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低於本科線20分可以復讀嗎
Ⅰ 今年高考本科落榜了,高出三本線20分,是復讀還是選擇專科糾結中。。。
太不幸了。建議復讀。高出三本20多分,表示你身本就是本科的能力,復讀一年二本版沒有多大問題,沒權准就是一本,或上名牌大學。高職高專畢業後是專科,盡管就業可以,可是你失去了很多再次考的機會,因為你的起點太低了,像公務員考試等,你失去了起點了。另外,考完後,用二三十天的時間專門做填報志願的功課,將各類學校每年投檔線、專業錄取線分析好,然後你再填,就不會落榜了。
Ⅱ 高考成績不滿意,只能選擇復讀嗎
分數差本科線20分以內,可以考慮復讀一年,因為本科和專科的發展前景差別還是挺大的,如果復讀一年能考上本科那還是很值得的。
如果分數差得比較多,讀專科比較實際,選擇一個自己喜歡並且好就業的專業更重要。
另外,如果復讀,可以找一個私教幫助自己。
Ⅲ 低於本科線20分,想上本科怎麼辦
沒上線就沒辦法了,要麼明年再考。
注意:你本科沒上線,其他任何形式的招生都絕對不可能是統招全日制。
Ⅳ 已經是復讀生今年高考過本科線20分,卻沒錄取,是復讀還是上專升本 實在不想復讀第二年
可以讀專升本,而且可以升一個比較好的本科,現在最好讀一個好學校的專科
Ⅳ 2019年高考,分數低於二本線 20分,還能報二本學校么有推薦么
分數低於二本線20分,是上不了二本,可以報蕪湖職業技術學院、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柳州職業技術學院等。個人比較推薦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是1999年經教育部批准創辦的全日制綜合性高職院校,由溫州機械工業學校、溫州商業學校、溫州經濟學校、溫州業余科技大學等4所國家和省級重點中專合並組建而成,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
學校現有高教園區校區、鹿城校區、甌海校區、瑞安校區、永嘉校區等五個校區,校園總佔地超1200畝,在編教職工8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12000餘人。
合作交流:
學校實施「中企走出去溫職院伴隨成長計劃」,以服務中資企業走出去為重點,牽頭成立「中國-柬埔寨職業教育合作聯盟」和「柬埔寨研究中心」。助力優質產能「走出去」,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義大利培訓中心、南非培訓中心,向南非、柬埔寨等國家輸出各類標准20餘個。
以上內容參考: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官網——學校簡介
Ⅵ 高考超一本線20分該復讀嗎
看你對自己的要求嘍,當然還有自己的實力,如果實力就那樣,復讀也沒啥用
Ⅶ 我是2018屆高考生,但是離本科線差了幾分,不知道是復讀還是上專科,急啊
分數差本科線20分以內,可以考慮復讀一年,因為本科和專科的發展前景版差別還是挺大的權,如果復讀一年能考上本科那還是很值得的。
如果分數差得比較多,讀專科比較實際,選擇一個自己喜歡並且好就業的專業更重要。
祝你好運。請採納。
Ⅷ 已經是復讀生今年高考過本科線20分,卻沒錄取,是復讀還是上專升本
怎麼說呢,很多東西經歷一次就已經夠了,更何況是高考。你已經努力過了,沒必要一定要走高考這條路。成功從來就不是自古華山一條道,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你還是失敗了,並不代表你的人生已經失敗。高考失利只是說明你不適合走這條路了,你可以通過其他路徑走出人生精彩。有志者事竟成,上天不會辜負一直努力奮斗的人的!相信自己的決定!
Ⅸ 高考比本科線高出20分,是選擇復讀還是上大學
針對高考分數超過一本線20分,選擇復讀還是去上大學這個問題,要從實際出發去看待,可以綜合下面幾個要點:
1、高考成績與平時成績的相差度
如果平時模擬和月考成績都很好,可以發揮正常水平,知識點掌握也很好,超過一本線很多分,而這次高考卻出乎意料只超過20分,與平時成績的相差太大,可以考慮會去復讀,這樣爭取明年還是有機會考一個更好分數。
2、心態
因為復讀壓力是有的,家人和學校,朋友等各方面的壓力,要問自己是否可以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克服壓力和提高學習效果,才做決定,因為這個會決定高考的結果。
3、分析這次高考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
對於這次考試的分數,自己要從實際去分析,是否存在內因和外因,內因是否由於緊張或身體等其他因素導致發揮不好,還是由於遲到或其他特殊外在因素引起。綜合考慮,就可以做出是否復讀的決定。
4、和家人良好溝通
家人的鼓勵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復讀的時候,靜下心來和家人聊聊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如果想復讀得到家人的支持和認可,自己會更好面對生活和學習。
復讀注意事項
復讀與否要看個人的具體情況來定。如果是平時水平的正常發揮,那應當是沒有遺憾,不需要復讀,青春的一年光陰也非常寶貴;
決定復讀,無疑是一條困難重重,飽受議論的道路。決定復讀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對於復讀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前要有心理准備。很多復讀的學生越補越差原因就是沒法正確解決這些問題。
比如自己考試成績變化不大甚至有所退步,面對身邊很多人的成績對比,和應屆生的對比等等。這些學生實際上給了自己很多壓力,導致心理上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懷疑自己。關鍵取決於考生自己對現狀和未來的把握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