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邵逸夫捐助的內地50所大學名單

邵逸夫捐助的內地50所大學名單

發布時間: 2024-11-25 01:45:05

⑴ 逸夫樓在全國各地的很多學校都會有,你了解背後的故事嗎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邵逸夫這個名字,即便沒有聽過那也應該知道邵氏兄弟影業,如果還是沒有聽說過,那麼逸夫樓這三個字估計每一個人都不陌生。逸夫樓數量非常多,散布在全國各地,不管在哪個城市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而且涉及教育、醫療、衛生等眾多領域,尤其是學校,數量更是龐大。

邵逸夫很重視師范教育,他曾經說過“培養師資刻不容緩,一個先生可以教50個學生,10個教500個,這樣的作用就更大。”所以在他捐助的項目裡面,80%都是以教育為主。也正因為有邵逸夫先生這樣的慈善家,中國教育才能更好,中國才能更加強大。中國教育發展,需要像邵逸夫這樣無私奉獻的慈善家。

⑵ 邵逸夫捐了多少學校

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了中國內地大、中、小學和職業技術學校、師范學校、特殊教育學校6013個項目。

「邵逸夫基金教育贈款項目25年慶祝活動」上獲悉的。截至目前,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了中國內地大、中、小學和職業技術學校、師范學校、特殊教育學校6013個項目,包括圖書館、教學樓、科技樓、體育館、藝術樓、學術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同日,邵逸夫基金第26批贈款儀式舉行。年逾百歲的邵逸夫本人未能親臨現場,其夫人、香港邵逸夫基金有限公司主席邵方逸華與第26批接受贈款項目的部分高校代表簽署了贈款協議,2億港幣將用於支持內地多所高校開展硬體設施建設。

(2)邵逸夫捐助的內地50所大學名單擴展閱讀

個人榮譽

1974年,獲英女王頒發CBE(大英帝國勛章)勛銜以表揚他在娛樂事業的成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授勛。

1977年,獲英女王冊封為KNIGHTBACHELOR,賜予爵士銜頭。

1981年,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

1988年,美國舊金山市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會公益貢獻。

1998年,獲特區政府頒發的GBM(大紫荊勛章)勛銜。

2005年,成為「中華慈善大會」首批「中華慈善獎」得獎者之一。

2006年,獲台灣金馬獎頒終身成就大獎,香港電影金像獎頒世紀影壇大獎。

2008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中華慈善獎終身榮譽獎」。

⑶ 介紹一下邵一夫

邵逸夫(1907年10月4日—,原名邵仁楞),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主席,電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創辦人之一,香港著名的電影製作者。

邵逸夫祖籍寧波,1907年出生於上海,父親是上海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後來人稱「六叔」。邵受教於美國,19歲中學畢業便隨兄長邵仁枚到新加坡開拓電影市場,從此對電影製作產生興趣。他與兄長於1920年代活躍於中國的電影業

。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曾與粵劇名伶薛覺先合作,拍攝全中國首部有聲電影《白金龍》(粵語)。1928年,邵逸夫赴星馬等地協助兄長發展電影發行公司。

1958年,與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位於九龍清水灣的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當時發展迅速的電視行業,與無線電視合作,培訓藝員。1980年,邵逸夫成為無線電視的最大股東,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電影業務不斷收縮,減少電影,於1985年賣出全部院線,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產電影。由邵氏投產至暫停製作期間計算,邵氏已生產超過一千部電影。2000年,馬來西亞的「天映娛樂」斥資4億港元購入760部邵氏電影的永久版權,並花費2億港元作數碼復修。

多年來,邵逸夫捐助超過數以十億計款項,為中港兩地建設教育、醫療設施等。香港多間專上院校的建設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逸夫書院、香港大學的邵逸夫樓、香港城市大學的邵逸夫圖書館等。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萬港元予南亞海嘯受災地區。

1974年獲英女王頒發CBE勛銜以表揚他在娛樂事業的成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授勛。1977年獲英女皇冊封為KNIGHT BACHELOR,賜予爵士銜頭。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行星名為「邵逸夫星」。1991年,美國三藩市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會公益貢獻。1998年,獲特區政府頒發的GBM勛銜。

2002年邵逸夫創立「邵逸夫獎」,第1屆於2004年舉行。獎項模仿諾貝爾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3方面有成就的科學家,頒授一百萬美元獎金以作表揚。第一屆的數學獎得主是陳省身;天文學獎為P. James E. Peebles;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為Stanley N. Cohen、Herbert W. Boyer、簡悅威和Richard Doll。

邵氏與中國星電影公司合作投資11億港元,位於將軍澳工業村的「香港電影城」,預期於2005年中期開幕。影城設施包括後期製作中心、行政大樓、攝影廠、電影院及展覽廳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後,將再與演員簽約,投資大約2億港元開拍約15部新戲。

邵逸夫的發妻為黃美珍小姐,於1937年結婚,育有兩子兩女。而黃於1987年在美國病逝,享年85歲。在1997年,邵逸夫與方逸華小姐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證冊再婚。

⑷ 邵逸夫的一生有怎樣的精彩

邵逸夫在1958年於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過逾千部華語電影,另外他旗下的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慣稱無線電視)主導著香港的電視行業。

自1985年以來,邵逸夫通過邵逸夫基金與教育部合作,連年向內地教育捐贈巨款建設教育教學設施,截至2012年贈款金額近47 .5億港元,建設各類教育項目6013個。歷年捐助社會公益、慈善事務超過100多億港元。

1974年獲英女王頒發CBE勛銜。1977年,邵獲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冊封為下級勛位爵士,成為香港娛樂業獲「爵士」銜頭的第一人。

1990年,中國政府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1991年,美國舊金山市(三藩市)將每年的9月8日定為「邵逸夫日」。

2002年,創立有東方諾貝爾之稱的邵逸夫獎,每年選出世界上在數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及天文學卓有成就的科學家進行獎勵。

(4)邵逸夫捐助的內地50所大學名單擴展閱讀:

邵逸夫並非香港最有錢的人,但卻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數的大慈善家,他在香港的影響力源自於他的影視王國,而他在內地的口碑則主要是因為他的慈善捐贈。

據統計,邵逸夫歷年捐助社會公益、慈善事務超過100多億港,興建了6000多個教育和醫療項目。尤其是對教育事業和科技事業,邵逸夫捐贈的教育資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國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樓」。香

港多間專上院校的建設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逸夫書院、香港大學的邵逸夫樓、香港城市大學的邵逸夫圖書館等。

1973年,邵逸夫設立了邵氏基金會,從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內地捐贈1億多元,用於支持各項社會公益事業。

1977年出資600萬助政府興建香港藝術中心,更同時倡辦香港藝術節,成為當時的大會主席。1985年出資1000萬,協助保育敦煌莫高窟壁畫。

1987年後,根在寧波的邵逸夫對故鄉也傾注了很大的愛心,他不僅多次回鄉探親訪問,還先後捐資4000多萬元幫助發展教育、文化事業。

這些項目包括位於寧波大學西區的邵逸夫圖書館、雲南大學東陸園圖書館、曲阜師范大學曲阜校區大學生活動中心、逸夫教學樓、逸夫劇院以及其祖居地康樂園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區也有巨額捐贈,如他為杭州逸夫醫院的捐贈近億元。

早在九十年代初,省、市政府就授予他「愛鄉楷模」、「榮譽市民」稱號,以表彰他為家鄉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熱點內容
各大學研究生招生數量 發布:2025-05-12 07:56:07 瀏覽:902
中醫葯大學學生贊老師 發布:2025-05-12 07:55:19 瀏覽:480
關於大學生疫情志願者報道 發布:2025-05-12 07:53:48 瀏覽:31
大學生未來設想 發布:2025-05-12 07:48:49 瀏覽:199
大學老師小學老師 發布:2025-05-12 07:48:47 瀏覽:553
大學城網路中心 發布:2025-05-12 07:39:14 瀏覽:662
廈門大學航院機電工程系老師 發布:2025-05-12 07:38:26 瀏覽:302
支教面試大學生 發布:2025-05-12 07:27:12 瀏覽:988
武漢大學研究生接收函 發布:2025-05-12 07:05:54 瀏覽:388
重慶大學城二手家電轉讓 發布:2025-05-12 07:05:10 瀏覽: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