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醫學博士如何選導師
㈠ 怎麼才能當博導
據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官網9月16日信息顯示,出生於1991年的李琳已於2019年7月起任該學院教授,並擔任博士生導師。據官方簡歷介紹,李琳主要從事單細胞表觀基因組學研究,2014年獲電子科技大學學士學位,2014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這讓一眾網友驚呼「太優秀了!」那麼怎麼才能當博士導師呢?
什麼是博士生導師?
博士生導師應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深的教學科研人員,其學術水平在國內本學科領域內處於前列,在某些方面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般為教授職稱,也有特別優秀的副教授、講師擔任博士生導師,有培養研究生經驗,至少培養過兩屆碩士研究生。對年輕的教授(1972年以後大學畢業)申請擔任博士生導師,除具備上述條件外,一般應具博士學位,至少培養過一屆碩士研究生或在國內外協助指導過博士生的學位論文,當博士生導師的條件這么嚴苛,由此可見這位李琳同學的確是異常的優秀。
博導和教授有什麼區別?
一、教授與博導的范疇不同:
(1)教授是一種職業,是在大學或社區學院中執教的資深教師與研究員,教授為大學教師職務的最高級別。
(2)博導,是一個中國特有的職稱,在高教系統(大學、研究院所)中承擔對博士研究生的培養作用。一般博導均已取得教授(研究員)頭銜,隨著改革,部分重點院校部分領域優秀的副教授也已經被授予博導的資格。
二、職責不同:
(1)教授是大學里的主體,大學里的主導性的=工作都是由教授承擔的,在遇到一個課題時,教授不僅知道如何運用已有的方法去解決它,而且能夠或者已經創造出某種方法去解決相關問題,提供思路和手段。
(2)博導主要是根據博士生學習的定位,博士生導師的主要工作不在於為學生開出幾門課,而在於引導學生學習,或者說,導師的主要工作不在於「教」而在於「導」。
㈡ 廣東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遴選條件
廣東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遴選條件包括學術背景和資歷、科研能力和成果、導師團隊和資源、指導經驗和教學質量、學術聲譽和社會影響力。
1、學術背景和資歷:要求導師具有博士學位,並在相關領域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專業知識。
2、科研能力和成果:導師需要具備較強的科研能力和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會考察導師在學術期刊上的發表論文數量和質量,以及是否有科研項目的經驗。
3、導師團隊和資源:導師團隊的規模和實力也是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包括是否有足夠的研究經費、實驗室設備和研究生培養經驗等。
4、指導經驗和教學質量:導師是否有成功指導研究生的經驗,以及教學質量的評估也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5、學術聲譽和社會影響力:導師在學術界和相關領域的聲譽和影響力也會被考慮,包括是否擔任學術組織的職務、是否有學術交流和合作的經驗等。
㈢ 如何選導師 【 【[精華] 【醫學考研版】
什麼科研學術,這些在中國通通都是扯淡,中國根本就是生產文章,所以要想文章牛氣,就得找個好的車間,所以實驗平台的好壞是關鍵。
首先選的是導師的人品,千萬不要選那種把學生當狗的導師,他就是把你當一打工的,而且還沒有工資,根本就不會教你任何東西,只是一味的安排任務,完成好了,是他引導的好,完成的不好,是你能力不行。
其次是導師要有經費,沒有錢,怎麼做課題呢?
再者,有了錢,還要捨得給你花,據我了解,很多實驗室就是一個幌子,心意根本不在做課題或者科研上,實驗室只是導師用來申請課題的幌子,申請了課題,經費就到他包里去了。
如果是想學技術,尤其是外科,就找名師,小老闆就不要找了,但是大老闆通常不會讓你上臨床,會讓你去做實驗,為他發文章,如果跟小老闆呢 ,可能上手機會多點,事先最好找人打聽清楚,千萬不要盲目的報考。
作為一個醫學研究生的過來人,我當初考研的初衷和大家都一樣,無非就是想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畢竟咱是當醫生,但是,在中國,學醫對學歷要求很高,基本都是博士,但是你在讀研期間乾的事情,有時候和提高醫療技術關系不大,或者根本就沒關系,提高技術,關鍵還是自己多看書,看教學視頻,找機會練手,想通過導師教你,真的是很天真的想法------導師可能比較忙,真的是沒時間,要麼就是懶得管你學的怎麼樣,因為你怎樣,跟他關系不大。研究生的師生關系,已經不是傳統的大家理解的那樣的,除非你是他兒子,或者有背景的,然後勾兌的不錯,他會教你的,一般人,還是算了吧。
關鍵是靠自己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