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本科基础医学题
『壹』 2021医学基础知识试题-生理学试题解析(2021.12.20)
1.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可:
A.提高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B.增强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C.提高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D.减少肾髓质的血流量
2.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主要有:
A.血液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形成超滤液
B.超滤液被集合管选择性重吸收到血液
C.超滤液被肾小管选择性重吸收到血液
D.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最后形成终尿
3. 肾小管的组成包括:
A.近曲小管
B.髓袢降支粗段
C.集合管
D.髓袢降支细段
4. 皮质肾单位的特点包括:
A.肾小球体积较小
B.入球小动脉的口径比出球小动脉大
C.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D.入球小动脉的口径比出球小动脉小
5. 近髓肾单位的特点包括:
A.肾小球体积较大
B.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口径无明显差异
C.出球小动脉进一步分支形成两种小血管
D.在维持肾脏髓质高渗和尿液浓缩稀释方面起重要作用
6. 属于肾血流量的特点的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网中的血压较低
B.肾小球毛细血管网中的血压较高
C.管周毛细血管内血压低
D.管周毛细血管内血压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BC。解析:(1)该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尿生成的调节的知识点。(2)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AC对),促进水坦桐兆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发挥抗利尿作用。此外,抗利尿激素也能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及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B对),提高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为尿液浓缩创造条件(D错)。综上所让租述,本题选择ABC。
2.【答案】ABCD。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尿生成的步骤的知识点。(2)尿生成包括三个基本过程:①血液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形成超滤液;(A对)②超滤液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选择性重吸收到血液;(BC对)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最后形成终尿(D对)。故本题选ABCD。
3.【答案】ABD。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肾的解剖的知识点。(2)肾小管包括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肾小管的初始段高度屈曲,称为近曲小管。肾小管走行在髓质的一段呈“U”形,称为髓袢。髓袢由降支和升支组成。与近曲小管连接的降支其管径比较粗,称为降支粗段,随后管壁变薄,管腔缩窄,称为降支细段。随后折返形成升支细段,继续上行管径增粗成为髓袢升支粗段。髓袢接着连接远曲小管。故本题选ABD。
4.【答案】ABD。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肾的解剖的知识点。(2)皮质肾单位:皮质肾单位的肾小体位于皮质的外2/3处,占肾单位总数的85%〜90%。这类肾单位的特点为:①肾小球体积较小,髓袢较短,不到髓质,或有的只到达外髓部;②其入球小动脉的口径比出球小动脉的大,两者的比例约为2:1;③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包绕在肾小管的周围,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故本题选ABD。
5.【答案】ABCD。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肾的解剖的知识点。(2)单位:近髓肾单位的肾小体位于皮质层靠近髓质的位置,占肾单位总数的10%〜15%。其特点是:①肾小球体积较大,髓袢较长,可深入到内髓部,有的可到达肾乳头部;②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口径无明显差异;③出球小动脉进一步分支形成两种小血管,一种为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缠绕在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周围,有利于肾小管重吸收;另一种是细长成袢状的U形直小血管,深入髓质,与髓袢伴行,在维持肾脏髓质高渗和尿液浓缩稀释方面起重要作用。故本题选BC。
6.【答案】BC。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生理学-尿的生成和排出-肾的解剖的知识点。(2)肾血液循环有两套毛细血管床:肾小球毛细血管和管周毛细血管,它们通过出球小动脉以串联方式相连。①肾小球毛细血管网中的血压轮辩较高,有利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浆快速滤过;②管周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的周围,毛细血管内血压低,同时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高,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故本题选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