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日常打扮
❶ 在美國的朋友給講一下美國的日常生活消費
總體而言,美國人平時的穿著打扮不太講究。崇尚自然,偏愛寬松,講究著裝體現個性,是美國人穿著打扮的基本特徵。跟美國人打交道時,應注意對方在穿著打扮上的下列講究,免得讓對方產生不良印象。
第一、美國人非常注重服裝的整潔。
第二、拜訪美國人時,進了門一定要脫下帽子和外套,美國人認為這是一種禮貌。
第三、美國人十分重視著裝細節。
第四、在美國,女性最好不要穿黑色皮裙。
第五、在美國,一位女士要是隨隨便便地在男士面前脫下自己的鞋子,或者撩動自己裙子的下擺,往往會令人產生成心引誘對方之嫌。
第六、穿睡衣、拖鞋會客,或是以這身打扮外出,都會被美國人視為失禮。
第七、美國人認為,出入公共場合時化艷妝,或是在大庭廣眾之前當眾化妝補妝,不但會被人視為缺乏教養,而且還有可能令人感到「身份可疑」。
第八、在室內依舊戴著墨鏡不摘的人,往往會被美國人視作「見不得陽光的人」。
美國人的實用消費觀
其實美國人的消費觀念主要是「務實」。消費品對於美國人來說,夠用是第一位,質量是最重要的,至於在哪裡買的,什麼牌子,多數美國人並不在乎。筆者的教授在第一次到香港旅行的時候,回來也不禁贊嘆香港是一個消費的王朝,但是他和他的妻子在香港只買了兩件中式服裝和一些小商品作為紀念。當筆者問及他為什麼不購買亞洲人習慣購買的金銀首飾,他笑著說:「對於我來說,金銀首飾沒有任何價值;對於我妻子來說,只有結婚戒指的價值最高。」
斯特文森告訴我,美國人在西方社會中算比較「奢侈」的了。比起生性節儉的英國人和日本人來,美國人的信用卡常常透支,美國的大學生常常由於借貸過多而不得不剛剛畢業就宣布『破產』,他們還常常借錢去旅遊、美餐甚至賭博。這可能是『及時行樂』的思想作怪,也可能是一種出於『務實』的考慮。「但是我們知道自己該怎麼花錢,」斯特文森表示,「並不是因為我爸爸有錢,就意味著我有權利花更多的錢。我會計劃每一次旅行和購物,不要名牌,而要舒適,還要用最少的錢做最多的事情。」斯特文森介紹說,在美國,名牌服裝並不意味著穿著者擁有更高的地位和財富,當然名演員除外。他的叔叔,一位來自弗吉尼亞的參議員常年穿著自己家鄉的裁縫店縫制的西服,這讓許多家鄉人感動不已,因此連年當選。
美國社會學家曾經對此有一個評價,美國人消費,「必需品買最好的,不吝嗇錢;非必需品買最少的,不浪費錢」。這種消費觀念,來源於美國民族的傳統本身。從五月花來到北美大陸之後,最早的清教徒們就尊崇不能鋪張浪費的教義,他們同時還保留了歐洲人精打細算的傳統。盡管北美大陸是一片十分富庶的土地,200多年快速發展的歷史讓美國成為了「暴發戶」。但是這塊土地並沒有培養出「暴發戶」性格的美國人。
聖誕節前是美國商品打折最多的時候,每年這個時候,在號稱全球最大商場的梅茜百貨,從香水到手錶,從剃須刀到西服,再從巧克力到餅干,十餘層商場的每個角落都貼滿了「完美禮物」的標簽。這個時候也是與國內朋友之間送禮不同的是,美國人給朋友送禮,一般會保留包裝和價格標簽,還會附上購物小票。國外購買的商品也是如此。當然這樣的禮物朋友如果不喜歡,就完全可以在過完節後拿著小票去換別的商品,或者乾脆要求退貨。所以每年元旦過後,各大商店退貨台前總是排滿了等待退換貨的顧客。
❷ 女大學生穿搭應該是怎樣的
bnt新聞訊走進校園,你會發現女大學生們的服飾搭配豐富多彩。無論是外表清純的大一新生,還是顯露成熟感的大四姐姐們,穿衣搭配可謂個性十足。仔細觀察的話,她們的穿搭造型其實帶有明顯的學年特點。
1)新生Look –祥明大學計算機工學系Kim Songi(24)

這是最忙碌的學生群體—大四學生們最常見的穿搭類型。
她們主要為黑、白、灰色及大衣、夾克等看上去較保守的服裝。比起略顯突兀的造型,更注重時間與地點的恰當性。
然而,這類服裝難免會令人看上去年紀一把。因此,最好搭配平底鞋、運動手錶等活潑的時尚元素。
最佳單品
雪紡襯衫、皮鞋、皮包、偏黑白色系的夾克、直筒褲
A.與人初次見面會有些認生,但親近以後就經常露出笑容。性感活潑開朗,喜歡和朋友們在一起。
A.既舒適又本分的穿搭造型。
A.推薦雪紡襯衫。由於我脖子比較粗,所以不喜歡穿高領衫。解開雪紡襯衫上的一兩個扣子,看起來不會顯得沉悶。
A.主要瀏覽時尚網站獲取信息。每天一有時間就會瀏覽「Naver時尚美妝」。大學生記者李柳珍李龍強/文大學生記者李柳珍/圖
bnt新聞投稿郵箱
❸ 真實的美國大學生活
這些年,從一個校園到另一個校園,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畢業,中國、英國、美國,其實都一樣:緊張的答辯,庄嚴的典禮,搞怪的拍照,瘋狂的聚會,不舍的告別……大學生活也大同小異:幾年青春,三五好友,戀愛失戀、逃課掛科,終於換來一張證書,懷揣迷茫恐懼走向真實世界。
也有不一樣的地方,比如中國的畢業放縱是喝酒聚餐分手錶白外加摔啤酒瓶,英國是典禮聚會各種party,而在美國我見識了傳說中的期末狂歡節目——集體裸奔。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走,讓我帶你去看看真實的美國大學生活。
我所在的大學是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簡稱UCI),屬於美國公立大學--加州大學系統,它是一所年輕的分校,既有傳統大學的嚴謹和完善系統,又有桀驁不羈和年輕活力。
每年期末結束後在圖書館的裸奔狂歡,好吧,其實是半裸,可以看到很多身材不錯的帥哥美女。
美國大學區別於中國英國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校園文化,氛圍異常濃厚熱烈,走在校園,三分之二的學生都穿著帶有UCI標志的衣服,這真的不是免費發的校服,而且賣的還挺貴。
校園文化還體現在從學生到老師以及工作人員,全部發自內心的熱愛。以UCI為例,它在全美排名三十多,在加州大學系統中也屬於第二梯隊,但是,我遇到的幾乎所有學生都無比驕傲的說,UCI是美國最好的學校(且不提哈佛耶魯哥倫比亞怎麼想,同在加州大學系統中的UCLA和UC伯克利恐怕也不會服氣)
他們並非盲目自信,反而給出了幾大理由:
第一,優越的地理位置。距離洛杉磯和聖地亞哥都只有一小時車程,去迪士尼十五分鍾,去Newport海灘只要十分鍾(科比和很多名人都住在那裡);
第二,安全乾凈的環境。去過洛杉磯你會大失所望,但是來到這里你會重新對美國產生好感,別墅綠地海灘棕櫚樹,街道上看不到流浪漢,因為警察一旦發現就會把他們帶上車,送到洛杉磯附近(沒錯,警察真的是這么做的);
我家旁邊的公園一角,對比之下洛杉磯像被轟炸過。
第三,超多美食富豪和美女。留學圈裡有一句話:加州網紅千千萬,UC 爾灣佔一半。因為安全,地理位置好,氣候適宜,這里是很多移民首選城市,有各國美食,各種豪車美女。周末到購物中心逛一圈,中韓日意法墨,想吃什麼應有盡有,法拉利瑪莎拉蒂保時捷,認識的都不算豪車,真正豪的都叫不出名字。
第四,最酷的吉祥物。美國的大學校園文化是全方位的,每個大學都有自己的校訓,校徽,校歌,校隊,校園傳統,故事傳說,專屬顏色,還有最不可缺少最可愛的:吉祥物。
UCI的吉祥物是一隻食蟻獸,他的名字叫Peter,出生於1965年。沒有人不熱愛它,在他五十歲大壽的時候,許多人為他慶祝生日。
選擇UCI的第一理由就是最酷的吉祥物。這個可愛的大寶寶無處不在,抬頭,拐彎,坐下,到處都能看到它萌萌的樣子。
校園小賣部里各種它的周邊產品:玩偶,衣服,水杯……
各種運動比賽絕對少不了它的身影:
有時客串一下學校的巴士司機
墨鏡短褲人字拖外加筆記本電腦,儼然是學生中的一員:
沒錯,畢業了,它還有自己的畢業服:
不僅形象隨處可見,它還有專門的手勢和聲音,在每次聚會,活動,甚至有些教授上課時,大家會一起做出象徵它尖嘴巴的手勢,同時發出ZOT!ZOT!ZOT!的聲音。
2014年畢業典禮,UCI邀請到奧巴馬前來演講,第一件事,就是教給他這個獨特的歡呼方式,跟著前總統嗨起來吧。
集體活動是團結人心,提高凝聚力和榮譽感的最佳方式,所以大學少不了各種集體活動,但是中國大學的活動讓人又愛又恨,大概所有中國大學生的第一課都是軍訓,汗與淚的回憶。官方組織的活動大家都不怎麼情願參加,自行組織的需要費時費力各種審批。
但是美國大學的集體活動,讓你忍不住想參與其中。美國熱愛運動,大學的各類運動比賽都是一場狂歡。UCI炫酷的集體活動還有很多,比如專門的電子游戲競技大賽,學校提供資金設備機房帶你組團打游戲。
還有最酷的學校傳統活動:每年秋季開學前舉行一次大型活動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目前保持紀錄的有:6084人的躲避球大戰,2888人的搶旗大戰,3800人的水槍大戰和4447人枕頭大戰。
這樣的集體活動你會不想參加嗎?
打破過一項世界記錄,可以寫到簡歷里嗎?
美國校園非常大,不像中國的校園,教學樓,宿舍樓排列整齊。各種建築散落在各個角落,形態各異。所以,來到校園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地圖。對於我這種毫無方向感的人來說,拿著地圖也會迷路,所以,如果要去其他系,圖書館,我都是一邊走,一邊開著GOOGLE地圖導航。
校園中心是一個大大的公園,非常漂亮
到處是小動物,最佳課間活動是喂松鼠喂兔子
各種建築風格各異,大部分由校友和大企業捐款建造
三層樓的健身中心,巨大的攀岩牆
在中國大學里,常分不清老師和學生,因為很多學生穿著打扮入時,比如女大學生,化妝高跟鞋挎包,十分成人化。在美國大學,也分不清老師和學生,因為大家穿得一樣休閑(土),T恤短褲套頭衫。
上課地點分散,課程材料多,所以人人都背著大書包,看起來更像中國的高中生。
國外的大學宿舍有很多種選擇,單間,雙人間,套間,配備公用的廚房和餐廳。可以選擇不同地點,男女混住,不同國籍混住。美國大學宿舍一般都靠近校園,價格相對低廉,但數量有限,只能容納三分之一學生的需要,申請不到只能自己在外租房。
美國大學宿舍管理沒有中國那麼嚴格,宿管大媽,到點斷電,夜不歸宿,違規電器這些都沒有,但是也需要遵守相應規則,比如維持公共衛生,不影響他人,如果做不到會被其他舍友投訴,一旦查實,就可能喪失在宿舍居住的資格。
美國大學的食堂提供套餐,可以提前買好整個學年,食物口味嘛,便宜的難以下咽,貴的一年下來肥十斤。很多學生會選擇自己做飯,特別是留學生們,舍不掉的中國胃。出國留學前最好去兩個新東方,一是新東方學英語,二是新東方學廚師。出國後不管你是學霸還是學渣,內向還是外向,如果會松鼠桂魚毛血旺,最佳人脈非你莫屬。
漢堡薯條
食堂內
食堂外
給peter帶點咕嚕肉
UCI配有學校巴士,可以乘坐去往商業區,但線路時間固定,所以大部分學生都會買車,這不代表美國大學普遍情況,因為加州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在這里沒有車完全不能生活。
二手車不貴,開幾年還能賣出去,但是停車費不便宜,一個月八十刀購買停車許可,有專人巡邏檢查,如果心存僥幸,就會收到罰款單。
每個學生在開學初要進行選課,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熱門課程就像雙十一的秒殺,如果不眼快手急,好教授的課眨眼就滿了。
無線網覆蓋整個校園,速度很快,學生們上課都是用電腦做筆記,我曾好奇為什麼美國大學不怕學生們課堂上玩手機玩電腦,後來才知道,美國大學課程緊張,考試嚴格,教授們各個都是名捕,不好好上課真的會掛科。
一般美國大學本科課程安排是這樣的:兩周一次小測驗,一個月一次演講,一學期三到五篇小論文,還有小組作業,期中考試,最後才是期末大考。相比他們,中國大學真的太輕鬆了,大部分只需要期末時劃劃重點,臨時抱佛腳就可以輕松混過一門課。
因為美國的圖書貴,教科書更貴,同時,美國大學各門課程都有長長長的書單,圖書館是學生們的最佳學習地點。熱門的必讀書籍要搶,學習房間要搶。到了期末,到處都是趕報告復習的學生,圖書館會24小時開放,吃住睡都可以在裡面。
午飯時間,小吃攤
教學樓下,滿地學習
有的學校為了緩解學生壓力,還在圖書館門口放置了狗狗,讓學生們和狗狗玩耍。
還有的學校有迷信傳統,咬一口的蘋果保佑自己不掛科。
說起美國的人際關系,第一反應是平等簡單,不像中國那麼多人情世故。有人認為美國就像電影里那樣,孩子都是直接稱呼父母名字。我也曾經有這種印象,但是來了以後才知道並非如此。首先,我沒見過任何孩子直接喊父母名字;其次,美國也有人情,感恩節聖誕節學生會給老師送禮物或者禮品卡(一般都是十幾二十美元);最後,不同等級之間既平等,又不平等。
以師生關系為例:平等的一面是指,在國內大學,學生常會被要求幫助老師做一些義務工作,正常學生不會拒絕,在美國大學,如果是繁多中長期的工作需要付費。
一小時11.25刀,加州最低工資,但是可以跟教授混個臉熟。
不平等的一面是指,老師享受許多特權,比如停車場最近的地方是給教職工的,學生只能停到較遠的地區,比如學生是不允許在教室和聽報告時吃東西的,而博士生和老師開會聽講座的時候會提供各種飲料和食物。
本科生教室門口
博士生和老師會議室門口
報告開會趨之若鶩甘之若飴,只是因為免費吃喝
聽完報告還可以邊走邊吃,美國人不運動真的會成為胖子國
中美大學老師
中國大學生比美國大學生幸福,但是美國大學老師比中國大學老師快樂。他們沒有開不完的會,交不完的材料,寫不完的教案,他們有充足的後勤支援,每層辦公區都有茶水間、列印室。學校還提供育兒、搬家、金融、醫療等多項服務。他們或者熱愛科研,或者熱愛教學,除此之外,還可以任意發揮自己的興趣愛好。你會在校園或圖書館看到某位醫學教授的小提琴演奏,也能受邀參加某位系主任舉辦的騎行活動。最簡單直接,你可以按喜好裝飾自己的辦公室。
我的無個性辦公室
隔壁教授辦公室
其他教授辦公室
好吧,特點就是一個字:亂
看完美國大學的衣食住行學習生活娛樂,不得不承認,美國作為全世界教育產業最發達的國家當之無愧。但願中國大學能迎頭趕上,真正實現思想自由,精神獨立,像我的母校山東大學的校訓那樣:氣有浩然,學無止境。
從熙熙攘攘到空空盪盪,畢業,告別,都是另一個開始
來UCI第一杯咖啡
最後一杯,我們,後會有期
❹ 美國人的衣著習慣
隨著時代的變遷,美國人的服裝有很大的變化,20世紀以來發展尤快。30年代的美國,人們還習慣於循規蹈矩,在服裝上講求合乎時尚。同時經濟狀況也不允許人們在服裝上追求奢華和新穎。那時中產階級以上的婦女要講究儀容,不能在街上抽煙,裙子必須長過小腿肚,否則就會被視為有傷風化。與此同時,男青年冬季流行毛線帽、羊皮襯里的黃褐布上衣、燈芯絨燈籠褲和系帶子的高筒靴,靴邊還要插一把大折刀。
到了40年代初,美國女青年開始流行披肩發,參加舞會時可以穿裸肩的蟬翼紗晚禮服。女大學生往往身著腰部稍微裸露的上衣,扎發帶,戴項鏈。男青年則穿著大翻領的上衣和肥大的褲子。
二次大戰前,比較正規的衣服應該是上衣、長褲的質料和顏色一致。而且不論是雙排扣外套還是單排扣外套,都應配同樣顏色質料的背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物資緊張,美國人的服裝受到很大限制。正在遭罹戰禍的人們根本談不上衣著的講究。華盛頓政府特別頒發了關於戰時服裝的第L-85號條例,規定男子穿雙排扣外套,不許做背心,褲腳管不許做翻出的貼邊,褲背後只許做一個口袋,腰前不許打褶。女子的衣服折邊不得超過2英寸,外套不得縫上兜帽或圍巾,裙子不得寬於72英寸,襯衫只能縫一個口袋,上衣袖口不得翻出貼邊,腰帶寬度不能超過2英寸。其目的是為了節約。
戰爭期間,婦女的服裝受軍裝樣式影響很大。女晚服的披肩和有松緊腰帶的女襯衫均仿造艾森豪威爾夾克衫製成,一種女子很流行的帽子是仿英國突擊隊貝雷帽製成。連女子晚禮服都以金線織成的大機翼為裝飾,從臀部的一側向上彎,橫過胸脯到另一邊的肩,看上去十分醒目。
二次大戰結束後,新時裝迅速興起,風靡美國。巴黎的時裝設計師認准機會,為美國婦女設計出離地不到12英寸的寬闊大裙,肩部取掉墊肩,胸部墊高,使從戰爭的硝煙中走出來的婦女更富於女性美。她們很快穿上了長裙,戴著面紗、羽毛頭飾或土耳其式帽出現在大街上。
50年代,美國人的服裝風尚漸趨平易隨便,不拘禮儀。運動衫和牛仔褲取代了硬領衫和長統絲襪。姑娘們可以不加修飾地帶著滿頭發卷上街,過分的拘謹反會使人另眼相看。
到了60年代,美國服裝進一步朝新穎、漂亮、時髦的方向發展。男子盛行便裝,頭載牛仔帽,腳穿牛仔鞋,顯得瀟灑自然。美國總統肯尼迪的夫人傑奎琳·肯尼迪的穿著打扮曾使婦女們學之唯恐不及。在她的影響下,圓頂帽、尖頭細高跟鞋、剛過膝蓋的裙子、緊身套衣和微微捲曲蓬在耳邊的短發一度非常流行。
60年代以後,婦女的裙子逐漸趨向於短,直到出現了超短裙(「迷你」裙)。
今天美國人服裝的特點就是變化快、式樣多,幾乎每年都要出現新的時裝,而且流行很快。
❺ 美國的大學真的像電影里演的那麼開放嗎
美國大學本身就是推行通識教育的,也就是說,大多數學校的大多數專業,課程只佔大學期間專所有課程的屬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剩下的課程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各個方面的課程。雖然目前中國很多大學也開設了公選課,但是美國大學的課程其實顯然提供了更多自由,大多數課完全不需要基礎就可以去上,不管是一門樂器還是一個非常考察數理基礎的天文課,基本上只要學生希望去學,在四年間都會有方法去修到自己喜歡的課。
❻ 美國高中 大學女生真的是每天化妝嗎
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每天化妝。喜歡化妝的一群人確實是天天化妝,愛運動喜歡休閑的或回者是讀書比較nerdy的這答一群人就不怎麼愛化。但是他們會分場合,如果學校有什麼活動或者私人的party什麼的,那麼敢肯定的是他們都會好好的打扮一番,而且你能看到差別是有多大。以前的一個朋友的美國室友,平時拉里邋遢,(美國人平時真心不愛打扮,就T和牛仔褲,加上一雙flipflop 人字拖)身材雖胖,但是因為學校有homecoming party她一番打扮之後,跟她平時的形象判若兩人!
❼ 美國人日常穿什麼牌子
第一個就是美國人的穿衣風格,我只能說他們分類真的分得很分明,有錢人的穿衣風格。大家知道gossip girl裡面的blair吧,就是那種的,但是blair有點太誇張了
,簡潔大方,經典優雅,一般夏天都會穿簡單的格紋襯衫,然後下面搭配牛仔短褲或者長褲。中國的一些金鏈子大哥喜歡穿的polo衫就是從preppy這里來的。美國最火的preppy的牌子叫做vineyard vines,我們學校的很多人甚至筆記本電腦還有水瓶子上都貼著這個牌子的標簽。然後看看一些亞洲人穿preppy衣服的形態:
第二種就是平民階層的穿衣風格了:
關於A&F American eagle神馬的:最近買了一些A&F的衣服 覺得很好看質量還不錯,雖然有些美國人不喜歡A&f 但是A&F的衣服真的很舒服 AE也很好還有hollister是加州風格 那個American apparel風格也很不錯,這些牌子我的印象里反正是差不多啦。充滿著青春的氣息。
forever 21還是蠻受歡迎的,還有urban outfitter,這些都屬於平民階級的衣服,大家都能買的起的那種。但是我認為21這些衣服平時穿太誇張了,他們家的party dress那是相當的美麗啊!下面上一些比較常穿的夾克借鑒一下:
這就是牛仔外套,很多人都穿
這個顏色怪怪的,一般穿黑色的棕黃的人比較多
然後是GAP和Old Navy,這兩家的價格還好,隱隱約約透露著preppy的感覺,所以很多喜歡preppy風格但是買不起的人就買GAP 或者Old Navy,我就是其中一個啦。這些牌子的質量真的很好啊我覺得,有人說質量不好啊神馬的,可能是被人坑了把拿到爛尾貨了。。
一般褲子就是牛仔褲和leggings! 中國人俗稱打底褲或者秋褲。美國人喜歡直接穿一個leggings在外面,就像中國人把秋褲穿在外面一樣。leggins的好處就是顯得屁股比較翹~樓主經常穿兩層絨褲,就當leggings了 反正別人也看不出來。不過legging最近也產生了很多不同的pattern
還有一件神器,也是人手必備,就是傳說中的北臉--northface。我嚴重懷疑美國的服裝市場已經被幾個大牌子壟斷了,因為每個人穿的衣服都是那麼幾個牌子... 不過北臉還是很暖和的,無論是下雨下雪,美國人都不會打傘的,因為他們有北臉!!
最關鍵的一點是北臉在美國還是挺便宜的,樓主的北臉只要99刀!在國內不得買上千?
應群眾要求講一下party dress好了,我們學校不算是party school只有周末才會有party,就是跳舞喝酒。不知道有沒有人想了解喝酒文化。有的時候party會有theme的話,那就按照theme來打扮就好了。比如什麼school girl啦neon啦之類的。我們學校的party分為運動隊的party還有就是兄弟姐妹會的party,一般女生都穿的比較slutty,緊身裙子,但是很少有人穿高跟鞋,高跟鞋是在很正式的場合的時候大家才勉強傳一下而已。穿的太鮮艷反正是怪怪的,一般都是暗色系的裙子。還有就是party沒有人穿長裙子,美國人除了在prom上面之外,從來不穿長裙子。我只能說中國人的身材跟美國人比,還是比較平,美國人胸大屁股翹的很多,所以穿緊身裙子很有優勢。
下面上圖:
美國人背的包包:
最多的就是long champ經典款,很多人都喜歡。因為質量好又很耐用
coach在這也挺火的。還有就是michael kors,我見到一個韓國人家庭,相當有錢,那個媽媽背的就是michael kors的皮包,超級漂亮。話說美國的有錢人真的從來都不炫富。。題外話啊- - 我真的很看不慣那種穿一個LV皮帶的就要專門拍個照片發到網上。。。
還有一些比較火的包包是kate spade,她家的包包充滿著少女的氣息。而且簡單大方,我超級喜歡。
然後就是我超級愛的tory burch 簡直就是高雅的代表啊~
Juicy Countre 應該在California那邊比較火,女生大愛的JC的運動服就是她家的,聽我得朋友說說穿上超級舒服,簡直是天堂般的感受,而且運動服很顯身材。
她家的包包超級粉紅,就是像那種美國甜心的感覺。東海岸的美國人由於審美比較保守,所以很少有人背。不過加州那邊的好萊塢神馬的是大熱呢。
忘了,還有rebecca minkoff, 最近她家的包不咋好看啊,我就選了比較好看的兩款:
然後開始說鞋!
哇塞,鞋可是有很多種啊,春秋穿boat shoes,converse, ash wedge sneaker, flat,tod's, tom's 冬天穿迷你唐卡, UGG, boots, 下面我挨個說一下好了
boat shoes就是preppy的人們喜歡穿的一種鞋,看起來是這個樣子的:
一般都是配bermuda shorts 還有khakis pants穿。
converse大家都知道啦,一般配皮夾克啦,裙子神馬的,感覺很酷啊!
下面隆重說一下ash wedge sneakers,這個最近新流行的一種鞋,是運動鞋的樣子但是帶跟的,很多好萊塢的女星都穿,特別火。其實穿上也挺好看的,看一下傑西卡阿爾巴穿的樣子(我覺得她腿在美國人裡面算比較短的)
flats就有很多啦,介紹兩種flats,一個是tods,我在我們學校看到穿的人不是很多,
另一個就是toms,這個鞋基本上是人人都有,穿上特別舒服。
迷你唐卡大家都知道吧!就是裡面帶毛的,秋天穿停暖和的,然後也可以當拖鞋穿,也有流蘇的靴子,冬天可以穿。跟UGG其實差不多。UGG絕對是人手必備的。一個沒有UGG的女生是不完整的女生啊!冬天穿UGG裡面都不用穿襪子的,超級溫暖舒適
下面上圖
boots當然也有很多種類啦,現在比較火的叫做country outfitter,是那種牛仔風的boots,穿上超級帶感,樣式也特別多,我的運動隊的隊長是個美女,天天就穿這雙鞋,下面上圖感受一下
說到內衣啊,當然是維多利亞的秘密啦!這里的女生都穿一種內褲叫做thong,我這里就不上圖了,因為實在是太sexy了。他們平時也穿thong,作用其實是穿緊身裙的時候,一般的內褲會把肉肉勒出印,看起來很難看,thong就比較柔軟舒適,穿裙子就不會看出印。大家對thong感興趣的自行google一下就知道什麼樣子了,超級sexy的- - 我室友給我買了一條thong,她說作為一個女生怎麼可以沒有thong我就汗顏了。。。
隨便說兩句party的情況吧,我很久不去了因為實在是沒心情,不過就是群魔亂舞,看對眼了就hook up一下,喝多了就吐,有時候一瓶vodka途徑好幾個人的嘴,每人一口很不衛生,還有一個叫什麼belly salt的重口味游戲,就是把酒倒到肚臍眼裡,在胸口撒鹽,另一個人舔一口鹽,喝一口酒,實在是太惡心了。。。我還是喜歡擼串和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