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本科是統籌自籌定向
1. 大學統招本科的教育類型是什麼
教育類型屬於其他類,旅遊管理本科也是,下面是詳細介紹:
全日制和統招都可以 ,全日制的是一種全天候教學的體制,是「全日制教育」的簡稱。意思是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每年6月(原為7月)的統一高等院校入學考試,各高校通過省一級招辦錄取進入各高校就讀而獲得的學歷。學生入學約兩個月之後在高等教育網上能夠查到學籍,如果不能查到學籍就不是普通高校全日制的學生。畢業的時候畢業證、學位證是國家教育部認可的,學習期間必須轉檔案,一般還需轉戶口關系等。而非全日制學歷教育包括網路教育、自考。各地民辦院校和黨校(非參加成教招生和研究生統招)頒發的畢業證書,學歷是不認可的,最多隻能作為一個培訓證明。
大學生活本身就很清閑,自己一定要掌握好了不敢太過於輕松,要不然沒學位證了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要學點真東西對你以後很有幫助的
2. 老師,我想問您一下本科的培養方式是什麼啊
大學本科的培養方式有一下四種:統分,自費,定向,委培統分就是正常渠道,通過高考進入大學的學生;自籌就是自己籌措學費,也就是自費;定向相對於非定向,參加學校單獨考試,學校定向培養;委培是指一般國有單位或者用人單位與辦學單位合作簽訂協議,委託培養,畢業後直接就業。 研究生培養類別分非定向、定向培養、委託培養、自籌經費四種。 非定向:即是國家計劃內非定向培養,考生的培養費用由或地方財政撥款,因此,考生在讀時不需交學費,國家按月發給考生一定的生活費。錄取時不確定未來的工作單位,需將檔案、人事、戶口、工資關系轉到學校。在校期間享受國家規定的獎學金和其它生活待遇。畢業時應服從國家就業指導,在國家規定的服務范圍內進行安排就業或實行雙向選擇就業。此為常說的「公費生」。 定向培養:即國家計劃內定向培養,培養費用由或地方財政撥款。在錄取時就確定將來的就業單位,並由考生與招生單位和定向單位分別簽訂定向培養合同書,畢業後須到合同規定的單位工作,因此檔案、人事、戶口、工資關系保留在定向工作單位。這有2種情況,一種是已經在職工作的人,也即單位送你來脫產或不脫產讀書,讀定向,考生畢業後回原單位工作。另一種是沒有工作的人,比如應屆生,但考上研的同時也找到了工作,然後該單位支持你讀書並希望你畢業後繼續留在本單位,那麼你也可以把培養方式改為定向。定向生畢業後如果不回原單位,即違約。有的單位允許你畢業後不回來,但要按定向合同上的約定支付相應的違約金及有關賠償金。 委託培養:是國家計劃外委託培養,培養費用由考生單位提供。錄取時,考生工作單位、錄取學校、考生本人三方簽署委託培養協議,不轉檔案、工資關系、戶口,畢業後回原委託單位工作。委託培養研究生除了培養費用由委託單位提供外。其它均與定向培養研究生相同。現實中,有很多委培生也是自己出錢而工作單位不出錢(或者說喊你自己先墊付),等你畢業後如果回單位繼續工作,單位可以給你報銷相關費用。當然,也有些單位對你繼續深造不感興趣,因此你要讀可以,全部費用自理,也就是只有一個委培的形式,而實質上是自費讀研。 自籌經費:是國家計劃外自籌經費培養。理論上,培養費用是通過導師的科研經費、學校創收的經費或社會集資的自有經費來培養,實際上現實中就是全部費用自掏腰包。錄取時,考生與錄取學校簽署自籌經費協議,培養費用由考生自己承擔。川學研究生一年培養費是。檔案、人事、戶口、工資關系也轉入學校,畢業後按自籌經費培養合同就業,一般也是和公費生一樣的雙向選擇。此即為常說的「自費生」,實際上,公費生和自費生除了交不交學費、有沒有補貼外,其他都沒有區別。 非定向/自籌研究生通常都是脫產讀,而定向、委培研究生通常都不是脫產,即在職讀。簡言之,前者在校都其間無正式工作,屬於無業遊民;後者則是有工作單位的人,屬於邊工作邊讀書,但也有一段時間內完全脫產然後再回去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