渗透进各个行业的。这些人才的就业面会是非常宽泛的。各个行业与人工智能形成合力是未来趋势。每个行业中都要有能动手实现人工智能、用好人工智能的人。特别是下一阶段5G的商用和普及,又有更多新的故事可以讲。有可能再过一段时间,相关知识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
3月底公布的2018年图灵奖获得者中,深度学习三巨头Geoffrey Hinton等获奖。深度学习获得了最高荣誉。三位获奖者在业内被称为“当代人工智能教父”,开创了深度神经网络,而这项技术已经成为计算科学的关键部分,为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Geoffrey Hinton还提出新的神经网络模型Capsule Network(胶囊网络),试图找到解决深度学习缺陷的新方法。这位71岁的老人熬过上世纪最冷的人工智能冬天,并且认定下一个“冬天”不会到来。Hinton认为,不会有人工智能的寒冬,因为人工智能已经在驱动着手机了。在过去人工智能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现在它已经是了。
手机可能就是人工智能离我们最近的工具。用美颜相机拍一张美美的自拍照,“刷脸”解锁手机、指纹支付等都是人工智能的范畴。人工智能与各领域的结合也不断加强,推动了许多新兴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进入新阶段。相关理论和知识体系日渐成熟,技术应用逐渐走出实验室,与各类传统产业发生深度联系。比如人工智能+医疗。以肺结节辅助诊断为例,通过大数据的学习,人工智能可以对肺结节CT影像进行智能检测与识别,将探查到的疑似结节标记出来,既可以代替医疗人员进行重复的机械性工作、提高效率,也能帮助医生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近年来,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融合及计算能力的提升使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人类社会从信息化时代走向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或即将促进制造业、服务业、金融、教育、传媒、法律、医疗、家居、农业、汽车、环境等行业的升级重构。
专业人才储备不再“头痛医头”
因为之前没有“人工智能”这个本科专业,高校无法批量培养,而人工智能行业在迅猛发展,目前的从业者大多来自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原有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与现阶段技术发展脱节、课程设置过于基础和陈旧,在实际工作中愈加明显。与此同时,社会上面向在职人员、高校学生的培训班提高班,以“快餐”知识形式把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理论,特别是动手实践的一些任务拿来进行培训,结果是课程缺乏大学通常应有的知识体系系统的完整性连贯性,属于“头痛医头”的层次。
就职于国内某知名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李柯(化名)表示,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人才缺口目前很大,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与目前行业发展同步。首批35所院校增设人工智能专业,也是证明了对相关领域的关注和重视。高校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对于增加人才储备,提升全民意识,会有积极的帮助,让大家更认同技术所能创造的价值。数理基础过硬、计算机思维全面,编程动手能力强,思路开阔,对于新事物有极强好奇心,具备全面的分析问题、归纳思路、通过技术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是人工智能业内人士对未来这个专业毕业生的期待。
李柯表示,人工智能专业需要跨多学科领域的知识,需要有很好的数理基础功底,对统计学、概率论等知识需要有很好的理解,同时对于计算机系统、算法也需要有很好的基础素养。另外,由于这个专业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更多更新的技术跟踪实现也要有良好的英语阅读的功底。有硕士或博士的经历和锤炼会更容易在领域内获得好的发展。目前如BAT、华为等为首的巨头,以及大疆、商汤等一系列新兴独角兽企业,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都非常巨大。相关行业新人通常是国内名校的计算机系、电子信息系的优秀博士、硕士。他们也是各家争夺的重点。每年的毕业生抢人大战很激烈。硕士起薪在25万至35万年薪,博士会更高,个别优秀博士可以到50万至100万年薪不等。另外这个行业里从业3年至5年的优秀人才,也能够获得60万至100万左右水平的年薪。岗位通常是研发岗。这类岗位压力大,对技术跟踪和实现需要有较强能力,同时对于实际任务中的难题解决,理论结合实际要求很高。
首批35所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高校名单
❹ 有机器人专业
机器人专业当然是有的,这是这几年新兴的一个专业。很多大学尤其是一些理工科的大学,都开设了机器人专业。比如像是哈工大,机器人的工程专业,还有工业机器人方面的专业。
❺ 机器人工程这个专业到底怎么样就业前景如何可以考研吗
您好,机器人工程专业是一个很不错的工科学位下的自动化类专业,拥有不错的就业前景,考研也有很多的选择和很好的发展,以下是关于以上问题的具体分析和数据调查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机器人专业是一门比较典型的交叉学科,它属于自动化类,设计到了关于控制学,材料学,自动化以及计算机等多门学科内容,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因而此专业整体的知识量和学习难度属于比较大的学科,及要求学习者拥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同时也需要在实验和实践能力上有比较强的执行力,所以总结该专业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但学习面广,对综合素质要求高的工科专业。
❻ 2022年要从事机器人要学什么专业计算机和机器人专业哪个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机器人的发展也迎来了黄金时代。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就业前景广阔。机器人产业是目前比较高精尖的领域之一,很多人虽然听过,但是了解并不多。老师在本期文章主要会告诉大家2022年要从事机器人要学什么专业,还会分析一下计算机和机器人专业哪个好。
二、计算机和机器人专业哪个好?
计算机专业和机器人都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专业。
从学习内容方面来看,机器人工程作为一门交叉专业,是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的,仅仅通过本科四年的学习是不能将这些内容都学透彻的,所以想学机器人工程的话最好做好升学深造的准备,不能只满足于本科学历;计算机专业虽然涉及的课程也比较多,但本科阶段已基本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如果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本科找工作也是不难的。从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未来机器人专业的人才的缺口是比较大的,开设该专业的大学目前也比较少,竞争还没有那么激烈;而计算机专业已经热门了好些年,竞争会比较激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