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是如何過聖誕節
❶ 美國大學每年有多少天假期
一、美國大學暑假│Summer Holiday
暑假是所有假期中最長的,約3個月,從每年5月底6月初開始一直持續到8月底9月初。美國本地很多學生會充分利用這個暑假實習、打工或者修讀暑期學分。留學生們一般會選擇暑期回國或者在美國旅遊,當然最有價值的還是參加Summer School/Session,獲得學分來爭取名校錄取或者縮短就讀時間。另外選擇一些課程來加強自己的弱項或參加培訓課程應對若干考試也是不錯的選擇。當然,有機會的話,留學生也可以應聘實習工作,或參加社區義工等。
二、美國大學寒假│Winter Holiday
寒假包括聖誕節、新年等國家法定假期,一般是從聖誕節的前兩周開始,到1月初結束,假期為三周到五周不等。留學生不妨在這段時間邀請父母家人前往美國相聚,也可以約上兩三個朋友組團去旅遊,特別是東北部和中部的學生往往在隆冬時節前往加州或者佛羅里達。
三、美國大學春假│Spring Break
美國大學每年都在三月份安排為期1-2周的春假。在忍受了一個令人難以舒展的冬天,又上了半學期緊鑼密鼓的課,在期中考剛考完之際,春假的到來真是一種恩賜。對於很多去美國留學的學生來說,都會選擇放下書本,拋開冬天的陰冷,尋找陽光或是去能夠讓你曬黑、放鬆、開派對的度假勝地結伴旅行。比如很多人會選擇去墨西哥的沙灘,加勒比海的群島也是很理想的目的地,而且這兩個地方都在是美國境內,不需要額外簽證。同時還可以做一些有意義的社區服務活動。即使只有一周左右的時間,你也可以做很多事,體驗很多。美國大學生有這樣說的一句話:What happens in spring break,stays in spring break.在春假裡發生了什麼,就留在春假裡。
四、美國大學其他假期
美國有十二個節假日,共計12天,不過各州是否將它們設置為法定公休,並不一致——某些法定假日,就已經涵蓋在了學校假期里。
1、新年New Year's Day:1月1日。全國假日。
2、馬丁路德金誕辰日Martin Luther King Day:1月第三個星期一,全國假日。
3、華盛頓誕辰日Washington's Birthday:2月第三個星期一。除佛羅里達和懷俄明外各州慶祝此節日。
4、林肯生日Lincoln's Birthday:2月12日。23個州慶祝這個節日。
5、耶穌受難日Good Friday:復活節前一周的星期五。全國假日。
6、陣亡烈士紀念日Memorial Day:5月最後一個星期一。除阿拉巴馬、密西西比和南科羅里拉州外各州。
7、美國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7月4日。全國假日。
8、勞工節Labor Day:9月第一個星期一。全國假日。
9、哥倫布日Columbus Day:10月第二個星期一。38個州慶祝此節日。
10、退伍軍人節Armistice Day/Veterans Day:11月11日。全國假日。
11、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11月第四個星期四。全國假日。
12、聖誕節Christmas Day:12月25日。全國假日
❷ 留學生必知:美國大學都是怎麼放假的
美國大學假期有四個假期:感恩節、寒假、暑假和春假總共長達三個月。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國家的公共假日。
美國大學假期之寒假:
寒假其中包括聖誕節、新年等國家法定假期,假期長達三個星期至一個月。
在美國,寒假一般是從聖誕節的前兩周開始,到一月初結束,假期為三周到五周不等,每個學校還是不太一樣的,但也都大同小異。可是如此短的假期可能回國就成了問題,萬一趕上大雪,航班延誤,在機場滯留幾天,還不如在美國過一個美美的假期。
如果寒假留在美國的話,你可以約上兩三個朋友組團去旅遊,既節省開支又能開闊眼界,也可以宅在宿舍中看書學習,為下學期打好基礎。要是你想以後在美國工作幾年再回國的話,也可以趁著寒假考個駕照,既豐富了假期生活又對以後的生活有所幫助。
溫馨提示:在美國過假期的話,就要清楚,大多數大學在寒假期間都會將宿舍、餐廳關閉,並要求學生帶走行李一律離開學校。有的學校會給假期留校的學生提供宿舍,但要收取費用,只有少數學校是免費提供假期公寓的,比如蒙特霍利約克學院。如果覺得在學校住膩了,也可以由學校或者美國的公司幫助學生安排寄宿家庭Homestay。
特別強調的是,寄宿家庭基本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因為所在地不同,費用也有不同,費用大概在$180-$280之間,這里包括住宿費和用餐費。但如果你選擇外出用餐或者又臨時決定去旅行,這筆費用一般是不退的。當然,如果之前獲得了學校同意,學生也可以住在親戚朋友家中。
美國大學假期之感恩節:
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的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約五到七天,此假期相對寒假、暑假、春假要短。由於假期較短,留學生通常不會選擇回國。
溫馨提示:感恩節前,美國大學很多社團會為外國學生專門組織感恩節晚餐,或者幫他們聯系美國家庭一起度過感恩節。讓我們這些身在異國他鄉求學的學子們,感受濃烈的美國節日氣氛,並更快融入到這一新環境里。同時,感恩節假期的開始就等同著「黑色星期五」購物狂歡的開始。如果不能選擇回家,在這個時候選擇去商場、超市「搶」購所需品,也是一個不錯的假期體驗喲。
美國大學假期之暑假:
暑假則是所有假期中最長的,約3個月。
留學生可以有兩種選擇:回國休假或者留在美國度假。如果學生留在美國度假,一般由學校或當時美國公司幫助學生安排Homestay(寄宿家庭)。
溫馨提示:建議一些在美國讀高中的同學可以利用暑假參與到summer school中來,一方面以免假期過長,荒廢了學業;另一方面也可以復習之前的課程以及預習下一年的課程,尤其是對中國學生來說相對比較難美國歷史、生物、英文等課程;或加強數學、理化課程,有助於開學後能夠選修更深入的高中榮譽課程(Honor) 或大學預備AP課程,對將來申請大學有加分作用。也可以參加語言培訓班,備戰SAT或是利用暑假打工、完成義務服務工作,在美國做社區義工極為流行。大學生則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去實習,積累工作經驗。
美國大學假期之春假:
除了正常的寒、暑假之外,美國大學每年都在春季學期中間安排春假(Spring Beak),時間一般是一周,也有個別學校安排兩周的假期,基本在三月份。
溫馨提示:春假幾乎是專為大學生設計的,特別是在忍受了一個令人難以舒展的冬天,又上了半學期緊鑼密鼓的課,在期中考剛考完之際,春假的到來真是一種恩賜。對於很多去美國留學的學生來說,都會選擇放下書本,拋開冬天的陰冷,尋找陽光或是去能夠讓你曬黑、放鬆、開派對的度假聖地結伴旅行。比如很多人會選擇去墨西哥的沙灘,加勒比海的群島也是很理想的目的地,而且這兩個地方都在是美國境內,不需要額外簽證。同時還可以做一些有意義的社區服務活動。即使只有一周左右的時間,你也可以做很多事,體驗很多。
美國大學生有這樣說的一句話:What happens in spring break, stays in spring break.在春假裡發生了什麼,就留在春假裡。
❸ 美國大學生的假期都怎麼放
美國大學院校不同,放假的情況也是不同的,尤其是私立大學。基本上專4個主要的假期都屬會有:感恩節、暑假、春假、和寒假。另外一些國家的公休假期,不同的院校會有不同的假期安排。
感恩節:5-7天,此假期相對寒假、暑假、春假要短。
寒假
寒假其中包括聖誕節、新年等美國國定假期,假期長達三個星期至一個月。
暑假
暑假是所有假期中最長的,約3個月。大學生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去實習,積累工作經驗。
春假
除了正常的寒、暑假之外,美國大學每年都在春季學期中間安排春假(Spring
Beak),時間一般是一周,也有個別學校安排兩周的假期,基本在三月份。
❹ 世界各國節日的特色是什麼樣的
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起源於古代羅馬,於每年2月14日舉行,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關於「聖瓦倫丁節」名稱的來源,說法不一。有的說是紀念以為叫瓦倫丁的基督教殉難者,他用反抗羅馬統治者對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獄,並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處死刑,行刑前,瓦倫丁曾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跡和對她的一片情懷。自此以後,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中國人現在用近乎狂熱的熱情過起了聖誕節一樣,情人節也已經悄悄滲透到了無數年輕人的心目當中,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之外的又一個重要節日。情人節的來歷和意義可能並不一定為大多數人所知。下面所要介紹的,不過是眾多關於情人節的傳說中的一個。
在古羅馬時期,二月十四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後,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二月十五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古羅馬,年輕人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夥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二月十四日定為情人節。
在西方,情人節不但是表達情意的最佳時刻,也是向自己心愛的人求婚的最佳時刻。在這一點上,情人節體現出的,不正是古羅馬人設計這個節日的本意嗎?
公歷9月10日,是我國的教師節。
我國歷史上曾建立過教師節。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發表要求「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工作和增進教師修養」的宣言,並議定6月6日為教師節,也稱雙六節。不久,國民黨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為教師節,後又將教師節改為8月27日(孔子生日)。
建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復6月6日為教師節,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組織慶祝活動。1951年全國教育工會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確認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長和中國教育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發表書面談話,宣布「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由於這一天缺少教師的特點,執行的結果並不理想。特別是1957年以後,在「左」的思想影響下,教師不受重視,教師節實際上已不再存在。
近年來,我國政府採取了許多措施,動員全社會尊重教師,提高教師的地位,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根據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特別是各地教師的多次提議,以及各地開展尊師活動的經驗,國務院於1985年1月11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關於確定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的議
案。同年1月21日舉行的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同意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
確定9月10日為教師節,是因為新生入學伊始,即開始尊師重教活動,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同時,9月份全國性節日少,便於各方面集中時間組織活動和突出宣傳報道,促進在全國范圍內形成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風尚。
建立教師節,標志著教師在我國受到全社會的尊敬。這是因為教師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們國家的未來。教師的工作同每個家庭、每個兒童、少年、青年息息相關。在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教師起著巨大的作用。教師是鑄造人類文明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和建設者。人類文明發展的連續性,有賴於一代又一代的教師的勞動。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教師辛勤的、有效的勞動,那麼,這個社會、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進程就會遭受損失。所以,一部文明史,離開教師的因素,是不可想像的。
此後,每年的教師節,全國各地的教師都以不同方式慶祝自己的節日。通過評選和獎勵,介紹經驗,幫助解決工資、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改善教學條件等,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歷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仙翁說罷,用手一指,一隻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鶴向汝南飛去。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重陽節已近晚秋,大氣涼爽,空氣清新,能見度高,這大概也是人們選擇登高遠眺的原因吧!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時間,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詞,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蕭子雲《介雅》詩:「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代吳自牧《夢梁錄》卷一「正月」條目:「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我國歷代元旦的月日並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又以十月初一日為元旦,自此歷代相沿未改(《史記》)。漢武帝太初元年時,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歷」,這才又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和夏代規定一樣,所以又稱「夏歷」,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立,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計」,定正月初一(元旦)為春節,而以西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界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採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於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說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習俗。在我國,還列入了國定假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採用公歷紀年法,把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作「元旦」。
由於世界各國所處的經度位置不同,各國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島國湯加位於日界線的西側,它是世界上最先開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慶祝元旦的國家。而位於日界線東側的西薩摩亞則是世界上最遲開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歷計,我國是世界上第12個開始新年的國家。
端午節簡介: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里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❺ 美國生活經驗 美國大學的四個假期安排
美國生活經驗 美國大學的四個假期安排
到了12月份,許多中國留學生開始准備自己的聖誕假期。美國大學有四個假期:感恩節、寒假、暑假和春假,加起來總共有四個半月左右。
寒假
寒假其中包括聖誕節、新年等國家法定假期,假期長達三個星期至一個月。
在美國,寒假一般是從聖誕節的前兩周開始,到一月初結束,假期為三周到五周不等,每個學校還是不太一樣的,但也都大同小異。大多數大學在寒假期間都會將宿舍、餐廳關閉,並要求學生帶走行李一律離開學校。有的學校會給假期留校的學生提供宿舍,但要收取費用,只有少數學校是免費提供假期公寓的。
感恩節
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的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約五到七天,此假期相對寒假、暑假、春假要短。由於假期較短,留學生通常不會選擇回國。
暑假
暑假則是所有假期中最長的,約三個月。
留學生可以有兩種選擇:回國休假或者留在美國。在美國讀高中的同學可以利用暑假參與到summer school中來,一方面以免假期過長,荒廢了學業;另一方面也可以復習之前的課程以及預習下一年的課程,尤其是對中國學生來說相對比較難美國歷史、生物、英文等課程;或加強數學、理化課程,有助於開學後能夠選修更深入的高中榮譽課程(Honor) 或大學預備AP課程,對將來申請大學有加分作用。也可以參加語言培訓班,備戰SAT或是利用暑假打工、完成義務服務工作,在美國做社區義工極為流行。大學生則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去實習,積累工作經驗。
春假
除了正常的寒、暑假之外,美國大學每年都在春季學期中間安排春假(Spring Beak),時間一般是一周,也有個別學校安排兩周的假期,基本在三月份。
【更多美國留學信息請點擊相關鏈接】
中國人非常謙虛。比如別人誇你漂亮,通常會回答“哪裡啊”“我不漂亮”。在美國太過謙虛會被認為非常虛偽。在別人誇你漂亮的時候,美國人會回答“謝謝”。如果一個能操流利英語的人自謙說英語講得不好,接著又說出一口流暢的英語。他們會認為你是個口試心扉、愛撒謊的人。因此,在美國,學生應該實事求是,遇到別人的贊揚,直接表達謝意。
2.不搭陌生人的車
在美國不要隨意搭乘陌生人的車。因搭便車而被搶去錢財或遭到凌辱之類的案件時常發生。尤其是女學生,在路面看到有人主動停車,說要捎你一段。一定要冷眼拒絕,而且不要和他說太多的話。以免發生危險。
3.晚上不要坐地鐵
美國的地下鐵道與中國不同,極為臟亂,在夜間成為吸毒犯、盜竊犯、流氓、黑社會的聚點。因此,為了自身安全,請不要晚上坐地鐵出行。在這種狀態下一旦出事了,連警察都不會同情你。這是在美國生活最基本該知道的事。
對於那些容易相信他人、思想過於單純、人際關系相處能力相對欠缺的學生,則需要家長在孩子出國前加強防範意識的教育
❻ 美國的大學寒暑假有作業嗎美國的大學寒暑假一般都是多久 在美國留學的大學生寒暑假都怎麼安排
美國的中小學生沒有寒假,只有冬假,通常是在聖誕節到元旦,加起來兩個星期左右。在春天,復活節前後有一個星期的春假。所以,相當於中國寒假三個星期的假期,美國的中小學生是分開兩次來放的。
美國學生的冬假,通常也是普通美國人的冬假。聖誕節是很多美國人回家團聚的節日,他們會帶著兒女回到老家,跟父母團聚過節。
冬假的時間不長,一般是兩個星期,而且再加上旅途的奔波,學生們真正在家裡的時間不多,所以,一般學校的老師都不會出作業給學生做。美國公立學校的教育目的是提供13年免費教育給學生,並不是要強迫學生考上名牌大學,更加沒聽說過什麼叫「升學率」。假如不是因為小布希的年代搞了一個「無一孩子落後」的法案,規定各州要通過統考來給學校排名,在全社會通過大眾媒體公布學校的排名,懲罰排名低的學校,公立學校連統考的壓力都沒有。
(2002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喬治·布希簽署《不讓一個孩子落後法案》,開啟美國以標准化考試為基礎的學校改革時代。)
因此,假如放冬假,老師給作業學生做的話,學生會抱怨,家長甚至會到教育局(校區)投訴,說冬假那麼多節日,竟然都不給學生有徹底放鬆,玩的時間,還要逼學生寫作業!
正因為冬假的作業沒有統一的規定,同時,也沒有存在的需求(美國公立學校的大部分家長都反對給學生負擔太重,更反對布置很多作業),所以,要不要布置作業,布置怎樣的作業,都是由老師自己決定的。類似於中國的「寒假作業冊」那樣的東西,大部分美國家長和學生都感到不可思議:放假還要寫那麼一大堆作業?幹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