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教職
Ⅰ 在美國大學申請教職之後,需要什麼簽證
1、需要申請工作簽證。
2、申請工作簽證需要的材料:
(1)個人詳細簡歷(包括:學習經歷、工內作經歷、家容庭情況等)網站提供標准簡歷模本下載。
(2)全家戶口薄和身份證復印件,工作簽證辦理個人護照復印件;
(3)證書復印件;
(4)英語培訓證書復印件;(英語合格者免)
(5)提供工作簽證辦理個人體檢健康證明。
(6)填寫報名表(按表上內容詳細填寫,從參加工作時寫起)。
(7)從事工作的詳細經歷 (需提供歷來工作單位的證明書)。
(8)六張護照照片及個人照片。
Ⅱ 如何申請美國大學教職
美國的大學聘任教授主要以年限與學術成果的質量作為考評標准,一般要求任教者每5年上一個台階,如果到時間仍然不能評上更高級的職稱,任教者就會被解聘。這是一種很殘酷的制度——俗稱「非升即走」(學校一般給一年的緩沖時間重新找工作)。
教授晉升:以學術成果為准
美國大學的教授晉升制度核心是不看資歷看能力,不看文憑看水平。那麼,如何評判能力與水平呢?硬指標當然是看發表的論文和著作——但大都沒有數量的限制和字數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人際關系的作用總體上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沒有真實的硬功夫,即便再怎麼搞關系也沒有用。
哈佛大學:沒有終身制副教授
與許多美國大學不同的是,哈佛並沒有終身制的副教授。
在哈佛,從助理教授升到副教授首先要經過六關:系教師評價、系主任評價、院教授評價、院長評價、教務長評價、校長評價;其次還要通過校內外的同行評議。
哈佛評選正教授的程序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內部晉升——從副教授晉升為正教授,另一種是從外校直接招聘正教授。這兩種情況的共性是,都無須自己申請或申報,但都需要校內外學者專家的嚴格評議。
雖然美國大學的教授職稱評審確實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絕對客觀,但由多人和多方因素決定的職稱晉升制度,及一整套完善的職稱評審申訴與維權制度,整體上確保了優秀學術人才無須論資排輩就能脫穎而出。
Ⅲ 美國大學教師如何評職稱(大學系列一)
首先,NAU的老師分兩類,一類叫tenurefaculty, 是要評職稱的,Assistant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full professor。另一類叫lecture,是主要聘請了來上課的,教職不那麼保險。而且沒有在教師議會上投票的權利,學位可以是碩士,不一定非博士不可。 前一類tenure faculty就要在職稱評定的軌道上(Tenuretrackline)一步一步前行。 那麼誰來給這些教師們評職稱呢?一共有6級: 第一級是系裡的P&T(promotionandtenure),一般由系裡的full professor組成。每年這些人要開會給老師的學術表現進行評價,是無記名的; 第二級是系主任Chair,他在前一級的基礎上寫他的評價; 第三級是院里的P&T,由各個系裡出教授組成,象NAU的教育學院有8個教授組成這個P&T; 第四級是院長Dean,他在前一級的基礎山上寫他的評價; 第五級是Provost(教務長),他再進行評價。教務長的角色有點類似唱黑臉的,有時有人沒評到,找校長,校長可以把責任推到教務長身上 第六級是President(校長),他是最終評定者。 在這6級里,系裡的P&T一般對所要評職稱的老師比較熟悉,也在相同或相近的研究領域,所做的評價較為准確。其他的就主要是看教師的材料來判斷了。有趣的是,NAU雖然是一個以教學為主的大學,但是教師評職稱依然最看重科研,教學和社會服務就沒那麼重視。教師有時也頗有怨言,系主任有時也很為難,社會服務不做不行,有的科研突出的上課也不是那麼好。評價體系中research、service、teaching分別進行等級評定(有非常好、好、一般、不及格四個等級),三個項目的權重也不一樣。 很多時候評定職稱要看人的。有個教師,來到NAU後,與學校、院、都簽了協議,她也非常努力的工作,等到幾年後要評職稱了,卻發現當時簽協議的那些院長、系主任都換了,新的院長、系主任對她的成績不予承認,不給她評教授。這位老師直接到校長那裡申訴,好在校長支持她,最後她評到了。 教師每年都要填寫自己本年度的工作情況,那可比中國的年終總結還復雜,Gretchen的這些資料比一本牛津字典還厚。學校每年都要與教師簽訂下一年的協議,並不是說你每年都有可能被開除,而是每年的工資都不一樣。象副教授大約每年底薪是4萬5,上課、科研沒有額外的報酬,但是有一些其他的活動會有,象暑假上課呀,組織訪問學者呀什麼的,一樣一個報酬,另算。Gretchen就說4萬多對於她們家來說根本不夠(她一個人養活3口人),所以她申請了好幾樣掙外快的項目。 博士畢業生如果在大學教書,評個副教授還是不難,評教授就要科研很突出,在本領域很知名,那就比較難了。而且教授的收入要高出好多,之所以這么難評主要原因也是學校想節省開支吧。6年一個學術評定期,沒評上就接著再評,當然你也可以提前,並不是那麼固定。沒有退休年齡的規定,你自己想退休就退。由於資金問題,NAU想減少開支,今年給退休教師制定了比較優厚的報酬,今年打算退休的人就比較多。 沒有學術期刊級別的規定,判斷文章的學術水平就靠P&T的同行們自己把握了。據他們介紹說進入P&T的老師都是大家認為比較公正的老師,是教師投票選出來的,你要珍惜你的聲譽,就秉公判斷。但是他們自己也說,學術價值太難判斷,仁者見仁,有時也有分歧。 美國大學現在都實行Faculty 。。。」 系主任因為夾在教師和院、學校之間,又要幹活有得罪人,所以並不是人人都樂意當。Alan當過6年,說很累,沒有自己的時間了,下一屆就決不當了。 院長是校長任命的,校長是校董事會(BoardofRegent, Arizona)任命的。NAU是公立大學,所以沒有自己獨立的校董,而是由整個亞利桑那州的董事會來決定,私立大學有自己的獨立的校董,自主權更大。同樣,亞利桑那州的董事會也決定其他本州的公立大學的校長人選。有趣的是,州董事會的組成人員往往並不是學者,甚至不是有很好教育背景的人。所以,Gretchen覺得,選的校長好不好有時也真很難說。校長換了往往院長、系主任、教務長等跟著都要換。他們覺得這很好解釋,校長肯定要選支持自己執政思路的人,選自己人是應該的。
Ⅳ 美國大學博士畢業,能在國內大學得到教職嗎
密歇根州立大學,不錯啊。去大學任教基本沒什麼問題的。但是好大學的話,看你的定位了,估計國內人脈方面得努力一下。
Ⅳ 美國大學教受和博士後工資區別
美國大學教受和博士後工資差別很大:
美國教授工資大概8.5-15萬
美國博後工資3.5w/y算是高的了,
Ⅵ 國外大學老師、教授頭銜的解釋和辨析
"滿意回答 2009-09-27 20:21"中對Reader, Fellow和Director的回答與翻譯會嚴重誤導讀者,可能在學術界被傳為笑話。
請允許我試著回答。
Honorary Professor是榮譽教授,Emeritus Reader、Emeritus Professor 是退休榮譽教授。英國大學通常只有Reader和Professor有Emeritus退休頭銜。
英國Professor數量極少,相當於美國講席教授Chaired Professor。
英國Reader數量也很少,同屬教授委員會,相當於美國一般正教授Full Professor。英制香港一直把英國大學Reader頭銜譯為教授。
英國大學Senior Lecturer (新大學Principal Lecturer )相當於美國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英國頂級大學的Senior Lectuer能直接相當於美國的正教授Full Professor。
英國大學的Lecturer 相當於美國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Fellow: ResearchFellow與普通Lecturer平級,但通常是合同制。Teaching Fellow 能相當於Senior Lecturer 或 Principal Lecturer (新大學)?。 專業學會 Fellow 是資深高級會員,不屬大學編制。
Director: 可以是系院校級的各種學術或行政職務。但不是正副校級。
Dean, Head of School 是學院院長。
英國大學校長的英文原文是 Vice-Chancellor (適合於絕大多數英國大學), Rector (少數新大學)。
Ⅶ 美國大學終身教授意味著什麼
美國大學的教授主要分為三種——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年輕人想進入大學的教授系列,一般不僅要首先有博士學位,而且許多人還要做過若干年的博士後研究,這樣才有望被聘為助理教授。擔任助理教授大約5年後,經過嚴格評審,晉升為副教授。擔任副教授5年左右,再經過嚴格評審,晉升為正教授。評副教授不算很難,但評教授就很難了,因為不但要科研成績很突出,而且還要在本領域很知名。著名教授退休後,可以繼續保留教授頭銜,稱為榮譽退休教授。
在中國,院士和人文社科領域的資深教授都是終身榮譽,與美國一些院校里的 「終身教授」頗為相似。目前,中國在醞釀院士退休、退出制度,以優化學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目前,美國也鼓勵老年終身教職的教授退休,並且校方已經開始減少對教授提供終身教職資格,而是以助理教授職稱來保持職務的流動性和靈活性。
Ⅷ 為什麼在美國頂尖大學tenure-track教職非常難拿
Tenure['tenjuə,'tenjə]n.任期;佔有vt.授予…終身職位1.土地使用權;批租期;年期;住權土地使用權2.批租期3.年期4.住權
Ⅸ 國內研究生畢業的資歷,有機會拿到美國大學lecture的教職嗎
1,美國的教職一般比其它職位要求要高一些,
2,如果能被錄取,學校會幫助辦理工作簽證
3,國內的學位與美國的學位還是有差別的,特別是所修的課程做過的演講這些都不同,
4,如果覺得可以,也不妨申請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