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留學美國
① 如何去美國留學讀大學
怎麼去美國留學去讀大學呢,美國本科申請要及時,能讓大家知道本科出國基本手續還有條件都是什麼。美國大學首先要對美 國大學及其高等教育體系有一定的了解。
一、在申請美國大學之前首先要知道申請哪一類的院校
一般被談到的美國本科院校主要有兩大類,就是綜合性大學和文理學院。
綜合性大學英譯National University,簡稱大U。文理學院英譯Liberal Art College,簡稱LAC。由於有了HYP那麼幾個傑出代表,美國的綜合性大學很為人所熟悉。它們都相對規模較大,科目設置較多,各種活動也較多。在這里談談一個對待綜合性大學常有的顧忌,就是上大課的問題。有人擔心綜合性大學大課會比較多,影響教學質量,其實並不如此。在綜合性大學里,大課一周也就那麼幾次,且也不是國內多見的那種「幾百人大會」,平時也都能保證小班授課,所以沒有必要擔心。更重要的是,最好的綜合性大學的師生比例也會很低。
美國文理學院,也就是LAC,在近幾年年才開始獲得足夠的注意,其主要原因是傳統思維的誤導,認為「學院」肯定不如大學,這一點也是錯誤的。文理學院極為注重本科教育,教授們也能將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學之中來,而不是帶研究生或從事大量研究活動。優秀的文理學院在教育方面一點也不輸於綜合性大學。而且在某些方面,文理學院資金比較充裕,申請者更容易獲得獎學金。當然隨著現在文理學院的火爆,想申獎的同學還是要三思而後申。
二、確定院校類型後就要開始准備標准考試
標准化考試:主要是托福考試,SAT 1和SAT 2。隨著申請人數的增多和競爭的激烈,現在又流行起考AP。當然主要考試還是托福和SAT。
托福現在是網路考試,滿分120分。聽說讀寫各佔四分之一,可謂非常全面。這年頭考位緊張,所以要報名一定從快,否則只好去外地考了。對於考試本身我說兩點:第一:公認的說法是托福需要的詞彙量為8000,一定要將背單詞作為第一要務。第二:IBT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聽力所佔的比重特別大。除了閱讀,其餘三個部分都有聽力的成分。如果聽不懂,也就說不出,寫不出。而且聽力文稿比較長,動不動就給你來個幾分鍾的。所以大家也要注重聽力的訓練。
SAT是美國的高考,一年有七次機會,所以大家考的時候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不行可以重來,當然花費比較大。因為中國只在港澳地區設有有考點,不少學生只得坐飛機到國外去考試。SAT1分三個板塊:閱讀,數學和寫作。其中最讓人頭痛得就是閱讀,即要求詞彙量又要求速度。建議大家如果有時間可以去買兩本英文小說看一看,許多高分得主都推薦過這個方法。SAT2 有20多門,美國大學一般要求學生提交2-3科即可。我國的申請者主要還是考數理化,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強項來加以選擇。至於另一種美國高考ACT,則受到關注較少。雖然在考慮錄取時對SAT,ACT一視同仁,但據說它在美國大學錄取過程中的認可度不如SAT。
AP全稱Advanced Placement,在美國高中屬於選修。它一共有19個學科科目和34門課程。今後如果想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可以關注一下AP的相關信息。總的來說,標准化考試成績確實是美國大學錄取中一個重要的因素,高分能夠帶來一定的競爭優勢和很大的心理優勢。所以大家一定要盡量在各種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當然,分數肯定也不是唯一標准。考試一般在申請當年的11月全部結束為好,因為這樣無論對正常錄取還是提前錄取都沒有任何影響。12月的SAT可以用來提交給正常申請的學校,1月的成績則只能酌情考慮了。托福最好也要在12月之前考完,這樣才能保證成績的及時傳送。
三、考完考試,申請這一大板塊也就要開始了,首先是選校
一般來說最開始的工作是選擇學校。這個過程一定要慎重對待,因為選錯學校會對申請和今後的就讀都產生不良影響。選校一般有好幾輪,最初定一個范圍大的名單,再一輪輪曬選。主要考慮的因素有地域,環境,申請難度,專業,獎學金,就業等等,這方面可以通過同學,家長,網路了解很多相關信息,具體就要自己把握。
四、選完學校之後就要開始准備申請材料的製作了
在這里要注意時間的安排,絕大多數頂尖學校截至日期都是1月1日,一些學校則在2月截止申請書的提交。申請分為提前申請和正常申請。提前申請錄取率較高,但一般只能申請一所,這個規定極為重要,涉及到誠信問題。美國本科留學申請截止日期大多在每年的11月1日(也有11月15日)。正常申請則可以申報多所,大家也都熟悉。學校所需要的主要包括申請表,標准化考試成績單,在校成績單,老師推薦信以及一些附加材料,其中個人申請表是最主要部分。申請表的種類分通用申請表和學校自己的申請表兩種。通用申請表要登陸其專門的網站,學校自己的申請表則要去該學校官方網站尋找。提交形式則分紙申和網申,當然現在申請者大多數採用網申,有的學校網申還免申請費。
申請表有兩個主要部分:個人信息和文章。個人信息其實就是按項目填表,沒有什麼創造發揮的餘地。申請文章則就是展示自己的舞台了,一般有數篇長文章和小短文,題目有一定的規定。申請表可以讓學校看出申請者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是更加全面的考察。申請材料的其它部分由老師完成,比如說推薦信,然後郵寄給大學。這就要早些和老師們商量,以免延誤時間。如果認為申請表,老師推薦信等材料還不足以反映自己,則可以選擇性地向大學提交附加材料,一般可以是附加的文章,自己創作的作品等等。至於附加材料的作用,那更是眾說紛紜。有的同學確實因為優秀的附加材料喜獲錄取,也有觀點認為提交附加材料反而有負面影響。所以這樣說來,取捨全在個人了。
五、大學面試
對於面試在錄取中的重要性各個學校都有所不同,人們的觀點也有所不同。雖說許多大學申明不參加面試不會有劣勢,但無可否認的是一次成功的面試會為你增光添彩。不是每個大學都有面試。也不是每個申請人都會獲得面試。有的學校會為主動為幾乎所有申請者安排面試機會,比如耶魯和MIT,有的學校則只為一些他們有意向的學生安排,還有的學校則要申請者主動提出面試要求。文理學院的面試一般較早,也需要申請者自己去爭取,和院校相關負責人聯系。一般從八月就開始有面試機會了。綜合性大學的面試則一般較晚,許多面試在11、12月進行。而且面試也有截至日期。對於面試,大家可以給予一定的關注。
六、獎學金申請
這里再說一個比較受關心的問題。即申請獎學金。獎學金的申請和申請材料的提交是分開的(雖然有時候可以裝在一個郵包里)。大學會讓申請者提交獎學金申請表,一般有ISFAA,即國際學生獎學金申請表,和INCF,即國際學生財政證明。部分大學會還讓申請者提交由本校設計的表格。將以上表格填好後按要求郵寄給招生委員會和獎學金委員會,就獲得了正式的申請資格。申請獎學金的截至日期一般較晚,許多在2月左右(當然還是要看要求)。所以如果實在忙不過來,可以晚一步申請。但是有些學校鼓勵早申請,因為早申請資金會相對充裕,這一點也要納入考慮。
提交完申請材料後,申請的過程就基本結束了。接著就開始等待通知。錄取決定可以通過網上郵件,申請賬戶以及郵遞方式告知。一般錄取通知書是快遞,很快就會送到申請人手上。如果有幸被多所大學錄取,則又要開始比較了,方法和標准和選校過程有些類似,一定要慎重做出選擇。確定了學校後,要根據學校寄來的材料的要求提交一些信息和表格,不過我想經歷了申請的大風大浪,這些後續工作只是小菜一碟了。
② 大學如何美國留學
美國本科教育分為綜合性大學、文理學院,另一種則是社區大學。美國本版科可以在三到六年內權申請畢業,社區大學是兩年制的。
1、美國大學的畢業生需要幾年才能畢業,這取決於學分。
2、美國本科的教育體制非常靈活,申請的學生第一年不需要確定專業,這樣可以讓學生能有更多的時間考慮自己應該選擇哪個專業。
3、一些美國本科學生在大一、大二的時候是不確定專業,只學習基礎課程的。
4、美國大學的教育以實用性為導向,學校在大三的時候就幫助學生去企業實習,給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鍛煉機會,讓學生在實習實踐過程中可以更快適應社會公司工作環境,同時還可以增強人際溝通交往能力。
5、但大三開始才修本專業的學分,一般也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才能修完本科畢業所需的學分。所以,一般來說,至少需要四年才能拿到美國留學本科畢業證。
③ 本科生去美國留學需要什麼條件
隨著留學大潮日趨高漲的今時今日,很多的學生都選擇出國留學,其中美國更是很多人選擇留學的國家,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美國留學需要哪些申請條件吧。
5、申請時間的把握
有一些家長認為要等到孩子高中畢業才可以申請留學,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大家要根據學院的時間進行准備,要在上學期間按照學院要求進行准備。
6、申請文書
1.申請文書是整個申請環節中耗時耗力的一項內容,每個大學都規定了文章的主題。2.大部分美國大學都需要三封推薦信,盡量從不同的角度來評論申請者,但切記要與學生自己的申請材料一致,不要出現自相矛盾的尷尬狀況。
7、社會活動
美國學院很重視學生課堂以外的表現,而這些內容是要通過課外活動進行體現。如果你參加過重大活動,會為你的申請增添籌碼。
④ 中國大學生美國留學一般去哪詳細,詳細,親。
我們不僅要考慮學生自身條件,還要考慮轉入學校的政策是否適合你。比如有的學版校只接受美國教育體權系的轉學生。再比如一些國內的學英語專業的學生通常想轉過去讀商科,而有的學校是明確表示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課是不能轉學分的,而且像聽力、口語這些課程通常也是不能轉的,只有寫作好轉一些,所以這樣的學生可能學分就沒有別人轉得多。有的學校不同的專業會有不同要求,一些熱門專業的要求會更高而且截止日期也會更早。
⑤ 大學想去美國留學,具體應該怎麼做
如果你打算去美國留學,最好在8到12個月之前就著手准備。如果你是高中生,准備去上本科。在就讀高三期間就應該開始計劃。對於准備去攻讀碩士學位的大學生來說,從上大三開始准備比較可行。有許多環節需要事先考慮清楚,以免貽誤申請和自己的前途。
在決定留美學習前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你應該考慮以下問題:
你為什麼要去美國學習?
哪一所大學是最適合你的?
你需要財政資助嗎?先期預算一下花費會使你清楚了解自己的經濟實力是否能負擔得起留學的所有花銷。
找出學校入學申請和財政資助申請的最後期限,確定自己何時參加入學要求中提到的必考測驗,因為考試結果必須在申請時一起寄送到學校。
報名參加入學要求中提到的必考測驗。
將你的理想大學列表縮減到10到20所。
以下是一個秋季入學的計劃書樣本(時間均為估計值:
8月
聯系學校,獲得入學及財政資助申請表和學校相關信息;
報名參加入學要求中提到的必考測驗(TOEFL, SAT, GMAT, GRE等。);
申請辦理護照。
9– 12月
從當前就讀學校獲得正式成績單;
請你的老師為你寫推薦信(兩封以上,具體看學校要求。);
向學校提交入學及財政資助申請資料;
確認成績單和推薦信已寄往學校;
參加必考測驗。
1– 4月
必須在最後期限前提交申請,最好盡早提交;
等待學校錄取通知書,進一步了解你已申請的各所學校及其專業的優劣勢,包括教學質量,接受比例,位置,學校大小,花費,是否提供財政援助,住宿條件,學校科研實力及國際學生服務是否完善等。
4– 6月
收到學校錄取通知書。最後做出決定去哪所大學就讀,通過比較學校排名,獎學金等。盡快通知學校你的決定並寄回他們需要的所有表格,這樣他們就可以開始為你的簽證做准備。
回信通知其它學校你已決定前往某某大學就讀,感謝他們給你這個機會。
資金准備:將資金存入一個美國銀行賬戶;並確保自己有足夠的錢應付機票和其它生活費用。
安排住宿(校內或校外)和醫療保險等事宜。
6– 8月
向美國使館提交簽證申請;
作旅行計劃;
聯系學校國際學生辦公室,告知他們你何時抵達,並確認學校是否提供新生校園導航服務;
確認你已經完成所有離開前的手續及准備。
⑥ 在讀大學生如何申請留學美國
美國大學在招收國際學生時的條件比較高,同時對於不同年級的大學生來說,申請美國留學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以下供讀者參考。 1、大一學生需要重讀 對於大一在讀的學生來說,中國學生學習的大多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英語等基礎課程,由於教育體制的不同,美國大學一般不承認這些學分,為此如果想要轉入美國高校學習,就要做好從大一開始重讀的准備。 2、大二學生選好專業 而對於大二在讀的學生來說,有些課程數學部分美國高校給予承認,為此學生申請時最好選擇原先就讀的專業相吻合或接近的,重修的課程就會少一些,學起來也相對輕松一些。而在轉學分的過程中,學生也該注意由於中美對專業課程教育的要求和側重點不同,專業性不是很強的課程轉學分會相對容易一些,但是你必須提供詳細的課程描述,還要參考你的課程分數;但像建築、生物、工程學、心理學等這些專業性強的學分就比較難轉了。同時注意,轉了學分後申請美國大學的獎學金幾率也會小一些。 3、高年級生最好念碩士 國內大三或大四在讀學生,一般不建議通過轉學分的方式去美國念本科,最好是等念完本科以後再出國讀碩士。因為簽證時簽證官會質疑你的留學目的和動機,在大多數簽證官看來,在中國讀完本科再申請美國的碩士課程比較適合這個階段學生的發展。 4、研究生選專業時做好就業准備 一般在美國念完碩士找到相應的工作,就可以申請1年或以上不等的工作簽證,工作一定年限後就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或者移民,為此想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或生活的學生在申請專業之初就可以選擇護理、數學、電子工程和電機等一些有利於居留或移民的專業。信息參考來源:美國高端留學頂級專家
⑦ 美國留學大學生怎麼養活自己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中國留學生對一位西方學生說:「我的母親特別無私,她把自己的精力都奉獻給了單位。她過去經常忙於工作而顧不上照管我們,我們姐妹經常餓著肚子等她很晚回家。」這位西方學生說:「這叫什麼無私啊,我媽媽才叫無私呢,她為了我們姐弟幾個,把工作都辭了,一輩子在家裡照顧我們!」——這就是東西方觀念上的不同。 一般認為西方人的家庭觀念相對比較淡,家庭關系也相對疏遠。但是似乎也不完全這樣,比如因為生育孩子、因為孩子太小需要照顧而主動辭去工作、專職在家帶孩子的西方人大有人在,只要經濟條件允許,很多年輕母親願意全職在家帶孩子,多數社會學家、心理學家還非常主張這一做法,認為母親自己親自帶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教育有好處。 不過西方人雖然會為了孩子而辭職在家,但並不等於她會包辦孩子的一切事務。在幼兒園里,每天放學前老師都會叫孩子們CLEAN UP把東西收起來按原樣放好;在家裡從剛會用手抓開始,就自己吃飯,盤子里的東西都要吃完,不吃完就餓著,不到下一頓不給吃的;到了上小學的時候,自己要對自己的事情負責,比如要完成的作業,第二天要帶去學校的東西,都自己收拾准備好。 有的家庭還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比如幫著洗碗擦地,或者割草整理院子,讓孩子用勞動來換取一些象徵性的報酬。到了十五六歲,不少孩子就開始在暑期到餐館、超市打工准備大學的學費了。去年在北京曾在公司碰到一個美國青年,他在紐約讀了兩年大學,然後到中國來一邊學漢語一邊教英語,他說要在北京呆幾年掙一些錢回美國去接著讀書,想要讀法學院。他在北京的時間排得很滿,除了學漢語就是教英語,還在酒吧打工。住房是租的很普通的老式一居室,便宜,靠近地鐵、交通方便。 在報刊或網上,常常能讀到這樣的文章,傳達出國內一些人的看法,比如非常鄙視在國外打工的人,把「在外國刷盤子、端盤子」看成是一種非常低下的事情,非常地瞧不起,好像是多麼不體面的事情。因此,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裡,餐館里的服務員基本上全是外地人,而本地據說也存在著下崗的、找不到工作的,寧願呆在家裡也不出來工作。其實,在外國端盤子的不全是中國人或者亞洲人、拉美人,美國人也有的是,還有德國的、法國的、瑞士的,世界各地的都有。 到國外餐館吃飯,為你端盤子的服務生,不見得家裡比你沒錢,沒准兒還開著賓士、寶馬呢。只是因為自己大了該自立了,就找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這些工作也許掙不出學費,但是總比呆在家裡無所事事強。其中不乏先掙錢再讀書或者中途休學去掙了錢再讀書的。 說起大學學費,這大概是在美國養育一個孩子所要付出最大的一筆開支了。歐洲國家的大學不收學費,只要考進去得到正式錄取,每學期只要交個百來美元的注冊費,外加生活費就行了。而在美國就沒有這么好的福利,私立大學的學費大約是3萬到4萬多美元一年(其中大約一萬元是食宿費)。公立學校的學費分兩種,就是州內學費和州外學費。州內學費大約是州外學費的三分之一,是給本州居民——在本州居住一年以上的公民或綠卡持有者——子女提供的優惠,因為這些居民在本州交了稅。州外學費就是指來自外州以及來自外國的學生所要交納的學費,一般每年在1、2萬美元不等,視學校的好差程度而定。
⑧ 在讀大學生如何去美國留學
不好給你推來薦,因為現在還不源了解你的具體情況
另外,GPA、語言成績等等都還沒有確定。不過LZ可以參考 liuxue yuancankao xitong ,輸入專業等情況,就能查詢出與你情況類似的同學案例,看他們申請了哪些院校和專業。也可以按照留學目標來查詢,看看你的目標院校和專業都哪些背景(語言成績多少分、學校背景如何、什麼專業、GPA多少等)的學生申請了,也從而對比自身情況,制定大致的目標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