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在美國大學下載盜版被發現

在美國大學下載盜版被發現

發布時間: 2025-05-08 04:30:28

1. 不久將去美國生活一段較長時間,請問如果帶刻盤的動漫和電影(下載的)會不會被查

不會被查的 盜版指的是 非法銷售購買這類東西 你刻了光碟 是自己用的 完全沒理由查你的光碟

2. 哈工大參加世界最大數學建模競賽為何被禁止使用數學軟體

這件事情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美國政府對中國進行的制裁和打壓。具體的原因是之前該軟體所在的公司停止向哈工大授權服務,而最近全國建模委員會也不得不禁止哈工大的學生使用該軟體。因為一旦使用,將會涉及到未經授權而使用盜版,可能會面臨法律問題。

不管怎樣,美國這樣限制我們,勢必會激發國人自研相關技術的信心和決心。希望哈工大的科研人員和學子能夠直面困難,砥礪前行。也希望美國部分政客早日清醒,和平與發展才是這個時代的主題。

3. 為什麼美國大學的教科書都如此貴

美國大學教材又貴又難買 怎麼辦

在美國大學的學習生活中,能稱得上刻骨銘心級別的體驗,買教材算是其中之一。
在國內上學多年從來沒為這事兒發過愁,到美國之後,事情一下子變復雜了,不僅對我原有的教材觀念帶來強烈沖擊,買書尋書的過程也是深受其苦。
美國大學的教材之所以令人難忘,究其原因大概有三個:
第一,教材數量多。大多數文科專業,每一門課程都會指定3~4本書,還有期刊論文、書選章節、報紙和網路文章等復印材料。開學第一次課,教授把本學期的課程計劃(syllabus)下發,上面有每次課討論什麼內容、要看什麼材料、作業是什麼,還有考核形式和評分標准,等等。教授上課採取組織專題討論的形式,每次圍繞一個專題展開,書和材料都是學生課下閱讀。一些偏理科的課程教材會少一些,但通常是每本都又厚又重,你背包里絕不願意再放第二本。
學生拿到課程計劃後第一項任務就是去買教材。大學開學第一周,乃至第二三周的主題,基本上是圍繞教材展開的,校園里或計算機房到處是行色匆匆的找書人。
買教材這事兒不但老師不管,系裡也不會組織團購,反而躲得遠遠的。你絕對看不到系樓道的牆邊上堆滿成捆書本的景象。
在美國,教材的買和賣是完全市場化的,學生可以有多種選擇,完全自己解決。系裡和任課教師不介入、不過問。教學與經營劃界清楚、涇渭分明,因此看不到壟斷、代辦和利益糾纏。即便教授自己的書選入教材了,也必須是到外邊書店去買。
三四本書或許不算多,但你不會只選一門課吧?一般全時(full-time)學生要求每個學期要選3門以上的課,勤奮一點的會選4~5門,再多就受不了了。非全時(part-time)在職學生選課會少一點,但要更長時間才能畢業。一學期3~4門課,加在一起就是十幾本到20來本書,都要學生自己准備。
第二是書賊貴!一般的教材都要30~40美元,20美元以下很少,40~50美元也常見。我買過最貴的一本是《教育統計學》,定價是150美元,摺合人民幣是1300多元。國內研究生3年的教材花銷也沒有這么多!
美國的教材貴,還真不是匯率原因,而是確實貴。美國人也覺得貴,更不要說靠獎學金生活的中國留學生了。一個學期准備十幾本書,買教材要花費掉600~700美元。
不過貴歸貴,一些教材真是好。判斷一本教材好壞很簡單,就是看它再版了幾次。那些受市場歡迎而一版再版的肯定是好教材。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美國高價教材充分體現了對知識產權和編創者的尊重,巨額的利益鼓勵著廣大教師們踴躍創作和編寫出更好的教材,不斷推陳出新,有利於學術繁榮。
第三是書難買。如果不在乎錢,大概書也不難買,但大家為了省錢,盡量把超高的教材預算降下來、把生活費節省出來,才會東奔西走地去淘便宜一點的教材。
在美國買教材有六大路徑,這個老留學生們個個門兒清。渠道之一是到校園的中心書店去買。因為都是新書,這里買書便捷但有點貴。
渠道之二是到私人書店去買舊書。舊書俗稱used book,即二手書。舊書按新舊程度標價不同,最低的只有原價1/3。所以每到開學季,私人書店門前都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渠道之三是去網上書店買。網上有比實體書店更便宜的價格,能淘到更加物美價廉的書。除了全美連鎖的知名大書商Amazon和 Barnes & Noble,網上還有大大小小許多家書店做新舊教材生意。網上購書的缺點是郵寄費要自己負擔,等待也要1~2周時間。最糟糕的是拿到手才發現書的狀況不像網上照片那麼好。雖說可以退貨但又會耽誤更長的時間。
渠道之四是去學校圖書館借用。美國大學圖書館藏書豐富、服務功能完善,只要你能說出名字來就沒有找不到的書。學生憑卡免費借閱,不限數量,時限高達3個月。通過圖書館找教材,你要是下手足夠快、運氣足夠好,大概也可以「搶」到1~2本。缺點是不能在書上面勾畫和記錄,畢竟不是自己的,損壞了會被罰款。
渠道之五是從別人手裡借來復印。大學的小鎮上有專門復印店,預定好到時間交錢取書,或者利用助教之便到系裡復印機上自己印。不過聽說美國有版權法方面的規定:如果一次復印超過了全書的四分之一,就可能被起訴盜版。解決辦法是每次復印幾章,分幾次搞定。
渠道之六是從上一屆學生手裡買。美國學生有上完課賣掉書的習慣,除非是特別喜歡的書會留下來。學期末校園里常會有一些賣舊書的跳蚤市場,更多的是把信息發到學生社區網站上。問題是新學期開始之前,因為不同教授上課選定的教材不一樣,大家一般都不知道課上會用哪些教材。多數情況下只能是賣回給那些收書的二手書店,繼續被它們剝削。
最常見的買教材方式是以上六種渠道的組合。每個學生都有獨到心得和秘籍,最佳路徑搭配是先跑去圖書館借,其次到網上找,或者到學校私人書店去買二手書,實在找不到再買新書,或者湊合使用復印本。
總之,尋購教材絕對是一件需要聰明才智、體力耐力外加一點運氣的辛苦活兒。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你會發現課堂上每個人手中的教材版本都不一樣。

熱點內容
曹華中農業大學教授農業微生物 發布:2025-09-06 17:02:50 瀏覽:961
西交利物浦大學老師招聘 發布:2025-09-06 16:47:42 瀏覽:24
北大學子美國槍擊案 發布:2025-09-06 16:46:48 瀏覽:851
大學教授的兒子可以直接免考試嗎 發布:2025-09-06 16:46:06 瀏覽:912
大學大學老師演講 發布:2025-09-06 16:41:47 瀏覽:981
男主是大學老師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9-06 16:30:52 瀏覽:485
大學生英語介紹 發布:2025-09-06 16:30:50 瀏覽:226
我和研究生導師作文 發布:2025-09-06 16:30:06 瀏覽:614
泰國瑪哈沙拉堪大學博士導師 發布:2025-09-06 16:27:15 瀏覽:468
江蘇大學法學院老師 發布:2025-09-06 16:20:59 瀏覽: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