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美國大學txt
A. 適合大學生讀的好書
1、《清華大家薦讀書目》在2017年總結以往閱讀指導實踐的基礎上,經過追加補充後重新出版。書中包含中國文化名著、中國文學名著、世界文化名著和世界文學名著各30種,總計120種名著。這份書單專為大學生量身定製,內容豐富,指導性強。
2、《啟冊世巧蒙之所,智識之源》是艾倫·麥克法蘭的作品,書中揭示了800年劍橋大學的秘密,情感豐富,信息量巨大,是關於劍橋的一部論述佳作。
3、《圖書館的故事》由弗雷德·勒納撰寫,探討了大學生與圖書館之間的深厚聯系,旨在追蹤圖書館從文字初創至今的進化過程,並發掘圖書館在歷史長河中的重要角色。
4、《西方哲學史》由伯特蘭·羅素所著,能夠讓讀者更深入地理解歐洲哲學史。該書與中國學者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一同,對中國的西方哲學史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適合在校大學生深入閱讀。
5、《大學的聲音》由黃達人編寫,通過訪談20多位國內著名大學的書記、校長,讓我們得以一窺「大學的聲音」,感受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壯闊歷程。
6、《細讀美國大學》是程星的著作,主要討論了美國的高考制度、就事論事、言論自由等議題,為讀者提供了了解不同國家高中和大學教育的機會。
7、《讀大學,究竟讀什麼》由覃彪喜撰寫,是一本關於大學生學習和生活指南的書籍。作者結合自己的求學和求職經歷,與大學生全方位地討論了大學生活,提供了實用的建議。
8、《上大學為了什麼》是亞歷山德拉·利維特的著作,作者明確指出了讀書的目的,並為大學生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提供了指導,有助於大學生為嚴峻的現實就業市場做好准備。
9、《不要等到畢業以後》由張志撰寫,針對大學生的就業和求學問題提出了指導建議。書中包含57條人生成長建議、57個實操訓練、10位同學的精彩分享和40本好書推薦,是大學生面對社會時的實用指南。
B. 美國大學選課問題
美國大學和國內大學一樣,新學期開始多要進行選課,美國大學選課與國內大學有所不同,主要是由於中美教育體制和模式存在很大差別。美國大學選課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比如中國的文科生對大學一年級的數學課程是沒有什麼壓力的,因此第一學期選修數學、計算機基礎等理科課程,比較容易能獲得B以上的分數,到第二學期才開始選讀一些歷史、政府學之類的文科課程,會比較輕松。不少學生因誤選課而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影響了今後的轉學或升學。在美國,雖然有近4000所大學提供不同的課程,但中國學生也可遵循一些途徑和選課原則去解決選課這個難題。
所有學生到美國大學報到甚至在報到前就可以獲得一本有關就讀學校的選課要求和課程描述的一本書,同學務必要像對待一門功課一樣認真閱讀和研究這本書。
第一學期選課不要貪多、貪深,在選課前一要細讀課程描述,弄清所選課程的選課要求,具體內容;二要「翻閱」選修課的課本和參考書目,從中了解自己是否能承受這門課程的壓力。學校有專門的課程顧問指導學生如何選課,學生所選的課程只有在課程顧問簽字之後,才算是完成了選課的工作。遇到不清楚的情況一定要主動問,課程顧問會熱心解答你的問題。
值得提醒的是,大部分學校允許學生在上課一周內,如果發現很難學下去或者根本不是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可以申請換讀別的只要是有學位的課程,過了規定的時間就不能更換了。
一些中國文科生在美國大學第一學期就選擇美國歷史課程,這是一個可怕的誤區。美國學歷史的方式與中國相距甚遠。在美國,不是靠熟背,因為看待歷史本無對錯之分,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觀點,列舉足夠的證據,用富含邏輯的詞語寫出結構嚴謹的文章,是美國文史課的基本要求,對於一個剛赴美的中國學生,這些都是難點。建議第一學期選擇一門寫作和演講或者溝通課程,為以後選讀文史類課程打下基礎。
C. 適合大學生讀的好書
我是一名大學生,在校期間看了一些書,我覺得很好。姜戎的《狼圖騰》:學會勇內敢和合作《路遙的《平容凡的世界》《人生》:明白人生其實很矛盾很現實。老舍的《四世同堂》:民族精神不可泯滅。吳思的《潛規則》:我的老教授推薦的 余華的《活著》《許三觀賣血記》:活著就是活著。
《世界是平的》:了解這個世界需要什麼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人性的復雜 《智慧書》:處理人際關系 《圍城》;中國人的本性 《穆斯林的葬禮》:愛情的純真 《仇富》:貧富差距問題
《簡愛》:自尊 《歷史的拐點》:了解歷史
大學生要讀的書很多,你永遠不知道以後哪些知識會派上用場,所以要多看書,不能局限於自己的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