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高考重點本科錄取人數
❶ 1995年一本錄取率
錄取人數為93萬,錄取率為37%
1995年全國高考報考人數為253萬人。錄取人數為93萬人,1995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為253萬,錄取人數為93萬,錄取率為37%。
❷ 河南1995年高考人數
1995年河南考生一共18萬左右,大專線以上大約有一萬二千人,還有一部分特招,保送名額,錄取率大約是十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十左右。
❸ 95年陝西高考一本二本錄取率
錄取率為37%。
1995年全國高考報考人數為253萬人。錄取人數為93萬人,錄取率為37%。高考是高等學校選拔新生的制度,中國有1300多年科舉考試的歷史,這一制度曾顯示出選拔人才的優越性,深深地影響了東亞各國。1978年,又有610萬人參加高考,錄取率僅為7%。
❹ 95年全國高考報考人數
1995年全國高考報考人數為253萬人。錄取人數為93萬人,錄取率為37%。
高考是高等學校選拔新生的制度,中國有1300多年科舉考試的歷史,這一制度曾 顯示出選拔人才的優越性,深深地影響了東亞各國。
(4)1995年高考重點本科錄取人數擴展閱讀
改革過程
1、70年代重新恢復高考眾人爭過獨木橋。
2、1952年,我國的高考制度創立,「文革」期間曾一度中斷。
3、1977年,高考恢復。全國570萬考生,當年共錄取了27.297萬人,高考錄取率僅有4.8%。
4、1978年,又有610萬人參加高考,錄取率僅為7%。
5、1979、1980兩年,高考錄取率依然低於10%。直到1981年,高考錄取率才達到11%。
6、1984年,我國開始保送生的試點,即由中學推薦,高等學校考核同意,免予參加高考,直接進入高校學習。
7、1984年9月,英語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此後的幾十年裡,英語成為了必不可少的考試科目。
8、1985年首先在廣東省進行了英語、數學兩科的試點。
9、1988年,這項改革試驗擴大到語文、數學、英語等5個學科,英語科則擴大到全國17個省(市、區),涉及100萬考生,經過由點到面的改革實踐,上海、浙江先行試點普通高中畢業會考。
10、1989年7月,原國家教委決定在全國試行高中會考制度,並在會考的基礎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
11、1989年原國家教委決定將標准化考試在全國推行。
12、20世紀90年代初,保送生計劃人數曾一度擴大。但保送過程中出現了中學為了提高名牌大學的升學率,「推良不推優」的傾向,出現了申報作假、幹部和教師子女保送比例過高等現象。
13、1991年,湖南、雲南、海南三省於1991年進行了在高中會考基礎上減少高考科目的改革。
14、1995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實行了會考後的高考「3+2」科目組設置方案,即語、數、英三科為必考科目,文史類加考政、史;理工類加考理、化,每科滿分原始分150分。
15、1999年教育部規定,全國所有保送生都必須參加綜合能力測試。
16、1999年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後,廣東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語文、數學、外語三門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選擇1-2科。
17、「3+X」科目改革的實施,在客觀上改變了以往全國一張試卷、一種高考模式的狀態,多樣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這一改革對考試內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
18、2000年,教育部決定實施分省命題,上海、北京率先單獨組織高考命題工作。同年,北京、安徽等省區市試行春季高考改革,一年舉行兩次高考,試圖改變「一考定終身」的格局。
19、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華等22所著名高校擴大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在自主考試與面試的基礎上進行初選,入選考生參加全國統考,成績達到學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的可以由學校決定錄取,招生比例為學校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的5%。
20、2004年內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後,安徽、北京也相繼選擇退出。與此同時,參與自主命題的省份也在逐年擴大,已有16個省市區全部或部分實現了自主命題。統一考試的格局被打破,統一招生方式也在試圖破冰。
21、2005年夏天,在中央領導的親自批示下,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個部委牽頭組織啟動了素質教育大調研。最終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研究報告》。
22、2006年,全國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擴大到53所大學。這項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權,擴大了不拘一格選拔人才的操作空間,同時對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著積極的導向作用。
23、2010年,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正式發布,「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成為高考改革的三大關鍵點,高考改革正式進入「窗口期」。
24、2013年,在教育部的牽頭下,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制訂工作再次開展,在「文理分科」、「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納入高考成績」等重大改革措施上,各方爭論很多,遲遲難以通過。
25、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納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等多項具體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確被提出。
26、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等4份重要文件。
27、2014年9月3日,《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發布。
28、2015年5月,教育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聯合印發《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管理規定(暫行)》,包括:提供現行盲文試卷;提供大字型大小試卷;優先進入考點、考場等。
29、2015年5月21日,北京教育考試院召開高考考務工作會。2015年高考,考生依然必須攜帶准考證和身份證入場,如果考生忘記或者遺失了身份證(或准考證),監考員可以先驗證考生相貌,
如果與准考證存根上照片相符,可以先安排考生進場考試,要求考生下一科考試時帶來。
❺ 1995河南省高考本科上線率
上線率在三四十%
高考報考人數570萬人,錄取27萬,錄取比例為29∶1.約4.8%. 1978年,610萬人報考,原計劃招生29.3萬人,後增加近11萬人,共錄取40.2萬人.新生當年秋入學.
❻ 浙江1995年高考人數
253萬人。
1995年全國高考報考人數為253萬人。錄取人數為93萬人。錄取率為37%。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National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簡稱「高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
普通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高考由教育部統一調度,教育部考試中心或實行自主命題的省級教育考試院命制試題。
考試日期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地區含6月9日),各省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
高考並非中國公民獲得文憑學歷的惟一途徑,還有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等途徑,所取得學歷都是國家認可的學歷。
2015年1月1日起,高考逐步取消體育特長生、奧賽等6項加分項目 。2019年5月6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指出,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加強對中學高考標語的管理,堅決杜絕任何關於高考的炒作。
2020年,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時間推遲至2020年7月7日至8日。
❼ 1995年至2005年全國高考考生人數
1995年:93萬
1996年:97萬
1997年:100萬
1998年:錄取108萬人
全國高校2008年,高考招生人數創新高,計劃錄取599萬人,考生1050萬。錄取比例57%
..
❽ 85年高考重點大學錄取率
1、1985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76(萬人),錄取人數62(萬人),錄取率35(%)。
2、1977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570(萬人),錄取人數27(萬人),錄取率4.8(%)。
1978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610(萬人),錄取人數40.2(萬人),錄取率7(%)。
1979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468(萬人),錄取人數28(萬人),錄取率6.1(%)。
1980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333(萬人),錄取人數28(萬人),錄取率8(%)。
1981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59(萬人),錄取人數28(萬人),錄取率11(%)。
1982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87(萬人),錄取人數32(萬人),錄取率17(%)。
1983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67(萬人),錄取人數39(萬人),錄取率23(%)。
1984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64(萬人),錄取人數48(萬人),錄取率29(%)。
1985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76(萬人),錄取人數62(萬人),錄取率35(%)。
1986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91(萬人),錄取人數57(萬人),錄取率30(%)。
1987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28(萬人),錄取人數62(萬人),錄取率27(%)。
1988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72(萬人),錄取人數67(萬人),錄取率25(%)。
1989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66(萬人),錄取人數60(萬人),錄取率23(%)。
1990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83(萬人),錄取人數61(萬人),錄取率22(%)。
1991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96(萬人),錄取人數62(萬人),錄取率21(%)。
1992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303(萬人),錄取人數75(萬人),錄取率25(%)。
1993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86(萬人),錄取人數98(萬人),錄取率34(%)。
1994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51(萬人),錄取人數90(萬人),錄取率36(%)。
1995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53(萬人),錄取人數93(萬人),錄取率37(%)。
1996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41(萬人),錄取人數97(萬人),錄取率40(%)。
1997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78(萬人),錄取人數100(萬人),錄取率36(%)。
1998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320(萬人),錄取人數108(萬人),錄取率34(%)。
1999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288(萬人),錄取人數160(萬人),錄取率56(%)。
2000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375(萬人),錄取人數221(萬人),錄取率59(%)。
2001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454(萬人),錄取人數268(萬人),錄取率59(%)。
2002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510(萬人),錄取人數320(萬人),錄取率63(%)。
2003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613(萬人),錄取人數382(萬人),錄取率62(%)。
2004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729(萬人),錄取人數447(萬人),錄取率61(%)。
2005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877(萬人),錄取人數504(萬人),錄取率57(%)。
2006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950(萬人),錄取人數546(萬人),錄取率57(%)。
2007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010(萬人),錄取人數566(萬人),錄取率56(%)。
2008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050(萬人),錄取人數599(萬人),錄取率57(%)。
2009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1020(萬人),錄取人數629(萬人),錄取率62(%)。
2010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957(萬人),錄取人數657(萬人),錄取率69(%)。
2011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933(萬人),錄取人數675(萬人),錄取率72(%)。
2012年全國參加高考人數915(萬人), 錄取人數685(萬人),錄取率(75%)。
❾ 全國歷年「本科」錄取人數,是全國本科喲!!謝謝
1977年,高考報考人數570萬人,錄取27萬,錄取比例為29∶1。約4.8%。
附:1977年高考錄取通知書一份。
入學須知
在全國人民緊跟黨中央戰略部署,深入揭批「四人幫」的大好形勢下,經過統一招生,你被錄取到我校學習,我們滿懷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表示熱烈歡迎!
凡我校錄取的學生,畢業後都要服從黨的需要,到祖國最需要、最艱苦的地方工作。
學生來校途中,應提高革命警惕。
新生報到時,必須帶戶口遷移證和糧油關系轉移證及商品供應關系,必須每人一張,要註明原地區停止供應時間,從三月份開始由學校供應。
1978年,610萬人報考,原計劃招生29.3萬人,後增加近11萬人,共錄取40.2萬人。新生當年秋入學。
1979年,全國高考首次統一在7月7—9日三天進行,共有468.5萬人參加高考,錄取了28.4萬人,錄取率為6.1%。
1980年,預選制後,大約只有40%的學生有資格參加高考報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外語成績按30%計入總分。考試成績只通知考生本人,不張貼公布。取消考生查閱試卷的規定。當年高考共有333萬人報考,共錄取28萬人。一些省、市、自治區擴大招收自費走讀生7000多人。
1981年,理工農醫類加考生物,按30%計入總分。當年高考共有259萬人報考,共錄取28萬人。
1982年,高考共有187萬人報考,共錄取32萬人。
1983年,全國統考時間調整為7月15—17日。當年高考共有167萬人報考,共錄取39萬人。
1984年,全國統一考試時間恢復為7月7—9日。當年高考共有164萬人報考,共錄取48萬人。
1985年,共有176萬人報考,共錄取62萬人。
1986年,共有191萬人報考,共錄取57萬人。
1987年全國高考共有228萬人報考,共錄取62萬人
1988年,高考共有272萬人報考,共錄取67萬人。
1990年:60萬
1991年:錄取62萬人
1992年:75萬
1993年:92萬
1994年:90萬
1995年:93萬
1996年:97萬
1997年:100萬
1998年:錄取108萬人
全國高校大規模擴招始自1999年,按當年統計,全國普通高校招生160萬人,比1998年增加了52萬人,增幅高達48%。
2000年:錄取180萬
2001年:錄取260萬人 錄取率首次突破50%
2002年:錄取320萬人
2003年:錄取382萬人
2004年:錄取420萬人
2005年:錄取504萬人 考生867萬
2006年: 錄取530萬 考生880萬
2007年,高校計劃招生567萬人,與30年前報考人數極其接近,但是錄取比例約為2:1。
2008年,高考招生人數創新高,計劃錄取599萬人,考生1050萬。錄取比例57%。
2007年全國各省市高考錄取率排行
排名
省市
報考人數
錄取人數
錄取率
趨勢
1
海南
42300
35985
85.10%
↓
2
上海
110452
92925
84.00%
↑
3
遼寧
290000
220000
75.00%
↑
4
北京
109876
80859
73.60%
↑
5
浙江
35.88萬
約25.7萬
72.50%
↑
6
重慶
177349
123358
69.55%
↑
7
吉林
201000
137987
68.70%
↑
8
西藏
15000
9760
65.10%
↓
9
山東
717158
478132
63.40%
↓
10
內蒙
239000
138296
57.90%
↑
11
江西
384292
220980
57.00%
↓
12
新疆
154096
80481
56.60%
↑
13
湖南
518782
284569
54.90%
↑
14
河南
87.8萬
46萬
52.30%
↓
15
山西
331000
146000
44.10%
↓
16
甘肅
272000
116945
43.00%
↑
❿ 歷年高考的報考、錄取人數各是多少
1950-2016全國普通高考錄取人數
1950年,招收新生:5.8萬人,
1951年,招收新生:5.2萬人,
1952年,報考人數:7.3萬人,高校招生數.64萬人,錄取比例 91(%)
1953年,報考人數:9.0萬人,高校招生數7.0萬人,錄取比例 77(%)
1954年,報考人數:13.4萬人,高校招生數9.38萬人,錄取比例 70(%)
1955年,報考人數:17.7萬人,高校招生數9.8萬人,錄取比例 60(%)
1956年,報考人數:35.0萬人,高校招生數18.5萬人,錄取比例 48(%)
1957年,高中畢業生人數:19.4萬人,高校招生數10.6萬人,錄取比例54.6(%),報考人數:25.2萬人,錄取比例 42 (%),
1958年,高中畢業生人數:219.9萬人,高校招生數26.5萬人,錄取比例121.0 (%)
1959年,高中畢業生人數:30.0萬人,高校招生數27.4萬人,錄取比例 91.3 (%),報考人數:33.3萬人,錄取比例 81(%),
1960年,高中畢業生人數:29.0萬人,高校招生數32.3萬人,錄取比例 111.4 (%)
1961年,高中畢業生人數:37.9萬人,高校招生數16.9萬人,錄取比例 44.6(%),報考人數:21.4萬人,錄取比例 80(%),
1962年,高中畢業生人數:44.1萬人,高校招生數10.7萬人,錄取比例 24.3 (%)
1963年,高中畢業生人數:43.3萬人,高校招生數13.3萬人,錄取比例 30.7 (%),報考人數:53.1萬人,錄取比例 25 (%)
1964年,高中畢業生人數:36.7萬人,高校招生數14.7萬人,錄取比例 40.1 (%)。報考人數:44.9萬人,錄取比例 34 (%)
1965年,高中畢業生人數:36.0萬人,高校招生數16.4萬人,錄取比例 45.6(%)
1966年至1969年,推遲高考,大專院校沒有招生。
1970年第一屆工農兵大學生,1970年9月-1971年3月入學,招收學員9萬人。
1971年,沒有招生,原因待查。
1972年第二屆工農兵大學生,1972年9月入學,招收學員13萬人。
1973年第三屆工農兵大學生,1973年9月入學,招收學員15.3萬人。
1974年第四屆工農兵大學生,1974年9月入學,招收學員16.5萬人。
1975年第五屆工農兵大學生,1975年9月入學,招收學員19萬人。
1976年第六屆工農兵大學生,1977年3月入學。招收學員21.7萬人。
(人們把從工農兵中選拔的大中專學生稱為「工農兵學員」,從1970年至1976年,我國共招收六屆(因為1971年沒有招生)工農兵學員約有2300萬人,另說有2880萬工農兵學員,其中在高等院校就讀的學生又稱為工農兵大學生94萬人。)
1977年,報考人數573萬,錄取人數27萬,錄取率4 .7 % 。
1978年,610萬人報考,錄取40.2萬人,錄取率6.6 % 。
1979年,468萬人報考,錄取了28.4萬人,錄取率為6.0%。
1980年,333萬人報考,錄取28萬人。錄取率為8.4%。一些省、市、自治區擴大招收自費走讀生7000多人。
1981年,259萬人報考,錄取28萬人,錄取率為10.8%。
1982年,187萬人報考,錄取32萬人。錄取率為17.1%。
1983年,167萬人報考,錄取39萬人。錄取率為23.4%。
1984年,164萬人報考,錄取48萬人。錄取率為29.3%。
1985年,176萬人報考,錄取62萬人。錄取率為35.2%。
1986年,191萬人報考,錄取57萬人。錄取率為29.8%。
1987年, 228萬人報考,錄取62萬人. 錄取率為27.2%。
1988年,272萬人報考,錄取67萬人。錄取率為24.6%。
1989年,266萬人報考,錄取60萬人。錄取率為22.6%。
1990年:報考人數283萬,錄取 61萬人,錄取率為21.6%。
1991年:報考人數296萬,錄取 62萬人,錄取率為20.9%。
1992年:報考人數303萬,錄取 75萬人,錄取率為24.8%。
1993年:報考人數286萬,錄取 98萬人,錄取率為34.3%。
1994年:報考人數251萬,錄取 90萬人,錄取率為35.9%。
1995年:報考人數253萬,錄取 93萬人,錄取率為36.8%。
1996年:報考人數241萬,錄取 97萬人,錄取率為40.2%。
1997年:報考人數278萬,錄取 100萬人,錄取率為36.0%。
1998年:報考人數320萬,錄取108萬人,錄取率為33.8%。
1999年:報考人數288萬,錄取160萬人, 錄取率為55.6%。
2000年:報考人數375萬,錄取221萬人,錄取率為58.9%。
2001年:報考人數454萬,錄取260萬人,錄取率為59.0%。
2002年:報考人數510萬,錄取321萬人,錄取率為62.7%。
2003年:報考人數613萬,錄取382萬人,錄取率為62.32%。
2004年:報考人數729萬,錄取447萬人,錄取率為61.3%。
2005年:報考人數877萬,錄取504萬人,錄取率為57.5%。
2006年:報考人數950萬,錄取546萬人,錄取率為57.5%。
2007年:報考人數1010萬,錄取567萬人,錄取率為56.14%。
2008年:報考人數1050萬,錄取599萬人,錄取比例57%。
2009年:報考人數1020萬, 錄取629萬人,錄取率為61.8%。
2010年:報考人數947萬, 錄取657萬人,錄取率為69.4%。
2011年:報考人數933萬,錄取675萬人,錄取率為72.35%。
2012年:報考人數915萬,錄取685萬人,錄取率為74.86%。
2013年:報考人數912萬,錄取684萬人,錄取率為75%。
2014年:報考人數939萬,錄取698萬人,錄取率為74.30%。
2015年:報考人數942萬,錄取700萬人,錄取率為74%。
2016年:報考人數940萬,錄取772萬人,錄取率為82.15%。
2017年,根據權威數據統計,我國大學數量已經超過2500所。預計2017年更將突破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