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獲獎大學名單

獲獎大學名單

發布時間: 2021-02-03 20:01:27

大學生在繫上獲得的獎項有哪些

大學生在繫上獲得的獎項可以有優秀學生、國家勵志獎學金、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員、優秀畢業生、優秀運動員等。

以國家勵志獎學金為例:國家勵志獎學金是為了激勵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勤奮學習、努力進取,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的,獎勵資助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獎學金。


(1)獲獎大學名單擴展閱讀:

國家勵志獎學金的發放規則:

第十條 國家勵志獎學金實行等額評審,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

第十一條 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與評審工作由高校組織實施。高校要根據本辦法的規定,制定具體評審辦法,並報中央主管部門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高校在開展國家勵志獎學金評審工作中,要對農林水地礦油核等國家需要的特殊學科專業學生予以適當傾斜。

第十二條 國家勵志獎學金按學年申請和評審。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的學生為高校在校生中二年級以上(含二年級)的學生。

同一學年內,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的學生可以同時申請並獲得國家助學金,但不能同時獲得國家獎學金。

第十三條 每年9月30日前,學生根據本辦法規定的國家勵志獎學金的基本申請條件及其他有關規定,向學校提出申請,並遞交《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勵志獎學金

⑵ 第十一屆魅力校園獲獎名單

(一) 班級團體即興演講比賽

一、 成教學院班級團體即興演講大賽初賽情況
活動時間安排:
11月9日報名截止:
(各個參賽選手名單交到琴湖421寢室:畢林)
11月10日中午13:00各個小組抽簽排序(琴湖132辦公室)
11月10日下午張榜公布抽簽結果
11月11號下午14:00正式比賽
二、活動地點:聯建104(1-7號選手)和204教室(8-14號選手)
三、參賽單位:成教學院各專業班級學生(共12個班級,14組參賽組)
四、活動主題:體現時代主題,體現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同時,貼近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
五、活動流程:
主持人:聯104 向緯緯、 聯204 黃方方
1、主持人主持比賽開始,邀請領導發言。
2、主持人介紹評審老師以及各位來賓。
評委組成員:成教學院院領導以及老師(顏文革副書記、劉燦玲科長、黃穎主任、曾雪輝老師、項奇老師、李立春老師和張雯老師等。)
3、開始比賽,按抽簽順序進行比賽(分2個教室)
4、比賽完畢,總結發言,評委議分
六、成教學院院初賽獲獎名單
團體組:一等獎:08級成教自考部 電算會計班
二等獎:08級成教自考部 交通土建工程班
三等獎:08級成教自考部 房地產經營與管理班
個人組:一等獎:黃偉國
二等獎:成妙
三等獎:鄔皓
◎ 由個人組三名選手代表成教學院參加湘潭大學統一組織的團體即興演講的復賽!
七、湘潭大學復賽獲獎情況
11月22日(周六)全天,由成教學院黃偉國、成妙和鄔皓三位同學組成的代表隊以復賽團體第4名的成績,進入決賽。
八、湘潭大學決賽情況
11月28日(周五)晚上

(二)「奮進之歌」徵文大賽

經過精心的籌備,2008年度湘潭大學成教學院第十一屆「奮進之歌」徵文大賽初賽於11月17日結束。
一、參賽對象:成教學院各專業班級學生
二、活動主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奮成才,奉獻社會,報效祖國。
三、活動目的: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掘新鮮事物、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主題貼近學生的心靈,要求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在寫作中得以發現自我,深廣認知。通過寫作,認識到大學生的責任和使命。
四、評委組成員:成教學院院領導以及老師(顏文革副書記、劉燦玲科長、黃穎主任、曾雪輝老師、黃宗喜老師等。)
五、評分標准:
1、新:新鮮、清晰。即主題新、材料新、構思新、語言新。
2、深:主題深刻,表達有力度。
3、活:活潑、灑脫。即文字活潑,文氣流動。
4、真:有真實情感,情節符合生活的真實;有真知灼見,觀點經得起推敲和時間的檢驗。
六、成教學院院初賽獲獎名單
一等獎:
1、08計算機科學技術 伍衛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做一名全面發展的大學生》
2、08經濟法 陳佺《改革巨變》
3、08企業財務管理 姚萱《改革開放三十年 國富民安千萬載》
4、08交通土建工程 陳韌《沒有熱忱 世間便無進步》
5、08交通土建工程 伍衡《我的奮斗》
二等獎:
1、08模具設計與製造 王世峰 《前進 前進 前進進》
2、08人力資源管理 黃 晴 《奮斗之歌》
3、08房地產經營與管理 盧小珊 《科學發展觀與大學生成才》
4、08電算會計 傅思敏 《校園剪影》
5、08外貿英語 易 婷 《2008,唱響奧運奮進之歌》
三等獎:
1、08企業財務管理 王 娟 《這一路走來》
2、08工商企業管理 鄒 偉 《奮進之歌—為夢想起帆》
3、08計算機科學技術 朱 利 《求知 奮進 青春無悔》
4、08旅遊管理 熊鳳嬌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發奮成才 奉獻社會 報效祖國》
5、08動畫設計 邵金光 《心存信念 抒寫人生》
6、08外貿英語 楊楚玲 《奮斗之歌》
◎ 由一等獎五名同學的徵文代表成教學院參加湘潭大學統一組織的「奮進之歌」徵文大賽的評比!

(三)先進班集體創建活動的方案徵集評比

為了深入推進班集體的建設,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和校園文化氛圍,組織開展先進班集體創建活動方案徵集評比

一、參賽對象:成教學院各專業班級學生
二、活動主題:制定優秀班集體創建方案,包括集體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學風建設、文化建設等五個方面。突出創建重點,彰顯班級特色。
三、評委組成員:成教學院院領導以及老師(顏文革副書記、劉燦玲科長、黃穎主任、卓莉平老師、曾雪輝老師、項奇老師以及學生會成員等。)
四、成教學院院初賽獲獎名單:
一等獎:人力資源管理班
二等獎:交通土建工程班
三等獎:模具製造與設計班

◎ 由獲得學院一等獎的班級方案代表成教學院參加湘潭大學統一組織的先進班集體創建方案徵集大賽的評比

(四)班團支部手抄報比賽

為了深入推薦班級建設,提高廣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和藝術品位,營造良好的班風學習和校園文化氛圍,開展班團支部手抄報比賽。

一、參賽對象:成教學院各專業班級學生
二、參賽方式:各個專業班級自行組織開展手抄報的製作。製作方式和形式不限。內容積極向上,反應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貼近生活實際,有現實的教育和宣傳作用。
三、成教學院初賽評選結果:
電算會計班作品
動畫設計班作品
工商企業管理班作品
模具製造與設計班作品

⑶ 百度獎學金的獲獎名單

首屆「網路獎學金」獲獎者在網路世界2013技術創新論壇上揭曉。南京大學李楠,清華大學徐旻捷,南開大學童健聰,北京大學薛繼龍,哈爾濱工業大學張偉男,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徐立恆,浙江大學胡堯以及加州大學的劉思飛獲得此殊榮。
2014年度網路獎學金的名單於當年六月終於塵埃落定,獲獎者分別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張雨辰、清華大學張永鋒、清華大學季劍秋、浙江大學王樹森、哈爾濱工業大學唐都鈺、慕尼黑大學尹文鵬、中科院自動化所閆俊傑和北京大學徐暢。
據了解,在第一屆「網路獎學金」評學中,來自南京大學的李楠,清華大學的徐旻捷,南開大學的童健聰,北京大學的薛繼龍,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張偉男,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的徐立恆,浙江大學的胡堯以及來自加州大學的劉思飛等8名同學憑借自身實力,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摘得桂冠,不僅每人獲得了20萬元人民幣的資助,而且還受邀參加了「網路世界2013技術創新論壇」。
據「網路獎學金」評委會介紹,第一屆「網路獎學金」獲獎的人選均是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系統構架、自然語言處理、多媒體等領域建樹頗高的優秀人才,他們不僅在自己專業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而且創新能力、行動能力和表達能力超人,是評委會通過對候選學生的學術潛力、對社會的學術貢獻和技術優勢等綜合考察確定的結果。
「他們不僅專業技能超強,更重要的是他們心懷『通過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而且為了實現夢想願意拼搏,而這則正是評委專家們所看重的。所以,網路獎學金是一個展現自我、實現價值的平台,只要你敢帶著夢想來,我們就願意助你一臂之力。」評委專家說道。
「劉思飛同學在讀碩士期間曾經在自動化所CBSR團隊從事異質人臉識別與部分人臉配准相關研究工作。2012年進入UCMerced後從事人臉圖像超解析度的研究。於2013年5月作為暑期實習學生進入網路IDL,從事人臉圖像編輯相關研究。曾多次獲得數學、電子以及挑戰杯等學科競賽獎項,並在所從事研究方向的頂級會議中發表數篇會議論文。這些經歷和成果成為她獲得獎學金的重要資格。」評委專家說道。
據介紹,劉思飛同學在獲得第一屆「網路獎學金」後,啟動了「穿越公式演算法」,該項目已經獲得了權威機構認證,並正式投入了商業用途。劉思飛曾表示:網路獎學金的設立,不僅為計算機科學學士解決了科研資金、平台等資源匱乏的難題,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了鍛煉自己、實現夢想的機會。

⑷ 中國政府獎學金的入選高校名單

截止2012年11月20日已有208所院校入圍,名單如下 : 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名單(208所) 地區 學校序號 院校名稱 北京 1 北京大學 2 中國人民大學 3 清華大學 4 北京交通大學 5 北京工業大學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7 北京理工大學 8 北京科技大學 9 北京郵電大學 10 北京中醫葯大學 11 北京師范大學 12 首都師范大學 13 北京外國語大學 14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15 首都醫科大學 16 北京語言大學 17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8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19 北京體育大學 20 中央音樂學院 21 中央美術學院 22 中央戲劇學院 23 北京電影學院 24 北京化工大學 25 首都體育學院 26 中國農業大學 27 中央財經大學 28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項目) 29 外交學院 30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31 北京林業大學 32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 33 中央民族大學 34 華北電力大學 35 中國政法大學 36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37 中國傳媒大學 38 中國音樂學院 天津 39 南開大學 40 天津師范大學 41 天津工業大學 42 天津理工大學 43 天津財經大學 44 天津大學 45 天津醫科大學 46 天津中醫葯大學 47 天津外國語學院 48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49 天津科技大學 上海 50 復旦大學復旦大學醫學部 51 同濟大學 52 上海交通大學 53 華東理工大學 54 東華大學 55 上海中醫葯大學 56 華東師范大學 57 上海外國語大學 58 上海音樂學院 59 上海大學 60 上海財經大學 61 上海師范大學 62 上海體育學院 63 上海理工大學 64 上海海事大學 65 華東政法大學 66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重慶 67 重慶大學 68 西南大學 69 重慶郵電大學 70 重慶醫科大學 黑龍江 71 哈爾濱工業大學 72 黑龍江大學 73 東北林業大學 74 佳木斯大學 75 哈爾濱工程大學 76 齊齊哈爾大學 77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 78 東北農業大學 79 哈爾濱師范大學 吉林 80 吉林大學吉大醫學院 81 東北師范大學 82 吉林師范大學 83 長春理工大學 84 北華大學 85 延邊大學 遼寧 86 遼寧大學 87 大連醫科大學 88 大連理工大學 89 東北大學 90 大連海事大學 91 中國醫科大學 92 遼寧師范大學 93 沈陽師范大學 94 東北財經大學 95 大連外國語學院 96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97 遼寧中醫葯大學 98 沈陽工業大學 99 沈陽建築大學 100 大連交通大學 101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102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103 沈陽理工大學 安徽 104 安徽大學 10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06 安徽農業大學 107 安徽師范大學 108 合肥工業大學 江蘇 109 南京大學 110 東南大學 111 河海大學 112 江南大學 113 南京中醫葯大學 114 中國葯科大學 115 南京師范大學 116 南京理工大學 117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18 蘇州大學 119 中國礦業大學 120 南京農業大學 12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122 江蘇大學 123 揚州大學 浙江 124 浙江大學 125 寧波大學 126 中國美術學院 127 浙江師范大學 128 浙江理工大學 129 浙江工業大學 130 浙江科技學院 131 杭州師范大學 132 溫州醫科大學 山東 133 山東大學 134 中國海洋大學 135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36 青島大學 137 青島科技大學 138 魯東大學 139 山東師范大學 湖南 140 湖南大學 141 中南大學 142 湘潭大學 143 湖南師范大學 湖北 144 武漢大學 145 華中科技大學 146 中國地質大學 147 華中師范大學 148 武漢理工大學 149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50 華中農業大學 廣東 151 華南農業大學 152 華南理工大學 153 中山大學(醫學院為原中山醫科大學) 154 廣州大學 155 南方醫科大學 156 汕頭大學 157 華南師范大學 158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西 159 廣西師范大學 160 廣西大學 161 廣西醫科大學 162 廣西民族大學 福建 163 廈門大學 164 福建師范大學 165 福建農林大學 166 福建醫科大學 四川 167 西南交通大學 168 四川大學 169 西南財經大學 170 電子科技大學 171 成都中醫葯大學 陝西 172 西北工業大學 173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74 西安交通大學 175 長安大學(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 176 西安外國語大學 177 陝西師范大學 178 西安石油大學 179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 180 西北師范大學 181 蘭州大學 182 蘭州交通大學 183 蘭州理工大學 江西 184 南昌大學 185 景德鎮陶瓷學院 186 江西師范大學 187 南昌航空大學 雲南 188 昆明理工大學 189 雲南師范大學 190 雲南大學 191 雲南財經大學 192 昆明醫學院 193 雲南民族大學 新疆 194 石河子大學 195 新疆師范大學 196 新疆大學 197 新疆醫科大學 貴州 198 貴州大學 內蒙古 199 內蒙古農業大學 200 內蒙古大學 201 內蒙古師范大學 202 內蒙古工業大學 河南 203 鄭州大學 河北 204 河北工業大學 205 河北大學 206 燕山大學 寧夏 207 寧夏大學 海南 208 海南大學

⑸ 世界上哪個大學的諾貝爾得獎最多

諾貝爾三大科學類獎總排名(469人,分屬於26個國家)---截至2002 1.美國--204人 2.英國--69人 3.德國--63人 4.法國--27人 5.瑞典—16人 6.荷蘭—13人 瑞士--13人 7.俄國--11人 8.丹麥--8人 9.奧地利-7人 10.義大利-6人 加拿大-6人 日本--6人 11.比利時--4人 澳大利亞-4人 12.匈牙利--2人 阿根廷--2人 13.挪威,芬蘭,捷克,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均為1人1901-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物理學獎、醫學獎和經濟學獎獲獎人數前10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271個,英國80個、德國65個、法國29個、瑞典18個、瑞士15個、荷蘭14個、俄羅斯14個、奧地利11個、丹麥9個,日本9個

⑹ 中國醫師獎獲獎名單

名單如下:

1、於凱江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2、馬啟敏

安陽市婦幼保健院

3、王永傑

吉林省人民醫院

4、王麗華

武警西藏總隊林芝支隊後勤保障大隊衛生隊

5、王學浩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6、王烈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總醫院

7、王雪梅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8、王維林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

9、亓慶良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源泉中心衛生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

10、方力爭

醫院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

11、史晨輝

12、白飛虎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醫院

13、馮華

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14、成勇

重慶市忠縣拔山中心衛生院

15、曲彥

青島市市立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總醫院

16、任建安

普通外科研究所

17、劉進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18、劉宏斌

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總醫院

19、劉青光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0、劉曉林

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21、江學慶

武漢市中心醫院

22、許兆軍

寧波市第二醫院

23、孫玉萍

濟南市中心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

24、孫正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

25、孫穎浩

26、紀妹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27、嚴律南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28、李勇

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

29、李維洲

甘肅省永靖縣李維洲診所

30、楊鶴鳴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

31、連建奇

學第二附屬醫院

32、肖宗位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

33、吳世政

青海省人民醫院北京市豐台區方庄社區衛生

34、吳浩

服務中心

35、吳瑞芳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婦產中心

36、何裕隆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37、沈醒杭

杭州市中醫院

38、宋鑫

雲南省腫瘤醫院

39、張義

長春市傳染病醫院

40、張子其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41、張建寧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

42、張振建

隨州市中心醫院

43、張健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44、張塹

西安市紅會醫院

45、張穎冬

南京市第一醫院

46、張澍田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47、陸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

48、陳彤雲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49、陳榮昌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50、陳晨

上海市靜安區彭浦新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51、陳敏

北京醫院

52、周利群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53、周道斌

北京協和醫院

54、鄭曉群

大連市中心醫院

55、荊志成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56、鍾晶

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龍場鎮龍河村衛生室

57、姜玉新

北京協和醫院

58、洪濤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59、賀星龍

山西省大寧縣徐家垛鄉樂堂衛生所

60、袁和學

沈陽市肛腸醫院

61、索郎卓瑪

西藏自治區第三人民醫院

62、賈立群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63、夏鷹

海口市人民醫院

64、徐康忠

四川省阿壩縣藏醫院

65、徐鈺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66、徐靜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金鍾街道衛生院

67、凌罕毅

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

68、高廣生

哈爾濱市第四醫院

69、郭航遠

紹興市人民醫院

70、唐其柱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71、黃繼義

廈門市第五醫院

72、龔利

上海中醫葯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

73、彭民浩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74、彭運華

湖南省保靖縣遷陵鎮昂洞衛生院

75、葛均波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76、韓東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77、覃林芳

湖南省婦幼保健院

78、賴小萍

福建省汀州醫院

79、滕皋軍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80、魏東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0中心醫院

(6)獲獎大學名單擴展閱讀:

據了解,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獎,簡稱中國醫師獎,是中國目前醫師行業的最高榮譽,經衛生部授權,由中國醫師協會於2003年設立,計劃每年評選一次,授予在醫學領域取得優異成績和對人類健康事業做出重要貢獻,促進中國醫師隊伍行業建設和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醫師及協會工作人員。中國醫師獎證書由中國醫師協會頒發。

⑺ 大學生院級獲獎有哪些

要看你是什麼學院的了,或者什麼學校的。比較常見的,比如十佳歌手、獎學金、或者什麼論文大賽啊,人文知識競賽什麼的。大部分大學的學院級別的活動都會附和你們學院的特色

⑻ 教育部思政司關於公布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結果的通知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獲獎名單

一等獎(共4名)
(排名不分先後,下同)
湖南大學:《發揮影視文化的育人功能 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與文化素質》
南京理工大學:《凝煉國防教育文化特點 營造創新和諧育人氛圍》
中國海洋大學:《飛翔的海鷗——海鷗劇社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獨特作用》
南京曉庄學院:《「國旗下講話」:曉庄獨特的文化景觀》
二等獎(共10名)
北京師范大學:《開拓校園文化建設新載體——記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湘潭大學:《突出加強班級文化建設 構築校園文化建設的立體工程》
浙江大學:《樹育人理念 創特色文化——宿舍文化建設成果》
武漢大學:《項目運作激發活力 品牌戰略帶來繁榮——武漢大學「校園文化活動超市」》
華南理工大學:《弘揚高雅藝術 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
西南財經大學:《堅持人文教育與科學精神培養並舉 構建財經特色的文化素質教育體系》
長安大學:《新校區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天津工業大學:《鑄造校魂 培育英才——天津工業大學以弘揚學校精神為主題建設高品質校園文化》
西北師范大學:《以學分制的方式扎實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
湛江師范學院:《推崇名師 追求學術——「學術人生」系列訪談節目的策劃與效應》
三等獎(共20名)
東北大學:《以愛國愛校教育為主線,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東華大學:《魅力校園 人生講壇》
復旦大學:《復旦的學生傳媒:從一種現象到一種文化》
中南大學:《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載體、機制、內容與方法的全面創新》
電子科技大學:《充分發揮「成電講壇」育人功能 深入開展大學生素質教育》
東南大學:《全員參與 多空間展示 構建多層次立體式的人文素質平台》
天津大學:《多彩校園文化交融科學殿堂》
華中科技大學:《推進三大融合 構建開放式立體化的校園文化體系》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構築地學特色校園文化 弘揚艱苦奮斗大學精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弘揚北航精神 創新文化育人機制 建設特色鮮明的大學文化》
天津商學院:《突出抓好藝術教育 提升校園文化品味》
中州大學:《培養畢業生愛校意識 形成母校情結 升華感恩情懷》
南京師范大學:《澆樹要澆根 成人先誠心——南京師范大學開展本科生誠信教育特色活動》
山東濱州職業學院:《高揚「文化興院」旗幟 搭建「文化育人」平台 全面實施校園文化建設「七大工程」》
武漢科技大學:《系統開展感動教育工程 深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武漢工業學院:《打造校園科技文化活動品牌 提高學生創新素質和實踐能力》
雲南民族大學:《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促進各族青年團結進步》
甘肅農業大學:《發揮宿舍潛在教育功能 努力推進公寓文化建設》
新疆大學:《打造綠色大學的綠色使者——新疆大學環保公益活動蓬勃開展》
新疆醫科大學:《用特色文化打造魅力校園》
優秀獎(共30名)
中央財經大學:《銘榜樣之精神 繪五彩之青春》
東北師范大學:《走進「雙百論壇」 感悟學術人生》
同濟大學:《繁榮以高雅藝術為主的多元校園文化 促進大學生文化素質全面提高》
山東大學:《以項目化運作方式全面扎實推進大學文化建設》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營造校園文化藝術氛圍 開拓思想政治教育載體》
南京農業大學:《積極開拓校園文化建設新載體 基地建設展「魅力校園」新風采》
中國礦業大學:《切實加強學生社團建設 構建校園文化建設新載體》
合肥工業大學:《突出亮點,彰顯特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華中師范大學:《利用資源 打造精品 促進校園文化健康發展》
華中農業大學:《一批綠色使者的綠之夢——綠色協會推動綠色文化建設紀實》
天津財經大學:《強化主題實踐 提高學生素質》
天津醫科大學:《構建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培養德高醫粹醫學人才》
太原科技大學:《樹科學工作思路,創一流校園文化》
內蒙古大學:《弘揚社會主義旋律 構建清新校園文化》
浙江師范大學:《實施「三化」運作 搭建四大平台 促進學子成長》
寧波大學:《凝煉精神 打造品牌 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福建師范大學:《構建校園文化特色服務體系 促進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集美大學:《發揮學校歷史傳統優勢 扎實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揚老區精神 育時代新人——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深入開展老區精神教育活動》
湖北美術學院:《美育與德育相結合 人文與藝術相輝映》
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以全麵塑內涵 以創新求發展 以專業為根本——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校園文化建設側影》
四川警察學院:《創建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高校校園文化》
西昌學院:《創新校園文化 建設魅力校園 培育優秀人才》
雲南財經大學:《大力開展校園活動 推動校園文化蓬勃發展》
雲南農業大學:《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努力構建和諧校園》
貴州師范大學:《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 全面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西藏大學:《圍繞育人目標 開展豐富活動 營造良好氛圍》
西藏民族學院:《締造魅力民族校園 營造溫馨公寓文化》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以京劇為突破口 全面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塔里木大學:《胡楊深處驚現青春幾縷亮色 大漠邊陲昭顯風景這邊獨好》

⑼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獲獎名單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歷年獲獎項目(公開部分) (當時為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
1、典型域上的多元復變數函數論完成人:華羅庚(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2、示性類及示嵌類的研究完成人:吳文俊(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3、工程式控制制論完成人:錢學森(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1、人工全合成牛胰島素研究
完成人:鈕經義、龔岳亭、鄒承魯、杜雨蒼(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季愛雪、邢其毅(北京大學),汪猷、徐傑誠(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
完成人:李四光、黃汲清、謝家榮、韓景行、朱大綬、呂華、王懋基、朱夏、關士聰等(地質部),張文昭、楊繼良、鍾其權、翁文波、余伯良、邱中健、田在藝、胡韓元、趙聲振、李德生等(石油部),張文佑、侯德封、顧功敘、顧知微(中國科學院)
3、配位場理論研究
完成人:唐敖慶(吉林大學)及其研究集體:孫家鍾(吉林大學)、鄧從豪(山東大學)、張乾二(廈門大學)、江元生(吉林大學)、鄢國森(四川大學)、戴樹珊(雲南大學)、劉若庄(北京師范大學)、趙景愚(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與精密機械研究所)、古正(四川大學)、李伯符(吉林大學)
4、反西格馬負超子的發現
完成人:王淦昌、丁大釗、王祝翔(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
5、中國地質圖類及亞洲地質圖
完成人:王曉青、楚旭春、黃汲清、郭文魁、程裕淇、王曰倫(地質部地質研究所),王紹偉(地質部情報研究所)、李廷棟、耿樹方、李春昱(地質部地質研究所),王鴻禎(武漢地質研究所),張宗祜(地質部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研究所)
6、哥德巴赫猜想研究
完成人:陳景潤、王元(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潘承洞(山東大學)
7、《中國科學技術史》
完成人:李約瑟等(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 1、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綜合研究
完成人:劉東生、施雅風、孫鴻烈、鄭度、常承法、吳征鎰、尹集祥、文世宣、李吉均、張經煒、李文華、佟偉、高以信、程鴻、楊逸疇、黃復生、溫景春、馮祚建、周雲生、黃文秀、高登義、陳傳友、韓裕豐、李炳元、章銘陶、武素功、王金亭、倪祖彬、關志華、張祖榮、滕吉文、鄭喜玉、路季梅、鄧萬明、張誼光、謝自楚、寧學寒、王連城、邵啟全(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北京大學等)
2、微分動力系統穩定性研究
完成人:廖山濤(北京大學)
3、東亞大氣環流
完成人:葉篤正、陶詩言、朱抱真、陳隆勛(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4、分子軌道圖形理論方法及其應用
完成人:唐敖慶、江元生(吉林大學)
5、酵母丙氨酸轉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
完成人:王德寶、汪恩璧、汪猷、鄭可沁、朱瑩書、陳海寶、陳慎、裘慕綏、梁鎮和、申慶祥、楊再定、胡美浩、王貴海、吳仁龍、余允華、陸蘊華、陳常慶(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
6、蛋白質功能基團的修飾及其生物活性之間的定量關系
完成人:鄒承魯、許根俊、孫玉琨、杜雨蒼、趙康源、周海夢(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
7、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及中國高等植物科屬檢索表
完成人:王文采、湯彥承及其研究集體(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8、中國古代建築理論及文物建築保護的研究
完成人: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徐伯安、樓慶西、郭黛婭(清華大學)
9、五次對稱性及Ti-Ni准晶相的發現與研究
完成人:郭可信、葉恆強、李斗星、張澤、王大能(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10、中國層控礦床地球化學
完成人:塗光熾、王秀璋、陳先沛、張寶貴、楊蔚華、程家平、樊文苓、趙振華、喻茨玫(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11、關於不相交STEINER三元系大集的研究
完成人:陸家羲(內蒙古包頭市第九中學) 1、液氮溫區氧化物超導體的發現
完成人:趙忠賢、楊國楨、陳立泉、楊乾聲、黃玉珍及其研究集體(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2、基於時序邏輯的軟體工程環境的理論與設計
完成人:唐稚松(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 中國蕨類植物科屬的系統排列和歷史來源
完成人:秦仁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哈密爾頓系統的辛幾何演算法
完成人:馮康等(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有機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學的研究
完成人:蔣錫夔、計國楨等(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002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蔣錫夔以其在物理有機化學領域取得的國際領先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澄江動物群與寒武紀大爆發
完成人:陳均遠(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雲南大學),舒德干(西北大學) 介電體超晶格材料的設計、制備、性能和應用
完成人:閔乃本、朱永元、祝世寧、陸亞林、陸延青(南京大學)
註:這是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第一個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項目。
獲獎人之一閔乃本
1935年生,日本東北大學理學博士,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任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973計劃顧問專家組材料領域召集人,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量子調控專家組組長,全國政協常委,江蘇省政協副主席。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科學研究。
據悉,南京大學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是自1999年國家獎勵制度改革以來內地高校獨立完成的第一個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項目。
據介紹,這一獲獎成果從提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理論、證實基本效應到最終研製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歷經19年,是一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成果。 「《中國植物志》的編研
十位主要完成人:植物所:錢崇澍、王文采、陳藝林、陳心啟、崔鴻賓;華南植物園:陳煥鏞、胡啟明;昆明植物所:吳征鎰院士、李錫文;、中山大學:張宏達
《中國植物志》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型、種類最豐富的一部巨著,全書80卷126冊,5000多萬字,9000多幅圖。記載了我國301科3408屬31142種植物的科學名稱、形態特徵、生態環境、地理分布、經濟用途和物候期等。該書由全國60餘家科研教學單位的312位作者(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0位)和164位繪圖人員經80年的工作積累,45年艱辛編撰才得以最終完成。這一協作的規模在世界上也是十分罕見的。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率領的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團隊研究出的透明計算技術榮獲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不過目前就該項目獲獎仍存在非常大的爭議!
1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及其團隊以「網路計算的模式及基礎理論研究項目」獲得空缺多年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2月2日,有網友發帖稱獲得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張堯學及其科研團隊的獲獎項目實為「遠程桌面項目」,且涉嫌抄襲國外IT工程師上傳的開源代碼。2月3日,張堯學回應,被質疑抄襲項目不是獲獎項目,透明桌面項目使用部分開源代碼是「合法」、「合理」使用 。事態進展有待進一步考證。 按慣例,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擬於2016年1月在人民大會堂舉辦頒獎典禮。從科技部官網公布的初評結果可預判,若本次自然科學一等獎終有得主,該榮譽將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潘建偉院士的「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獲得,因為該項目是本年度唯一一個入選該等級獎項的初評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組系統地發展了多光子糾纏干涉度量學,並將之創新性地應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多個研究方向,取得了廣域量子通信和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等領域的系統性關鍵突破;在此基礎上,將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帶入現實應用。
2016年1月8日上午,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的「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這是繼2013年鐵基高溫超導研究成果之後,中科大再次獲此殊榮。
潘建偉院士與同事彭承志、陳宇翱、陸朝陽、陳增兵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長期開展量子力學基本問題實驗研究,系統地發展了多光子糾纏和干涉技術並應用於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多個研究方向,引領和推動了多光子糾纏及干涉量度學的發展,取得了廣域量子通信和光學量子信息處理的系統性關鍵突破。

熱點內容
大學生一站式就業 發布:2025-09-02 20:09:38 瀏覽:975
中國地質大學考研科目 發布:2025-09-02 19:52:08 瀏覽:507
沈陽建築大學建築學考研大綱 發布:2025-09-02 19:52:08 瀏覽:183
中南大學畢業後可以當老師嗎 發布:2025-09-02 19:51:58 瀏覽:495
重慶大學2016考研群 發布:2025-09-02 19:50:38 瀏覽:228
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考研好考嗎 發布:2025-09-02 19:45:31 瀏覽:427
清華大學俄語系教授 發布:2025-09-02 19:21:55 瀏覽:682
中山大學大氣學院教授杜宇 發布:2025-09-02 19:21:50 瀏覽:532
中國人民大學財務學考研科目 發布:2025-09-02 19:17:02 瀏覽:940
香港的大學計算機博士申請 發布:2025-09-02 19:03:38 瀏覽: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