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副校長名單
㈠ 武漢大學歷任校長
1981至1988年:劉道玉(簡介:http://ke..com/view/197050.htm?fr=ala0_1)
1988至1992年:齊民友
簡介:我國著名數學家,數學教育家,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原武漢大學校長,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數學組成員,中國數學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科協副主席, 齊名友教授1952年畢業與武漢大學數學系並留校任教,1980年任武漢大學教授,1984年任武漢大學副校長,1988年任武漢大學校長.上個世紀五十年代, 齊民友教授在一階橢圓線性方程組解的性質和蛻縮雙曲線方程研究方面受到國際同行高度評價,80年代,他對奇型偏微分方程和傅立葉微分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取得了重要成果。
1992至1997年:陶德麟(簡介:http://ke..com/view/186479.htm?fr=ala0_1)
1997至2003年:侯傑昌(簡介:http://ke..com/view/2287217.htm?fr=ala0_1)
2003至2008年:劉經南(簡介:http://ke..com/view/186441.htm?fr=ala0_1)
2008年至今:顧海良(簡介:http://ke..com/view/186439.htm?fr=ala0_1_1)
㈡ 武漢大學的歷任校長
1、自強學堂時期,創辦人,張之洞,1890年
2、自強學堂時期,總辦, 蔡錫勇,1893年--1897年
3、自強學堂時期,總辦,張斯枸,1897年冬--1899年5月
4、自強學堂時期,提調,錢 恂,1893年--1898年9月
5、自強學堂時期,提調,汪鳳瀛, 1898年--1899年4月
6、自強學堂時期,提調,程頌萬,1899年4月--1902年10月
7、方言學堂時期,提調,程頌萬,1902年10月--1905年春
8、方言學堂時期,監督,馨 齡,1905年春--1911年
9、方言學堂時期,監督,曾廣熔,1905年春--1911年
10、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時期,校長,賀孝齊,1913年7月--1914年11月
11、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時期,校長,張 渲,1914年11月--1919年9月
12、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時期,校長,談錫恩,1919年9月--1922年1月
13、國立武昌高等師范學校時期,校長,張繼煦,1922年6月--1923年8月
14、國立武昌師范大學時期,校長,張繼煦,1923年9月--1924年9月
15、國立武昌大學時期,校長,石 瑛,1924年12月--1925年12月
16、國立武昌大學時期,校長(代),張 廷,1926年2月--1926年5月
17、國立武昌大學時期,校務維持會主任,李漢俊,1926年5月--1926年10月
18、國立武昌大學時期,校務維持會主任,黃 侃,1926年5月--1926年10月
19、國立武昌中山大學時期,校務委員會主任,徐 謙,1927年2月--1927年12月
20、國立武漢大學時期,校長(代),劉樹杞,1928年7月--1929年春
21、國立武漢大學時期,建築籌備委員長,李四光,1928年7月--1938年4月
22、國立武漢大學時期,校長,王世傑,1929年2月--1933年4月
23、國立武漢大學時期,校長,王星拱,1933年5月--1945年6月
24、國立武漢大學時期,校長,周鯁生,1945年7月--1949年8月
25、武漢大學時期,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鄔保良,1949年8月--1952年11月
26、武漢大學時期,校長,李 達,1952年11月--1966年8月
27、武漢大學時期,校長,庄 果,1980年6月--1981年6月
28、武漢大學時期,校長,劉道玉,1981年7月--1988年4月
29、武漢大學時期,校長,齊民友,1988年4月--1992年10月
30、武漢大學時期,校長,陶德麟,1992年10月--1996年10月
31、武漢大學時期,校長,侯傑昌,1996年10月--2003年7月
32、武漢大學時期,校長,劉經南,2003年7月--2008年11月
33、武漢大學時期,校長,顧海良,2008年11月--2010年12月
34、武漢大學時期,校長,李曉紅,2010年12月--2016年11月
35、武漢大學時期,校長,竇賢康,2016年12月--2018年11月(2018年11月是回答問題的時間,並不是竇賢康校長卸任的時間,截止回答問題的時間,竇賢康校長依然任職。)
(2)武漢大學副校長名單擴展閱讀
現在武大的校址就是王世傑和李四光圈定的。創建武大,發展武大,王世傑殫精竭慮,勵精圖治。他本人認為,武大是他一生的得意之筆。
以至他在台島臨終的遺囑中對子女說:「以後為我立碑時,去掉所有頭銜,只須刻上『前國立武漢大學校長王雪艇先生之墓'」。由此可見,王世傑對先前的從政生涯早以厭倦,而對親手創建的國立武漢大學卻始終傾注著無限的深情和厚意。
1929年3月5日,國民政府教育部任命王世傑為國立武漢大學校長,5月中旬正式上任。王世傑計劃將武漢大學建成一所擁有文、法、理、工、農、醫六大學院,學生超過萬人的綜合性國立大學。
王世傑在1929年5月22日就任武大校長的集會上講:「我不是來維持武漢大學的,而此行目的是要創造一個新的武漢大學。」
在王世傑的心目中,這個新的武漢大學「要能履行新的使命,擔起文化中樞的責任」,不僅要能適應現在武漢的需要,並且要能適應將來的武漢的需要,這個新的武漢大學是一所有崇高理想、一流水準的大學。
對這樣一個新的武漢大學的創造,王世傑認為需要有五個條件:巨大的新校舍、良好的設備、經費的獨立、良好的教授、嚴整的紀律。王世傑的許多具體的辦學主張及治校方略都是圍繞這五個方面展開的。
㈢ 武漢大學副校長名單
你可能聽錯了吧?向平是與武漢大學合作的某成教學習基地的負責人,可以稱作「站長」,人事關系並不在武漢大學,但的確常年從事武漢大學的成教工作。
㈣ 誰有武漢大學教授名單
那你要哪個學院的啊?
具體的話就到學院網站上面查啊~上面一般都有的~
㈤ 武漢大學法學院的現任領導
1. 侯振發(書記):主持院黨委會工作,與院長一起對學院工作負總責。全面負責學院的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分管紀檢工作、人事與管理工作。
2. 肖永平(院長):全面負責學院的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與書記一起對學院工作負總責。分管外事、「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等項工作。
3. 譚小林(副書記):分管組織工作、研究生思想政治與管理工作、老幹部工作、統戰工作。分管並主持院工會工作。同分管院長一起共同管理研究生工作辦公室。完成書記、院長安排的其它工作。
4. 黃麗(副書記):分管本科生和成教生的思想政治與管理工作、宣傳工作、共青團工作、院黨校工作。同分管院長一起共同管理本科生工作辦公室。完成書記、院長安排的其它工作。
5. 汪習根(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科學研究工作、學科建設工作。完成院長、書記安排的其它工作。
6. 康均心(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學位、研究生(含法律碩士)教學管理工作,同分管書記共同管理研究生工作辦公室。完成院長和書記安排的其它工作。
7. 馮果(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本科教學工作、圖書資料建設,同分管書記一起共同管理本科生工作辦公室。完成院長、書記安排的其它工作。
8. 杜建偉(副院長):協助院長分管財務工作、黨政辦公室工作,分管資產管理工作、繼續教育與高級培訓工作,協同分管院長、分管書記管理法律碩士工作.完成院長、書記安排的其他工作。
㈥ 武漢大學法學院歷任院長
歷任問題:1999年合校後侯軍岐,男,1964年3月生,陝西扶風人。管理學博士,現任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授、博生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兼任國際歐洲中國農業與農村發展委員會委員,陝西省農業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業技術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業經濟學會理事等職。
2008年,霍學喜,男,1960年2月出生於陝西省綏德縣,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陝西省委員會常務委員,博士生導師,現任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兼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與環境信息研究中心主任 、陝西省農業專業協會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評審專家、國家農業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評審專家、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委員會領導小組辦公室特聘顧問兼項目評估專家、陝西省委員會政策研究室特約研究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委、楊凌區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 。主要從事投資經濟與農業產業工程、貿易經濟與農產品物流工程、金融業務與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現在的領導班子:霍學喜 孟全省 李錄堂 姚順波
書記:羅劍朝 聶海
合校以前:沒有經管學院,西農經貿系,西林經貿系。
㈦ 誰有985高校的名單和其校長的名單啊
「985」工程高校名單:
一期名單:(34所)
清華大學專
北京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南京大學
復旦大屬學
上海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浙江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東南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湖南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南大學
吉林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重慶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中山大學
蘭州大學
東北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同濟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二期名單:(4所)
中國農業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㈧ 中國的哪些大學的校長是副部長級的
31所副部長級大學名單:
(一)1992年中心指定:14所書記、校長職務由中心治理的高校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醫科大學、中國科技大學、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哈爾濱產業大學、 西北產業大學14所高校的黨委書記、校長職務由中心直接任命,書記和校長享受副部級待遇。
(二)2000年增添7所:
南京大學 浙江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武漢大學 四川大學 中山大學
(三)2003年12月再新增11所 :
廈門大學、吉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同濟大學、東南大學、、中南大學、 重慶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四)、迄今為止,全國副部級高校總共31所,(*註:北京醫科大學已並進北京大學,因此14+7+11-1=31)
北京: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天津: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東北:
哈爾濱工業大學
吉林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陝西: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產業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上海: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同濟大學
江蘇: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湖北: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湖南:
中南大學
安徽: 中國科技大學
福建:
廈門大學
廣東:中山大學
浙江: 浙江大學
四川: 四川大學
重慶:
重慶大學
山東:山東大學
甘肅: 蘭州大學
㈨ 武漢大學副校長名單
有這個人,但編制不在武漢大學。你可能聽錯了,他是武漢大學某成教基地的負責人,與武漢大學有合作關系。
㈩ 211學校名單一覽表
1、北京來大學源
2、北京工業大學
3、北京化工大學
4、北京中醫葯大學
5、中央財經大學
6、中央民族大學
7、天津大學
8、內蒙古大學
9、大連海事大學
10、哈爾濱工業大學
11、復旦大學
12、東華大學
13、上海大學
14、東南大學
15、河海大學
16、南京師范大學
17、合肥工業大學
18、山東大學
19、武漢大學
20、華中農業大學
21、中南大學
22、暨南大學
23、海南大學
24、四川農業大學
25、貴州大學
26、西安交通大學
27、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8、青海大學
29、中國人民大學
30、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1、北京郵電大學
32、北京師范大學
33、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34、中國政法大學
35、天津醫科大學
36、遼寧大學
37、吉林大學
38、哈爾濱工程大學
39、同濟大學
40、華東師范大學
41、第二軍醫大學
4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43、江南大學
44、浙江大學
45、廈門大學
46、中國海洋大學
47、華中科技大學
48、華中師范大學
49、湖南師范大學
50、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