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財經大學本科畢業論文
① 本科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精選
會計資訊質量直接影響著經營者、投資人和社會公眾的利益,進而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範文一:會計電算化實訓案例教學研究[摘要]在分析了ERP環境下未來的IT事件驅動體系會計資訊系統對會計創新人才要求的基礎上,本文探討了在教學條件和環境受到限制的條件下,如何通過組織會計電算化實訓教學,以及如何設計實訓案例來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ERP;IT;事件驅動;體系;會計資訊系統;綜合型實驗教學;實訓案例
1前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資訊科技的發展,由美國加特納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ERP成為實施企業資訊化的一種嶄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被越來越多的企業認同和採用,會計工作的外部環境正經歷著資訊化變革。因此在2009年,我國財政部正式釋出了《關於全面推進我國會計資訊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中明確了要推進企事業單位會計資訊化建設並推進會計教育資訊化建設。會計資訊化必然使得未來的會計資訊系統高度融合計算機技術與會計,並最終形成IT事件驅動體系結構下的會計資訊化系統。因此,未來的會計不再是只專注於常規會計處理的傳統反應式會計,而變成一個活躍於銷售、采購、生產以及管理等企業生產經營各領域的管理控制系統,會計工作重點也將轉向業務規則的定義、資訊規則的定義以及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與經濟管理類其他專業相比,會計專業的應用性特點更為突出。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會計本科教學的目標還是以讓學生掌握會計專業技能為主,採用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因此很容易忽略會計的應用實踐性,無法進行跨學科融合,其雖然可以滿足以手工為主的會計實踐工作,卻無法適應資訊化環境下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在會計課程體系中,「會計電算化」是與ERP環境最為相關的課程。目前包括我校在內的許多高校都將該課程目標定位為熟悉並掌握會計電算化軟體,多採用老師講解軟體,學生動手實驗的教學模式,並未充分重視學生即將面對的會計資訊化環境,對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幫助不大,不能滿足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要求。因此如何將會計資訊化程序中的創新型人才培養貫穿於會計電算化的課程教學中,凸顯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基於此,本文將從分析會計創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入手,探討如何將會計創新人才的培養融入ERP環境下會計電算化的教學中,以期能夠為高等院校會計創新人才的培養拋磚引玉。
2會計創新人才的基本要求
2.1創新人才的基本要求
創新人才應該具備何種素質呢?根據以往的文獻,我們認為,除了深厚的專業基礎知識外,創新人才更要具備好奇心、善思維和常實踐的能力。具備了這些能力的創新人才對問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夠從日常瑣碎的工作中發現不一樣的問題;具有更活躍的思維,更善於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更長於實踐,從實踐中發現真知。
2.2ERP環境下
IT事件驅動體系會計資訊系統對會計創新人才的要求傳統會計系統只能提供以歷史成本計價的單一貨幣資訊,不能滿足不同資訊使用者個性化需要,基於此,1969年美國會計學者GeorgeH.Sorter提出「事項法」會計。在事項法會計下,會計資訊系統的目的是向資訊使用者報告企業發生的具體經濟交易、事項和情況,讓資訊使用者自己來選擇並組合對其決策有用的資訊。資料庫技術的產生極大地支援了事項法會計的發展,並進一步產生IT事件驅動體系會計資訊系統。其具體允許規則如圖1所示。根據事件驅動原理,在IT事件驅動型會計資訊系統中,當業務發生時,所有的資料都儲存在業務事件資料庫中,業務人員制定業務規則,會計人員負責資訊處理規則,系統將根據業務規則,將滿足條件的業務資訊篩選入業務資料倉庫,系統根據資訊規則將有用的資訊過濾報告給企業范圍內的資訊使用者。由此可見,在未來,會計人員的職能要求將有所改變。
***1***溝通能力。在未來ERP環境下,會計人員不僅要科學地組織會計工作,統籌安排並協調各崗位、各部門和各企業之間的會計事務工作,更需要正確地處理各方面的關系,如財務關系,需要處理債權人、債務人、投資者、各級 *** 管理部門等外單位的公共關系,除此之外還需要進行生產部門、供應鏈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的協調。
***2***協助定義業務規則。創新會計人才素質更體現在當外部環境變化導致新事物出現時,會計人員應能協助業務部門***供應鏈和生成等***迅速理解和把握業務實質,並制定出合適的業務規則,以生成業務事件處理器,方便對業務事件進行篩選。
***3***定義資訊處理規則。會計創新人才還應能積極了解資訊使用者的資訊需求,制定出資訊處理規則,更為重要的是,創新會計人才還應具備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理出各方的利益關系,做出合理的職業判斷,以滿足各方對資訊的需求。
***4***不斷學習,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會計是反應性的,環境變化必然導致會計處理的交易、事項和情況發生變化,由此帶來新的會計現象、問題和新知識,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創新會計人才,具有不斷學習、善於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基於會計電算化實驗教學的會計創新人才的培養
3.1會計電算化實訓教學的開展
實踐是創新的源泉,在課堂中貫穿實訓教學則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方法。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環境和教學條件決定了不同實訓教學的開展形式。因此在這里我們首先探討創新型實驗教學的開展方式。一般而言,創新型實驗教學的開展有多種模式。第一種模式為基礎實驗,基礎型實驗主要是課程實驗,在課程實驗中,每一個學生擔任ERP環境下會計崗位的各種角色,按照課程內容的先後順序進行基礎實驗。這一層次的實訓教學適用於沒有聯網條件的實驗室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一人一套賬,無法培養相互之間分工合作和溝通能力,而且容易產生厭倦情緒,有可能會影響到實訓效果。第二種模式為綜合型實驗,綜合型實驗主要是利用區域網進行崗位實驗,按照會計資訊化崗位進行模組劃分,分組進行實驗,在這種實驗課中學生扮演不同角色來進行工作的實踐演練,可以大大加深學生對會計角色***或崗位***的認識。這種實驗方式適用於有區域網路設定的實訓環境。不足之處在於個人只負責自己的崗位,難免忽略其他崗位的實際操作。因此,為了克服這一不足,在進行綜合型實驗之前應輔之以基礎實驗,可以選擇一個較為簡單的案例,讓學生先熟悉軟體的操作,再在了解基本操作的基礎上進行分崗位實訓。因此,此種模式所需要的課時要較基礎實驗模式為多。第三種是ERP模擬實驗,在該類實驗中,通過ERP沙盤對抗演練及軟體模擬實驗,學生扮演不同角色,以企業業務流程為主線,將各個業務部門、各個崗位有機地連線在一起,達到融合系統性的經濟業務理論與實踐的目的。顯然,ERP模擬實驗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對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具備生產製造、財務管理、會計、人力資源和市場營銷等各學科的知識。但如果教師受其專業限制,無法深入挖掘課程內容,學生的學習熱情難以被調動起來,實訓效果會受到影響。同時這種實訓模型對教學環境和條件的要求比較高,不僅需要專業的ERP沙盤軟體,還需要較多的分階段實訓學時。除了前述三種模式之外,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加強實踐與企業合作,拓展校外實習基地,能使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下感受到財務工作的實際情態,了解財務工作的程式、內容和方法,強化學生對專業的認知程度,使學生得到系統綜合的訓練培養,提高綜合素質。綜上所述,雖然ERP模擬實驗是實現創新人才培養的最具有優勢的方法,但因為受教師素質、教學條件、目標定位和學時設定等條件所限,目前大多數高校難以實現ERP模擬實驗教學。所以更為可行的方法是綜合型實驗,讓學生在案例實踐中培養會計創新。
3.2會計電算化實訓案例設計
會計電算化實訓案例是指在會計電算化課堂上用於學生操練的實際案例,是會計專業學生在ERP環境下實踐的第一步,設計妥當的實訓案例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能動性。為了將會計創新人才的培養寓於其中,實訓案例的設計應把握以下幾點。
3.2.1以分崗的方式實現溝通技能的培養
首先,案例的設計應體現分崗運作的思想。在分崗運作方式下,學生以組為單位,各分配以不同的崗位。一般情況下,一個小組可由賬套主管、出納、總賬會計、固定資產系統會計、工資系統會計、應收和銷售系統會計、應付和采購系統會計以及存貨系統會計8人組成。故實訓案例的設計也應至少包含上述模組的內容。同時各崗位之間存在著合理的分工和許可權牽制,這貫穿了內部控制制度設計的思想。因此在實訓案例中可要求學生自行查閱資料、進行許可權分配的討論,使學生能切身體會實際工作中各崗位之間職責的分工與許可權的內部牽制。這樣的實訓案例設計可以通過崗位的分工、許可權的設定來實現小組內成員之間的合作和交流,因此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比如在出納許可權設定時,學生就應該先查資料,分清會計和出納的職能,因此學生在進行出納和總賬會計許可權的時候,就要實現「錢賬分離」的思想,總賬會計負責總賬,出納負責出納系統以及與現金和銀行存款有關憑證的稽核。其次,在控制良好的會計資訊系統中,不同的總賬會計和出納,應給予處理應收賬款和現金的額度的不同許可權,因此在案例設計時,應給學生以適當的提示,讓他們自行分析和討論金額許可權的分配以及許可權分配的後果。
3.2.2以對資金鏈的把握帶動定義業務規則能力的培養
目前各高校的會計電算化實訓課程更多涉及財務的內容,對於非財務的業務,特別是生成運作管理過程接觸較少。為了培養學生協助制定業務規則的能力,可考慮對財務資金鏈把握的業務實質。比如教師在設計實訓案例中計算成本分攤的時候,可通過作業成本法的應用來了解業務過程。作業成本法的關鍵在於找出作業動因來進行固定成本的分攤,而作業動因的尋找過程則可深入了解業務,從而尋找作業動因的過程也是抓住業務實質的過程。該部分的評分則可通過成本動因設立的合理性來決定。比如,生產過程中的材料准備***下稱備料***作業,其不僅會影響到生產部門,同時也會影響到產品設計部門,因此因備料產生的固定成本需要在這兩個部門之間進行分配,作業動因可以是搬運次數,也可以是人工工時或其他動因。此時,作業動因選擇的准確性就取決於對企業生產工藝的了解。了解程度越深,選擇的作業動因越合理,成本分配越准確。由此激發學生了解生產運作過程的動力,進而培養定義業務規則的能力。
3.2.3將會計職業判斷融入案例中以加強會計資料規則定義能力的訓練
要定義好資料規則,很重要的一個能力是了解資訊使用者的資訊需求。在IT事件驅動體系會計資訊系統下,會計人員將不僅提供財務資訊,也提供非財務資訊。但在實訓課堂上,我們無法了解非財務資訊的需求,只能以增加對財務資訊需求的了解作為能力培養的基石。而為了向資訊使用者提供更能夠滿足他們需求的財務資訊,做出准確的職業判斷非常重要。因此應在案例中納入需應用會計基本理論進行職業判斷的內容。如,可增加金融工具業務,因為金融工具可計入交易性金融工具,持有至到期投資也可計入可供出售金融工具,職業判斷的標準是管理層的意圖,因此可設計案例情景,讓學生自行判斷根據管理層意圖將其區分,是計入交易性金融工具還是可供出售金融工具,根據判斷的准確性給分;按照會計准則的相關規定,企業自建寫字樓,部分出租、部分自用,如果自用與出租能夠明確分割的,自用部分應按成本計量確認為固定資產,出租的部分應確認為投資性房地產,計入投資性房地產的又可以選用公允價值計量,因此可設定案例情形,讓學生判斷固定資產和投資性房地產的區分,並進一步分析投資性房地產是用公允價值還是用歷史成本計量等。
3.2.4以設錯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錯法是指教師針對知識點,設計錯誤,讓學生在其後的操作中發現錯誤,分析錯誤並尋找解決錯誤的方法。因此在實訓案例的設計中可貫穿這一思路,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進行科目設定時,可不讓學生指定會計科目***將現金科目指定入現金賬,銀行存款科目指定入銀行賬***,但要求現金和銀行存款科目必須在出納系統中進行操作,這樣一來,沒有指定賬戶的學生即使用出納身份也無法打開出納系統,這時讓他們自己去翻閱資料,查找出納系統正常運作的原因,並解決這一問題。再如在總賬選項中,關於憑證稽核的選項是「選中憑證記賬前必須經過稽核」,案例設計時,可以不提醒學生勾選此選項,而待學生完成憑證處理要記賬時,就會因為沒有稽核憑證而無法記賬,從而引發學生尋找原因,並加深學生對憑證稽核重要性的理解。
4結語
基於未來的IT事件驅動體系會計資訊系統環境,本文首先分析了會計創新人才的基本素質和要求,本文認為,在此環境下,會計創新人才應具備溝通、協助定義業務規則、定義資訊規則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本文探討了在教學條件和環境受到限制的條件下,可通過組織綜合型會計電算化實訓案例教學,並將溝通能力,了解業務規則和定義資訊規則,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融入實訓案例設計來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
主要參考文獻
[1]吳中華.創新型會計人才培養與ERP模擬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財會通訊:綜合版,2012***5***:43-45.
[2]周虹.本科會計ERP電算化教學改革思考[J].財會月刊,2015***9***:120-122.
[3]李新瑞,馬晨佳.會計電算化實訓的設錯教學法[J].財會月刊,2013***11***:123-125.
[4]陳瀟.現代會計資訊系統構建趨勢———基於事項法的事件驅動系統[J].財會通訊,2010***12***:126-127.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範文二:高職院校會計教育工作思考摘要:本文對新會計准則的含義與其變化趨勢加以研究,並分析新會計准則的主要變化及其對稅收的影響,並對新會計准則下高職院校會計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企業會計;稅收籌劃;會計教學
本文將對新會計准則的含義與其變化趨勢加以研究,分析新會計准則的主要變化,在新會計准則背景下,對高職院校會計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相關建議。
一、新會計准則的含義與其變化趨勢
會計准則是我國經濟法規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國家企業經濟活動中關於財務核算的標准。新會計准則的施行使實務會計與會計理論產生新的變化,也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新會計准則在許多規定上進行了創新,並推進了會計資訊化程序,強化了會計資訊的實用性。
***一***新會計准則的含義
通過將新會計准則與原會計准則相比較,可以看出新會計准則的適用范圍和報告目標更加明確,相關規定更為詳細和具體,整體來說更具科學性。新會計准則在原會計准則的基礎上又添加了一些新規定,有效地減少了稅款的流失。例如新會計准則對《所得稅》的調整,規定企業在核查資產的周期時,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定,遵守相關的法律規定,不能進行估計,加強了企業資訊的真實性。並且新會計准則也在原有基礎上對部分概念進行了重新定義,在資訊記錄的過程中更具有實用性,並強化了稅收調整的內容,有利於保障企業依法納稅。
***二***新會計准則的變化趨勢
新會計准則的施行,使得企業會計執行系統更加完善,會計資訊更為真實可靠,並有利於加快我國企業走向世界的程序,促進了全球金融投資和企業財產的透明化。並且新會計准則在實行過程中,有效地提升了我國企業會計的標准資訊質量,增強了資本市場的活力,有利於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通過對新會計准則進行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新會計准則會加強企業對未來發展方向的預測,有利於企業選擇高回報的投資領域,並且企業決策也能在新會計准則的指導下,制定出更為長遠的經濟發展策略。企業能通過對新會計准則的有效利用,合理分配企業的經濟效益,從而保障了上市公司的經濟質量。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也更為復雜。新會計准則的施行,對於國內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有利於國家會計管理對企業進行資本控制,穩定了市場經濟的發展環境,從而使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隨著企業對於新會計准則變化內容的適應,企業能夠有效地提升會計管理能力,從而促進企業經濟的穩定發展。
二、新會計准則帶來的變化———以企業稅收籌劃為例
新會計准則的出台,導致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實務出現了許多變化,以企業稅收籌劃為例,會計作為稅收的基礎,在會計實踐的過程中會依據會計准則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而企業的稅收環節也從會計賬務處理進行展開,企業不同的賬務處理,會對企業稅收造成直接影響,因此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有必要對新會計准則的變化加以分析,明確新會計准則為企業稅收帶來的重要影響,並對新會計准則對企業稅收的影響作用進行研究,選擇出企業最優納稅方案。
***一***政策選擇的變化
新會計准則的推行使得企業會計在進行某項業務工作的過程中,能夠具有多個會計政策的選擇,而對這些不同會計政策的處理也會使得該項業務產生不同的經濟後果,並影響到企業的稅收情況。例如對存貨計價方法和固定資產折舊的變化,在原有規定上進行了相應拓展,企業不同的經濟情況,也會導致毛利率和利潤的不正常波動,這些會計政策還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從而造成企業不同的經濟後果。新會計准則對於固定資產的相應指標加以細化,對企業的折舊費用和利潤帶來影響,企業對於不同會計政策的選擇,也會直接影響到稅收意義的所得。
***二***處理方法的變化
新會計准則中對於所得稅會計和收益計量等處理方法進行了調整,全面採用國際通用的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引入了展示性差異的概念,通過適應稅率計量來確認所得稅費用,這種方法能夠通過對暫時性差異的貫徹,來全面確認所得稅資產,有利於提高企業稅收的實用性。並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核算任務量的增加也會出現更多的暫時性差異,而新會計准則中對處理方法的調整,能有效地提高企業會計資訊的實用性,也有利於企業的穩定發展。
三、新會計准則下高職院校會計教育工作的開展
新會計准則的施行,無論在內容、方法還是理念方面都進行了較大改革,這也使高職院校會計教育工作的開展發生了變化,新會計准則中的內容增多,並實現了國際會計准則的趨同,並且創新了原有會計理念和內容,這些變化也將改進高職院校會計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從而強化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
***一***新會計准則對會計教學的影響
新會計准則的施行會對高職院校會計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提出相關要求,新會計准則中包含了企業的各項經濟業務,這也使得教師不能只熟悉原來的工商企業知識,還應熟悉其他行業知識,並加強新會計准則下的系統化知識的學習。新會計准則也對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設定帶來影響,與原會計准則相比,新會計准則下高職院校會計教學要認清會計要素確認、計量和會計科目設定等方面的差異,也對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會計准則的會計教學需要全新的思維,因此教師在重視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當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完善學生的創新能力、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和處理能力,並強化學生在新會計准則中的實踐能力。
***二***會計教學的改進方向
在新會計准則背景下,高職院校應當從多個方面提高教師素質,並建設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保障教學質量。高校應當安排針對新會計制度、會計實務等方面的業務培訓和研討會,並組織相關專家和骨幹教師進行講座,有計劃地鼓勵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明確認識到新會計准則在企業的實施情況及相關問題。高職院校還應當根據新會計准則的變化,對教學內容和課程設定進行改進,克服專業課之間內容重復的現象,並在課程講解的過程中加強對新舊會計准則的比較、轉換和應用。對於教學內容的優化,需要會計教師及時查閱最新資料,並通過集體備課制定出講授內容,保證學生所學知識的實用性。新會計准則的實行中,企業會計的實務工作產生了許多變化,也促進了企業會計稅收籌劃策略等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這對會計人員的個人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會計教育工作也應當針對新會計准則進行相應調整,從而建設出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並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改進,強化高職院校會計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梁冠華.新會計准則下企業會計稅收籌劃策略[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6***.
[2]張玉霞.探討新會計准則對企業稅收的影響以及稅收籌劃[J].經營管理者,2014,***9***.
[3]高永華.新會計准則對稅收的影響及稅收籌劃分析[J].時代經貿:中旬刊,2007,***10***.
[4]陳禮忠.芻議中小企業執行新會計准則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資訊,2011,***9***.
[5]鄭丹丹.新會計准則之穩健性的實證研究[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09.
② 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在金融 畢業 論文寫作過程中,參考文獻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參考文獻其實就是 文章 或著作等寫作過程中參考引用過的文獻。下面是我帶來的關於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的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一)
[1]劉曉法.外匯風險管理戰略[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2]巴曙松.2009:人民幣國際化的起步之年[J].經濟,2009(6).
[3]曹垂龍.論人民幣匯率改革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兼析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走勢[J] 財經 問題研究,2006, (7).
[4]陳慧蓮.我國行業外匯風險暴露[D].天津:天津財經大學,2013.
[5]弗蘭克·奈特.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21.
[6]付甜傑.我國涉外企業的匯率風險及運作性對沖研究[D].廣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0.
[7]何曉.對我國涉外企業外匯風險暴露的實證研究[D].湖北:武漢大學,2007.
[8]鄭振龍、陳蓉、鄧戈威.外匯衍生品市場:國際 經驗 與借鑒[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9]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企業會計准則2006[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10]胡大江.面向雙重風險的我國涉外企業國際貿易外匯風險管理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10.
[11]高揚.構建人民幣匯率的避風港:中國外匯衍生品市場研究[M].北京沖國經濟出版社,2006.
[12]劉欣.外匯經濟風險暴露的測量和管理[D].四川:西南財經大學,2003.
[13]宋明哲.風險管理[M].台北:中華 企業管理 發展中心出版社,1984.
[14]陳偉、王偉.我國跨國公司匯率風險的計量與實證分析[J].河南金融管理千部學院學報,2006, (3).
[15]羅航、江春.人民幣新匯率形成機制下的上市公司外匯風險暴露[J].中國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7(4): 78-81.
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二)
[1]林毅夫,李永軍.中小金融機構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1,(1):l0-18
[2]林毅夫,李永軍.中小企業融資根本出路在何方[J].證券時報,2004,(4):23-25
[3]周兆生.中小企業融資的制度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3,(5):27-32
[4]陳曉紅,郭聲琨.中小企業融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5]陳曉紅.中小企業融資創新與信用擔保[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6]羅正英,段佳國.中小企業融資結構選擇的內生性約束模型研究[J].會計研究,2006,(8):67-72
[7]__贊.銀行結構與中小企業融資[J].經濟研究,2002,(6):38-45
[8]楊鳳娟.發達國家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舉措及借鑒[J].經濟題,2004,(3):20-21
[9]徐洪才.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J].經濟管理,2009,(3):14-17
[10]戴淑庚.高科技產業融資理論、模式、創新[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
[11]韓瑤.我國高新技術產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8
[13]巴曙松.如何促進多層次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的發展[J].商業周刊,2003,(11):6-7
[14]鄒萍莉,王振宇.二板市場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途徑[J].特區經濟,2004,(10):64-65
[15]袁樹民,劉文國.多層次資本市場與中小企業融資[J].會計之友,2008,(2):83-85
金融畢業論文參考文獻(三)
[1].石磊,王瑞武.合作行為的非對稱性演化[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0,(4).
[2].李丹.基於博弈論的科學研究知識共享行為分析[J].國書情報知識,2006(5).
[3].翁麗君.「市場進入阻撓」的博弈分析[J].內蒙古經濟與科技,2008(4).
[4].陳德華.寡頭壟斷市場的進入與阻止進入博弈研究[J].財金研究,2011(23).
[5].田銀華等.銀企信貸重復博弈的模型分析[J].系統工程,2011(11).
[6].趙宇等.壟斷行業的進入博弈及管制績效評價研究[J].系統工程學報,2006(6).
[7].商業銀行應該給小額貸款公司提供批發貸款嗎?——基於演化博弈模型及其模擬過程的分析.
[8].郭寧寧.關於大型商業銀行與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合作研究——基於金融供給角度[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2(6).
[9].樊晶.在位企業與潛在進入者的戰略博弈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6(1).
[10].李國宏.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發展村鎮銀行的可行性研究——以山東淄博市為例[D].濟南:山東大學,2012.
[11].哈爾.R.范里安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M].費方域等譯.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12].肖彬.大型商業銀行服務「三農」新模式探討[J].2009(4)
[13].中國農業銀行農村產業金融部課題組.大型商業銀行與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合作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2011(5)
[14].張傑.農戶、國家中國農貸制度:一個長期視角[J].金融研究,2005(2)
[15].洪正.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改革可行嗎?——基於監督效率的視角的分析[J].經濟研究,2011(2)
猜你喜歡:
1. 關於金融危機論文參考文獻
2. 企業融資論文參考文獻
3. 國際金融論文參考文獻
4. 會計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5. 財務管理論文最新參考文獻
③ 天津財經大學論文盲審給誰審
天津財經大學論文盲審給由校外同行專家審。
盲審,指一種組織專家組評審的制度,就是匿名送審,意味著評閱導師不知道論文作者是誰。這樣打出來的分數作假率低,高校閱卷一般使用這個方法。
盲審制度,就是將不署作者名的學位論文送給作者不可能知道的專家審核,這樣打出來的分數,應是最為客觀。一般高校,特別是研究生院,均有對學位論文進行定期盲審的相關規定,多為隨機抽取一定數目的論文進行盲審。
外審是指將論文送外單位專家審閱,有的學校是學位辦統一進行,有的學校是導師個人進行。自己導師指定的審論文專家,自己送審,佔90%。
盲審和外審通後過才能取得答辯權,答辯不通過,一樣不能畢業。只要盲審2個專家通過,或者外審的2個專家通過就取得答辯權利,答辯委員會不包括外審專家,要半數通過就能夠畢業。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