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重點大學名單

重點大學名單

發布時間: 2021-02-03 01:09:16

⑴ 全國一類重點大學有哪些

1、北京師范大學(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國家「七五」、「八五」首批重點建設十所大學之一;是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與供應鏈創新聯盟成員高校;入選珠峰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2、哈爾濱工業大學(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九校聯盟。

3、中國傳媒大學(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簡稱「中傳」,位於首都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語言藝術類行業特色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111計劃」。

4、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簡稱「人大」,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位列國家首批「雙一流」(A類)、「211工程」、「985工程」,為世界大學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入選「111計劃」、「2011計劃」。

5、中國礦業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簡稱中國礦大,坐落於江蘇省徐州市,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重點建設高校。

⑵ 中國211重點大學名單

北京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
上海市 上海外國語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
天津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 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 內蒙古大學
遼寧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江蘇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浙江(1所) 浙江大學
安徽(3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所) 南昌大學
山東(3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河南(1所) 鄭州大學
湖北(7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3所)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5所)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西(共1所) 廣西大學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1所) 雲南大學
貴州(1所) 貴州大學
陝西(6所)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1所) 蘭州大學
陝西(1所) 陝西師范大學
新疆(1所) 新疆大學
軍事系統(3所)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⑶ 中國重點大學大名單211,985都有哪些

985工程: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簡稱 「985工程」,也稱「世界一流大學」工程。
2015年3月7日,針對外界傳聞,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回應稱,「211」、「985」工程還將繼續堅持做下去,這個方向沒有變
985工程高校名單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浙江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中山大學 山東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吉林大學 廈門大學 武漢大學 東南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蘭州大學 東北大學 同濟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211工程(英文:Project 211),是為了面向21世紀,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中國政府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達到世界一流大學的水平的建設工程。

⑷ 全國有多少個重點大學,有哪些

六十年代擴充

編輯

1960年64所

1960年10月22日,中央決定在原來20所(16+4)重點大學的基礎上,再增加44所重點大學:

1、文理(蘇聯式綜合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山東海洋學院(現中國海洋大學)、蘭州大學;

2、工科: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3、專門性大學:同濟大學、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華東紡織工學院(現東華大學)、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北京政法學院(現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對外貿易學院(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體育學院(現北京體育大學)、北京石油學院(現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質學院(現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郵電學院(現北京郵電大學)、北京鋼鐵學院(現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礦業學院(現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鐵道學院(現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學院(現北京化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現西南交通大學)、吉林工業大學(與吉林大學合並)、大連海運學院(現大連海事大學)、華東水利學院(現河海大學)、武漢水力電力學院(武漢水力電力大學,與武漢大學合並)、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現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學院(現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葯大學)、中山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並入中山大學)、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

1963年增加

上海外國語學院(現上海外國語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

1963年又增加1所重點大學

南京農學院(現南京農業大學)

至此,全國重點高校共68所。

1978年88所

編輯

1978年,國務院確定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88所院校為全國重點大學。

一、綜合大學
雙重領導,教育部為主(11所):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
省領導(5所):雲南大學、西北大學、湘潭大學、新疆大學、內蒙古大學。

二、理工科院校

雙重領導,教育部為主(12所):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化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重慶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化工學院(華東理工大學)、浙江大學。

雙重領導,科學院為主(1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雙重領導,國防科委為主(1所):長沙工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

雙重領導,三機部為主(3所):北京航空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學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雙重領導,四機部為主(2所):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西北電訊工程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雙重領導,五機部為主(2所):北京工業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華東工程學院(南京理工大學)。

雙重領導,六機部為主(2所):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哈爾濱工程大學)。

雙重領導,八機總局為主(1所):哈爾濱工業大學。

雙重領導,國家建委為主(1所):重慶建築工程學院(重慶大學)。

雙重領導,冶金部為主(3所):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工學院(東北大學)、中南礦冶學院(中南大學)。

雙重領導,水電部為主(3所):華東水利學院(河海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武漢大學)、河北電力學院(華北電力大學)。

雙重領導,石化部為主(2所):華東石油學院(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化工學院(北京化工大學)。

大慶油田黨委領導(1所):大慶石油學院(東北石油大學)。

雙重領導,煤炭部為主(2所):四川礦業學院(中國礦業大學)、阜新煤礦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雙重領導,一機部為主(5所):合肥工業大學、吉林工業大學(吉林大學)、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燕山大學)、湖南大學、鎮江農業機械學院(江蘇大學)。

雙重領導,交通部為主(1所):大連海運學院(大連海事大學)。

教育部關於恢復和辦好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報告(4張)

雙重領導,鐵道部為主(2所):北方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

雙重領導,紡織部為主(1所):上海紡織工學院(東華大學)。

雙重領導,輕工部為主(1所):西北輕工業學院(陝西科技大學)。

雙重領導,建材總局為主(1所):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武漢理工大學)。

雙重領導,地質總局為主(2所):武漢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長春地質學院(吉林大學)。

雙重領導,郵電部為主(1所):北京郵電學院(北京郵電大學)。

雙重領導,農林部為主(1所):華北農業機械化學院(中國農業大學)。

雙重領導,中央氣象局為主(1所):南京氣象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雙重領導,測繪總局為主(1所):武漢測繪學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與武漢大學合並)。[1]

雙重領導,國家海洋局為主(1所):山東海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

三、師范院校

雙重領導,教育部為主(2所):北京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四、農林院校

雙重領導,農林部為主(1所):華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雙重領導,林業總局為主(1所):雲南林業學院(北京林業大學)。

省領導(2所):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江西農業大學)、大寨農學院(山西農業大學)。

五、醫葯院校

衛生部直屬(1所):北京中醫學院(北京中醫葯大學)

雙重領導,衛生部為主(4所):北京醫學院(後更名北京醫科大學,再與北京大學合並組建新的北京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後更名上海醫科大學,再與復旦大學合並組建新的復旦大學)、中山醫學院(後更名中山醫科大學,再與中山大學合並組建新的中山大學)、四川醫學院(後更名華西醫科大學,再與四川大學合並組建新的四川大學)。

六、外語院校

外交部直屬(1所):北京外國語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

雙重領導,教育部為主(1所):上海外國語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

七、政法財經院校

雙重領導,最高人民法院為主(1所):西南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

雙重領導,外貿部為主(1所):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八、藝術院校

文化部直屬(1所):中央音樂學院。

九、體育院校

雙重領導,國家體委為主(1所):北京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

十、民族院校

雙重領導,中央主管民族工作部門為主(1所):中央民族學院(中央民族大學)。

*為新增28所全國重點大學。

1978年至1981年,中央陸續追加(恢復)

國際關系學院、南京農學院(南京農業大學)、湖南大學、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四川大學)、中國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語言學院(北京語言大學)、北京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學院(中央民族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山西農業大學、西北農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沈陽農學院(沈陽農業大學)、華中農學院(華中農業大學)、華南農學院(華南農業大學)、西南農學院(西南大學)、鐵道兵工程學院(石家莊鐵道大學)、上海第二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等院校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改革開放初,中國共有100餘所全國重點大學(含第四軍醫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文革前確定的重點高校)。[2-7]

⑸ 全國的國家重點大學有哪些

列入「985工程」院校的名單如下。
北京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上海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同濟大學
天津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重慶
重慶大學
浙江
浙江大學
江蘇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遼寧
東北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湖南
中南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湖南大學
四川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吉林
吉林大學
福建
廈門大學
山東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湖北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陝西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廣東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安徽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工業大學
甘肅
蘭州大學
列入211工程的大學有:
北京(23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音樂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華北電力大學
上海(9所)上海外國語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大學
東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
天津(3所)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2所)重慶大學西南大學
河北(1所)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所)內蒙古大學
遼寧(4所)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3所)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延邊大學
黑龍江(4所)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
江蘇(11所)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中國葯科大學河海大學南京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浙江(1所)浙江大學
安徽(3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所)廈門大學福州大學
江西(1所)南昌大學
山東(3所)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
河南(1所)鄭州大學
湖北(7所)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3所)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4所)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廣西(1所)廣西大學
四川(5所)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1所)雲南大學
貴州(1所)貴州大學
陝西(7所)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師范大學
甘肅(1所)蘭州大學
新疆(1所)新疆大學
軍事系統(3所)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國防科技大學

熱點內容
南開大學研究生學術規范測試題 發布:2025-05-09 01:13:12 瀏覽:11
中南大學c考試時間 發布:2025-05-09 01:12:37 瀏覽:62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導師庫 發布:2025-05-09 01:11:44 瀏覽:64
河南大學現有博士數量 發布:2025-05-09 01:10:21 瀏覽:189
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導師面試學生 發布:2025-05-09 01:10:21 瀏覽:835
南開大學博士生畢業要求 發布:2025-05-09 01:10:20 瀏覽:769
寧夏大學二本專業目錄 發布:2025-05-09 01:05:55 瀏覽:443
美國萊斯大學讀博托福要求 發布:2025-05-09 01:03:18 瀏覽:656
浙江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電話 發布:2025-05-09 00:47:56 瀏覽:320
大學教授談醫患關系 發布:2025-05-09 00:47:23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