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冰球
㈠ 美國哪些大學有冰球隊
怎麼辦呢? 洗浴中心 小旅館 小型酒吧也可以啊你可以試下 恩,小時房一定很火!
㈡ 為什麼說美國大學體育也是美國體育
寫在前面的話:最近美藤國際看到一組數字,里約奧運會上,美國派出555名運動員參賽,其中80%是在校大學生,加上一些高中畢業生,美國派出到里約的奧運軍團中,業余運動員居然占據90%左右。就是這樣的「業余軍」常年占據奧運金牌榜首,一直處在「無敵是多麼寂寞"的霸主地位。
讀了這片文章,就知道這霸主地位是美國全民崇尚體育的價值觀帶來的自然結果。去美國留學,不理解體育在美國教育中的地位,就不能真正理解美國的校園文化。
美國大學橄欖球隊的教練有可能比校長的收入還要高,球隊經常贏球,有錢校友就會支持校隊,買票看球並每年不斷捐錢給學校,學校的精神和人氣也會上揚。 學校的奧數再好也很難鼓舞學校精神。
很多中國家長已經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常常問到孩子應該練哪項體育會幫助到孩子。
在美國人眼裡,乒乓球和羽毛球不算體育。如果學生每周練某項體育一周才一小時,我可以確定那項體育不是學生的特長,最多是興趣而已。
如果學生到了13、14歲才想開始發展某項體育,已經太晚了。 要想讓孩子體育好,需要從小學開始。
美國一般老百姓覺得體育是一個鍛煉人格的活動,不只是強身健體。美國各個小鎮上都有政府支持的各項團體體育俱樂部,從幼兒園開始,教練都是爸爸們,無論他們多忙,但是永遠都可以抽出時間做足球教練或橄欖球教練,他們年輕的時候也是運動員。
這些非職業教練教導隊員不只是贏球,更多是:
♢ 團隊精神(teamwork)
♢ 體育精神(sports manship)
♢ 忍耐力和毅力(enrance and perseverance)
♢ 態度(attitude)
♢ 如何在球場上慘敗後吸取教訓(how to deal with failures)
我認識一個白人爸爸,因為投資銀行工作原因,每周紐約和墨西哥市來回,再怎麼累,周六早上六點一定出現在紐約冰球館幫兒子的冰球隊當教練。
我們常常抱怨現在的孩子不願意吃苦,但是家長並沒有提供孩子吃苦的機會,在美國人眼裡,把高中四年裡只去了貴州一周做支教的經歷做為吃過苦的證明是個笑話。
我覺得現在讓孩子在體育活動上吃苦是有這個必要的。我認識在美國的一些孩子小學時候在一項體育每周花5個小時,很多孩子同時玩兩項體育,到初中後,每周體育運動少的每周10小時,多的每周20小時,完全沒有誇大。
練冰球的周末早上5點起床,游泳隊的早上上課前游泳訓練,下課後再回到泳池訓練,這樣的訓練下學生才能算有特長,在頂尖高中體育隊才能拿到一席之位。不少美高學生參加體育隊訓練後,體力都撐不住,很難和美國孩子一較長短。
家長需要根據孩子的能力去挑選他們喜歡的活動,根據美國兒童醫生的建議,11-14歲的孩子每天需要至少1小時的運動(vigorous physical exercise)。
家長不要太介意一開始體育成績好與不好,是不是有名次,隨著身體的變化,成績會有改變, 重要的是孩子的興趣和家長的堅持。其實最難的是家長的堅持,送孩子上補習班遠比練體育要輕松。在冷氣房裡背單詞要比在烈日下曬的像非洲難民要舒服很多。但正因為這樣,招辦覺得體育棒的學生有更有趣的人生故事。
中國媽媽在9月1日前忙著刨宮產,希望孩子能夠早讀書。而美國家長普遍讓男孩子晚讀書,這其實是和體育有關的。
很多美國幼兒園設定的男孩和女孩生日的截止日期是不同的,很多男生會晚一年讀書,因為男孩女孩成熟度有很大差別。
如果學生是全年級里體育活動能力強,進校隊比賽得名次機會多,學校受歡迎程度高,和隊友之間的友情較深,自然就會慢慢有領導力。
學生會主席全校只有一個位置,但每個體育隊都需要隊長。每年很多中國家長糾結於要不要復讀這個問題,復讀不只是因為英文能力問題,也不是智商的問題,美國學校更看重學生的交際能力 。
所以中國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如果不復讀,不單單是比中國復讀的學生年齡小,比美國孩子年齡也小,中國孩子長的年輕 (美國當地高中生已經長的像二十幾歲了),課堂發言氣場不夠,更不要講進體育隊或競選學生會主席了。
體育特長對申高是非常有幫助的, 但這不是我寫這篇文章的本意。我希望更多的學生能喜愛運動,不是單單為了申學,而是能有健壯的體格。我接觸到的不少學生都是吃貨,但運動不夠。
不少學校體育教練都講過 Chinese students quit easily.中國學生遇到挑戰,很快就想到放棄。 體育不僅鍛煉人的意志力,也能改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要把時間都花在補習課上,每天花一個小時好好運動吧。
㈢ 誰設計了耶魯大學的冰球館
芬蘭建築大師:埃羅·沙里寧
求採納
㈣ 耶魯大學冰球館應用到了什麼美學知識
耶魯大學冰球館是耶魯大學著名建築之一。由美國建築師埃諾·沙里寧設計,1958年建成。這是沙里寧大膽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把建築造型升華到雕塑藝術領域的最好作品之一。
建築的屋頂是由正中一條形如弓背,跨度長達85米的鋼筋混凝土曲線脊樑。從脊樑向兩邊拉著懸索屋頂,形成了跨距達57米,面積為5000平方米的空間,場內可容納3000名觀眾。冰球館的出入口朝南,兩側還有6個較小的出入口、驟然看去,它好似一條張開口的大鯨魚,又似伏身於地的海龜,造型奇特新穎,曲線流暢。
在整個建築中,室內外樸素簡潔,懸索結構自然地外露,不加任何修飾,其本身的結構就是最好的裝飾。室內懸掛的一些纖維掛件--彩旗,既起到了使音響效果擴散與漫射的作用,也活躍了室內氣氛。
耶魯大學冰球館是一幢建築,也是一座運用現代材料和技術搭起來的帳篷,具有豐富的想像力。
㈤ 一部電影講的是一位美國的冰球教練
不用謝,好評一下吧。。。電影《冰上奇跡》(Miracle)(2004): 本片的劇本由埃里克•古瓊漢姆根據真人真事撰寫而成,故事背景則是發生在美蘇冷戰關系的1980年代,當時的美國正與蘇聯在國際上進行各方面的競爭,彼此敏感又緊張的關系也延燒到運動界。
故事講述一位由冰上曲棍球資深選手轉而擔任教練的赫伯•布魯克斯 (Herb Brooks),美國冰上曲棍球國家代表隊請他來擔任教練一職,要訓練一群年輕選手參加該屆於鹽湖所舉辦的冬季奧運會。年輕時的赫伯,也曾是美國國家冰球隊的一員,曾代表美國出戰1964年冬奧會,但是沒能贏得冠軍,這是赫伯生平最大的遺憾。這回擔任教練再次面臨冰上曲棍球奧運會的挑戰,赫伯決定一雪前辱,但對於全國民眾希望他們能擊敗蘇聯隊伍的期待,無疑是一種壓力。
1980時代的蘇聯國家隊,已經連續四次捧走奧運會冠軍獎杯,他們訓練有素,經驗豐富,初出茅廬的美國小伙們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幾乎難以戰勝的強大敵人,而且還有自身戰術素質與缺乏團隊精神等種種困難,在決賽前,沒有一個人看好年輕的美國隊。
當赫伯•布魯克斯教練見到將由他所帶領的年輕隊員們,他深深覺得必須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能讓他們同心協力有傑出表現。在他堅持不放棄的意志力驅策下,經歷過多次挑戰與磨練,這支隊伍終於脫胎換骨,面對實力堅強、來勢洶洶的蘇聯國家代表隊,他們能否創造出冰上奇跡呢?
真實的故事:
赫伯•布魯克斯(Herb Brooks) 和美國冰上曲棍球隊(United States national men's ice hockey team): 當年,正是美蘇兩大巨頭的「冷戰」時期,當時的美國正與蘇聯在國際上進行各方面的競爭,彼此敏感又緊張的關系也延燒到運動界。而在美國本土,80年代初正是經濟相對困難,世界地位相對尷尬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美國與蘇聯的競爭可以表現在任何一個方面,最能體現國家榮譽的體育競技比賽當然也不例外,這一次,是冰上曲棍球。作為美國四大運動之一的冰球,自然成了美蘇在冬奧會上爭奪的重中之重。可是,對美國人來說,他們的形勢實在糟糕:從1964年起,蘇聯人就再也沒有讓冰球金牌旁落過,在1980年之前,他們曾連續47戰全勝;更讓美國人頭疼的是,他們最優秀的職業選手無法參加「業余的」奧運會(事實上,奧運會之前,蘇聯隊曾和美國NHL全明星隊打過一場,並6比0輕松戰勝了對手)。沒人相信一群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小夥子能創造奇跡,可是,他們做到了,而領導他們達到那一高峰的,是冰球史上最偉大的教練——赫伯•布魯克斯(Herb Brooks)。他率領明尼蘇達大學連續三屆奪得NCAA冠軍後,赫伯決定挑戰這個似乎不可能的任務——戰勝蘇聯,奪得1980年冬奧會冰球冠軍。這塊金牌,為美國贏得的不僅僅是面子,還是一個民族的自信。
赫伯•布魯克斯年輕時曾是美國國家冰球隊的一員,曾代表美國出戰1964年冬奧會,但是沒能贏得冠軍,這是赫伯生平最大的遺憾。為了一嘗自己夙願,他終於以教練的身份,率領一批新人出戰1980年的鹽湖城冬奧會。這回擔任教練再次面臨冰上曲棍球奧運會的挑戰,赫伯決定一雪前辱,但對於全國民眾希望他們能擊敗蘇聯隊伍的期待,無疑是一種壓力。赫伯•布魯克斯教練見到將由他所帶領的年輕隊員們,他深深覺得必須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能讓他們同心協力有傑出表現。在他堅持不放棄的意志力驅策下,經歷過多次挑戰與磨練,這支隊伍終於脫胎換骨。教練重要的不是教會他們比賽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怎麼用心去比賽!是一個團隊去比賽而不是個人表演!為美國而比賽!為尊嚴而比賽!
赫伯堅持要打造出一支紀律嚴明、合作至上的球隊。在每次訓練或者熱身賽結束以後,赫伯就機械式的重復一個單詞:Again,一次又一次,球員幾乎虛脫,但赫伯卻始終沒有停止的意思,他說,在球場上他們沒有盡力,惟有耗在賽後了。「你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你就會很容易地達到我的要求。」「勝利、失敗,或者打平,你們都要像冠軍那樣比賽!」「我們不是要防住他們,我們要向他們發起攻擊!」……每個教練都曾經這樣訓過話,只是,更多的人,沒有達到那樣的高峰罷了。美國與蘇聯決賽在前,赫伯曾對他的弟子們說:「偉大的時刻,孕育在偉大的機會中」。 1980年以前,蘇聯國家隊已經連續四次捧走奧運會冠軍獎杯,他們訓練有素,經驗豐富,初出茅廬的美國小伙們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幾乎難以戰勝的強大敵人,而且還有自身戰術素質與缺乏團隊精神等種種困難,在決賽前,沒有一個人看好
但是,奇跡竟然真的發生了!1980年2月22日,布魯克斯率領的美國隊最終以4:3的比分戰勝了蘇聯隊。
㈥ 美國四大球類是那四大
美國四大球:棒球、橄欖球、冰球、和籃球。
棒球運動是一種以棒子打球為主要特點,集體性、對抗性很強的球類運動項目。它在國際上開展較為廣泛,影響較大,被譽為「競技與智慧的結合」。在美國、日本尤為盛行,被稱為「國球」。棒球比賽法定比賽人數最少為9人,與其近似的運動項目為壘球。棒球球員分為攻、守兩方,利用球棒和手套,在一個扇形的棒球場里進行比賽。比賽中,兩隊交替進攻:當進攻球員成功跑回本壘,就可得1分。九局中得分最高的一隊就勝出。
美式橄欖球(American football),或稱美式足球,是橄欖球運動的一種,為北美四大職業體育之首。美式橄欖球源自英式橄欖球,傳入美國後規則改變,改為採取攻防線進行回合制爭球、沒有跑位限制,並且可以向前拋擲傳球,這運動的目的是要把球推進到對手的端區得分,得分方法有多種,包括持球越過底線,拋球到在底線後的隊友,或把直放在地上的球踢過兩枝門柱中間射門。比賽時間完時得分較多的一隊勝出。 美式橄欖球是一種對抗性很強的接觸性體育運動,由於球賽中往往會與對方球員有強烈的身體沖撞,因此球員需穿戴頭盔和護具出場。
冰球(ice hockey ),亦稱「冰上曲棍球」。冰球運動是多變的滑冰技藝和敏捷嫻熟的曲棍球技藝相結合,對抗性較強的集體冰上運動項目之一,也是冬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運動員穿著冰鞋,手拿冰桿滑行拚搶擊球。球一般用硬橡膠製成,厚2,54厘米,直徑7.62厘米,球重為156-170克。比賽時每隊上場六人,前鋒三人,後衛兩人,守門員一人。運動員用冰桿將球擊入對方球門,以多者為勝。
籃球(basketball),是奧運會核心比賽項目,是以手為中心的對抗性體育運動。
籃球運動起源於美國。1891年12月21日,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現名為美國春田大學,Springfield College)體育教師詹姆士·奈史密斯發明。1896年,籃球運動傳入中國 。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上第1次進行了籃球表演賽。1936年,籃球在柏林奧運會中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始,職業選手可以參加奧運會籃球比賽。
㈦ 美國大學里的十大聯盟是怎麼回事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6668649/answer/6853413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看來題主對美國的學校其實並不了解呀。作為時差狗以及NCAA十大聯盟(下面簡稱B1G)球迷,這里就科普一下吧。
十大聯盟和常青藤聯盟在性質上是一樣的嗎?除了十大聯盟以及常青藤聯盟,加大系統,SUNY系統,北美還有哪些類似的校際聯盟?
首先我們要捋清概念,因此先答這兩個小問題。
1. 本質上來說,是的,B1G和Ivy在性質上是一樣的。他們都是NCAA下屬的體育聯盟。其實這里翻譯成「聯盟」並不是最妥當的,只是約定俗成而已。最妥當、精確的翻譯應該叫做「聯賽」或「賽區」才對。就拿足球舉例子,如果NCAA是歐足聯,那麼B1G、Ivy、Pac-12、ACC等等就是相當於英超、意甲、西甲、法甲之類的聯賽,而系列碗賽則是類似歐冠、歐聯、超級杯的大賽。為什麼要把美國的這些學校分為不同的聯賽呢?因為美國的大學太多了,國土面積也很大,如果不分聯賽,所有學校在一起混戰,那賽程沒法排,路費消耗也太大。因此一些距離比較近、實力也比較近的大學就被一堆一堆地劃到一起,形成了聯賽。B1G和Ivy實際上是歷史非常久遠的兩個聯賽,比NCAA的歷史還長。
2. 細節上來說,B1G和Ivy還是有區別的。
第一個區別:他們的級別不一樣。B1G是Div-1 FBS(以前叫Div-1 A)裡面的頂級的五大聯賽之一(B1G、ACC、SEC、Big12、Pac-12),在全國范圍內是級別最高的聯賽,冠軍有直接進季後賽碗賽的資格;而Ivy是Div-1 FCS (以前叫Div-1 AA)的一個聯賽,級別不如B1G,差了兩級。還是用足球舉例,B1G相當於冠軍可以直接進歐冠的英超,而Ivy相當於沒有這種資格的小聯賽例如比甲。
具體級別是這樣的:
<img src="https://pic4.mg.com/_b.png" data-rawwidth="990" data-rawheight="5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0" data-original="https://pic4.mg.com/_r.png">
第二個區別:和本質沒關系,但是經過歷史的發展,B1G和Ivy這兩個名詞的含義有了變化。由於Ivy的八所學校都在學術上很有作為,因此Ivy代指「好學校」的這個義項已經快要超越它本質「體育聯賽」這個義項了。B1G卻很少被用來指代學校的學術方面(偶爾有,後面會說),但是B1G卻成立了一個成員學校名單幾乎一模一樣的姊妹組織CIC(學術版B1G),專門是以學術合作為目的,這又是Ivy所沒有的。
3. B1G、Ivy、UC系統、SUNY系統列在一起比較,是非常不科學的。B1G和Ivy是聯賽,而UC和SUNY是大學系統。區別是什麼呢?
比如Ivy這八個學校,哈佛、耶魯、康奈爾、布朗等等,他們在一起形成的Ivy實際上是一個相對鬆散的組織(特別是在沒有比賽的時候)。但是UC呢?UC是一個州立大學系統。雖然伯克利、UCLA、UC Santa Barbara等等互相獨立性很強,幾乎和獨立院校沒有區別,但是名義上,他們的上面還有一個加州大學的總校長,因此這10個UC大學是實實在在關聯在一起的。加州大學有個總校長,但是Ivy沒聽說過有個"常青藤大學校長"吧?換句話說,UC是實的而Ivy是虛的。
SUNY也一樣,是紐約的一個州立大學系統。賓厄姆頓、石溪、布法羅、奧爾巴尼等等,都是這個州立系統的成員。每個州都有這樣的州立系統。有的州只有一個,例如威斯康辛的Univ of Wisconsin系統和懷俄明的U of Wyoming系統。有的州還不止一個。例如加州就有UC系統和Cal State系統兩個;德克薩斯有U of Texas系統、Texas A&M系統、Houston系統、Northern Texas系統等等一共六個;賓夕法尼亞最多,除了Penn State系統和Pittsburgh系統兩個大的以外,還有Temple、Lincoln、Indiana UPenn、California UPenn、Lock Haven UPenn等等十來個小系統。
還有一種方式可以區分開UC等系統和B1G等聯盟的區別。那就是:系統的各個大學可能參加的是不同聯賽。還是以UC系統為例:伯克利和UCLA參加的是Pac-12的聯賽,而聖芭芭拉、歐文和戴維斯參加的是Mountain West或Big West的聯賽。SUNY有點特殊,除了布法羅和石溪參加了Big East以外,其它的分校自己組成了一個SUNY聯賽。但是這個SUNY聯賽和SUNY系統雖然容易混淆,但本質上是兩個不同的東西。
十大聯盟(Big Ten Conference)為什麼這么多人吹捧?
我們首先看一下十大聯盟都有些什麼學校:
密歇根大學 University of Michigan(Michigan)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Illinois)
俄亥俄州立大學 Ohio State University(Ohio State)
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Indiana)
普渡大學 Pure University(Pure)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Wisconsin)
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Northwestern)
愛荷華大學 University of Iowa(Iowa)
明尼蘇達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Minnesota)
密歇根州立大學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MSU)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Penn State)
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 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Nebraska)
羅格斯大學 Rutger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Rutgers)
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Maryland)
這些學校有什麼特點?
1. 大多數位於中西部-五大湖地區。和東海岸以及加州不一樣,中西部-五大湖地區平均每個州的學校數量要少一些。一個州裡面出現四五個強隊的概率也要少一些,因此球迷更容易集中火力,支持B1G這些球隊。
2. 大多數是學生和校友人數眾多的大型公立大學。球迷基數自然而然就有了。然後除了ESPN等體育台以外,B1G自己的直播電視台BTN也辦得很出色,也對這個聯賽起到宣傳的作用。
3. 雖然名氣趕不上8個常青藤,但是這些B1G學校都是不錯的大學,凝聚力都很強。在體育比賽處於低谷的時候,很多B1G的鐵粉就轉戰吹學術,說B1G就是西北大學和芝加哥大學帶著一幫子Public Ivy(公立常青藤)一起玩,不僅在比賽里,而且在學術上也是數一數二的聯盟,球迷和學生都是最聰明的。而其它的幾個大聯賽,雖然也有好學校,例如ACC有杜克、北卡和弗吉尼亞、Pac-12有斯坦福、伯克利、UCLA、南加州和華盛頓、Big12有萊斯、德州奧斯丁和農工,但是那些聯賽裡面也有不是那麼優秀的成員。並且B1G還有個學術版(CIC),這是其它聯賽所沒有的。
4.這些學校的橄欖球、籃球、棒球、冰球(美國人最愛的四大運動項目)的平均實力都不弱。橄欖球、冰球和籃球的平均實力還都很強。就拿橄欖球來說,Michigan是目前為止,全美國累計贏球場次最多、勝率第三高的球隊,有13個全國總冠軍,是第一個拿到全國總冠軍的非常青藤球隊,贏下過第一屆玫瑰碗。Ohio State一直是全國奪冠熱門,贏下了改版後的第一個全國冠軍,出產過最多的全國最佳球員。MSU也是近幾年的奪冠熱門,贏下了第100屆玫瑰碗。Penn State是最堅持傳統的球隊,也有7次全國冠軍。並且,這些球隊很多都擁有魔鬼主場。西半球第1、2、4大的球場分別是密歇根大學的Michigan球場、賓州州立的Beaver球場和俄亥俄州立的Ohio球場。
5.這些大學的建校歷史也不短,因此互相之間有很多很多的故事。例如1960-1970年代,密歇根大學和俄亥俄州立大學之間的「十年戰爭」。兩隊當時是全國實力最強的兩支隊伍,擁有最好的教練(Michigan的薄辛巴克勒和Ohio State的伍迪海耶斯),他們之間的德比戰被評為20世紀最火爆的宿敵對抗。這10年,Michigan和Ohio State讓B1G成為全國橄欖球賽事的焦點,吸來了一大堆粉絲。1993年Penn State加入B1G,再度讓B1G的影響力提升了一個檔次,因為當時Penn State的教練是歷史上最佳大學橄欖球教練喬老爹。21世紀以來,Nebraska的加入帶來了不少中部的球迷,而Maryland和Rutgers(橄欖球發源地)的加入更是帶來了東海岸的球迷。歷史悠久也帶來了諸多的死敵對抗,例如Michigan vs Ohio State、Michigan vs Michigan State、Michigan vs Minnesota、Ohio State vs Penn State、Ohio State vs Illinois、Ohio State vs Northwestern、Ohio State vs Michigan State、Penn State vs Michigan State、Northwestern vs Illinois、Northwestern vs Iowa、Nebraska vs Iowa、Pure vs Indiana、Northwestern vs Wisconsin、Minnesota vs Wisconsin、Nebraska vs Penn State、Maryland vs Penn State、Maryland vs Rutgers等等都是宿敵德比對抗。作為體育聯賽,擁有實力出眾的球隊,火爆的德比對抗,那當然就會有人追捧了。因此B1G追捧的人很多也不足為奇了。
為什麼有14個大學?JHU到底有沒有加入?UChicago為何退出?
我想題主是想問為什麼14個大學卻還叫Big Ten吧?Big Ten成立於1896年,1917年開始直到1950年代都一直是10個成員:Michigan、Northwestern、Chicago、Illinois、Minnesota、Iowa、Wisconsin、Ohio State、Pure和Indiana。這就是為什麼叫Big Ten。後來Chicago退出之後剩下了9個成員,但是沒過兩三年MSU就加入了,又回到了10個。這個陣容一直保持到了1993年,Penn State加入成為第11個成員。然後2011年Nebraska加入、2013年Maryland和Rutgers加入,這才是14個成員。從1917年Ohio State加入一直到1993年Penn State加入,這期間B1G基本上都是10個成員,因此就叫Big Ten了。其它很多聯賽(典型的例如Pac-12)每增加或減少成員就改名,造成了很多不便。Big Ten不改名實際上是很明智的一種做法。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在2013年部分加入了B1G,只參與B1G的袋棍球項目的聯賽。但是JHU也加入了學術版的B1G(即CIC)。因此學術版的聯盟一共有17個成員:14個B1G+前成員Chicago+非正式成員JHU+不知道為什麼加進來的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至於Chicago為什麼退出,很有意思。現在Chicago這個學校的各種聲譽都和Ivy那些學校是一個檔次的。最初,Chicago在體育上也和Ivy那些一樣,對校際比賽相當重視。最初在B1G挑大樑的就是Chicago和Michigan兩個學校,他們互為死敵,也是B1G最強的兩支球隊。
二戰以後,Ivy的學校突然覺得橄欖球這些校際項目沒意思了。而且為了招募最好的球員,他們必須降低學術上的錄取標准。這讓Ivy那些學校很不爽。後來他們就放棄了橄欖球的優勢。雖然保留了球隊,但是不會為了好球員而降低錄取標准,以保證自己的學術聲譽。Chicago一看覺得誒這樣很有道理!而且同時,Chicago的同城死敵Northwestern迅速崛起,讓Chicago感到了壓力。因此Chicago就決定不和這幫公立哥們兒玩兒了,所以就自己退出了B1G,玩兒學術去了。
Notre Dame位置那麼靠譜,實力也不俗,為何不加入?
這個問題很有水平!B1G在Penn State加入後,成了11個球隊的聯賽,賽程不好排。於是B1G邀請和這幫公立常青藤哥們兒各方面都長得差不多的德州奧斯丁大學Texas加入,但是Texas以距離太遠而拒絕(確實是個能夠理解的理由)。然後B1G又邀請Notre Dame。Notre Dame地理位置就在五大湖,是B1G的地盤。雖然和這堆公立大學長得不像,但是和B1G里目前唯一的私立大學NW各方面都還挺像的(除了信仰)。而且Notre Dame和Michigan、Michigan State以及Pure之間也有宿敵對抗的關系,NCAA橄欖球比賽的連續幾個上座記錄都是在Notre Dame vs Michigan的比賽里刷出來的。
這里還有一則奇聞:有一次Michigan的球隊遠征芝加哥打客場,路過印第安納的一個小鎮,在那裡休息了幾個小時。那期間Michigan的球員教會了當地的幾名大學生怎麼打橄欖球。後來那幾個學生就在自己的學校成立了橄欖球隊。而那個學校就是Notre Dame聖母大學,Michigan後來的宿敵之一(Michigan是全國累計獲勝場次最多、勝率第三高;Notre Dame是累計獲勝場次第二多,勝率最高)。[這是真事兒,不是戲說]
然而Notre Dame拒絕了,拒絕了,拒絕了。理由很高冷:人家要做一個自由自在的獨立球隊,這樣才便於去西海岸找他的另一個死(ji)敵(you)南加州大學。這看起來也是個不錯的理由。所以B1G就11個隊搞了快20年,然後挖到了畫風差不多的Nebraska加盟。
結果,結果,結果,這兩年NCAA賽制改革,自由自在的獨立球隊進入季後賽的難度增加了。這下Notre Dame必須找個聯賽加進去。然而Notre Dame並沒有找B1G,而是找了東海岸的大西洋海岸聯盟ACC。原因?或許是ACC是個以籃球聞名的聯賽,而橄欖球的平均水平弱一些,強隊少一些,因此Notre Dame如果加進去,奪冠的希望大一些吧。
㈧ 現在哪些大學有冰球課的
只有美國的大學才會有冰球課的
冰球(ice hockey ),亦稱「冰上曲棍球」。冰球運動是多變的滑冰技藝內和敏捷嫻熟的曲容棍球技藝相結合,對抗性較強的集體冰上運動 項目之一,也是冬季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運動員穿著冰鞋,手拿冰桿滑行拚搶擊球。球一般用硬橡膠製成,厚2,54厘米,直徑7.62厘米,球重
㈨ 美國大學流行什麼運動
美國國家發展聯盟(來源NBDL) 美國籃球聯盟(USDL) 美國籃球協會(ABA)美國大陸籃球協會(CBA) 全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 國家女子籃球聯盟(WNBA)美國冰球聯盟(NHL)美國棒球聯盟(MLB)美國足球大聯盟(MLS)美國橄欖球大聯盟(NFL)美國摔角聯盟(WWE)以上是美國現在主要的職業體育聯盟,其中:職業橄欖球聯盟(NFL) 超級碗 職業棒球大聯盟(MLB) 世界系列賽 職業籃球協會(NBA) 總決賽 職業冰球大聯盟(NHL) 斯坦利杯是四大運動職業聯盟,應當說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其他網友有介紹。還有足球,網球,高爾夫,nascar賽車等,關注度都很高。另外,各種極限運動,在美國也比較流行。其中最流行和受歡迎的當屬超級碗的美式橄欖球,在美國地位不可撼動,只是在其他國家不太流行。美國人很關注體育競技,愛好也相當廣泛,當然,如果受歡迎程度高可以算流行的話,當屬四大職業聯盟。
㈩ 美國大學籃球聯賽規則每節時間是多少
美國大學籃球抄聯賽比賽分為上下半場,各20分鍾,中間休息15分鍾(NCAA男子1級比賽,中場休息可延長至20分鍾)。如果需要進行加時賽,則每個加時賽時常為5分鍾,中間休息1分鍾。
拓展資料
美國大學籃球聯賽也叫NCAA籃球聯賽,全國大學體育協會,它是由美國千百所大學院校所參與結盟的一個協會。其主要活動是每年舉辦的各種體育項目聯賽,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上半年的籃球聯賽和下半年的橄欖球聯賽。
在NCAA裡面,一千多所美國和加拿大的四年制大學分成三個等級數十個聯盟,進行橄欖球、籃球、棒球、冰球等球類聯賽以及田徑,體操,摔跤等其他項目比賽。NCAA的賽事是美國大學生學習之餘最重要的盛會之一。
NCAA共設23個比賽項目,其中球類運動13項,非球類運動10項。其中橄欖球、籃球(男子)、棒球和冰球(男子)是最受關注的四個項目,也是各校投入最多的項目。獲得這四項的滿貫是各個學校追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