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學國學專業
① 中國人民大學的國學專業如何快速簡便進行考研復習交流
一、國學(專門史方向)專業介紹
研究方向:
1. 中國古代思想史:研究內容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古代思想,涉及流派眾多,思想家層出不窮。通過深入研究,總結和繼承古代中國優秀思想,為民族素養提升、民族精神鍛鑄、民族凝聚力增強、中國文化國際交流以及國際競爭力提供精神資源。
2. 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涵蓋西藏學、蒙古學、滿學、突厥學、印度學、西夏研究等,關注文獻解讀、翻譯、整理,以研究西域歷史、語文、民族、地理和宗教等。
3. 中西文化交流史:探討中外文化交流對古代文化發展的影響,以及中國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貢獻和影響力。
培養目標:
1. 掌握中國古代思想流派和重要思想家,熟悉思想史資料,培養具有深刻見解和廣闊視野的專業人才。
2. 對古代中國宗教有系統了解,對中國佛教、道教等有專門研究,提升中國文化底蘊和人文素養。
3. 掌握中外文化交流基本文獻,對重大交流課題有深入了解,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專業人才。
畢業生就業去向: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新聞出版等文化事業單位、行政機構、企業等。
開設的主要課程:中國古代思想家研究、中國思想史主文獻研讀、中國思想史研究專題等。
二、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
考試科目:政治、英語一或俄語、日語、德語、法語,中國歷史綜合。
初試參考書目:涵蓋中國古代史、中國現代史、中國近代史等,以及古代漢語。
復試參考書:國學經典、《國學論壇》。
三、專業課復習建議
政治:明確選擇題的重要性,注重做筆記總結。分析題要力求答滿,注意排版和字體工整。
英語一:建立目標分數,結合單詞背誦和閱讀練習。基礎較差的同學應重視單詞背誦,選擇合適的背誦方法。
古代漢語:重視詞彙和通論的學習,特別是人大出版社的參考書。注重實操,包括閱讀理解和簡體字轉化繁體字。
國學:使用全面的基礎書籍,如《宋明理學》和《新編中國哲學史》。整理筆記,靈活運用知識點。
注意事項:合理安排復習時間,確保每個科目都有足夠的復習時間。在做題的同時,注重理解和總結。上考場前要充分准備,保持冷靜。
② 中國人民大學2023年在職研究生:國學專業招生簡章,哲學、文學碩士免試申請中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共產黨創辦的新型正規大學,直屬教育部。以「人民共和國建設者」為己任,傳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形成三大辦學特色。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與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學院作為繼續教育的示範平台,助力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打造學習型社會,是「雙一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將實現轉型升級,提高生源質量,引進國際先進理念和教學技術,注重創新培訓方式,打造高品質培訓品牌。
為了適應中國經濟發展,提高在職人員業務素質與專業技能,中國人民大學面向社會招收國學專業在職研究生,包括中國哲學方向和中國古代文學方向,免試申請。報名條件包括遵守法律法規、品行端正的優秀業務骨幹,具備一定學歷背景及工作經驗。
招生方向明確,提供中國哲學和中國古代文學兩個專業。上課方式非全日制不脫產,帶薪學習,邊工作邊上課,採用在線授課或線下集中授課,具體根據學校規定。學制1~1.5年,學習形式多樣,學費35000元/人,資料費、食宿費、差旅費自理。申請無需參加統招考試,不限地域和專業,直接申請入學。
報名需提交課程班報名表、學歷學位證書、身份證復印件和照片。課程設置根據不同方向有所不同,具體以實際授課情況為准。順利畢業並完成論文答辯,可授予哲學或文學碩士學位。
報名方式多樣,可以通過聯系相關人員進行咨詢或報名。報名信息包括意向院校、專業和聯系方式,以便高效溝通。當前在職研究生處於熱招階段,各大院校均在招生,如金融學、人文歷史學、工商管理等專業名額充足,建議盡快了解報名。
③ 中國人民大學的國學專業如何快速簡便進行考研復習交流
張立文主編《中國哲學史新編》,有一定的深度,其中的觀點也很有邏輯,背誦的時候很好背,不過更需要自己理解整合,轉化為自己的觀點。之後根據這兩本書,整理出一份屬於自己的筆記(新祥旭學姐雖然也有給我筆記,但是這個不是自己整理的背起來針對沒效果,一個是自己理解消化,另一個是死記硬背),然後背誦多遍,直到能把知識點吃透並靈活運用在答卷上。做完這些准備工作,上考場才不會慌呀。
④ 有哪些大學開了國學課程
開設了國學課程的大學主要包括以下幾所:
- 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國學門及國學研究院均設有豐富多樣的國學課程,是國學教育的領軍者之一。
- 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也提供了相關的國學課程,與北京大學一同引領國學教育的發展。
- 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建立了國學研究所,致力於國學研究與人才培養,並開設了國學課程。
- 中國人民大學:人民大學成立了國學院和國學系,提供系統化的國學教育,是國學教育的重要陣地。
- 廣西師范大學:該校也開設了國學課程,推動了國學教育的普及與發展。
這些大學不僅開設了國學課程,還積極建設國學研究機構,形成了一個立體化、多元化的國學教育體系,有助於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並促進國學文化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