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本科類型 » 中山大學本科論文封面

中山大學本科論文封面

發布時間: 2023-11-08 04:26:46

① 華南農業大學本科畢業論文格式

關於華南農業大學本科畢業論文格式

緊張又充實的大學生活將要謝下帷幕,大家都知道畢業生要通過最後的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是一種比較正規的、有準備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形式,我們該怎麼去寫畢業論文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華南農業大學本科畢業論文格式,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排版與裝訂

1、頁面設置:頁邊距上下左右各用2.4cm。

2、行距:全部採用1.5倍行距。

3、頁碼:每頁下端居中,全部採用阿拉伯數字排序,如1,2,3等,不要寫「第1頁」或「-1-」等。

4、頁眉:全部不加頁眉。

5、分頁:摘要、目錄、正文、致謝、參考文獻等各部分都應分頁。

6、頁面大小:全部採用A4紙。

7、封面用230克淺藍色虎紋紙。

8、裝訂:一律左側裝訂。

二、封面

1、學生可根據論文內容,分別選用「華南農業大學畢業論文」或「華南農業大學畢業設計」封面,封面格式可從校園網教務處網頁「表格資料」中下載,並按格式填寫內容,網址為:http://www.scau.e.cn/jwc/jiaoxuewenjian.htm

2、題目

(1)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題目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如題目太長,建議採用副標題。如2人或多人同做一個大項目論文(設計),題目相同時一定要採用副標題。

(2)在校園網上下載封面後,在題目欄和副標題欄輸入漢字後,即可自動生成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或副標題。

3、作者姓名

在「作者姓名」欄輸入學生姓名後即可自動生成「作者姓名」,學生姓名前不要加「學生」或「作者」等字。

4、指導教師

(1)在「指導教師」欄輸入教師姓名和職稱後,即可自動生成指導教師姓名和職稱。

(2)如多位教師指導,可在「指導教師」欄繼續輸入,最多可輸入3位指導教師。

(3)指導教師職稱應用全稱,如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等,不能用「高工」等簡稱,副教授不能寫「付教授」。

5、學院名稱

在「學院名稱」欄輸入學院全稱,即可自動生成。

6、專業名稱

在「專業名稱」欄輸入專業全稱,即可自動生成。

7、論文提交日期

在「論文提交日期」欄,用阿拉伯數字輸入年月日後,即可自動生成。

8、論文答辯日期

論文答辯日期用阿拉伯數字手工填寫(黑色墨水)。

9、答辯委員會主席和評閱人用手工填寫,只填姓名,不填職務。

三、摘要

1、摘要置於封面之後,自成一頁。

2、摘要頁不寫畢業論文(設計)題目。

3、「摘要」兩字用黑體4號字居中,字與字之間留4個字距。

4、摘要正文用宋體小4號字。

5、摘要字數為600字左右。

6、「關鍵詞」三個字用黑體小4號字,與摘要正文左對齊。

7、關鍵詞3-6個,宋體小4號字,各關鍵詞之間空2個字距,且不加標點符號。

四、目錄

1、目錄置於摘要之後,「目錄」兩字用黑體4號字居中,字與字之間空4個字距。

2、目錄中之中文全部用宋體小4號字。

3、目錄中各層次標題與正文層次標題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排序,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圓點「.」相隔,如

2

2.1

2.1.1

2.1.1.1

一般不要超過4級層次。

4、層次標題序號一律左對齊,頁碼右對齊,中間用小黑點連接。

5、摘要不編入目錄中。

6、致謝、參考文獻、英文摘要、附錄、畢業論文(設計)成績評定表一律不編序號。

五、正文

1、正文層次標題應簡短明確,以不超過15字為宜,題末不加標點符號。各層次一律用阿拉伯字連續編號,如:「1」,「2.1」,「3.1.2」,一律左頂格,後空一字距寫標題。一級標題從前言起編,一律用黑體4號字,左頂格。

2、二級標題用黑體小4號字,左頂格。

3、三級標題用楷體小4號字,左頂格。

4、正文其他部分全部用宋體小4號字。

5、各級標題與段落之間不留空行。

6、圖、表與正文之間上下各空一行。

7、圖應有圖題,放圖下方居中,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如:圖1,圖號後不加任何符號,空1個字距寫圖題。

8、表應有表題,放表上方居中,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如:表1,表號後不加任何符號,空1個字距寫表題。

9、表一律採用三線表。

10、圖題、表題與圖、表之間不留空行。

11、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如果是應用計算機軟體的,盡可能用公開發行的程序。如果是自編的,應在文體後的附錄中列出程序。在數表中各試驗數據的平均數之後應列出平均數的標准誤(S.E.),而不應列出標准差(S.D.)。對各平均數的多重比較,只需用一個顯著水平(α=0.05,α=0.01,或α=0.001),應使用鄧肯氏新復極差檢驗法(DMRT 法)。

12、文中所用的量度單位按「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編排規范」(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3)中「附錄B量和單位」的規定,如公斤用kg,公里用km,毫克用mg,千瓦用kW等。

13、文中如果採用英文字母縮寫的,應在第一次出現時就把英文的全稱寫出,如:GNP(Gross National Prod)、小菜蛾DBM(Diamondback Moth)。

14、文中的拉丁學名採用右斜體字母。第一次出現屬名時不能用縮寫字母。

15、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可採用「著者-出版年」制,也可採用順序編碼制。

(1)著者-出版年制

採用著者—出版年制時,引用文獻的標注內容,由著者姓氏和出版年構成。若引文時只寫作者,則在其後加圓括弧寫出文獻的出版年,若引文時只引成果內容而未引出作者,則在其後用圓括弧標注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之間用「,」號相隔。例如:

……國內外學者對此進行了長期研究(O』Callaghan,et al,1965;曾德超等,1979;馬廷璽,1978)。TH西涅阿科夫等(1981)曾建立了用解析法所需要的6個線性方程式。

……按曾德超(1986)提供的'參數設計出樣機。懸掛機構的設計採用數值計算方法(Fox et al,1982)……

(2)順序編碼制:

採用順序編碼制時,對引用的文獻,按它們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將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並視具體情況把序號作為上角標,或者作為語句的組成部分。

六、致謝

1、致謝置於正文之後,「致謝」兩字用黑體4號字居中,字與字之間空4個字距。

2、致謝正文用宋體小4號字。

七、參考文獻

1、「參考文獻」四字用黑體4號字居中,字與字之間空1個字元。

2、參考文獻只列入與論文(設計)研究關系密切的公開發表的主要文獻。

(1)「著者-出版年」制參考文獻編寫格式:中文的先列,外文的後列。中文以作者姓氏筆劃為序,外文(先英文,後日文、俄文、法文、德文,其他文字)以姓氏的第一字母為序。如果作者為3人和3人以下的,全部作者列出;3人以上的作者只列前3人,並在第三者後寫「等」字,各參考文獻前不加序號。

參考文獻如為期刊,可按以下格式列出:

作者姓名. 出版年. 論文題目. 刊物名稱,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如期刊無卷號,則為「(期號):起止頁碼」)。 例如:

龐雄飛. 1990. 種群數量控制指數及其應用. 植物保護學報,17(1):1-6

參考文獻如為專著,可按下列格式列出:

作者姓名. 出版年. 專著書名. 出版地:出版社名. 起止頁碼 例如:

Osamu Kitani. 1999. CIGR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ichigan:

ASAE. 139-163

(2)順序編碼制參考文獻編寫格式:各條文獻按在正文中的文獻序號順序排列,項目應完整,內容應明確,各個項目的次序和著錄內容應符合規定。

參考文獻為期刊時,按下列格式列出:

著者(外文姓前名後,3人和3人以下作者全部列出,3人以上作者只列前3人,後寫「等」字). 題名. 期刊名. 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如期刊無卷號,則為「出版年,(期號):起止頁碼」,例如:

龐雄飛. 種群數量控制指數及其應用. 植物保護學報,17(1):1-6

參考文獻為專著時:

著者. 書名. 版次(第1版不標注).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例如:

Osamu Kitani. CIGR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Michigan:

ASAE,1999. 139-163

八、英文摘要

1、英文摘要上方應有論文的英文題目,採用Times New Roman 4號字,加黑,居中排列,題目中的每一個實詞的第一個字母用大寫,如:Meliorating of Nutritive Soil Modifier on Acid Soil。

2、作者只寫學生名字,採用Times New Roman小4號字,居中排列,姓和名的第一個字母用大寫:如 Song Nianxiu。

3、作者單位應包括學院、學校、廣州、郵編,前後用括弧,如(College of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

4、英文摘要前「Abstract:」與摘要用同一號字型大小,加黑,左對齊。

5、英文摘要中,英文的寫作要符合科技英語的寫作習慣,不要用第一、二人稱,應用第三人稱;表達的意思要簡明、通順,沒有重大的語言錯誤。

6、「Key words:」與摘要要用同一號字型大小,加黑,左對齊。各關鍵詞之間距離2個字元,不加標點符號。

九、附錄

如有附錄,放在英文摘要後,並應編入目錄中。

十、英文縮略詞或符號表

如有英文縮略詞或符號表,應放在中文摘要之後,目錄之前。

十一、畢業論文(設計)成績評定表

1、畢業論文(設計)成績評定表裝訂在畢業論文(設計)的最後面。

2、評定內容一般用手寫,也可列印。

3、評分標准:指導教師、評閱人和答辯委員會成績可用百分制記分,總成績用五級制記分(優、良、中、及格、不及格)。

4、答辯委員會簽名一般由主席簽名。

知識擴展:安徽農業大學論文格式及要求

一、畢業論文格式

1、論文開本大小:210mm297mm(A4紙)

版芯要求:左邊距:30mm,右邊距:25mm,上邊距:30mm,下邊距:25mm,頁眉邊距:23mm,頁腳邊距:18mm

2、題目:黑體,三號,居中;

作者及指導教師姓名,宋體,小四號;單位,宋體,小五號;

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和關鍵詞宋體五號加黑,內容小五號;

標題:論文原則上只分至三級標題。

一級標題:黑體,四號或14pt,左對齊,行距25磅

二級標題:黑體,小四號或12pt,左對齊,行距20磅

三級標題:黑體,五號或10pt,左對齊,行距16磅

為便於控制正文合適的換頁位置或特殊的排版需要,段前、段後及字間距可適當調節,

3、正文字體:正文採用五號宋體,行間距為18磅;圖、表標題採用小五號黑體;表格中文字、圖例說明採用小五號宋體;表注採用六號宋體。

4、文中表格均採用標准表格形式(如三線表,可參照正式出版物中的表格形式)。

5、文中英文、羅馬字元一般採用Time New Roman正體,按規定應採用斜體的要採用斜體(如:拉丁文)。

6、封面、開題報告和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採用學校的統一模板和格式。

二、畢業論文的組成

(一)畢業論文(設計)的基本格式應按下列次序:

1、論文題目

2、作者及指導教師姓名

3、中文摘要

4、關鍵詞

5、前言

6、正文

7、參考文獻

8、英文(外文)摘要

9、致謝

(二)畢業論文(設計)的基本結構包括:

1、前置部分:包括封面、開題報告,和目錄頁等;

2、主體部分:包括論文題目,作者及指導教師姓名,中文摘要,前言、正文、結論、和參考文獻,英文(外文)摘要,致謝等;本科學生畢業論文(設計)理科一般不少於6000字。

3、附錄部分:設計圖紙、實驗所用儀器、設備性能簡介,照片和翻譯論文、資料的原文、計算機程序。

4、結論:指導教師審閱意見、評閱人評閱意見和答辯委員會的結論性意見。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

三、畢業論文(設計)的裝訂順序

1、 封面

2、 開題報告

3、 目錄頁

4、 正文

5、 指導教師審閱意見

6、 評閱人評閱意見和答辯委員會的結論性意見

7、 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

四、論文提交要求

畢業論文(設計)答辯通過後,學位申請人根據答辯組提出的要求認真進行論文修改,按照學院畢業論文(設計)格式、書寫規范進行排版,按順序裝訂後上交一份完整的紙質論文到學院,由學院統一上報學校存檔,同時,提交電子版畢業論文(設計)到學院。

1、電子版學位論文應與印刷本內容一致;

2、電子版學位論文應集合為一個word電子文檔。電子版論文一律以姓名專業.doc命名。如:張環工.doc。

請各位同學在答辯後認真檢查自己的論文書寫格式,如有不規范的將視為不符合要求論文處理。請各位指導老師嚴格把關,確保所有的論文按照規范書寫,裝訂,上報。

拓展資料:

華南農業大學簡介

華南農業大學(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簡稱「華農」,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是一所以農業科學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廣東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學,為廣東省「211工程」、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入選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改革試點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111計劃」,粵港澳高校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始創於1909年的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暨附設農業講習所。1952年,由原中山大學農學院、嶺南大學農學院和廣西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及病蟲害系的一部分合並成立華南農學院,隸屬農業部主管。1984年,更名華南農業大學。2000年,學校由農業部劃歸廣東省主管。

截至2021年10月,學校天河校本部4457餘畝,增城教學科研基地3804餘畝,學校建築總面積142萬平方米;設有25個學院(部),102個本科專業;有1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2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有教職工約3386人,其中專任教師2325人,博士生導師309人;有全日制在校生4.8萬餘人,其中本科生3.8萬餘人,研究生1萬餘人。

;

② 博士學位論文格式及字體要求

博士學位論文格式及字體要求

博士學位論文可用中文撰寫,也可用外文撰寫。用中文撰寫的博士學位論文,按“中山大學學位論文格式要求”撰寫。用外文撰寫的博士學位論文,按“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學位論文格式要求”撰寫。

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學位論文如用英文撰寫,必須用電腦進行文字輸入。要求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12號字體;中文用宋體、5號字體,行距1.5。用A4(210mm X 297mm)白紙列印。除封面、扉頁1、扉頁2、原創性聲明、中、英文文摘用單面復印外,其餘均要求雙面復印。學位論文的封面和封底由學校研究生院統一印刷,博士生應按要求認真填寫,並在學位論文封面的編號處列印上自己的.學號。

博士學位論文正文的長度一般不少於100頁。

博士學位論文除封面和封底外,其主體部分應包括如下內容:

1. 扉頁1(Title page one)。 該頁的內容有:論文的中文標題、英文標題、專業名稱、作者中文姓名、導師中文姓名、答辯委員會主席和成員的簽名。

2. 扉頁2,又稱書名頁(Title page two)。 該頁應全用外文著錄,內容包括:學位論文標題、專業名稱、作者姓名、導師姓名、學位授予單位的全稱(即:中山大學)、論文提交的日期。注意,在“學位授予單位”的上方,應寫上這條款目: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3. 致謝(Acknowledgements)。

4. 英文、中文摘要(English and Chinese Abstracts)(含關鍵詞3-8個)。 英文摘要一般不超過300單詞,中文摘要300字左右。

5. 目錄(Contents)。

6. 前言或緒論(Introction)。

7. 正文(Main text)。

8. 討論(Discussion)

9. 結論(Conclusion)。

10.注釋(Notes)( 必要時)和參考文獻(References)。

11.附錄(Appendix)(必要時)。 如果正文中的表格和插圖較多,可分別列出清單,標出頁碼,附在目錄之後。

12.原創性聲明。

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學位論文注釋和參考文獻的格式按《中山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研究生學位論文注釋和參考文獻格式要求》著錄。參見文後附錄。

博士學位論文的撰寫除符合課程論文的要求外,還要有一定的文獻綜述,要特別著重發揮自己的見解,有補充前人或糾正前人的地方,即在問題的提出、分析、解決等方面有獨到之處。英語表達要精煉,文章布局應層次分明,邏輯嚴密;寫作論文過程中除參考中英文有關文獻之外,還要及時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和新的研究方法,包括利用信息高速公路獲取最新的有關資料。博士學位論文必須有公開出版的價值。

8.金融類畢業論文(設計)排版格式要求與技巧

以上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博士學位論文格式及字體要求,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③ 現代文學研究本科論文範文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開展與深入,與現代文學文獻的整理和挖掘息息相關。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現代文學研究本科論文 範文 ,供大家參考。

現代文學研究本科論文範文篇一

《 現代文學 教育 文本細讀的地位與 方法 》

【摘要】文本細讀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學術能力,是克服現代文學教育中片面注重文學史弊端的重要手段。高校現代文學教育應該通過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注重學生閱讀的直覺 經驗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形成以問題為導向的閱讀習慣;堅持審美批評和社會批評相結合,提升學生直覺閱讀經驗後的理論深度;從外部創新課堂形式,樹立學生課題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課題形式中培養自覺閱讀的習慣。

【關鍵詞】文本細讀;高校;現代文學教育;地位與方法

自1929年春,朱自清在清華開設「中國新文學研究」至今,現代文學教育走過了近90個春秋,並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文學史為中心的學術體制和教學體系。文學史教育在建構學生的理論體系、培養學生史的意識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生輕視文本細讀,以至於學生文本解讀能力下降,文學審美趣味減弱,進而影響到學術研究風氣:「對於‘宏大闡釋’和‘宏觀把握’的熱衷」,「喜歡製造宏大課題」,其害大焉。因此,我們必須 反思 文學史中心論教學體制的弊端,重視文本細讀在現代文學教育中的基礎性地位。

一、文本細讀在中國現代文學教育中的地位

對於文本與文學史之間的關系,陳思和先生曾有這樣生動的比喻:二者「類似於星星和天空之間的關系。構成文學史的最基本元素是文學作品,是文學的審美……構成天幕下一幅壯麗的星空圖」。2試想,我們如果天空沒有星星,只有幾個符號,說這是月亮、這是太陽,那麼估計我們都沒有看星空的興致了。因此,文本是文學史的內核,在以文學史為核心的現代文學教學體制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其價值主要體現在:首先,文本細讀是調動學生閱讀興趣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興趣是如果我們的課堂,一開始就是大談文學史關於某段時期的基本概況,談某位作家的基本特色,舉幾個老調重彈的例子,那麼學生如聽天書,不知所雲,甚至會輕視現代文學,以為現代文學不過就是反封建,追求自由平之類的枯燥名詞。如《狂人 日記 》,按傳統講法,先分析魯迅生平,揭示其思想是講「禮教吃人」,藝術成績,簡單枯燥,理論先行。但是,如果我們帶著學生去讀《狂人日記》讓學生去體會,提出問題。如「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學生也許會問:為何見了月光,就爽快,覺得以前全是發昏?引發思考。接著就是「我怕得有理!」為何?既有對過去的害怕,三十年來一直吃人和被人吃,也有對未來的恐懼,夢醒了,不知路在何方。這恰是一個剛覺醒者的心理寫真。接著引導學生讀吃人的意象演變,辯證吃人與封建意識形態的關系,將抽象的吃人變為豐富的審美的存在,從而引發閱讀興趣,調動他們課後閱讀的積極性。其次,文本細讀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學術修養的基礎。在當今社會,大學教育已經成為基礎教育。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高雅的趣味、理性的精神是大學特別是綜合性大學基本功能,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那麼怎麼樣才能提高學生的人格修養、審美趣味和理性精神呢?閱讀是重要手段。陳思和先生曾說:「在大學本科生階段,甚至是碩士研究生階段,能夠指導學生細讀文學名著,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通過文學名著的閱讀提高他們對文學史的基本理解,要比言目的理論鼓吹或者死記硬背一些文學史知識有益得多。」現代文學是既具有文學的一般特性,也有其特殊性,即現代性,既是語言的現代性,也是「人學」的現代性。如讀宗白華的《流雲小詩•夜》。將自我瞬間的感覺融入宇宙中。看似物我相融,其實早不是古典的意境,而是現代人的情懷,人不是自然的附庸,而是理性的存在。情緒的瞬間變化,就在「星」與「宇宙」的意象的關系中得到轉化,節奏雖情感而起伏跌宕。如果我們帶著學生朗誦體味,一字一句地分析,慢慢地欣賞,在這種體味到人的渺小與偉大,對於我們理性地看待自己,理性地看待社會,不是善莫大焉嗎?亦能讓他們分辨出詩歌的美學,提高欣賞的趣味,或許可以對網路語言起到凈化作用。

二、文本細讀的方法

首先,以人為本,注重直覺體驗,不斷設問,追尋問題進行思考,形成以問題為導向的閱讀習慣。文學即是人學。文學閱讀是讀者和作者之間的心靈交匯的過程。因此我們在讀文學作品時,應該直面作品,注重直覺體現。特別是現代文學,寫的是現代人的境遇,更容易與讀者產生心靈的碰撞,碰撞之後,我們就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了問題,就有了閱讀的起點,也就逐步找到進入作品的切口,進而一步步觀照作品,反觀自身。譬如說,讀魯迅的《過客》,我們現代讀者第一印象就覺得這個人「在路上」,而且堅持「在路上」,那麼他為什麼要一直在路上。我們也一直在路上,我們會是為鮮花而活嗎?抑或是看到墳墓就不走呢?我們是否思考自己是誰?這些直覺體驗後的思考,讓我們一步步解開他所拒絕的事物的喻指,進一步思考「過客」的生命狀態和人生哲學,鮮花是希望,放棄,墳墓是絕望,亦放逐,就連我是誰都不思考,只為「我還得走」的絕對命令而活著,這恰恰是最強大的意志力,在反復的疑問和解疑過程中,我們一步步切近魯迅「反抗絕望」的生命哲學。其次,堅持文史結合,堅持審美批評與社會批評相結合。文本細讀,要堅持論從史出,文史相合,堅持審美批評與社會批評相結合,切記陷入「新批評」形式主義批評的窠臼。具體方法,我比較贊成王卓慈所言的「教師通過文木細讀的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從文學作品的閱讀中上升到理論思考,再運用相應的文學理論對作品進行剖析和評論」,「從而使其能夠對接觸到的文學作品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具體說來,即先直覺體驗,再結合文學史、作者生平及相關的文學理論使學生的閱讀理論化,最後再回來文本,加深印象, 總結 方法,積累經驗,指導今後的閱讀。如徐志摩的詩歌,我們先通過直覺讀出《雪花的快樂》的歡快,《再別康橋》中淡淡的哀愁,《火車擒住軌》中發憤,我們在結合徐志摩的生平、思想,聯系中國現代詩歌史,加深理解,會發現,這是徐志摩愛情、人生和思想一步步發展的寫照,更是徐志摩詩歌從浪漫主義到現代主義嬗變的軌跡,然後我們再結合這些理論、知識讀徐志摩詩歌,理解即更深刻。最後,打破老師在教學中的中心地位,通過引導,使學生成為作品閱讀的主體。老師先示範,帶領學生進入閱讀的情景,引導學生設問,逐步深入思考,負責解釋難點。例如,我們在講解小說時,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悟,將小說改編成劇本,並進行排演,改編的過程既是閱讀深入以至再創造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無論是對思想內蘊,藝術手法,都會作深入的思考,應用到實踐中去;排演的過程,既是加深學生閱讀理解的過程,又是陶冶學生人格、提升學生審美情趣的過程。此外,還可以讓學生來主導課堂,設計問題,分組研討,集中評點,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實現課堂形式的多樣化,也是從外部培養學生文本細讀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結語

文本細讀是調動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學術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現代文學教學中具有基礎性地位。為了更好地開展現代文學教育,糾正文學史中心主義的現代文學教學體制,我們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重視文本細讀中學生的直覺作用,在直接中設疑,建立問題意識,形成以問題為導向的閱讀習慣;需要堅持審美批評和社會歷史批評相結合的閱讀方法,培養學生文本細讀中的思辨能力和理論深度;需要通過創新課堂教學形式,打破老師的中心地位,引導學生成為文本細讀的主體,自覺地在豐富多樣的閱讀形式中培養文本細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克瑜.當前文本研究中的文本細讀問題[J].文藝爭鳴,2009(03).

[2]陳思和.文本細讀在當代的意義及其方法[J].河北學刊,2004(02).

[3]王卓慈.文木細讀與名著選木的疊交匯通[J].黑河學刊,2005(05).

現代文學研究本科論文範文篇二

《 中國現代文學的現代性內涵 》

摘要:在現代文學現代性的大局環境下,眾多文學家以各自獨特的方式參與到現代文學現代性內涵的逐步完善當中。他們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現代文學的現代性內涵,希望通過文明的重塑來提升民族的精神境界,進而逐步豐富現代文學的現代性內涵。

關鍵詞:現代文學;現代性內涵;民族精神;人性解放

中國近現代文學有著一定的優越性,它對我國文學事業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充分體現了現代政治、經濟、 文化 等多層面的矛盾與沖突。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精神核心是啟蒙,是對封建制度和傳統思想的重新審視,它呼籲人性解放、主張張揚個性,同時也主導了中國現代文學的主要發展潮流。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周樹人先生一生從事於國民思想和國民性的探索,他的《祝福》一文充分反映現代文學的啟蒙潮流。該文以年關之夜匆匆由外地趕回家中的「我」為引線敘述了整個 故事 ,作為一個「現代化」、擁有全新精神世界及語言體系的「外來者」,面對一個封建守舊的魯鎮,「我」所接受的思想教育完全不能融入其中,甚至會對魯鎮腐朽的思想觀念感到無比沉痛和悲哀,而「我」也被長期遵循封建禮教和思想的魯四老爺所排斥,見面就寒暄「大罵其新黨」。從魯四老爺的身上可以看到一個沉浸於 傳統文化 不能自拔的老者形象,他們對新生事物充滿敵對心理。

從勤快迂腐的祥林嫂身上「我」看到一個備受傳統禮教和封建宗法所迫害的女性形象,祥林嫂認為「我」是一個「見多識廣」的人,因此,神神秘秘的來問「我」人死後是否有魂靈,「我」詫異、吃驚、疑惑,為什麼一個溫飽都不能解決的人關心的不是自身問題,反而是自己死後的情況,可見封建禮教制度對其迫害的程度之深。「我」所看到的有悲哀、失望,對於一個善良朴實的人死後亦然被罵「謬種」時,所發出的各種感嘆。從現代文明的視角來看,無論是魯四老爺還是衛老婆子雖然初衷是好的,但其長期受封建禮教浸淫的本性表露無遺。

精神文化才是治療疾病的良方,沈從文認為西方文化腐蝕著人們的德行,造成民眾精神和人格上的病弱,讓民族缺乏生機和活力,傳統的民族德行和品質僅存在於不受現代文明浸染的人性之中,只有那裡供奉著「人性」和「希望」,《丈夫》就是這樣一首人性之歌。青年丈夫讓自己的妻子賣身養家在湘西是一項極為尋常的風俗,而它卻是現代文明所不能容忍的。通過講述青年進城看望妻子的見聞,展現其麻木、愚昧,進而覺醒的過程。丈夫進城不僅受到老鴇的款待,就是見到妻子的嫖客水保後,也沒有現代人眼中的對立和尷尬,兩人相處較為平靜,最後丈夫帶妻子回到鄉下。如果硬性將其歸於階級沖突,還不如將其作為風俗舊習上人性感召的轉化。在妻子與別人交易時偷偷壓抑喘息,他感到羞愧、懊悔,因水保囑咐而心中不再平靜,在經過一系列心理斗爭和掙扎,最終下定決心帶妻子返回鄉下,這是人性的最終醒悟。在那艘船上他們沒有自由、沒有尊嚴,他甚至無法擁有與妻子的片刻溫存,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夢的破碎讓他幡然醒悟,在船上受到的不僅僅是人身體上的侮辱和侵犯,同時出賣的還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踐踏的是基本的權利,這也是年輕夫妻最終鼓起勇氣反抗命運和習俗的主要原因。

無論是水保、老七,還是丈夫中的任何一個人,他們活得都是那麼自然、不做作,盡管這個社會存在著種種違背人道主義的陳規舊俗,但是人性會引導其從命運的捉弄和陋習中擺脫出來,會讓人們最終步上正軌。正因如此,沈從文認定這樣遠離現代文明、符合人性的文化方式才是治癒中國民族的良葯,這樣人們才不會被現代文明中的各種不幸惡果所侵害。無論魯迅或是沈從文他們自身所接受的文化熏陶極大影響著其文化取向,正因為魯迅幼年時期在日本的求學經歷,使魯迅對西方國家價值體系產生了認同感,他認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文明且理性的,是值得中國模仿的。而古老的中國封建文化給人們帶來的是頹廢腐朽,需要摒棄。我們不能否認封建思想、制度當中確實存在著不良因素,但是也不能完全否認其中仍有很多值得我們去發揚、去傳承。

「中國的現代性起源於民族國家的救亡圖存運動,中國人對社會現代化渴望,大於現代化境遇中人對存在本身的探尋,更缺乏對現代性本身的質疑和批判。」因此,周樹人以在鐵屋中進行吶喊的方式,意圖喚醒正在沉睡中的中國人,冀圖實現人的現代化發展,從而使我國免於流落到淪喪的地步。然而,沈從文卻是背道而馳,他放棄了當時絕大多數讀者希冀的視野,反而以超越性的眼光去觸摸歷史的暗流,並且運用敏銳的洞悉力,去理性的分解文明。所以,沈從文以構築供奉「人性」的「希臘小廟」形式來反思和質疑現代文明,他孜孜以求的診斷「國民毛病」、修正「現實」的文學理想。也正因如此,我們也能從沈從文對現代性的自反特質之中了解到其對人性本體的態度。通過以上解析,現代性這個觀念在世界史范疇內的品質、特性、作用等就比較容易把握了。

現代性觀念在西方文化里生長出來,它起初是屬於西方的,後來變成屬於世界的。在各種文化中,西方文化發展出了此時此地的觀念,並把這種觀念在漫長的文化行程里發展成一種普遍的信仰。__文化與繼起的人道主義文化之間存在著正題———反題這樣的形式邏輯關系。在基督__,構成普遍理解活動之詮釋基礎的是「彼地彼時」這樣一種觀念。從文藝復興開始的人道主義世界正好是此前歷史的反題,它把基督__詮釋成人的自我異化,它主張人要活在當下,一種全新的觀念便激發出來。從此,擺脫了自然主義態度下經驗主義思想的束縛,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超越性觀念。筆者從現代文明的角度對傳統文化進行審視,需要以正確的、科學的發展觀進行中國現代文明建設,從人性的角度進行民族精神塑造,並不是西方的就都是好的,只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文明,才是我國文化發展的根本之道,才能夠使我國文化源遠流長。

參考文獻:

[1]張麗,李季.試論《西廂記》幾個主要人物形象的現代性特徵[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02):41.

[2]賈晶晶.茅盾「為人生」文藝觀溯源[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4):16-18.

[3]劉勇剛.雲間派文學研究[C]//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2010.

現代文學研究本科論文範文篇三

《 中國現代文學傳媒發展思路 》

摘要:這些年以來,筆者對我國現代文學進行了深入性研究,也將相關的文學現象開展了理論性的探索,通過當代傳播媒體層面來分析我國現代文學,不單單將報紙書籍當作研究載體,同時也將文學本體拿來探索。為此,此研究能夠推動現代文學探究模式、現代文學理念等方面的發展與完善,構建一個新型的探究局面,以此能夠增加我們對現代文學的理解深度,基於文學史研究模式總結了現代「大文學」的探索思路,同時開展實踐研究,並進行了初步分析。

關鍵詞:現代傳媒;中國現代文學;發展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研究我國當代文學的過程中,其探索深度也在不斷增加。如果人們對社會學的「外在探索」產生了疲倦感,那麼西方的一些結構主義、語義理論等「內在探索」也隨之出現,文體探索也慢慢代替了那些以政治經濟尤其是以階級斗爭為基礎的文學探索。不過通過現代文學的探索歷史能夠看出,方法並非是全能且唯一的。各類探索方式介紹的系列作品,假如被整合到現代文學的整體框架中,那麼就會產生新問題。也可以說,當現代傳媒和中國現代文學探索的理論范圍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的探索模式,以此會全面地論述我國歷代文學的理論特徵,以此可以增強對理論問題的理解程度。

一、現代傳媒和現代文學的常規關系

(一)媒體即為載體

對於信現代傳媒而言,它屬於古代傳媒與傳媒模式的創新發展成果,能夠為我國現代文學的現代化明確完善的傳媒模式及媒體。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媒體即為載體,現代傳媒也就是現代文學之載體。無論哪一個文學作品都需要物質載體,比如古時候的竹筒、紙扇、牆壁等,均通過特定物質形式得以展現。現代文學的出現即為現代傳媒的出現,沒有現代報紙媒體就沒有現代文學,此為學術界已達到一致的認同。不過,傳播媒體的變化也會帶來現代文學的變化,如馬拉印刷機時期的期刊與設備印刷機的報紙,它們的出版效率與質量等有明顯的差距,文學創作可否隨著印刷效率與質量的增強而發生對應的改變呢?不過,此兩者並非是正比例關系,文學創作的審美理念與藝術成就的大小不會受到媒體改變而出現明顯的變化。

(二)媒體即為中介

現代傳媒屬於文字載體,也就是說,報紙期刊屬於文學創作的傳媒工具,相關作品是利用特點的媒體得以發展的,即,媒體也就是所謂的中介。現代傳媒能夠將作者與讀者的內在聯系展現出來,同時也離不開對文學創作的引導及其創 作文 學的整體傾向。其實,讀者也不是被動性地受影響或者被指引,如果讀者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挑選報刊或書籍的話,讀者其實屬於此「共同體」構成一部分,同時根據個人想法改變這個「共同體」。但是,由於作家力量及文學創作的不斷增強,作家與報刊之間的影響力會減弱,個別報刊邀請有威望的學者撰稿並未是為了發行需要,大部分是為了能夠點綴門面而已。反之,編輯部在明確選題、方針方面,也需要體現出高尚品格,通過獲得大眾稱贊的方式得到有識人士的認同。29]

(三)媒體即為語境

現代報刊而已,不單單屬於載體,也屬於創作作品,屬於文化形態的展現內容,報刊的發展能夠為文學的出現提供特點的文化氛圍,明確話語模式,甚至當作文學素材融入到作品內容中來。其實,對於現代傳媒與現代文學而言,其語境的內聯包括兩點內容,其一是現代傳媒具有的時尚特徵,能夠指導大眾生活、藝術理念的改變,對全社會審美觀帶來一定的影響。梁啟超興建的《新小說》與《新民叢報》和其「新民」理念、《申報》等明確了不同的建報理念,均展現了報刊面對普通市民的啟蒙主義思想,在此氛圍中出現的現代文學,通過啟蒙為關鍵引導方向,現代文學具有凝重感,其實這和現代報刊更注重社會、政治有一定的聯系。其二現代報刊對應的傳播手段,能夠為現代文學的創作語境的出現構建相應的文體模式。現代報刊大多數是穩定連續出版,考慮到現代交通工具的不斷完善,能夠讓讀者第一時間看到,由於此迅速交流的模式與固定持續出版的特徵,能夠為作家連載文學的發展奠定基礎,也能夠為作家實現一次性創作奠定基礎,這和基於手抄與說唱的古典文學相比,此傳播手段更能體現出明顯的優勢。

二、現代傳媒視野里的中國現代文學

研究文化傳播視野里我國現代文化史的構建,必須研究「現代性」和我國文學之間的聯系,分析我國文學「現代性」的形成、發展與其規律。我國現代文學和我國古典文學的關鍵准則的一個特殊標注即為傳播手段與媒體的不同。也就是,文學出現系統的實質改革,是造成文學現代性變化的關鍵誘因。

(一)重讀「現代性」

「現代性」屬於分析我國現代文學的一個關鍵定義,不過對此定義的了解,學術界的看法不一。通常來看,學術界普遍提到的「現代性」定義是由西方國家演變過來的。在西方,「現代性」可以理解為「當下」,大部分是被社會學家引用,屬於「當代社會或文明發展的縮略語」。不過對於國內學術界而言,它重點是闡明社會現代化的發展狀況,並且也體現出民族觀念的現代化狀況,體現出理想化、未來化的特點。這些年以來,個別研究學家也慢慢重視文學史變化過程中的現代性問題,並對此過程的現代性開展了深入性探索,並形成了一個較為活躍的現象。楊春時總結出「二十世紀我國文學的近代性」,此觀念其實說明了「我國現代文學」的特性,是通過「現代文學」還是「近代性文學」來闡述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這不單單屬於材料憑證的文學,也屬於理論研究模式的問題。奕梅健編撰了《前工業文明和中國文學》一書,其通過我國現代文學的形成原理與社會變化特徵的層面,總結了我國工業化進程對我國文化帶來影響的相關論點。所以,分析我國現代文學的現代化問題,不單單要重視現代文學的根本特性,同時也要重視其傳媒媒體與傳播手段,站在時間角度來分析我國現代文學,可以發現它比我國古典文學或西方文學更具有「現代性」特點。在我們多方面、多角度、多層面地分析現代文學的形成、發展與變化時,就要重視現代傳播媒體對我國文學造成的影響。就拿報刊是載體的現代傳統媒體來說,我國現代文學也屬於我國古典文學的一部分,也可以成為異變的一部分,也就是,隨著現代傳播媒體的不斷改革與發展,我國文學在發展階段也出現了「斷層」,一個新的文化理念與審美意識也在緩慢地形成。

(二)媒體屬性和雅俗問題

對於現代文化傳統媒體來說,其引發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纏繞著我國文學數百年的理論問題,即為「雅」「俗」與我國文學的高端化與普及化的問題。這數百年來,新文學和「通俗文學」也形成了較為復雜的內在聯系,為此產生了不一樣的文學理念。「通俗文學」代表著中性含義,不過對於我國現代文學的批駁者而言,卻體現出貶義意義,此為「五四」文學特別是文學探討會的批駁方向,也是之後被文學史家丟棄的一角。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後,人們也慢慢將目光轉向了「被丟棄的一角」,一些探索文獻也說明了現代文學發展的缺陷。即①,文學作品具有「通俗文學」內容;②個別學者認為,「文學母體包括兩類,即‘純’與‘俗’。由此可以看出,「通俗文學」屬於我國現代文學的關鍵組成內容,其獲得了成果即為我國現代文學的成果。不過,怎麼研究我國現代文學的「雅」和「俗」,也是纏繞人們的一個難題。

(三)工具理性和科學理性

通常而言,我國現代文學的理性意識屬於我國文學成為現代化的一個關鍵標識,也屬於我國現代文學啟蒙思維特點與顯著的思想影響力的根本體現。在我們分析現代文學,研究現代文學的文化理念的時候,必須重視現代理性和文學的內在聯系。但是,對於支持現代理性的科學形態來說,它和現代傳播媒體也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系。通過文化角度來看,基於現代文學與工業社會代表的印刷媒體,由物質理念至語言創作,再至傳播的實質形態與消費模式,均展現出現代文學里顯著的理性意識。和古典物質文化氛圍中的理性對比來看,現代傳播媒體支撐下形成的理性即為基於技術理性為核心的現代文學理性。

三、結語

總之,隨著現代傳播媒體與傳播模式的不斷改變,也慢慢擴大了人們的視野,讓人們從一個狹小的范圍里得以釋放,具備了和「世界」直接互動的特性。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現代工業文明也慢慢影響著人類形成的文化形態,它屬於一種要擊垮傳統文化的沖擊力,以此不斷地影響現代文學的社會地位。同時,現代物質文明帶來的慾望與引導也不斷地影響著現代文學,不過新的現代理念也在不斷地形成,人們在此也慢慢能夠看出自身存在的價值。即便我們基於西方國家的「現代性」來衡量我國現代文學的時候,也無法真正地認識我國現代文學的「現代」理念。為此,現代傳播媒體從本質上不斷地影響現代文學,同時也對現代文學的變化提供了空間與機會。

參考文獻:

[1]王平.傳媒文化視野中的近代文學變革——評蔣曉麗的《中國近代大眾傳媒與中國近代文學》[J].當代文壇,2008(01).

[2]徐萍.現代傳媒與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生成[J].齊魯學刊,2008(06).

[3]崔文斐.現代傳媒對新時期文學的影響[J].青年記者,2008(33).

[4]管寧,譚雪芳.大眾傳媒視野下的現代文學——以現代通俗小說與 散文 文體變革為考察中心[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3).

有關現代文學研究本科論文範文推薦:

1. 人文素養研究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2. 淺談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3. 淺談漢語言文學研究畢業論文範文

4. 本科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

5. 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6. 關於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範文

④ 中山大學(自考)學士學位證書是什麼樣子的

呵呵,截圖就算了來。但是可自以很明確告訴你,相片是貼上去的(後來有沒有改革就不知道了,我的是4年前的),蓋的是剛印。證書封面是紅色。它的99%和中大的本科生的學士學位證書是一樣的,校長的簽名也是一樣的。不同的1%是:打開封面看內頁,左邊的內頁「學士學位」下面加了一行字括弧括起來的字,寫著(成人繼續教育).

⑤ 中山大學本科生畢業論文有開題答辯嗎

中山大學本科姿改生畢業論文是有開題答辯的。學跡滾判校讓各導師組自行組織開題答辯,學生完成開題。開題報告模板,內容來源於畢設系統必填項,備此不限於僅按模板內容准備開題,請根據導師的要求進行。

熱點內容
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史 發布:2025-09-10 23:29:25 瀏覽:117
大學生短期計劃 發布:2025-09-10 23:24:14 瀏覽:176
大學老師電話 發布:2025-09-10 23:20:19 瀏覽:318
特別火的一個大學老師 發布:2025-09-10 23:19:07 瀏覽:875
2015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10 23:18:26 瀏覽:819
大學兼職教授講課 發布:2025-09-10 23:17:15 瀏覽:681
大學生總結規劃 發布:2025-09-10 23:13:37 瀏覽:533
清華大學王一方教授 發布:2025-09-10 23:12:18 瀏覽:172
大學生人際關系ppt 發布:2025-09-10 22:57:38 瀏覽:903
電視劇講大學生的 發布:2025-09-10 22:28:07 瀏覽: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