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

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

發布時間: 2021-01-29 15:45:35

1. 中國大學十大最佳專業排行,你最想報哪個

016年全國高考志願填報即將開始,為了滿足全國高考考生及家長了解我國民辦大學本科專業辦學實力、辦學水平和辦學特色的需要,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6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發布最新2016中國民辦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報告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雄居2016中國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前3甲,武漢大學列第4,中國科學院大學挺進全國5強。全國民辦高校共有28個專業榮膺六星級專業,躋身中國民辦大學頂尖專業隊列;78個專業榮膺五星級專業,躋身中國民辦大學一流專業隊列;234個專業榮膺四星級專業,躋身中國民辦大學高水平專業隊列;556個專業榮膺三星級專業,躋身中國民辦大學知名、區域一流專業隊列。武昌首義學院問鼎2016中國民辦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榜首報告顯示,在最新2016中國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中,武昌首義學院有3個專業躋身6星級專業、6個專業躋身五星級專業、5個專業躋身四星級專業、7個專業躋身三星級專業,問鼎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6中國民辦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榜首,是目前中國民辦大學本科專業辦學實力最強、辦學水準最高、辦學特色最為鮮明的大學。文華學院列第2;西安外事學院居第3;山東英才學院列第4;西安歐亞學院居第5;三亞學院列第6;山東協和學院居第7;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列第8;上海建橋學院列第9;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居第10。在最新2016中外合作辦學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中,西交利物浦大學排名全國第1,有2個專業躋身6星級專業、4個專業躋身五星級專業、5個專業躋身四星級專業、2個專業躋身三星級專業。寧波諾丁漢大學列第2;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第3;上海紐約大學第4;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第5;溫州肯恩大學列第6。《2016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由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編制完成,報告分別對2016年中國兩岸四地高校的綜合實力、教學質量、本科專業、研究生教育和一級學科等進行綜合評價和星級排名,旨在為2016年全國高考和考研考生及外國留學生填報志願提供權威報考指南。 2016中國民辦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

2. 最好找工作的大學專業

就業前景最好的專業有師范類專業、財會類專業、建築類專業、機械類專業等。



1目前就業前景最好的專業
一、師范類專業

師范類專業分免費師范生和普通師范生:免費師范生,是指報考教育部六所直屬師范大學,錄取線在一本線以上,對成績要求較高。畢業後找工作可直接入編,意味著考上免費師范生就是考上了工作;普通師范生,每月也有少量生活補助,但是畢業後想要成為編內教師需要參加招教考試,難度與考公務員基本一樣。

二、財會類專業

財務會計類專業,包括會計、財務管理、財務信息管理、會計電算化、會計與統計核算、會計與審計、審計實務、統計實務。

財務類專業,可以說是每個學校的熱門專業,而大部分學生選擇此專業的原因是就業率好,從財會類8大專業的整體情況來看,目前就業形勢最好的是會計、金融、財務管理,相對較差的是財政學和稅收學。但是從人才市場和企業的需求來看,真正具有國際化視野、專業性較強的高級會計人才仍然十分缺乏。

三、建築類專業

建築類專業不僅僅是造房子,像橋梁設計,城市地下道建設,城鄉規劃什麼的都屬於建築范疇。至於研究生階段,建築類專業就主要是從以上本科專業衍生出的具體方向,相當於細化而已,簡單來說研究生階段就是具體鑽研某一個方向,而本科階段是基礎知識的積累。

建築類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不錯,屬於高收入行業,一般都在建築設計院工作,現在很多地方都稀缺建築學專業畢業的人才!

2最好就業的十大專業排行榜
1、醫學類

醫學類專業很多,現在的醫療系統暫時沒辦法滿足社會的需求,醫學人才很吃香,目前國家放開二胎政策對兒科醫生的需求量變大,教育部也在積極的採取措施培養醫學人才。所以醫學行業還是比較有前景的。

2、經濟類專業

經濟類專業市場應用類職位是人才市場急需的人才之一,經濟類專業有金融和財會類等要學習金融和審計以及財政和統計等多個方面的知識,這個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後從事的職業有會計和審計以及稅務等工作。

3、機械類專業

機械類專業一直比較吃香,因為這個專業需要的人才的專業性和龐大規模。目前國家在強化裝備製造業需要更多的數控技術人才和加工製造業以及機械設計等方面的人才,這個行業前景很好。

4、電子信息類

電子信息類專業是一個朝陽產業,根據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來看情景廣闊,而且IT行業發展迅猛,未來發展重點在於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電子航務和互動媒體以及軟體工程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

5、法律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識逐漸的增強合同化的概念深入人心。一些經濟糾紛和合同問題的事情很多,對法律專業人才的需求很大。而且法律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學法律的學生畢業後之後可能從事檢察官和法官以及律師和法學教師等職業。

6、物流類

物流產業現狀規模不斷的擴張,客戶需求多樣性引起物流人才的需求增強。我國在公路貨運和倉儲以及海上搬運運輸、船舶代理等方面開放市場和相關行業以及國外物流企業合作。對現代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大這個行業是一個還不錯的行業。

7、藝術類專業

目前藝術專業正在發展中,實用藝術范圍變廣。其中廣告設計和建築設計以及環境藝術設計和動漫製作等專業人才緊缺,是就業前景好的十大專業之一。

8、民航管理專業

民航管理專業薪資待遇很高,隨著我國民航的快速發展存在著很大的人才缺口。國內主流航空公司優秀的空乘人員的平均年薪在幾十萬人民幣,所以這個行業的前景還是不錯的。

9、計算機專業

當今社會,互聯網越來越發達,計算機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了。計算機專業受歡迎率持續走高,今年甚至到達了NO.1的位置。計算機專業包含了計算機數學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C#語言等專業,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專業,只要計算機技術嫻熟,相信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還是很容易的。

10、英語專業

英語是世界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足以可見這門語言的重要性了。近些年來中國外交在日益發展,英語方面的人才需要的也越來越多,如果英語水平還OK的的,去繼續學習這個專業,相信以後發展還是不錯的。

3. 全國排名前十的大學

大學排名沒有絕對的公正與權威,僅能作部分參考。而且每年按國際標准評估都有變動。

以下是2018年中國校友會排行榜前十的名校。

  1. 北京大學(北京)

  2. 清華大學(北京)

  3. 復旦大學(上海)

  4.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5.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

  6. 中山大學(廣州)

  7.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8. 同濟大學(上海)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

  10.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

現在大學排行榜主要有三種來源:一是來自某些高校,如人大版;二是來自民間組織和網路,如校友會網版 、最好大學網版 。三是國際教育組織機構所做的世界大學排名中的入榜中國高校排名,如世界公認影響力最大的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及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3)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擴展閱讀:

大學排名經過二十多年的大浪淘沙,目前國內最具影響的大學排行榜,按照存續時間排列依次為:

1、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自1993年開始每年發布《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長武書連。但其排行的商業性質及負面報道不絕於耳。

2、深圳網大公司自1999年開始發布中國大學排行榜,數據來自向院士、學者和校長發放的調查問卷。

3、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自2003年起已連續11年開展中國大學評價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好評,研究團隊基於中國大學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從國際影響、國家發展和社會貢獻三大視角審視和考量中國大學,側重從「校友成就」與「學術成就」對中國大學進行選優排序。

4. 中國的大學計算機專業排名。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7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最新發布2017中國大學本科專業排行榜和2017中國大學計算機類本科專業排行榜等榜單如下:

1、北京大學9個本科專業榮膺中國八星級專業,躋身2017世界一流、中國最頂尖專業行列,雄居校友會2017中國大學本科專業排行榜榜首。

清華大學第2,復旦大學第3,上海交通大學第4,中國人民大學第5,武漢大學第6,南京大學第7,浙江大學第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9,四川大學第10。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大學物理學、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等38個專業榮膺中國八星級專業,武漢大學經濟學、南京大學天文學等282個專業榮膺中國七星級專業,躋身2017世界一流、世界高水平和中國頂尖專業行列,是2017年立志成為政商學等各界領袖、中國最優秀考生的首選專業,堪稱最值得中國高考狀元報考的最佳專業。

(4)大學最佳專業排行榜擴展閱讀

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2017中國大學本科專業排行榜專業星級劃分:中國九星級專業(★★★★★★★★★):世界頂尖專業;中國八星級專業(★★★★★★★★):世界一流、中國最頂尖專業; 中國七星級專業(★★★★★★★):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中國六星級專業(★★★★★★):世界高水平、中國頂尖專業; 中國五星級專業(★★★★★):世界知名、中國一流專業; 中國四星級專業(★★★★):中國高水平專業; 中國三星級專業(★★★):中國知名、區域一流專業; 中國二星級專業(★★):中國區域高水平專業;中國一星級專業(★):中國區域知名專業。

5. 最好的大學排行榜中國

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綜合榜中排名前十的高校依次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綜合榜

與社會同類榜單相比,中國大學百強榜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特色,指標及權重設置有鮮明的價值導向。該榜單設置師資力量、學術成果、科研能力、學科建設、人才培育5個一級指標,下設25個二級指標、58個三級指標,全面涵蓋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數據,指標評分均來自政府或第三方機構的客觀統計結果。其中,進步榜將2020年與2010年數據進行比較對照,分析上榜高校10年來的動態發展趨勢。

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研究基地大學評估與科技評估研究中心主任黃瑞勇介紹,區別於其他同類型榜單,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突出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時代使命,與立德樹人直接相關的高端師資、研究團隊、教學成果、教學資源、人才培養、升學就業等二級指標權重佔30%。

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進步榜排名前十的依次為:外交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南方科技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石河子大學、海南大學、深圳大學、中央戲劇學院。

進步榜

榜單顯示,中國高等教育第一方陣格局(前30名)趨於穩定,第二方陣高校(30到100名)競爭激烈,全國教育資源分布呈現不均衡。浙江、廣東、山東高校進步最快,東北和中西部地區高校發展速度較慢,地方院校進步明顯。

值得關注度額是,在百強榜進步榜單中,外交學院名列第1;南方科技大學名列第3,預示著以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科技大學、西湖大學為代表的新研究型大學,在中國大陸高校排行榜上漸入佳境;985高校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名列進步幅度第1,在人均科研經費、國家三大獎、新生質量、本科繼續深造率等方面進步明顯。

中國大學百強榜2017年以「瑞路中國大學百強榜」首次面向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起,中國大學百強榜首次形成「3+N」內容體系,每年定期發布綜合榜、進步榜和效率榜三項基礎性榜單,再根據社會關注熱點與國家政策導向發布若乾子榜單,旨在構成綜合性、立體式高等教育評價體系,回應社會的關切,為教育主管部門優化配置高等教育資源提供參考。

北京科技創新中心研究基地是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依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設立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6. 中國大學熱門專業排名

每年的高考結束,最讓人糾結的除了查分數,就是選擇專業了。可以說,在選擇專業面前,沒有哪個人敢言之鑿鑿說自己這方面很專業的,尤其是在要求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的時候。

第二,才是考慮學校。有的時候,一個學校的名氣,在就業時,甚至比你的專業還重要。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有的單位在選擇應聘者時,一個本專業學校沒名氣的,另一個非本專業學校有名氣的,只要不是專業性特別強的那種,他們往往選擇後者。所以,選擇專業的時候,要考慮學校因素,如果兩者相差不大,才考慮哪個專業更適合你,否則,一定要選一個更好的學校。

最後,才是考慮興趣。如果你家境殷實,不用考慮衣食住行,婚喪嫁娶,一門心思想著實現自己的理想,遵從自己的興趣,那你完全就不用考慮前面那些,只要你的分數足夠,果斷選擇就是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7. 大學最痛苦專業排行榜有哪些

見慣了大學綜合實力排名,專業就業率排名,學術研究排名,你有沒有想過其實高校專排名也有「另類」的一面屬。最近,網上推出了一個「十大痛苦專業排行榜」。很多學生表示「理工科學生傷不起」。

痛苦專業排行主要的依據是專業內容,以及每周上課節數和專業男女比例。上榜的十個專業,每周上課節數都在20節以上。其中,醫學專業最高,每周達到了40節。而計算機專業以每周上課34節,男女比例30:1.5穩居榜單第一位。除此之外,排行榜上還有對每個專業調侃式的評價,比如計算機專業是「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在敲代碼」。

這10個專業很辛苦:

top1 計算機

top2 醫學

top3 數學

top4 機械

top5 法學

top6 土木工程

top7 通信工程

top8 會計

top9 藝術

top10 文學

8. 最好的大學排行榜

大學排行榜,不同排行機構都有自設的口徑,這也使得不同排行榜有不同傾向。比如有的排行榜指標傾向於大學規模,有的傾向於學術,有的傾向於生源質量等。
如果是考生為擇校做參考,推薦重點參考教育部學科評估結果與CNUR的中國大學生源質量排行榜。即選擇專業看學科評估結果,綜合聲譽或對考生影響力看生源質量排行榜。
教育部學科評估結果是目前唯一官方的排名。不過,它是分學科進行排名的,而並不體現大學綜合情況。而中國大學生源質量排行榜則是根據每年不同高校的高考錄取分數線高低進行排名的,也就是說相當於是考生用分數投票得出的排名結果,它體現了考生對學校的認可度。
不過,就是最好的大學排行榜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CNUR生源質量排行榜,按投檔線高低去排名,存在的問題:一是同檔次高校招生人數越少的學校分數相對越低,而人數越少的高校分數線相對高。就比如A高校招生60人,分數線為650分,而B高校招生30人,分數線為652,按這個分數把B高校置於A高校之上,就未必恰當。二是部分存在較弱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其優勢學科會被因若學科拖後腿導致相對較低的分數線所掩蓋。比如廈門大學等經管類專業實力及分數線可能不會比一些財經熱門高校低,但學校整體投檔線相對較低等。
所以,在參考大學排行榜擇校時,要把排行榜存在的缺陷考慮進去,綜合研判,才可以做到最合理的選擇。

9. 大學各專業排行榜

中國大學各專業排行榜大全-05-30 11:04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約1010萬名,比去年增加60萬名,創歷史新紀錄。其中應屆普遍高中畢業生721萬名。佔71、4%。全國參加統考考生950萬,其中文史類考生385萬名,佔40、5%,理工類考生565萬名,佔59、5%。

2007中國大學排行榜新鮮出爐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雜志今年第1期刊登了《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評出的2007中國大學排行榜。清華大學以296.77分的絕對優勢名列第一名,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分別以222.02分、205.65分獲得第二、第三名。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以穩定的優勢,連續8年保持中國大學前三名。進入前10名的大學依次還有:第4名上海交通大學,第5名南京大學,第6名復旦大學,第7名華中科技大學,第8名武漢大學,第9名吉林大學,第10名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已經連續11年位居榜首,與上一年度的前10名相比,前四名不變,第7、8、9名不變。南京大學由第6名上升到第5名,復旦大學由第5名下降到第6名,西安交通大學進入前10名,中山大學沒有進入前10名。

《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長武書連指出,本年度清華大學得分上升近30分的原因是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得分計入了清華大學。2006年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更名為北京協和醫學院,又名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自2007年開始,以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名義招收臨床醫學本科生和研究生。因此,《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將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臨床醫學部分計入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的基礎醫學、預防醫學、生物學等不以清華大學的名義招生,不計入清華大學得分。

他說,與合並相反,中國地質大學原在武漢和北京的兩個校區經教育部行文,已經正式成為兩個獨立的辦學實體。校名分別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因此,自2007年度起,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都單獨評價。不過,原中國地質大學是211工程大學,分開後的兩所大學是否都是211工程大學還未見正式公布,課題組暫均以211工程大學對待之。

《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首次公布了南方醫科大學(原第一軍醫大學)的名次。在擁有100多所211工程大學、強校如林的中國普通高校中,並非211工程大學的南方醫科大學進入前80名,顯示該校有著很強的實力。

《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同時評出了16所2007年中國一流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以研究1型首次進入中國一流大學。上年度,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是中國一流大學,更名為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後,不再單獨評價。

以武書連為組長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還評出了35所2007年中國研究型大學。湖南大學首次進入研究型大學,該校是985工程大學。上年度,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是研究型大學。在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更名為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後,不再單獨評價。中國地質大學分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兩個學校後,都沒有進入研究型大學。

與上年相比,中國大學前100名中,只有中國葯科大學因中國地質大學一分為二且二校都進入前100名、南方醫科大學進入評價體系而跌至101名,其他大學都保持在前100名。

《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同時完成了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等十一個學科門類的排名。清華大學獲得工學第一名,北京大學獲得理學、醫學、哲學、法學、文學第一名,中國農業大學獲得農學第一名,中國人民大學獲得經濟學第一名,北京師范大學獲得教育學、歷史學第一名,西安交通大學獲得管理學第一名。

課題組也對中國大學200多個本科專業進行了排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本科專業第一名數量大幅領先其他大學。

最熱報考專業排行榜熱門專業排行總榜
排名 專業 熱度
1 國際經濟與貿易 7681
2 英語 7261
3 工商管理 6240
4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6014
5 法學 4893
6 電子信息工程 4597
7 通信工程 4435
8 金融學 4385
9 會計學 4258
10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3733

《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使用優選法對各學科各專業進行篩選,將結果按不同等級順序排列。分為A++、A+、A、B+、B、C+、C、D+、D、E+、E共11個等級。A++級學術水平最高,E級最低。能在眾多開設熱門專業的學校中被評定為A++級的脫穎而出的學校具有很強的教學和科研實力以及很好的就業前景,是優秀考生選擇的方向。
2007中國大學報考專業熱度排行榜前10名專業的A++等級學校名單
專 業 校 名 等級 開設的學校數量
----------------------------1-------------------------------
國際經濟與貿易 南開大學 A++ 385
國際經濟與貿易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A++ 385
國際經濟與貿易 浙江大學 A++ 385
國際經濟與貿易 湖南大學 A++ 385
國際經濟與貿易 廈門大學 A++ 385
國際經濟與貿易 復旦大學 A++ 385
國際經濟與貿易 中國人民大學 A++ 385
----------------------------1-------------------------------
英語 北京外國語大學 A++ 524
英語 上海外國語大學 A++ 524
英語 北京大學 A++ 524
英語 復旦大學 A++ 524
英語 南京大學 A++ 524
英語 河南大學 A++ 524
英語 北京師范大學 A++ 524
----------------------------3-------------------------------
工商管理 清華大學 A++ 354
工商管理 西安交通大學 A++ 354
工商管理 北京大學 A++ 354
工商管理 中國人民大學 A++ 354
工商管理 大連理工大學 A++ 354
工商管理 哈爾濱工程大學 A++ 354
----------------------------4-------------------------------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清華大學 A++ 484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北京大學 A++ 484
----------------------------5-------------------------------
法學 中國人民大學 A++ 419
法學 北京大學 A++ 419
法學 中國政法大學 A++ 419
法學 武漢大學 A++ 419
----------------------------6-------------------------------
電子信息工程 清華大學 A++ 339
電子信息工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A++ 339
----------------------------7-------------------------------
通信工程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A++ 264
通信工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A++ 264
通信工程 電子科技大學 A++ 264
通信工程 北京郵電大學 A++ 264
通信工程 浙江大學 A++ 264
----------------------------8-------------------------------
金融學 復旦大學 A++ 218
金融學 北京大學 A++ 218
金融學 中國人民大學 A++ 218
金融學 南開大學 A++ 218
金融學 中央財經大學 A++ 218
----------------------------9-------------------------------
會計學 廈門大學 A++ 326
會計學 上海財經大學 A++ 326
會計學 中國人民大學 A++ 326
會計學 清華大學 A++ 326
會計學 上海交通大學 A++ 326
----------------------------10------------------------------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清華大學 A++ 228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哈爾濱工業大學 A++ 228 最受「狀元」青睞專業排行榜名次 專業名稱 狀元人數 所佔比例(%) 名次
專業名稱
狀元人數 所佔比例(%)
1 經濟管理類 178 33.46 6
法學 40 7.526
2 數理化基礎類 90 16.92 7 自動化 26:
4.89
3 生命科學類 50 9.4
8 建築學
15 2.82
4 電子信息 47 8.83
9 外語類 11 2.07
5 計算機 42
7.89 10 新聞 6 1.13

高校開設數量最多的十大專業

根據教育部今年公布的本科專業招生目錄統計,全國有本科高校678所,開設10大類340多個專業,根據開設某一專業的學校數看,英語是開設最多的專業,共有554所學校開設(佔83%);計算機排在第二,有526所學校開設(佔79%);法學第三,有407所學校開設(佔61%);國際經濟與貿易第四,有384所高校開設(佔58%);藝術設計第五,有382所高校開設(佔57%);會計學第六,有382所高校開設(佔57%);信息與計算科學第七,有370所高校開設(佔55%);電子信息工程第八,有367所高校開設(佔55%);市場營銷第九,有361所高校開設(佔54%);工商管理第十,有356所高校開設(佔53%)。

專家推薦的十大冷門專業

采礦工程 ★★★★★ 給排水工程 ★★★☆☆
植物保護 ★★★★★ 船舶工程技術 ★★☆☆☆
礦物加工工程 ★★★★★ 機械製造及自動化 ★★☆☆☆
地質工程 ★★★★☆ 油氣儲運 ★★☆☆☆
食品科學 ★★★★☆ 石油工程 ★☆☆☆☆
網友戲說十大恐怖專業排行1、礦業加工工程 ★★★★★ 6、歷史 ★★☆
2、采礦工程 ★★★★☆ 7、公共事業管理 ★★
3、造紙 ★★★★ 8、中文 ★☆
4、皮革 ★★★☆ 9、力學 ★
5、化學工程與工藝 ★★★ 10、環境工程 ☆
「在校生」評「騙人」專業排行榜 1、生物工程 6、新聞學
2、法學 7、漢語言文學
3、環境類專業 8、人力資源管理
4、市場營銷、信息管理 9、經濟學
5、國際政治和外交學 10、電子政務、檔案學

10. 大學專業就業排行榜

通信業:需求旺盛,營銷人員比重繼續上升 今後幾年,通信業人才需求將主要分布在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新增電信企業和政府部門,市場營銷服務人才比重將超過技術人才。人才構成進一步變化為:經營管理類、通信技術類和市場營銷類人才需求比例為2∶3∶5.這個比例中經營管理與市場營銷人員比重較之前有所上升,預示著更多非通信專業人才將湧入通信行業。 汽車業:人才全面緊缺 未來5年,根據汽車發展的水平和需要來看,人才供求矛盾的變化將不是漸增,而是激增。這意味著人才供求的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尤其是研發機械工程師、銷售和市場人員的新增工作機會將非常可觀。在汽車企業的招聘中,不是哪類人才比較重要,而是各類人才都很重要;不是哪類人才緊缺,而是全面緊缺。主要包括:汽車研發人才、維修人才、營銷人才、管理人才、汽車服務人才等。 快速消費品:營銷人才缺口大 快速消費品行業的人才缺口將依然主要來自市場營銷崗位。近年來,該行業大量的市場、銷售人員,特別是品牌建設人員流向其他行業,而從其他行業流向快速消費品行業的市場人員並不多。因此,在2007年相關企業將有必要繼續對此類人才進行儲備。 石油業:專業人力資源匱乏 石油行業招聘企業以特大型國有企業和外資石油服務公司為主。外資石油企業方面,從其在中華英才網上所發布的職位顯示出,專業技術人才,尤其是地質工程師和鑽井工程師有明顯的人力資源匱乏的現象。同時,因為目前石油企業才人流動的內外部條件還未成熟,所以外資企業雖然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等優越條件,招聘到所需的研發技術人員也有一定難度。國有企業方面則是從事跨國經營的人才極為緊缺——就陸上石油企業而言,無論是各石油企業還是三大集團公司直屬機關,從事跨國經營的管理人才都不足總人數的1%. 06年人才市場盤點 人才供求走勢將在未來很大程度上得以延續,因此提醒職場人士關注。 年度十大需求旺點 市場營銷類、物流類、房地產建築專業類、咨詢類、項目管理類、生產管理類、電子工程師類、質量管理工程師類、設計類、IT軟體研發測試類等是人才市場10大需求旺點。其中,市場營銷類人才不僅包括銷售代表,還包括銷售團隊管理人員、區域銷售管理人員、渠道銷售人員等;物流類人才主要是物流管理、國際物流銷售類的專業人才;房地產建築類以各類規劃設計工程師、建築師為主;咨詢類人才包括各類咨詢顧問、咨詢師等;項目管理類以項目經理、項目專員為主;生產管理類主要是各類管理人才;電子工程師類主要包括設計工程師、機電工程師、研發工程師等;質量管理類以QA、QA專業人員和質量管理崗位為主;IT軟體研發測試類主要是軟體研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等。 法律、行政:明顯「供過於求」 目前在人才市場人才明顯「供過於求」的職位類別有:法律類、行政類等。法律類主要指公司法務、法律助理等;行政類主要指各類文員、行政事務人員等。 校園人才的需求出現新態勢 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到高校直接選拔優秀畢業生,人才競爭的白熱化,直接導致入校招聘時間的大幅度提前。主要體現出以下五點特徵: 第一,整體形勢供需兩旺,專業供求基本平衡。企業需求強勢遞增,同時高校擴招影響也逐漸明顯,每年大批量的大學生湧入人才市場,不斷沖擊同類人才的市場價格。學生選擇面繼續大幅度拓寬,企業、單位選擇人群更廣、選擇階梯和人才梯度越發清晰。 第二,少數類別專業生源社會需求旺盛,但優秀生源供給不足。一些看來較為冷門、從業人員較少的專業,反而就業較為容易,發展也較為平穩。 第三,個別專業畢業生源充沛,但社會需要反應冷淡。由此造成的人才浪費、人不盡其能的情況也較常見。如這兩年高校里較為看好的法學專業,所培養的人才數量已經大大超出了社會需求,反而使這部分學生往往面臨就業難或者學不盡用的情況。 第四,學習專業、學校、語言能力在企業、單位評價人才時的重要性更加明顯。同時,實習經驗等方面也成為大學生初次就業的重要考察方向,正在進行中的「飛越重洋」海外實習生選拔計劃報名火爆,可見大學生已經在積極的豐富個人的實習經歷以應對這一狀況。 第五,企業對學歷的要求趨於理性。更多的企業在選擇應屆生源時能做到按需錄取,一味追求高學歷的情況越來越少。一方面是企業對人才認識的理性化,另一方面,也是用人單位合理規避人才流失所帶來負面影響的必然要求。

熱點內容
介紹自己大學生活ppt 發布:2025-05-01 16:02:00 瀏覽:484
帶著空間上大學2 發布:2025-05-01 15:51:35 瀏覽:790
考醫學博士如何選導師 發布:2025-05-01 15:50:11 瀏覽:605
大學老師青春勵志對學生寄語 發布:2025-05-01 15:47:24 瀏覽:964
蘇州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 發布:2025-05-01 15:43:31 瀏覽:470
中山大學宿舍內景 發布:2025-05-01 15:42:52 瀏覽:836
雙一流大學名單excel 發布:2025-05-01 15:42:04 瀏覽:185
大學城到萬博中心 發布:2025-05-01 15:37:46 瀏覽:126
9名女大學生 發布:2025-05-01 15:33:31 瀏覽:297
寧夏醫科大學研究生報錄比 發布:2025-05-01 15:24:55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