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選錯了專業
1. 大學專業選錯,就真的完了嗎
一、先來看看到底什麼是選錯專業:
你以為的 選錯 可能是:
明明自己的成績可以去某985熱門專業,可沒填好志願來了這破學校破專業
明明我只喜歡歷史,而父母總說沒前途,非給我報了這破專業
明明我可以去某王牌專業,可沒發揮好只能調劑到這個專業
……
其實這種 「選錯」 ,根本不算選錯專業。
因為你評判專業好壞的標准並不成熟。
1. 對外,知識信息不夠
你不了解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職業發展,所有的了解幾乎都來自於網路
不了解行業、職業、企業,不了解工作崗位和具體工作內容甚至是工作環境。
2. 對內,自我認知不清晰
你不夠了解自己, 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優勢是什麼、有什麼天賦,更適合做什麼。
有的同學可能會講:學姐,我覺得自己沒啥天賦,一直以來都很普通,沒啥特點。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優勢。 你要做的不是盡力彌補自己的短板,而是找到你的天賦,並充分發揮它。
這兩項都會導致你的判斷不夠准確。
而專業好還是壞, 只有一個評判標准,那就是適不適合你。
這不是你一句 「我喜歡」 ,或 「不喜歡」 就能決定的,一定要依據你的實際情況進行判斷。
二、怎麼判斷你真的選錯了專業呢?
給大家三個參考標准:
1.在專業學習和成績方面,明顯力不從心
· 覺得書本和授課內容晦澀難懂,認真學習但仍一頭霧水;
· 獨立完成作業有困難,需要尋求同學的幫助;
· 努力復習,可總在及格線徘徊。
2.說不出為什麼選了這個專業,也不知道它對未來是否有幫助
如果填志願時你說不出,這很正常,因為大多數人都是這么過來的,啥也不懂。
但若你已就讀一段時間,依舊說不出理由,那就要引起重視了。
這說明你內心深處 對該專業缺乏激情 ,並且你也沒在學習的過程中,挖掘出其 與你的優勢、興趣的聯系 。
那麼,這個專業很大可能 與你的未來無關 。
3. 實習後發現自己完全不喜歡
有個殘忍的真相是: 幾乎80%的人的工作都專業不對口。
這意味著,你大學四年所學的專業, 很可能真的用不到。
尤其畢業轉行, 時間成本 和 試錯成本 都太大了。
所以盡早去 專業對應的行業和公司 實習,哪怕沒有收入只能打雜,也要去看看這個專業的工作是什麼樣的,學長學姐又是怎麼工作和生活的。
如果實習時,發覺和你想的大不一樣, 並且發自內心不喜歡這份工作 (是因為 工作內容和性質 ,而不是因為 怕吃苦、不喜歡同事 等),那麼可以趁早思考其他選擇。
三、已經選錯了專業,應該怎麼補救:
首先,你需要調整心態。
剛高考完的你,其實內心還是個孩子,
遇到挫折時,很容易放棄、頹廢、自暴自棄,尤其是遇到可能改變命運的挫折時,
很容易產生 「這輩子都完了」 的心理。
但事實上,比你考差、選差的大有人在,豈不是都完了?
所以,看開點,沒什麼大不了, 選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樣去對待這件事。
其次,在行動上,不妨考慮一下這些補救方法:
1. 給自己一段緩沖期,嘗試了解本專業
針對於自己因為不了解而不喜歡專業。
比如父母強制選擇這個專業。靜下心來仔細看看專業內容,或許你會改變看法。
2. 轉專業
針對於真的不喜歡本專業並且滿足轉專業要求。
如果你深切地感到專業不合適,千萬不要硬挨,盡早轉專業,或者利用業余時間, 學習你感興趣的商業技能 。
至於轉什麼專業:還是先去實習,依據實習結果反饋該專業的可靠度,最後慎重決定。
因為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是從一個坑跳去了另一個坑。
3. 努力學好專業課
針對於無法轉專業的同學。
專業課的學習更多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鍛煉。
酒店管理會打磨你的細節意識;設計會培養你對美的定義和感知;機械類會使你更加嚴謹和規范...
並且現在的職場更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跨專業領域的見解有時候能帶來新的啟發甚至機會,
所以不要把非專業看成自己的劣勢,凡是都有兩面性,運用得好,非專業也可能是個優勢。
4. 修雙學位
這是針對錯過了轉專業,或者達不到轉專業要求。
雖然會忙碌一些,但你收獲的也會更多。
5)跨專業考研
這是針對錯過以上補救方法,臨近畢業才發覺選錯專業。
跨專業考研可能會比較難,但真考上了,會有一個嶄新的發展空間!
2. 大學專業選錯了,開始好難,尤其是技術崗,有沒有同感的
上大學選錯專業是非常痛苦的,一生在心裡都會留下陰影,留下揮之不去的痛苦和淡淡的憂傷。
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因為選擇錯誤的專業,沒有興奮和快樂,沒有神奇和希望,鬱郁寡歡,情緒低落的走進了大學的校園。因為選錯了專業,學習就沒有興趣,前進就沒有力量,因而相關課程的學習成績,也就必然不太理想,以至於在專業分流,或者重新轉專業的時候,沒有足夠的實力實現自己的理想,滿足自己的願望。
就這樣渾渾噩噩的到了畢業之際,肯定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選擇讀研時也沒有足夠的實力和信心,這樣邁出了校門,畢業就失業。這是一生的痛苦,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十二年的血汗付出,竟是如此這般的落寞和無望,最後選擇了一個和自己所學專業無關的工作,其從事專業的動力,信心,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不少考生和家長,因為當初在填報高考志願時。對專業的選擇出現的錯誤。填報了沒有就業前景,沒有就業競爭能力,沒有就業發展趨勢的專業,選擇了不能滿足考生興趣愛好和能力的專業,被錄取到沒有適應國家發展形勢,沒有生命力,有創新能力和發展前景的專業,才導致了孩子在學校讀書期間,屢次想返回高中重新復讀,或者出現大學畢業就失業的問題。
而有不少的家長沒有從自身對填報高考志願專業知識的學習和重視的角度來檢討自己,而是有不少人埋怨國家,埋怨社會,說國家讓孩子上大學是騙人,孩子上大學畢業以後就失業,沒有工作。這就大錯特錯了。
因此,廣大考生和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高考志願填報工作,認真學習高考志願填報的相關專業知識;學習考生所在地的招生政策;學習目標志願院校的招生章程;認真研究目標志願院校連續十年的錄取規律;形成完整的數據鏈,才能找出精準的規律。
還要認真解讀專業的實質;專業的內涵;專業的課程設置;專業的就業領域;專業對考生能力和潛力的要求;專業的綜合實力;專業在全國高等院校中的特色;專業的就業前景和發展方向。
還要在填報高考志願時。仔細認真地甄別志願填報專家,防止上當受騙。
因為,每年在填報高考志願時,社會上到處舉辦填報高考志願的講座。報告會,演講會,培訓會。有不少人粉墨登場,不懂裝懂,所謂的志願專家,志願老師滿街飛,爛成堆。有不少人不懂裝懂,道聽途說,指手畫腳,對考生和家長誤導誤判,影響了孩子填報志願。
廣大考生和家長一定要認真審核其志願填報老師的正規資質;看其是否有國家行政機關頒發的許可證和相關的資格證;審核其歷年填報高考志願考生的歷史檔案。並從這些檔案中獲得考生的通信方式,進行查詢;或者深入其填報高考志願的現場,傾聽家長和考生的意見;因為老百姓說好,才是真的好;要聽老百姓對他的評價,是否填報的高考志願把考生的分數用到了極致;是否把考生錄取到自己滿意的專業;是否填報高考志願,學生畢業以後的考生工作非常滿意。
十年寒窗苦讀。成敗在此一舉。廣大家長和考生你重要頭腦清醒,科學理性的對待高考志願填報工作,因為考生12年的所有付出,最後都凝結在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上。誰不望子成龍,誰不盼女成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個孩子關繫到一個家庭的命運,孩子的高考志願填報工作決定著孩子一生的前途和選擇,因此。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聚精會神投身到高考志願填報工作中,力爭學會填報高考志願的相關專業知識,千萬不敢上當受騙,以免造成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3. 大學選錯了專業,還有退路嗎
大學選錯了專業,還有退路。
4、學生休學(保留學籍)期滿復學後,如原專業無行政班可跟讀,可申請轉入相近專業。
5、學生確有某種特殊困難,不轉專業則無法繼續學習者。
學生轉專業每學年集中審批一次,申請時間在每陪緩學年第二學期的最後兩周。為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原則上參加選拔後各專業轉出人數一般不得超過所在專業當年招生數的3-5%,轉入人數不得超過轉入專業當年招生數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