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美國大學
A. 放棄上了一年的大學去美國重讀本科值得嗎
怎麼說呢,如果,你就比較喜歡國外的教學體制的話,選擇美國留學是不錯的。
但是,要內看你的英語水平容啊,如果你現在有托福成績60分以上的話,可以去嘗試,不然,即使申請留學先過去了,還得先讀預科班,什麼時候考過了,什麼時候才可以上大學課程,這樣的話,時間就不確定了,有可能是3年-5年,所以,還是建議中國大學完成,再申請美國的碩士了。
也就是,如果現在英語成績不好,還是繼續國內本科課程,這期間加強英語,考下托福成績。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還可以的話,請采為「最佳答案」吧,非常感謝。
B. 被美國大學開除了怎麼辦,還能繼續留學嗎
對於中國學生來說,經歷了雅思托福的考驗,度過了申請的重重難關後,終於如願踏上了國外求學之路,但是成功錄取僅僅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出國求學,不但要適應異地的環境文化,更重要的是踏踏實實地走好求學之路。有很多出國留學的同學雖然踏進了名校的大門,但是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完成學業,被學校勸退。
今天朗閣小秘書就給大家整理了幾個可能被勸退遣返的情況,希望小夥伴們注意一下,千萬不要觸碰雷區。
1.考試作弊 / 論文抄襲
論文代寫或者考試作弊是件非常嚴重的事情。雖然可能一時可以矇混過關。但是如果之後被查出來,代價十分沉重。
在2008年時,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50名中國學生因為申請造假而被集體退學遣返。而另有一名英國留學生因碩士畢業論文未過,因意圖向老師行賄而被判刑一年。
留學生出國最好不要有任何違紀行為,一旦出現違紀,校方會根據事件的嚴重程度進行處理,嚴重到被開除的程度,學生必須離境。
違反校紀最主要的一種方式就是作弊,相當於在學業上不誠實,這可以分為許多情況,包括論文未註明引用來源,引用比例過多,出現雷同答案等。
有些因學生大意而導致的情況,經解釋後可能會被原諒,但有嚴重者則會受到嚴厲的懲處。因考試作弊而被記過,並因此而被學校開除,從而喪失留學資格的學生不乏少見。所以建議大家不要冒風險,憑自己本事畢業。
2.嚴重缺席,不務正業
英國的大學對學生出勤率有嚴格的要求,對留學生的監管力度更為強。很多大學都會在學生指導里強調缺勤必須請假,無故缺勤將會導致無法續簽。
如果學生有特殊原因確實需要缺勤,可按以下處理辦法來確保自己的出勤率:
1、如果生病,直接打電話向校方請假,如果病假超過4天,則需向校方提供醫生證明信;
2、如果有很重要的事情(如大使館或者工作面試)或緊急的個人事情(如家人病重或要參加家人葬禮),最好先徵得學校輔導員或者指導員的許可,並出示相關證明信。
3.學術表現差
學術表現差就是成績不理想。一般新生來到國外後會因為不適應新環境、抵擋不住外界誘惑或者語言跟不上純英文教學,從而影響成績。
國外的大學寬進嚴出,往往是進去容易,畢業難,學業壓力非常大。如果學生的學業成績不好,達不到學校的最低要求,一般會先留校察看,如果還得不到提高,則會作退學處理。
造成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學生不適應國外的學習生活,或是對自身估計過高。這就要求學生在選校時理性分析自己的實際水平,否則,如果沒有能力完成後續的學業,就算進了名校意義也不大。
4.成績造假、證件不全
很多留學生或者留學機構為了申請到更好的學校而抱有僥幸心理,偽造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經歷。偽造材料的行為不僅不能取得預期的結果還極大的降低了中國留學生的信譽,也導致申請人日後被發現而面臨嚴重的處罰。
同時還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證件:
電視許可證(TV Licensing):在英國從1946年就開始了,是由英國BBC發起的徵收的,對拒不交費者或聲稱不看電視的,公司還會派人上門查詢。一旦發現收看了電視,而拒付費用者,收繳公司可向法庭提出訴訟,罰款高達1000英鎊。
各種稅收:對留學生而言比較陌生的可能就是地方稅,一般情況下,不管是擁有或者租用房子,只要是年齡18歲以上就必須繳納Council Tax。全職在讀學生(Full-time Student)可以免繳地方稅,但需向學校申請相關證明。但是如果你是入讀的暑期課程或是未滿一年的預科可能仍需要繳納。
5.危害信息安全
平時離不開的微信、微博也可能是你被遣返的原因。澳大利亞海關官員曾在檢查入境中國學生手機的時候,發現有非法圖片(據悉是微信常用的「表情包」),將他們驅逐出境。海關人員在他的微信應用程序中發現了色情圖片;同一天,悉尼機場也發生了類似事件,一名中國學生也因此被拒絕入境。
澳大利亞對參與兒童色情活動的人的懲罰是非常嚴重的,因此一旦這些內容被分享或者傳播,會是非常嚴重的犯罪事實。所以在玩手機的時候一定要當心,有些話不能亂說,有些表情包不能亂發,以免含冤被遣返。
其實,究其原因,學術文化背景的差異才是屢屢讓中國的留學生受挫和吃虧的重要原因。下面給大家簡單提兩點學習的建議。
相對考試成績,真正學到了什麼更重要
美國著名作家、演說家托尼羅賓斯曾說過「沒有滿足感的成功就是失敗」。很多學生雖然成功進入了名校,但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學的東西是什麼。
學到自己真正想學的,意味著學習過程是受到好奇心的驅使,而不是單純地追逐好成績。所以,在做決定之前一定要認真思考自己的喜好。
只有對學習保持著好奇心,才會學到更多的東西,而成績只是水到渠成的附屬品,否則就本末倒置了。
學習的方法
如果想在畢業時達到自己的目標和預期,一個好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
1、設定個人目標
以終為始是高效學習的基礎,面對眾多的專業課程和講座,只有設定了長遠的目標,才能不在繁雜的課程和活動中迷途方向。
2、 掌握學習策略 包括時間管理、精力管理:
a.制定詳細的時間表,把要完成的事情按照輕重緩急分類。
b.時間管理的核心是精力管理。
上課、做實驗、工作和研究、健身運動、研討會、社交活動等一系列的內容占滿了大學的生活,把握學習、運動、休閑、社交的平衡。在單位時間內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力,並獲得最大的成果,隨時保持頭腦的清醒。這才是高效的學習和生活的打開方式。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還會有很多特殊規定,
同學們在出行前一定要了解清楚,
除了好好學習之外,
遵紀守法也很重要。
好不容易摸爬滾打的出了國,
努力學習,
認真享受自由美好的留學生活,
才是你最重要的事。
C. 我想放棄高考去美國留學,這種想法可以嗎
不要跟別人比,你先要想想家裡是否能負擔每年30萬人民幣左右的留學費用,再想想自己的個回人生活自理水平,英答語水平,社交能力,然後再考慮,很多在美的留學生過的並不舒服,天天宅在寢室(或租房)內上中國網站,跟中國人交流,學不到什麼東西,反而毀了自己的青春。
D. 美國大學放棄學分
除非你和你的教授,和dean
院長同意,
立刻drop停所有課,
否則你的GPA是必要加進以後的總和.
GPA=
Grade
point
Average
=
所有得
/
所有讀的學分.
如果你進研究院
Master
碩士學位,
所有GPA重新算起.
如果你轉他卅他間學校,讀不同學系,或易的科,
可以不計以前所讀的學分.
其實,你在美國大學本科一年級,GPA3.6是很利害了.除非你一天內攪好英語,否則,其他科也不會易.
E. 我為什麼放棄復旦而選擇美國大學(對美國本科教育理念
因為大學綜合排來名不錯;還有留自學美國學校選擇第一、學校類型:美國有四種類型的大學,你可以選擇先在一所兩年制大學(社區大學)開始你的本科學習,兩年後再轉入一所四年制大學完成後兩年學習。 你也可以直接進入一所四年制大學學習。 據太傻網提供兩年制大學入學要求不高, 學費也低些。你在那裡完成兩年的學業後一般都能轉入四年制大學繼續學習。這兩種途徑取得的學位是一樣的。3、 你可以選擇公立大學也可以選擇私立大學。 一般情況下私立大學比公立大學學費貴,但是私立大學對國際學生的資助力度要大一些等。
F. 家長放棄了美國綠卡申請他的孩子被美國大學錄取了,孩子去美國留學會有拒簽的可能嗎
不會,美國大學拒簽最多的理由就是移民傾向,放棄綠卡代表放棄移民,孩子只是為了求學才去美國,所以並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被拒簽,但可能因為資金證明、語言等原因被拒簽。
G. 怎麼拒絕美國大學的offer
言簡意賅就行,下文僅供專參考:屬
Dear Sir
I feel so regret to write this letter to you because I choose another university as my target school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s, so I have to decline your offer .
Even though, I still thank all your appreciation and encouragement on me, which will also inspire me to pursue my dream.
H. 為什麼中國要放棄美式的大學教育方法
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覺:美國的頂尖大學招生是看智商的,智商高的先生進名校。中國也該這樣,把先生分層,把智商更高的先生挑出來,去念好學校。
這是關於教育的一個天大的曲解。不只曲解了美國,也曲解了中國。
關於美國大學招生的錯覺,我講件很風趣的事情。我有個朋友大學前本人去美國調查,在一家中餐館遇到老闆聊天,老闆和他講,他本人的兒子成績也很好,但是美國的名校裡面讀書太辛勞了,太累太精英,沒必要去讓本人那麼辛勞。後來老闆的兒子來店裡幫忙,他去找那位攀談了一下。那位的回答如出一轍,名校辛勞,讀州立大先生活質量更好。可是聊天中他發現,老闆的兒子也請求過不止一所名校的獎學金。這樣的情形,他遇到過不止一次。
美國的名校讀書沒那麼辛勞,競爭也沒那麼殘酷。其實最關鍵的緣由是:錢。也就是學費。
美國絕大多數排名靠前的學校都是私立的。這些私立大學擁有著美國最好的教育資源。同時,他們的學費對普通人而言非常昂貴。每年3萬5千美元對於很多普通的美國家庭也很難承受。也就是說,這些頂尖大學有著兩批完全不同的請求者:需求獎學金的和不需求獎學金的。
需求獎學金的,可能得500人爭一個地位。而不需求的,可能只是5個人爭一個地位。
那他不能貸款念名校嗎?我以前也問過這個成績。助學貸款啊。名校畢業了有更好的前途啊。
錯了。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念州立大學畢業可能一個月掙5000美元,念哈佛畢業可能是5500美元。可是學費,一年超過35000美元。貸款也是要還的。貸款念哈佛的性價比並不高。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由於美國全體的社會流動性非常低。也就是說,父母的支出情況很有可能才是決定一個人畢業後支出的決定性要素,而不是學歷。
在中國,其實慢慢的也在變成這樣。畢竟我們的社會階層也在越來越固化。我幾年前讀到過一篇麥可思關於中國大學畢業生的支出調查報告。清華第一,我非常理解。可是本科畢業月薪那一欄讓我覺得非常驚訝,一個月5000多。北大4000多。這完全不符合我對名校的理解。我想再次清華畢業的支出也應該在四大的支出線上吧。我當時覺得這個數據真的不可信。可我後來一問,才知道這個數據絕對是靠譜的。緣由很簡單,名校畢業家庭條件不錯的人,大多數的主流是繼續進修。但是家境普通的少部分人本科畢業其實出路並不是太多。特別是學理科的,要是考不上公務員,很多會去選擇和師范類畢業生一樣當高中教師。支出自然不高。漲薪幅度也並不見得能超過別人很多。畢竟都是按照體制逐年逐級的在加。
如今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清華也一樣,拿出一半的學習地位來給獎學金獲得者。其他的學習地位收40萬一年的學費。作為一個年支出不到5萬的家庭出生的小孩,他應該貸款念清華嗎?
讀到這里你是不是感覺有什麼不對?我置信很多人和我從前的想法一樣:大學不應該是給最優秀,最聰明的人去讀的嗎?
錯了。一個初中生合格的完成了初中學業就應該得到接受高中教育的答應。一個高中生合格的完成了高中教育就應該得到接受大學教育的答應。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公立大學才應該擇優錄取。
我們的學校為什麼不能像常春藤一樣搞精英化,貴族化的教育?
由於我們國家的大學是公立的,常春藤都是私立的。拿著全民的錢就要優先照顧全民的利益。所以中國需求的不是再集中資源建10所北大,而是努力讓中國多出100所浙大。努力彌合大學間的差距,進步大學的綜合教育水準。
同時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加強職業教育。過去的中國不斷缺少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缺口必需要填補,這方面德國經驗絕對較足,所以會在學校改制方面偏向德式。還有一個常見得曲解,就是德國的高等技術學校培養的是高級技術工人。由於單獨的學校是不可能培養出高級技術工人的。高級技術工人是企業和學校一同培養的。而與此同時,德國的高等的科研人才也是學校和研討所一同培養的。
所以中國的教改,慢慢的取消211,985這樣的重點扶植,把資源轉而加強普通高校的教育質量這個方向是正確的。在學習地位固定的情況下,拿出固定的學習地位給貧困生也是應該的。這當中的執行當然很困難,但是全體的方向,並不是錯的。
對於一所學校來說,家庭條件更好的先生確實更受歡迎。絕對來說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做出更大的成績。綜合素質選材選出來的就是家境優越的先生。但是,公立高校絕對而言愈加偏重公平也是必須的,由於全民的學校也對全民有社會責任。
有人問,為什麼要找那些看不出聰明,英文發音不標准,沒見過什麼世面,不知道Dropbox怎樣用的人來985大學裡面讀書?
不為什麼,這叫教育公平。公立大學就應該給窮人家的孩子更多的機會。真的覺得他們拉低了985的水準,不配和你站在一同,那就公費去讀那些頂尖的私立大學吧。
I. 放棄國內高考,想考美國的大學
應該主要還是通過中介
考取SAT和托福出國
應該不需要畢業證書
SAT就是美國高考回 分1和2 1就是數學答 寫作 閱讀 (中國學生的難點在後兩個 數學基本都滿分) 2就是物理 化學和生物 還有其他學科 這個成績要看你申的大學要你提供幾個 一般是兩到三門自選
學費很貴啊 一般一年花三十萬人民幣是省的了 畢竟物價高
至於打工 我知道 美國應該是不允許的 不然就去那些中國人開的店
我覺得親如果真的夠厲害 還是以獎學金為目標吧
美國名校的學生都是 學習 朋友 睡眠 三選2的。。。我有個同學在全美排名14的大學 已經睡了兩天圖書館了……
如果家裡沒有那麼大的財力 我覺得沒必要賭的這么大 可是試試高考 總是要努力一把的(考SAT 托福也不是那麼容易高分的 畢竟國際生的身份入學本來就難 真的有錢可以先去美國讀高中 這樣入名校也容易 但是費用我聽到的一年四五十萬) 或者考慮香港的大學(一年總共十二三萬) 體制都是類似的 而且畢竟在中國 好適應些 真的沒出國前很多困難是自己想不到的 也別太渴望出國 國外的月亮不圓的
親如果還是想出國 還是建議先找中介 比如新通就還不錯 可以咨詢下先~~
J. 申請美國大學本科 申請到一半想放棄申請怎麼辦
不用管,就像是國內你收到大學入學通知書一樣,不去就是不去,想去就得交錢。不過如果是好學校我勸你不要放棄,可以學到好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