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本科生教學
❶ 北大的教育理念是什麼
「兼容並包」、「學術自由」。
蔡元培主張「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對北大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聘請各種不同政治傾向和學派的著名學者,在學術上各抒己見、自由探討,出現了生機勃勃的校園學術氛圍,為北大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一直是北京大學的辦學理念。
(1)北京大學本科生教學擴展閱讀: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後,於1912年改為現名。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等一批傑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學任職或任教。
❷ 北京大學本專科學生是什麼意思
本專科生的意思一般是指就讀於既有專科層次又有本科層次專業的學生,學生在此專業讀兩年或三年以後獲得的是專科學歷,若讀四年或五年則獲得的是本科學歷。
❸ 北京大學數學系本科各專業教學計劃
題主要在這里獲得現行各專業教學計劃不大可能,建議網路搜索「北京大學XXX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看一看。比如搜索「北京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屬業人才培養方案」可以找到2014年等年的培養方案。
註:現在一般都不叫「教學計劃」而改稱「培養方案」了。
❹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很多本科生上課時總看GRE,不聽老師講課,為什麼
1、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在中學里最優秀的學生,也普遍有「追求力所能及的最高點」的素質,在中學時,聽說清華北大最好,就努力考到這里,到了大學,了解到美國的大學(特別是名牌大學)在世界上認可度高、中國就業市場最吃香,就努力往那裡奔、考GRE,這很可以理解啊。
2、最好的大學其視野也最開闊,清華、北大是典型的開闊眼界的地方,接觸了西方思想、想到美國去看看甚至長期生活的也有很多。
3、即使不大了解美國大學,多年的「優秀學生」品質也會使很多人爭相攀比——「都是所在省的理科狀元,憑什麼他去得美國我去不得?」 學校是有各種風氣存在的。我部分同意樓下的觀點,清華北大的學生也不都考GRE,但是因為學生實力強,容易形成風氣,所以顯得比別的學校多一些這樣的現象。
❺ 北京大學教務處印章什麼樣啊能描述下么最好有圖片。
是北京大學教務部,排的是畢業成績單學校的蓋章。
❻ 北京大學教務部具體在校內的什麼位置,謝謝了!
您好,北京大學教務部具體位置在紅四樓(備齋),也就是未名湖的北側,那裡有一排古色古香的辦公樓,紅四樓就在那,挨著研究生院,到那邊就很好找了。
❼ 請問北大哲學系的本科生用的是哪些教材
《西方哲學簡史》《現代西方哲學新編》《中國哲學史》《中國現代哲學》《東方哲學概論》等等。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是二者合一的教學院系。北京大學哲學系始建於1912年(壬子年),於1914年開始招生,是我國高等學校中最早成立的哲學系。創建之初為北京大學文科哲學門,亦稱"中國哲學門",1919年更名為哲學系。歷史上,著名學者蔡元培、胡適、蔣夢麟、熊十力、唐鉞、鄧以蜇、湯用彤、梁漱溟、金岳霖、馮友蘭、宗白華、朱光潛、馮定、陳康、賀麟、沈有鼎、洪謙、張岱年、胡世華等先後在這里執教。北京大學宗教學系成立於1995年,是中國最早的宗教學系,現已成為國內一流、國際著名的宗教研究重鎮。北京大學哲學系和宗教學系合並招生,共同培養。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本科分成三個專業。哲學專業始於1912年,培養具有高等哲學素養的復合型人才,畢業生具有豐富的哲學史知識和縝密的哲學思維能力。哲學專業(科技哲學與邏輯學方向)始於1987年,培養兼具自然科學和哲學知識背景的綜合型理論人才和科技傳播、科技管理人才。宗教學專業始於1982年,培養宗教學理論人才和宗教事務管理人才,畢業生熟悉各大宗教的主要教義和歷史,善於分析復雜的宗教現象。請問北大哲學系的本科生用的是哪些教材?
❽ 請問,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屬於北大嗎是否正規這個學院是獨立發畢業證書嗎國家認可嗎
北京大學的教育學科歷史悠久。早在1902年,京師大學堂即設立師范館,開設教育學課程,培養教育專門人才。1924年,北京大學設立教育學系,蔣夢麟、胡適等著名教育家先後擔任教授會主席或系主任。1949年,根據政府的統一規劃,北京大學教育系科調整至兄弟院校。20世紀80年代開始,教育學科在北京大學又逐步得到重建。1980年高等教育研究室設立,1984年發展為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1999年建立教育經濟研究所。2000年,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經濟研究所與電化教育中心(前身為1973年建立的電教組)部分機構合並,成立北京大學教育學院,首任院長閔維方。現任院長文東茅、副院長閻鳳橋、李文利和尚俊傑,書記陳曉宇、副書記侯華偉。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目前設有教育與人類發展系、教育經濟與管理系、教育技術系三個系,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經濟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兩個研究所,基礎教育與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研究中心、德國研究中心、數字化學習發展研究中心、企業與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領導與政策研究中心、國際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育信息化國際研究中心八個研究中心。學院承辦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學教育評論》(季刊),並且是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秘書處所在單位。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具有教育學、公共管理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高等教育學、教育經濟與管理、教育技術學三個碩士點,高等教育學、教育經濟與管理、教育學原理三個博士點,開發了高級教育行政管理博士(Ed.D.)和高校管理碩士項目。其中,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學院還設有教育學、公共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兩個博士後流動站。教育學院注重人才培養,尤其注重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歷年來為國內外高等學校、教育管理部門以及相關機構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現在校研究生307人,其中碩士研究生86人,博士研究生221人。
教育學院擁有一批知名學者,師資力量雄厚,學科背景多樣,學術視野開闊。目前有教授14人,副教授17人,講師4人,行政教輔9人,博士後7人,其他科研行政助理等14人,共計65人。
教育學院的科學研究以教育領域的重大現實問題和基礎理論問題為中心,注重實證研究及研究過程與方法的規范化;在高等教育、教育經濟與財政、教育政策、教育技術、教師教育等研究領域形成了特色;注重政策咨詢和社會服務,多項研究成果對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教育學院注重國際學術交往,多數教師具有出國留學或進修經歷,並與多所世界著名大學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福特基金會等國際組織保持密切的交流與合作。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致力於探索和發展教育領域的專門知識,培養知行合一的教育領導與研究人才,繁榮我國教育事業,推動教育科學進步。
❾ 北京大學網路教育學院是本科嗎
是專升本層次制的。
北京大學醫學網路教育學院成立於2000年10月10日,系北京大學的二級學院,隸屬北京大學醫學部管理。是國內首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遠程教育機構。依據教育部[2000]1號文件,由北京大學醫學網路教育學院自主招生,國家承認學歷,教育部電子注冊。累計為社會培養6萬余名醫學人才。
開設專業
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