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毕业工作吗
㈠ 本科毕业生好找工作吗
本科毕业生好找工作吗
本科毕业生好找工作吗,从HR角度来说,优先从985/211高校毕业的学生中招聘人才,就211学校内部的个人来说,211的学校只不过让你的出生更好看点,下面了解本科毕业生好找工作吗。
本科毕业生好找工作吗1
普通本科毕业找工作容不容易,主要还是看自己的能力。汉语言文学毕业,最好是当老师,或者跟教育有关的行业,比较容易上手。如果你打算在大城市打拼,给你点建议:
1、先找房子,没开玩笑。(除非你之前已经找到公司且公司包住)
2、从你最擅长的、最拿得出手的技能开始考虑。比如你会计出身,听说销售赚钱,那我建议你先从会计做起,为什么?第一你人生地不熟,行业内的情况道听途说不如自己去看一看来的真,先有工作再有想法,你最起码要先站住脚跟。第二你的熟练技能能够得到锻炼,不管你未来往哪个方向发展,老本行是你糊口的“手艺”。这些东西你要先搞清楚,再行判断。
3、有同学吗?远的近的先不管,能联系上先联系一下;有亲戚朋友吗?打个招呼知道你人已经到了。都没有,从你租房的那一刻起开始接触这个城市里生活的人。一开始谨慎点,谦卑一些,多尊少媚,用真心换消息,然后不断筛选出对你有用的,有利的方方面面的消息(从租房信息到行业动向,从哪儿的大米便宜到周围能约会的地方,别小看这个)
4、性格上要有所收敛,积极向上的人最起码不招人讨厌,建立同城的人际关系网不要急,第一批朋友有的时候能帮你一辈子。好处不要盲目给,防止小人占你便宜,关系到位了多走动,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只要在这里生活,是朋友就一定有能帮到你的地方。
5、别轻易树敌,随和点,该忍就要忍让点,生气了气的是你自己,树敌了以后未知的风险会多。跟你不合或者人性有问题的人敬而远之。你是来奋斗的不是来打仗的。
6、硬件设施,比如房、车的问题先不要提上日程,在工作上尽量寻找机会,平日多准备,认真工作,人际关系求稳不求广。一旦从基层跨入管理层,收入有明显提高了,考虑提高硬件水平之前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在这里干一辈子?这个问题不是光问出来就完了,网络上很多评估类题目,做一做没有坏处,什么叫确立目标?这确立目标可不是一句口号,我打字打出来,你看一看就完了,你的目标是混个出人头地还是体验生活?是有进有退还是破釜沉舟?为什么,问自己,问清楚了在行动。
7、苦,烦,恨,忍着,因为不忍也没有用,唯独累了不要忍,忍久了伤身伤神,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能坚持就继续,坚持不了退一步不至于海阔天空,但起码你人平平安安就好。
8、如果你打算在这座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ta,第一不要自卑,第二不要自卑,第三不要让ta自卑。未来是你们的,不是你丈母娘/婆婆的,该勇敢的时候齐头并进,如果ta缩了,记住,错的不是你。
本科毕业生好找工作吗2
普通本科毕业找工作,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什么意思呢,我来先说不难是什么,不难就是相对于大专生,技校生,你的学历还是有点作用的。但前提是你找的工作基本上是很容易替代的简单类工作。也就是工资不高,其实是个中学生也就能干,基本繁琐的基层工作,你要是和跟你抢同一岗位的大专生比,你的优势在于面试选简历而已(要求本科以上),如果用人单位需要你掌握什么技能的时候(一年以上经验或者精通某某),那你又一点优势都没有了。总而言之,就是对于“学历本科以上”这句招聘的话有用,仅此而已。
某些人劝什么大学生不要在大学虚度光阴老老实实学点技能考证什么的,没有错,但是!!没有什么用。就如那句听懂了很多道理但是仍然过不好一生是一样的。普通本科大学生,在没有真正毕业出来面对社会的毒打的时候,他压根意识不到大学所学的很多和社会脱节甚至没有什么用,他依旧是学生思维,依旧是下课呆在宿舍玩游戏和看抖音直播煲剧。大部分普通二流三流大学生就是这样的,你说什么社会残酷他没面对的时候他永远不懂,他只求期末不挂科顺利毕业就行。至于你说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高考已经决定了,你要是上不了一流大学985211,你就是个普通人水平,而普通人最大特点是什么,平凡。对了,就是甘于平凡,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就拿我自己来说,一出社会便明白了社会的残酷,虽然我毕业那年还未有茂易战,但是经济环境也不好。在后来找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学生三个字其实对你来讲就是一个负担,什么意思呢,就是多多少少对自己无能感到焦虑。虽然大学生在中国的比例是很低,但是我认为普通大学生是真的没有比自己父辈牛逼到哪去,在用人单位里你就是一个和大专生同等层次的打工仔,扪心自问,大学专业书你读了多少心里没点逼数?大家无非就是高中稍微比别人聪明一点点多看了点书,考上了大学。但是在具体技能方面大家却并没有学到多少,学的都是如何应对期末考试,这就是客观事实。所谓绩点,奖学金,班干部,跟你讲,这在社会面前都算个屁,为什么我等下讲。
因为还有另外一点,我出来社会后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现在社会工作基本饱和,而且经济不景气裁员很多。而如何能快速找到工作,就三个字,靠爸爸。普通大学毕业生如果自己普通,家庭也普通,父母没有在你毕业的时候给你铺路,那就是相当难了。靠关系找工作那是大有人在,而且现在不得不这样。没有关系你连门都摸不着啊,你手里毕业证敲门砖有啥用。比如某某政府基层招人,但是是临时编不算公务员,要考试。你以为真的是面向社会考试?你以为真的是大学本科毕业要求就可以?真的是天真,政府临时编大把人抢着干,考试只是表象,轻松好的岗位全部已经被关系户,富二代官二代抢走了,人家也不缺钱就是找个工作混混日子,不然你以为呢?没有关系你就是炮灰。问题人家也是本科,人家爸爸也要求关系弄到的名额,凭什么给你一个只是会考试高分的人进去?社会的复杂程度超乎你的想象,人家爸爸在花钱送礼的时候你爸爸在干嘛?虽然我一开始在学校的时候觉得中国走关系这种现象十分令人不爽,但是凡事存在必有道理。出了社会的人都懂。
你说你要是不进体制,不去公务员不去国企。要去私企上班,靠自己。确实没错值得赞扬,但是你知道私企剥削有多严重吗?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BAT这些月入上万的做梦就可以了,你没实力没关系进不去的。私企嘛,用工不规范,加班是常态,工资说扣就扣,可能连公司说倒闭也是分分钟的事。很出奇吗?不出奇,很多小公司是这样的。老板说你不行就是不行,大环境经济不行说裁你也很正常。参考华为京东,大公司想让你走也是有很多办法的。小公司嘛就更不用说,这个时候你就明白,你,没得选。乖乖当社畜,不然就失业。
好好放低自己,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是个什么样层次的人,在无数次碰壁和失败就会渐渐明白。刚出大学谁不是热血沸腾,以为工资上万自己努努力不是问题。但是等自己被社会毒打后你就明白,作为一个普通人,很多时候就是没得选没法选。一个人在社会上固然是靠自己努力奋斗,但很多时候你的'父辈资源,奋斗的方向,什么学校毕业已经决定了你的职业上限。真的就是这样,社会已经加速固化,真正大学生还就是那些精英学校毕业出来的,中国大学为什么扩招,就是提高服务业等一大部分基层岗位的人口素质,恰恰我们就是这批人,素质是高了,但是你的阶层也在你父辈层面固定了。以后能做到不让阶层下滑就已经是本事了。
本科毕业生好找工作吗3
1、读211有用吗
现在找工作不要说211本科毕业很难找,就是985本科毕业要想找一份特别好的工作也很难。要想找个很好的工作,能力到位完全还是可以实现的。
找不到,从侧面说明,作为211的本科学生能力还不够。比如学习能力,实习经历,社团经历等。
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只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得客观公平的去看待。而且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存在这主动失业和被动失业两方面。可以说这个问题是各种复杂原因产生的。我们不应该因为这个就否定读书的用处。
2、本科学历有多重要
社会竞争的加大,使企业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它们有资本刷掉那些不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人。本科教育大众化的时代,各种学历教育层出不穷。比如“专升本”、“自考本科”、“在职读研”等,不仅“迷惑”大众,也“迷惑”了企业。
本科学历固然重要,但我们更要看一个人的努力程度。特别是现在211、985在逐渐淡化的情况下。要说双非研究生不如211本科生,只不过是少部分曾经占优势的人不愿承认后来者比他们强罢了。
个体的竞争与个人的能力关系很大,反而学历仅仅就是那一块敲门砖。当然,能够获得211、985学历的人是非常优秀的,毕竟这是从独木桥上走过来的。越是优秀的人歧视越少,反而是一些不知所以的人,才会在那里一味的说着“双非”的不是。
㈡ 普通本科毕业后,真的很难找到工作吗
作为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我的母校虽然是一所普通本科大学,但是我还是觉得她是一个很不错的大学,这是前言。
然后我个人的感受就是,找工作不难,但是想要找到一个好的工作确实不容易。
希望对偶然看到我回答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第一,明确自己考不考研,不考研的话,一定要抓住大三暑假的时间,这个时间一般都是各个大企业招聘管培生实习的时候,条件都会很严格,待遇也并不会高,但是一旦通过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毕业之后作为管培生进入大企业,无论是工资还是未来的晋升,都会相当不错。
第二,多参加实习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明确自己不考研了之后,假期就不要在家懒着了,多出去实习,不是找工厂,也不是去做收银员赚点零花钱,去找一些公司,集团,投简历去参加他们的实习,可以学到职场上很多东西,这些东西在学校是学不到的。
第三,一开始的工作都是很基础的工作,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觉得公司不重视自己,只是除非专业对口,不然你会发现上班之后很多东西需要你重新去学,一下子给你很复杂很难的工作,你会想哭的,所以,从容易开始上手,反而可能是前辈对你的善意,让你慢慢来,不想吓到你,做好小事,积累好经验,自然就会有你大展身手的机会。
愿所有人前途一片光明!
找工作不难,难的是找一个好工作。
这个不一定啊,不要对本科教育这么悲观。看下统计结果:
学历人群在总人口的占比 本科不到4%,专科不到7%
所以,不能一上来就否定本科毕业生的本身价值。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本科学历毕业是不是真的不好找工作,工资最能反应市场对毕业生的认可和就业难度,工资高说明市场需求大,工作好找,工资低说明市场需求小,就业难。
2018年薪资前20的专业
2018年薪资后20的专业
除了专业差别,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学校,985/211毕业,本科生在就业市场绝对炙手可热
985、211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大幅度领先普通高校
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平均薪酬最高,达到9065元。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平均薪酬为9042元和9020元。
位居前十的高校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 中央 财经 大学等,这些高校2015届毕业生和2013届毕业生薪酬水平相比2017届毕业生也有较大提高。
整体来看,排名靠前的大多是原985和211重点建设高校,普通高校毕业生薪酬水平差距较大。
所以,不是本科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是混日子,混文凭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考好大学难吗?大学生工作好找吗?有的人说都不难,有的人说都难,2019年大学毕业人数高达843万,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985/211这些重点大学毕业生还好,无论是工作还是读研都有一定的优势,对于本科毕业于重点大学的学生来说,找工作有着学历的优势,读研还有保研的优势,这可能让很多普通大学毕业生感觉到不公平,其实你也没必要去抱怨,因为这一切的发展在你高考结束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大学的好坏决定了你的起点,而想缩小与别人的差距,你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很多人都说高三很苦,其实等你上了大学才知道,要想让自己更优秀,你大学可能要比高三更忙,因为大学值得你做的有很多。
说工作难找是假话,但是专业对口工作就不一定好找。
专业有热门与冷门,2019年843万的大学毕业生是个庞大的数据,而且2019年高考人数也破了千万,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你要认清楚这个事实,考大学与大学生就业竞争都很激烈,所以说,不要以为自己在学校读书就很舒服,你不努力的话就会被淘汰,大学生即便对自己要求不高,至少在本科阶段要在专业上有所造诣,这样不至于大学毕业会迷茫,说句实话大学生找工作不难,找个工作很简单,既然上了大学就应该找份有发展潜力的工作,尽量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如果对口工作实在太坑,你可以选择转行,而不是选择坐以待毙。
大学生转行要慎重,转行不成功就是浪费时间。
都说IT行业一直以来都是热门行业,说白了就是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等专业,IT行业之所以是热门专业,是因为这是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不过现在的IT行业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因为都知道这是个热门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成了很多人的首选,主要原因是这个行业月薪比其他行业要高,我很多朋友大学读的并非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找的工作不理想或者找不到工作,后来都选择转行干IT行业,花几万去培训编程,其实这种成功率并不高,大部分都是失败的,所以说,转行要慎重考虑,像那些转行失败的向 社会 交了学费,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最好的转行就是你跨专业考研靠谱,考上了等于三年专业上的继续努力,足矣让你在毕业时找到不错的工作。
不要以考研的名义躲避找工作,现实从来不会跟你开玩笑。
每年考研人数都在不段上升,特别是往届大学毕业生辞职考研的大有人在,考研成了很多人的第二次“高考”,但是大学毕业都是成年人,考研没有人会管你、监督你,高考是千军万马一起春夏秋冬,考研是一个人孤独坚持与努力,无论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还是往届大学毕业生,考研就要全力以赴,不要以考研的名义躲避找工作,即便你研究生毕业还是要面对现实的。考研的录取率并不高,越是名牌大学其分数线越高,2019年三十四自主划线高校录取分数线都有所上升,而且对某些单科成绩都有要求,考研要全力以赴,要在考研与工作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不要最后工作没找,考研又成了炮灰,现实从来不跟你开玩笑。
普通本科毕业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好高骛远,梦想可以有,但是不要妄想,因为仰望星空还需脚踏实地 ,刚毕业进入 社会 ,尽量找专业对口的工作,虽然学历暂时决定了你的起点,只要努力你一样可以实现弯道超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工作两三年的普通本科毕业生,最后都能够进入企业高层一样,因为 社会 成功不仅仅靠你的智商,还有你的情商,往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其实都是你能力的体现。
后面经过大一、大二、大三,直到大四,当真正要面临考研和就业的抉择的时候,我才又真正开始审视这个问题。
2019年下半年,学校组织一系列的秋招,为我们这些刚刚进入大四的学生准备的。我当时发现了一个现象。华润集团来我们学校招聘,补充一下,华润是国企,在2019年世界五百强企业排行榜中排在80位,它主要是看上了我们学校能动学院和电力学院的学生,但是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只要足够优秀都会要,没有特别硬性的规定,当时华润开专场招聘会,是在北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各个学院的各种晚会的主要举办地,很有牌面,地方大,去的同学也多,位置不够坐,许多人还站在后面听。后来在 体育 馆举办的大型招聘会,在上百个企业里面,对于那些上点档次的企业来说也是蛮好的景象,学生排着长队等待面试。与这些好看的景象不同的是,那些相对次一点的小企业却“生意惨淡”,只有零星的学生愿意去它们的招聘位置前参加面试。由于招聘会也多,这样的现象我在教学楼里面也时常看到,当时是一个企业一个教室,好一点的企业“门庭若市”,次一点的企业却“门可罗雀”。
然后我对这个问题就开始有些看法了。我现在认为那些好企业、名牌企业只要985、211或双一流高校的学生,而对这些普通本科毕业生“置之不理”是可以理解的,这不是我们天天口中喊的不公平。我们(“四非”院校毕业生)在参加招聘会时都知道要削尖脑袋去好企业,它们福利好,工资高,我们为它工作,它能给我们的报酬比那些小企业高得多,所以就出现了上面的现象,这个时候,那些次一点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的时候,可没有天天向政府、向媒体哭爹喊娘说这些本科生只去参加好企业的面试,对我们这些小企业不公平。那么,那些好企业只招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的时候,我们就要去网上喊不公平了?我们都知道去挑好企业投简历,人家好企业挑重点大学的学生就不公平了?好企业没给我们机会,我们不是也没给小企业机会吗?
还有说法是,普通本科毕业生能力不一定比那些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差,我们照样可以为企业创造出巨大价值。那么,我也想问一句,我们当时在招聘会上看不上的那些小企业还有可能是下一个世界五百强,怎么不去向它投简历。
其实这里面没有什么不公平,这是正常的平衡。我们口中所谓的不公平,对那些重点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公平。相同条件下,选择对自己或对自己单位最有利的,这是正常的人的行为。而且不容置疑的是,整体来看,重点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确实比普通院校综合素质高。虽然确实好大学也有渣渣,普通大学也有精英,但是离开概率谈问题都是耍流氓。
所以可以设想的是,如果你是500强企业的HR,你会放着重点大学一抓一大把的合适员工不要,费时费力的去普通本科撞那个小概率吗。
从另一个角度看,是我们作为大学生的天真和傻在作祟。我们从小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都是大家一起考,都是有参加考试的机会的,高考更是公平,全国学生一起考,也都是有参加考试的机会的,都是有概率有希望的,为什么到现在一下连参加考试的机会都没有了呢。殊不知,企业是牟利的,政府是没办法,要尽可能促进 社会 的公平公正,不会提前取消你的考试资格,企业可没有这个义务,企业需要的是花最少的时间招到优秀的员工。
那么怎么办呢?作为普通本科的毕业生如何才能早些奔小康?我认为,首先要认清现实,相较于重点大学毕业生我们就是处于劣势,抱怨不公平于事无补;其次通过考研提升自己,这是上升的最快道路,但不可否认,这条路并不适合所有学生;最后就是就业,脚踏实地,在岗位上继续学习,日积月累,其结果是可观的。
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讨论。
刚刚过去的毕业季,毕业生总数达到了834万,创 历史 新高,我们国家绝对是不缺人才的。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会进一步增长,也就是说毕业生人数会不断地上升。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增速的放缓,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及一些外部因素,导致 社会 新增就业岗位减少。
这两方面原因会使毕业生人数占新增就业岗位的比例不断变大,其实早在 2007 年,占比就超过了 50 %。
也就是说我们这些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就业市场的主力军,目前我们国家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占总人口大约 4 %,而我们也有年轻的优势。
所以对于普通本科的毕业生来说,找一个工作或许不难,而找到满意的工作挺难。
当然,除去一些非常顶尖的公司,普通本科毕业生并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之前,我听到了很多 HR 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他们不是非常喜欢挂科的同学,我们大家都会觉得挂科没什么,但是他们会认为挂科是不自律的表现。
大家在大学里会有很多证要考,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四六级是很多公司都会要求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四六级考过。
这非常的关键,不仅校招企业会这样要求,社招也同样如此。
今天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通过做淘宝做公众号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其实那些做亚马逊的收入可能更高,而做亚马逊需要比较好的英文基础,一般最低为六级。
请相信这样一句话,有经验的人会胜过有理论的人。
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没有那么幸运,同时伟大的企业也是极少数,很多公司都希望能够找到来了就能用的人。我们其实也应该理解,因为商业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运营压力。
所以如果我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可能能够因此获得企业青睐,所以在你大学的前两年,可以多去结识更多的人,做更多的尝试。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总之一定要有非常强的危机意识,这是所有想法能够有意义和得到真正执行的基础。
难与不难,得看自身学历、能力与申请职位要求的匹配度,如果眼光很高,能力又欠缺,这叫才不配位,自然难找工作。
近几年经济发展放缓,用工需求减少,再加上高校扩招毕业人数显著增加,双重挤压,就业压力确实比较大。
2014—2018年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
5年间,全国总共毕业的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含博士)分别为:2357.86万,2342.41和283.37万,共计4983.72万,各学历层次所占的相应比例分别为:47.3%、47.0%和5.7%。
从上可以看出,博士研究生比例相对较小,稀缺度高,而本科与专科生基本持平, 普通本科生已无明显优势。
2020年,应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74万人,再加上突如其来新冠肺炎对产业的严重影响,今年的就业更加艰难。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怎么办?
01 进一步提升学历。 走考研之路,毕竟研究生就业比本科生有优势。
02 端正就业心态。 别挑三捡四,要求过高,差不多就得了,确保先就业。
应届毕业生千万别因为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而拒绝降低标准找工作,人一旦闲下来1—2年无事可干,心就会颓废,再加上无工作经验,以后将更难找工作。
03 未雨绸缪,充分准备 。如果是末毕业的在校生,可以提前准备,明确你的就业方向,职位要求,根据这些要求,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04 适当降低就业要求。 通过网络多获取就业咨询,增加专业相关职位求职意向,扩大就业地域范围,适当降低薪资标准。
05 把目标放长远。 安下心来,在工作岗位上好好学习,历练2-3年,积累工作经验,再跳槽,工资水平将有望明显提高。当然,边工作边准备在职考研也是一条可走之路。
所以,尽管就业难,如果提前准备,改变思路,作眼长远,好未来也是可期的!
看个人吧,本科其实知识量应该是够的。看看你的其他能力怎么样,还有家庭的 社会 关系网。
每年毕业季,毕业生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不过三分之一多一点,其他的是专科毕业生。
找工作,不难。难在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想要好的生活条件、好的工作环境,除了学历,更重要的是能力!
本科四年,努力学习。拿到好的绩点,考一些必要的资格证书。相信就业不会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也不会难!
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个不一定的,就看两方面,一是拼知识学历,这个是敲门砖,这个对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有很大帮助。二是如果没有学历,就拼大胆拼闯进不怕死不怕累能拉得下脸皮,全中国不可能都是大学生吧十个大老板土豪暴发户不可能都是高学历大学生吧 大多数普通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确实不好就业、待遇也很低,主要因为他们大学期间的受教育质量不高、自己不够努力(较差大学,打 游戏 、谈恋爱、旷课成风,很少真正有人在学习和会追求进步)、专业素质和能力较弱,所以才就业不大好;
只要足够努力、扎实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情商比较高,一般不难找到比较好工作,甚至可以找到相当好的工作,不必灰心,做您该做的,好好学习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