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美國大學生

美國大學生

發布時間: 2021-01-29 08:22:40

⑴ 美國大學生業余時間都會做什麼

美國大學生業余時間都會運用在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方面,他們會參加更多實踐活動

⑵ 美國大學生的生活費一個月是多少

看在的地區,也看學生自己,每個州的物價和消費稅都不一樣,所以很不好說。版以印第安納權來說的話房租大概$400-500的樣子,再加上吃啊,零花啊,一個月大概$1500-$2000的樣子。
而且學校在的地方也會有很大影響,例如是在城市還是在村裡,城市裡的話生活費會很高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有問題的話追問就好了^_^

⑶ 中國大學生與美國大學生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只知道美國的教育非常重視創造性教育,卻不知道他們的教育更重視培養基本的學術思考能力。同時我們也很困惑,為什麼美國的大學教育如此自由輕松,卻培養了眾多各行各業的天才級大師,如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等。要解釋這些問題,必須要徹底了解美國大學教育理念以及實踐。 美國的教育大學本科教育在美國被稱作為liberal arts ecation。字面意思為自由教育,但其涵義卻非常豐富。liberal ecation最初指在古希臘時期,給自由男人的教育。這里的「自由男人」指的是相對於奴隸、工匠等那些聽從他人命令進行工作的人。而自由的男人則往往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路。到了近現代,liberal arts ecation逐漸成為大學教育的代名詞,相對於具體的職業教育,liberal ecation強調對「人」的教育,而不是對「技藝」的教育,它關注的是如何把一個人教育成一個能夠獨立思考、具有價值觀念和道德操守、了解文化差異的健康個體。Liberal ecation是美國高等教育的特色,它通過對學生的全面教育,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一般來說,在liberal arts ecation系統下,學生需要學習藝術、歷史、哲學、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內的課程。在接受了足夠廣泛的學習後,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選擇一個專業方向,進行進一步的深入學習。因此,雖然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學科、新問題層出不窮,但美國的大學教育依然是緊抱傳統。 與中國的大學教育一樣,美國的大學本科教育一般需要四年時間,也要求學生選擇某一特定的專業。但除此之外,中美大學教育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 首先,雙方對大學教育功能的定位不一樣。就如其名字liberal ecation所表達的一樣,美國人認為大學本科教育是一個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它幫助一個體成長為一個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而中國的大學教育,由於歷史和經濟發展水平等諸多原因,還被定位成培養某方面專業人才的專才教育。雙方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之目標是為了培養健全的個體,使其成為一個稱職的文明社會公民;而後者之目標在於培養工具式的人才。由於兩者在目標上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因此中美大學教育在其他諸多方面也存在著根本性的差別。他們又可以集中地體現在專業選擇和課程設置上。 中國的大學生在入學前,就已經確定了某一專業。並且,從進入大學的第一學期,就開始學習專業課程。並且,中國的大學課程中,專業課程(包括核心課程和相關課程)至少佔到總課程數的60%以上。而美國的大學生在進入大學時並無專業之分,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學習一些公共科目。這些科目一般要涵蓋一些幾各大系:文學、藝術、歷史、哲學、人文、社會、數學、科學等幾大領域。學生在經過比較廣泛的教育後,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社會以及了解各個學科的內涵。 因此只有到了大學三年級,學生才有機會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專業,並且一般會有一個學術顧問給學生指導。 在確定了專業後,學生開始學習專業課程。但專業課程的比例一般不超過所有課程的1/3。因此,可以想像,美國的大學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知識寬度、平衡性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基本的歷史、人文和哲學教育能夠保證畢業生至少具備基本的現代公民素質。而對不同領域的廣泛而不深入的涉略,能夠讓畢業生保持對科學的興趣,從而為研究生階段進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礎。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的教育需要好好學習的。

⑷ 美國大學生畢業後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男友從知名大學的金融系畢業後做過雪山滑雪教練,做過阿拉斯加漁夫,做過倉庫管理,做過家用能源咨詢,酒吧三明治店打工無數。最終回到校園讀研,此前過程全是迷茫的尋路,他不知道自己明確的特長在哪裡。

⑸ 美國大學生暑假干什麼

美國大學一般在五月的第一、二周就開始放假,一直要到了八月的最後一個星期、甚至九月初才開學,在這接近四個月的暑假期間里美國的大學生都在干什麼了呢?在剛開學的這段時間里,我得以有機會和手下的二十幾個學生助理交談並了解了他(她)們的暑假生活,寫下來作為美國大學生整體暑期生活的一個縮影吧。 少數學生選擇在五到六月期間選課。美國大學多設有夏季學期,一般八到十個星期長,在此期間學校會開設一些在春秋學期里比較熱門的課程,給轉換專業或希望提前畢業的學生趁暑期時選修。有些學生或者選擇留校選課,或者選擇回家在就近的學校選相當的課程然後把學分轉回自己所在的大學。而不管是否選課,美國大學生在暑期都會打工的,而打工性質也因他們個人的年級、專業、和將來的打算而有所不同。 剛讀完一年級的學生打工的性質多種多樣。學生中有打定主意本科畢業後進醫學院的,於是年初早早就開始申請醫生診所、救護車隊、和醫院等的夏季實習生位置,這樣的位置競爭很厲害,有些是有報酬的,而有些純粹是義工,主要是為了將來申請醫學院時個人簡歷里能有相關的工作經歷和業界的推薦人。美國醫學院錄取要求很高,競爭激烈,相關的工作經驗和執業人員的推薦信是錄取時一個重要的參考因素。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法律界,丫丫爸爸只有一個夏季實習生的位置,卻有接近七十個打算考法學院的在校生申請。學生中有打算將來進美國國家機構的,他們多把目標鎖定在申請政府專設的夏季實習生位置上,我的學生助理中就有一個被錄用在五角大樓做夏季實習生的,據她說報酬還好,除了支付自己整個夏季的消費之外,還到海邊玩了一個星期。她特別和我強調,錢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確認了這是自己將來要做的職業、鍛煉了自己的能力、並建立了必要的人脈關系,這對將來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除了為自己將來升學和就業的考慮之外,也有人暑假打工純粹是為了掙錢的,有個學生每天打兩個工,白天在游泳館做救生員,晚上在一家酒吧當服務生,據他說晚上的工作小費很多,雖然很辛苦,但存下了一些錢,這樣一方面可以少借上學的貸款,也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他的父母雖然不富裕,卻是盡其所能幫助孩子支付部分上學消費的家長,而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個學生也是我所有的學生助理中最負責和懂事的一個,尤其是懂得未雨綢繆,屬於那種你告訴他一步、他會考慮到第二步、甚至第三步的學生。 讀完二、三年級的學生多選擇做一段時間的科研。讀完二年級、尤其是三年級後多數人對將來的打算已經有譜,不準備進研究生院的人打工和以前一樣,面向准備畢業尋職的人脈建立或者單純賺錢,而准備進研究生院的人則已經開始考慮做些科研好出篇文章,為能被研究生院錄取甚至拿到獎學金而增加砝碼了。美國大學本科的暑期階段常有政府資助的本科生科研項目,其中最著名的是「本科生科研經驗」、英文簡稱為REU(ResearchExperience for Undergraates)的項目。這個項目由本人提出申請,申請人可以是跨校,也不必是在讀的本科生,關鍵是對項目中的課題有自己獨到的想法。REU由專門的評選委員會討論錄取,一經錄用,一般會支付八到十個星期的科研獎學金,數目較高,可以保證專心研究,若能出來一篇會議或者刊物文章的話,對申請研究生院是很重要的砝碼,對馬上升四年級即將面臨申請的學生來說,這機會尤其重要。除了美國的大學之外,美國政府和軍隊的研究部門也有類似以研究為主的夏季實習生位置,還有些大公司也有,比如我以前供職過的杜邦公司研發部就有這樣的位置。可以設想如果夏季能得到這樣的位置並表現突出的話,將來畢業進入這些單位工作或深造的幾率會增加很多。當然這些項目都進不去的話,有些學生也出於興趣或需要選擇一個導師做義工科研,當然他們還得另外打工支付自己的消費,但也不排除表現好導師後來決定支付一些工資的可能,正如美國俗話說的:「最重要的是能踏進去一隻腳,這樣才會有走進門的機會」。 休假旅遊夏季休假和旅遊對很多學生來說是一種奢侈,因為美國大學生都是成年人了,絕大多數不會再跟父母一起出遊,所以要出去玩的話或者父母作為禮物為孩子們支付,或者自己打工賺足了錢約幾個朋友一起出去玩。我的學生助理們在暑假都出去玩了一趟,有去海邊住酒店吃飯館的,也有去山裡野炊野營的,錢多錢少量力而行,但絕對不輸心情。 現在開學了,這些學生們返回到學校,一邊學習一邊合理安排時間繼續在我部門打工做各門課程的助理工作,既掙了生活消費又積累了工作經驗,寫在簡歷里對將來求職和申請研究生院都是有影響的砝碼,讀到這里你完全可以想像,到了畢業時這些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能力多數已經非常成熟,對申請工作的程序已經頗有經驗,對自己的興趣和目標更是心中有數,簡歷厚重了,有了一些自己的人脈關系,到了這時候不論是工作還是進研究生院,他們的綜合後勁便開始顯現出來了。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華裔大學生開始走進美國大學的校門,他們多數成績優異,一心讀書,希望將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現實卻是,這些華裔大學生常被美國同學稱為「書獃子」,他們從小隻管讀書,不夠獨立,沒有參加社會實踐的意識,生怕浪費學習時間,因此表現出沒有團隊精神,更不關心現實和政治。

⑹ 美國大學生日常生活和中國有什麼不同

1、考上大學

美國學生為了能從大學畢業,上了大學才開始好好學習.

中國學生為了考上大學而拚命學習,上了大學就不再好好學習.(注:美國大學「寬進嚴出」;中國大學「嚴進寬出」)

2、向老師發問:

美國學生為了裝懂而向老師發問,還認為坐的橫七豎八才能更好與老師交流.

中國學生則為了裝懂而不向老師發問,還認為坐的端端正正是對老師的尊敬.

3、解題方法:如果老師給出同一道題目:「現在是12點整,時針和分針正好重合,請問要經過多長時間時針和分針才能再次重合?」老師語音剛落,美國學生的反應是不約而同的撥動腕上的手錶,用這種其實很聰明的「笨方法」,看時針和分針什麼時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場的中國學生立即拿出紙和筆,埋頭列出一大堆公式並開始計算.

4、受教育方式:美國學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輕松,所以他們大多數喜歡異想天開,想像力無比豐富.

中國學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種「填鴨」,辛苦的很,題海戰術他們不怕,怕就怕那種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因為有的時候,他們確實轉不過彎來.

5、數學頭腦

美國學生一般不大有數學頭腦,不得不長期依賴電子計算器.

中國學生都是數學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

⑺ 中國大學生和美國大學生的區別是什麼

1、關於大學

美國學生為了能從大學畢業,上了大學才開始好好學習,中國學生為了考上版大學而拚命學權習,上了大學就不再好好學習。

美國大學「寬進嚴出」;中國大學「嚴進寬出」

2、學習的自主性

在課堂上,美國學生為了裝懂而向老師發問。 中國學生則為了裝懂而不向老師發問。


3、實踐

美國學生更傾向於動手,而中國學生卻局限於理論和格式

4、受教育方式

美國學生的十分輕松,他們大多數喜歡異想天開,想像力無比豐富。
而中國學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種「填鴨」,最擅長背書、刷題、死記硬背。

6、零用錢

美國學生大多沒錢了自己掙,中國學生是向父母要。

7、旅遊

美國學生對自己的父母說:「我已經攢夠錢了,我要去旅遊了。」
中國學生對自己的父母說:「我要去旅遊了,請給我一筆錢。」

8、思想觀念

美國學生可以把女朋友帶回家自豪的對父母說:「這是我女朋友。」
中國學生必須背著家長老師,生怕背上早戀的罪名。


⑻ 美國本土大學生和中國留學生的大學學費有什麼差別差多少錢

不一樣,國際學生的學費要貴不少。

美國的學費表面上看版起來確實是比中國的學費貴很多倍,權但是相對而言美國的教育也是全世界最優的,舉數字來說,全世界前500的大學,有168所是美國大學;世界排名前20的大學,有17所是美國大學。而中國大學能進入這個名單的,少之又少。

另外,美國大學和中國大學的教育風格也不太一樣,美國大學的學生自由氛圍是中國大學不可企及的,所以學生在美國讀書不僅僅是從書本上學到東西,更多的是眼界的開拓和提升。這一點國內也是較難做到的。

還有一點就是,美國的私立大學都是靠私人或者是機構捐款來運行的,所以通常情況下私立大學都比較有錢,對於優秀的學生也從不吝嗇獎學金。早年出國的中國學生都是拿獎學金出國的,近年來家長都越來越有錢,才慢慢出現了全額自費的中國留學生。

⑼ 美國大學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美國的大學可說是美國生活最充滿活力的部分。大學即城市,沒有圍牆的校園意味著校園生活就是社會生活,師生們的生活甚至是社會生活最精彩的組成,比如研討社會問題,反對戰爭,實踐各種膚色和種族和性別交融,等等。

首先還是去圖書館看看吧,研究生圖書館和本科生圖書館及各類專業圖書館雖然有分類區別,實際上卻是可以隨時進出,不分等級的。圖書館多半實行循環開放,如第一天上午8點到第二天上午5點,或者第一天下午8點到第二天上午9點,也就是說,圖書館幾乎是不關閉的,你可以選擇自己愛好或者方便的不同時間段進入自己學習狀態。聯機電腦和無線上網使得交流和找尋資料很方便。而閱覽室分為單獨間,幾人間,和多人空間,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狀態選擇學習環境,以求最好效果。對於那些喜歡鬧中求靜的讀者來說,可以交談的多人空間自然最令人神往,而這樣的空間往往人也最多,就像一個嗡嗡的蜜蜂箱。現在我就在這個箱中像一隻蜜蜂一樣專心自己的花朵。我的手提電腦連接著大閱覽室一個廊柱上的插座,以保證電壓穩定,無線上網使得我可以隨意到達中國網站,包括我們自己的兩性視野網。

現在去學生們的學術活動空間,這樣的空間往往是流動的,並且不需要導師參與,學術主持人由學生們輪流擔任,學術主題由現實國際情況提煉出來,比如支持誰競選,支持誰得獎,研討某國重大問題,或者戰爭問題,國際關系等等。如果邀請相關學者為這樣的學術活動主講,往往是學生們自己申請相關課題經費,吃飯則是 AA制,學生們共同分擔。學術不僅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學術活動組織本身,也成為展示社會活動能力的場所。

一次我和一位哈佛大學來密西根大學任教的朋友交談,得知美國大學生對於論文選題的選擇,不僅與個人興趣相關,更與國際形勢需要相關,一些學生們甚至把中國問題研究當成自己的論文方向。我想到在國內很少有學生會把美國問題研究當成自己個人的論文選題,便向朋友細了解這些美國學生對於中國問題的理解深度,結果令我吃驚,他們中有人研究中國農民問題,從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到王光美的桃園經驗,再到中國農民問題調查報告,一一有認真比較閱讀和研討。一位研究中國婚姻法的學生則對中國婚姻立法的各次細變都有認真了解。在國內常常聽到的樂觀論調是,中國人對於世界的了解,特別是美國的了解,比美國人要強得多,說美國人對於中國的了解,基本上停留於文革,甚至還在小腳、小辮子階段。從美國大學生的論文,代國家思考、有國際視野來看,這樣的論調可說不攻自破。反而是我們國內的英語教育堪憂,常常僅僅停留於語言學習而不進入文化體制和問題教學,即使英語很好到了國外也需要重新學習生活和制度,自然很難對於別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批評了。

美國大學師生都有租房住的習慣。大學老師在沒有成為副教授之前,隨時可能流動到不同學校,所以租房住的情況很普及。而學生們也很少住集體宿舍,合租房住,和非學生的房東及其他各類人合住,生活的一切都得自己動腦動手,大學生活不僅是讀書,更是學會社會人生,體驗生活復雜和學會把生活搞好,生活和學習一體的實踐,令學生們對於經濟和知識和社會體制,都有深入地體驗和思考,並且因而可以和學習互動,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的大學課堂上,老師會更多傾聽學生提問和自己解答,因為學生和老師一樣,都是知識的生產者和反思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

美國大學生每學年需要閱讀很多書,老師通常不講解書的內容,而是在課堂上提問和讓學生提問並講解,而相關提問和講解與更多書聯接,如果不自覺閱讀,幾乎不能進入知識系統,所以大量時間在圖書館可說是學生生活日常狀態。與此相關是到各地和各國體驗生活,由一位老師帶領,到中國或者其他不同於美國的國家實地體驗,並且要求到別人的家庭中觀察生活,感受文化和文明的日常差別。學會與差異相處,和多元共存,從而理解自己,這一切,就是美國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這樣的學習當然不可能與現實的生活脫節,也不會發生畢業後不適應社會生活的情況。因為大學生生活就是最好的社會生活。

⑽ 美國大學生生每年有多少

近幾年好像每年大約500萬上下。
----------------------------------------------------
中國教育部統計,200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為115萬,待業人數約為34萬,占總人數的30%。到2005年,待業人數增加到93萬,比2001年增加了近兩倍。而2007年中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到495萬,比2006年的413萬增加了82萬,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有媒體調查報道稱,2007年可能有六成大學畢業生面臨失業。
2008年有550萬。(預計2009年將與2008年基本持平)
據抽樣調查結果,2006年已簽約和已有意向簽約的大學生佔60%,不想馬上就業的佔15%,還沒找到工作的佔25%。也就是還有還有40%(約165萬)人待業,這批人加上2007年的495萬應屆生,2007年就將有660萬大學生需要找工作,創下歷史新高。而據2006年的數據顯示,市場提供的職位中,有意要招應屆大學畢業生的企事業單位,總共也就只能給大學生提供不到三百萬的職位,約為該年畢業生的五成。
此外,還有二十多萬的中專畢業生,已在2005年突破百萬大關的研究生,還有博碩生,幾千萬大軍將共同競爭上崗。為此,有專家預言,2007年至少有六成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熱點內容
女大學生應急艙門 發布:2025-05-01 01:44:43 瀏覽:403
想砍死博士導師怎麼辦 發布:2025-05-01 01:18:57 瀏覽:755
西南政法大學徐教授 發布:2025-05-01 00:20:29 瀏覽:285
大連外國語大學俄語復試名單 發布:2025-05-01 00:05:50 瀏覽:464
大學生離省 發布:2025-04-30 23:36:15 瀏覽:78
東南大學研究生院薪酬 發布:2025-04-30 23:32:24 瀏覽:138
大學生嚴進嚴出 發布:2025-04-30 22:52:20 瀏覽:527
2015年遼寧大學研究生專業目錄 發布:2025-04-30 22:17:55 瀏覽:461
大學生有必要遷戶口嗎 發布:2025-04-30 22:15:42 瀏覽:579
貴陽醫學院研究生部導師 發布:2025-04-30 22:14:22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