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穿的晚禮服
⑴ 美國穿衣服不講究嗎
1. 美國人在穿衣方面遵循嚴格的規范,這些規范與時間、地點和身份相關。例如,小學生不應穿花哨的圖案服裝,否則可能會受到同學的嘲笑。即便是在以美國文化著稱的迪士尼,男孩上小學時穿米老鼠服裝也會被視為不合適。
2. 在一些市中心,尤其是黑人學生較多的中學,男生普遍穿著肥大的T恤和褲子。即使是白人學生,也通常遵循這一著裝規范,避免穿合身的衣服。在科技或研究部門工作的人通常穿著休閑,如牛仔褲和花格襯衫,而高層管理者可能穿得稍微正式一些。
3. 大學生們的著裝也大致如此。大學教授通常穿休閑西裝,如棉毛衫配粗呢西服或燈芯絨西服,而某些堅持傳統的教授可能會更傾向於穿正裝。
4. 在金融行業工作的人員,無論職位高低,都需要全年穿著正式的西裝,顏色以黑色或深藍色為主。襯衫也有特定的要求,不能有廠家標志。鞋子的選擇通常是傳統的黑色三接頭皮鞋。
5. 女性著裝同樣有諸多講究,細節復雜,男性在正式場合,如舞會,需穿西裝,通過領帶等裝飾展現氛圍,女性則需著晚禮服。演藝界人士則較為自由,平常穿著可能較為時尚。
6. 美國有眾多關於著裝規范的書籍,指導人們在不同場合應如何著裝。中國人有時會穿短袖襯衫搭配領帶,這在美國人看來可能顯得滑稽。學習美國的著裝規矩可能需要多年的時間。
⑵ 美國穿衣服不講究嗎
美國人穿衣服很講究,但不一定時尚。我說的講究是嚴格遵守相關常規,穿衣服講究時間地點身份。
舉幾個例子,從小學起男孩子就不能穿圖案花哨的衣服,否則會被人笑話。你想迪斯尼不是美國文化的一種象徵嗎?但是如果一個男孩子穿著米老鼠的衣服去上小學,會被同學恥笑得無地自容。
在一些市中心黑人比較多的中學,男生得穿肥大得很誇張的T恤和褲子,如果稍微緊身一些就會遭到諷刺打擊。即使你是白人也不得不遵守這種常規,沒有人敢穿合體的衣服。
如果你是在一些技術科研部門工作,穿著應該是不正式的,牛仔褲,花格襯衫等,只有老闆才會穿件比較休閑的西服,如果你穿了一件雙排扣的西服正裝,人家會覺得你別有用心。大學生也基本是這樣。而大學教授們則主要穿休閑的西裝,例如裡面一件棉毛衫,外面是粗毛花呢的西服或者燈芯絨的西服。個別古板的教授才會常穿正裝。
但是如果你在金融部門工作,哪怕是銀行的小職員,或者是房地產的經紀人,為了表現出對客戶的尊重,必須一年365天穿西服正裝,一定要黑色或者深藍色的,襯衫也有講究,絕對不許有任何廠家標志,如果你穿了一件Polo的襯衫,上面綉著打馬球的形象,就會成為被嘲笑的對象。你必須穿黑色的三接頭傳統皮鞋,不能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女士也有很多講究,我不太懂。
如果是舞會,那男的還是要穿西服,但通過領帶等體現歡樂氣氛,女性則需要晚禮服。
只有演藝界的人士才會在平常穿時尚的東西。
美國有很多叫做服裝警察的書,告訴你什麼場合穿什麼衣服。中國人有時候穿短袖襯衫打個領帶,這會被美國人笑死!
美國的規矩多了去了,你得用幾年時間才能慢慢學會。
⑶ 美國人的衣著習慣
隨著時代的變遷,美國人的服裝有很大的變化,20世紀以來發展尤快。30年代的美國,人們還習慣於循規蹈矩,在服裝上講求合乎時尚。同時經濟狀況也不允許人們在服裝上追求奢華和新穎。那時中產階級以上的婦女要講究儀容,不能在街上抽煙,裙子必須長過小腿肚,否則就會被視為有傷風化。與此同時,男青年冬季流行毛線帽、羊皮襯里的黃褐布上衣、燈芯絨燈籠褲和系帶子的高筒靴,靴邊還要插一把大折刀。
到了40年代初,美國女青年開始流行披肩發,參加舞會時可以穿裸肩的蟬翼紗晚禮服。女大學生往往身著腰部稍微裸露的上衣,扎發帶,戴項鏈。男青年則穿著大翻領的上衣和肥大的褲子。
二次大戰前,比較正規的衣服應該是上衣、長褲的質料和顏色一致。而且不論是雙排扣外套還是單排扣外套,都應配同樣顏色質料的背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物資緊張,美國人的服裝受到很大限制。正在遭罹戰禍的人們根本談不上衣著的講究。華盛頓政府特別頒發了關於戰時服裝的第L-85號條例,規定男子穿雙排扣外套,不許做背心,褲腳管不許做翻出的貼邊,褲背後只許做一個口袋,腰前不許打褶。女子的衣服折邊不得超過2英寸,外套不得縫上兜帽或圍巾,裙子不得寬於72英寸,襯衫只能縫一個口袋,上衣袖口不得翻出貼邊,腰帶寬度不能超過2英寸。其目的是為了節約。
戰爭期間,婦女的服裝受軍裝樣式影響很大。女晚服的披肩和有松緊腰帶的女襯衫均仿造艾森豪威爾夾克衫製成,一種女子很流行的帽子是仿英國突擊隊貝雷帽製成。連女子晚禮服都以金線織成的大機翼為裝飾,從臀部的一側向上彎,橫過胸脯到另一邊的肩,看上去十分醒目。
二次大戰結束後,新時裝迅速興起,風靡美國。巴黎的時裝設計師認准機會,為美國婦女設計出離地不到12英寸的寬闊大裙,肩部取掉墊肩,胸部墊高,使從戰爭的硝煙中走出來的婦女更富於女性美。她們很快穿上了長裙,戴著面紗、羽毛頭飾或土耳其式帽出現在大街上。
50年代,美國人的服裝風尚漸趨平易隨便,不拘禮儀。運動衫和牛仔褲取代了硬領衫和長統絲襪。姑娘們可以不加修飾地帶著滿頭發卷上街,過分的拘謹反會使人另眼相看。
到了60年代,美國服裝進一步朝新穎、漂亮、時髦的方向發展。男子盛行便裝,頭載牛仔帽,腳穿牛仔鞋,顯得瀟灑自然。美國總統肯尼迪的夫人傑奎琳·肯尼迪的穿著打扮曾使婦女們學之唯恐不及。在她的影響下,圓頂帽、尖頭細高跟鞋、剛過膝蓋的裙子、緊身套衣和微微捲曲蓬在耳邊的短發一度非常流行。
60年代以後,婦女的裙子逐漸趨向於短,直到出現了超短裙(「迷你」裙)。
今天美國人服裝的特點就是變化快、式樣多,幾乎每年都要出現新的時裝,而且流行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