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翻譯
⑴ 復旦大學邱錫鵬導師怎麼樣
復旦大學的研究生導師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導師,另一種是優秀導師。
邱錫鵬導師則是優秀導師。
⑵ 郭蘇建的舊金山州立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郭蘇建,政治學博士,復旦大學特聘教授,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分管高研院國際交流與學術事務。舊金山州立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政治,主要著作有《正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中國》、《中國外交的新視角》、《中國政治發展的挑戰》等。講授有《中國轉型中的經濟體制之國際比較》等課程。
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獲碩士學位。畢業後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直至1991年出國留學,獲田納西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
主要研究領域
包括中國與亞洲政治(內政與外交),美中關系,共產主義與後共產主義研究,民主轉型,經濟轉型,東亞及東南亞政治經濟學。主要學術成果包括數十篇論文(包括SSCI國際學術期刊論文十幾篇)及十多部英文學術著作和編著:《中國政治與政府:權利、意識形態和組織》《重塑合法性:中外經驗》,《中國探索善治》,《中美關系三十年:分析路徑和當代問題》,《環境保護政策:美中西部地區比較》,《中國環境危機:國內應對與國際影響》,《全球化時代的大中華》,《正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中國》,《和諧世界與中國新外交政策》,《中國外交的新視角》,《亞洲共產主義轉型政治經濟學》,《二十一世紀中國和平崛起的內外條件》,《中國政治發展的挑戰》,《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機遇與挑戰》,《毛後中國從全能主義走向權威主義》等。多次在美國和中國組織國際學術會議和國際學術交流合作活動。曾兩次獲得舊金山州立大學政治學系《年度教授》教學獎。
社會職務
郭蘇建教授系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政治學系終身教授,美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國中國政治學會前會長,英文《中國政治學刊》(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主編,英文《中國政治發展面臨的挑戰》(Challenges Facing Chinese Political Development)系列叢書主編,復旦大學學報英文刊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副主編,舊金山州大/北京大學暑期研究項目主任,美國矽谷企業互惠聯盟主席,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外交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北方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內蒙古大學兼職教授,貴州大學特聘教授。
⑶ 暨南大學是985還是211
暨南大學不屬於985大學,屬於211大學。屬於中國一流大學的檔次,是國家重點建設高校。
學術科研
截至2019年3月,暨南大學設有309個研究機構和97個實驗室 。設有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僑華人)、教育部中國語言文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和廣東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有國家工程中心3個,省、部級設置的工程中心4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2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4個,分別是暨南大學拉美中心、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暨南大學菲律賓研究中心、暨南大學印度尼西亞研究中心。
學校科研實力逐步增強,現設有國家部省級科研平台83個。科研成果碩果累累,學校近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數、SCI等權威索引收錄的國際論文數量持續增長。
2009—2010學年度,學校共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2008年至2011年,學校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各2項,總數列廣東省高校第一。「十一五」期間,學校承擔國家級百萬元以上項目40項,其中「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1項;「重大新葯創制」科技重大專項11項,此外還承擔「973」、「863」項目多項。僅2010年,就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9項。
2009年,暨大發表論文被SCI、EI等三大索引收錄論文670篇,比2005的443篇增長了53%。文科方面,「十一五」期間,暨大共獲省部級以上獎勵74項,比「十五」期間的47項增長了57%。
2011-2018年,學校共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37項、其他類型國家社科項目近250項、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3項,其中,近三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數居全國高校前10位,是唯一一所排名進入全國前十的非「985」高校;獲得第六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10項,第七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8項;在《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發表論文12篇,在SSCI、A&HCI等國外權威索引期刊發表論文近千篇。2017年8月,暨南大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一批獲得各類資助220項,這得益於學校成功實施「工科振興」計劃。
對外合作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國際化特色突出,截至2017年11月,已同世界五大洲(美國、巴西、秘魯、英國、德國、法國、俄羅斯、南非、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印尼、越南、泰國等43個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50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的288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機構簽訂了學術交流合作協議。學校在香港和澳門分設辦事處,並在香港設立教育基金會。學校的辦學影響日益擴大,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已經成為海外華裔及港澳台地區學生報考深造首選的熱門高校,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港澳台僑高素質人才培養基地。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招生院校,在全球66個國家設立106個招生報名點,設有全英語授課的國際學院,獲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暨南大學伯明翰大學聯合學院2017年正式開學,在校外國留學生4063人,其中本科生1737人,研究生262人。學校積極響應國家漢語國際推廣戰略,2004年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漢語教師志願者項目實施以來,學校派出共529名志願者,遍布21個國家。學校與南非羅德斯大學共建的孔子學院成為全球8個示範孔子學院之一。截至2018年11月,學校有來自128個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校華僑、港澳台和外國留學生14388人。
985工程(Project 985) ,是指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世紀之交為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
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代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會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211工程(Project 211或者211 Project)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於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後正式啟動。
「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中華民族面對世紀之交的中國國內外形勢而作出的發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決策。
雙一流的全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有利於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⑷ 政治學學科名人|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
政治學學科名人: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
吳心伯,1966年出生於安徽岳西,是復旦大學國際關系法學博士,自1992年起在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工作,現任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及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一、個人信息
- 教育背景:1992年獲得復旦大學國際關系法學博士學位。
- 職業經歷:同年進入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工作,至今已在該領域深耕多年。
- 職務: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二、學科成就
吳心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外交與安全政策、中美關系及亞太地區政治與安全問題的教學與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專著:共出版專著3部,包括《金元外交與列強在中國》《太平洋上不太平—後冷戰時代的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世事如棋局局新—21世紀初中美關系的新格局》。此外,還有英文專題報告《中美之間:處理危機與保持和平》,以及合著《轉型中的亞太地區秩序》《亞太大棋局:急劇變化的亞太與我國的亞太方略》,譯著《蔣介石的美國顧問-拉鐵摩爾回憶錄》。
- 論文: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80餘篇,部分代表論文有《拜登執政與中美戰略競爭走向》《論中美戰略競爭》《特朗普政府重構中美關系的抱負與局限》等。這些論文和著作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並多次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 時事評論:在《人民日報》《環球時報》《中國日報》等國內外媒體發表國際時事評論文章數百篇,積極參與公共討論,為公眾提供權威的國際事務解讀。
三、研究領域及成果
- 研究領域:中國外交與安全政策、中美關系、亞太政治與安全。
- 研究成果:吳心伯教授的研究成果不僅涵蓋了理論探討,還包括對現實問題的深入分析。他通過對中美關系、亞太地區政治與安全等問題的研究,為理解當前國際形勢提供了獨特的視角和深入的洞察。
四、學術貢獻與社會影響
- 學術貢獻:吳心伯教授在學術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他的研究成果不僅豐富了國際關系理論,還為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的專著和論文在學術界產生了廣泛影響,推動了相關領域的研究和發展。
- 社會影響:作為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和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教授積極參與政府決策咨詢,承擔外交部委託研究課題,應邀參加外交部專家會議,率領外交部專家學者小組赴國外調研。他的研究成果和時事評論文章在公眾中產生了廣泛影響,提高了公眾對國際事務的認知和理解。
五、代表性圖片
以下圖片展示了吳心伯教授的部分著作和研究成果:
六、學術觀點摘錄
在《美國國內政治生態變化如何重塑對華政策》一文中,吳心伯教授指出:「美國國內政治正在發生的變化,不僅導致了中美關系的深刻變化,更在引起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和國際體系的重大變化。」他強調了國際結構在美國外交實踐中的作用,並指出中國可以利用利益、力量和國際制度與規范從外部塑造美國的對華行為。
綜上所述,吳心伯教授是政治學學科領域的傑出人物,他在中國外交與安全政策、中美關系及亞太地區政治與安全問題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和顯著的學術貢獻。他的研究成果不僅為學術界提供了寶貴的理論資源,還為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⑸ 我是大二的英語專業學生,對於考研沒有方向,有沒有前輩願意指導一下
考研方向有 1 語言學 2 翻譯理論與實踐 3 英美文學 4英美研究 5 跨文化交際 等 但學校和學校對英語考研方向劃分是不同的, 大致的方向劃分是這樣的, 大多數外語類學校都有這些專業中的一些.
考試內容, 根據方向的不同考試的內容也是不同的.
另外,向你推薦一個考研論壇http://bbs.topky.net,你在那裡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考研資料和考研信息!
英語專業初試的4門課程中,只有政治一門是國家統一命題,其他3門都是個招生單位自己出題
二外是報考學校出題,法語或者日語或者德語或者俄語任選一門。法語教材一般就是《法語》北外版,《簡明法語教程》孫輝的,《大學法語簡明教程》薛建成的,還有李志清的《公共法語》或者《新大學法語》......因為偶二外是學法語的,所以日語不太清楚,可能是《標准日本語》吧~~法語的學習資料無論在大中城市還是小城市,都特別難求,字典、詞典、參考書、練習冊......個別外文書店有也不是很全,以後可以多介紹一些這樣的書目,大家找找看~~~
專業課兩門中,一門一般為基礎英語或者綜合英語(名稱不同而已,考核范圍和題型大體類似,什麼選擇,完形,翻譯,寫作等等,屬於水平測試)但是裡面一般總會有《高級英語》(張漢熙主編,外研社出版的上下2冊)裡面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方法的題目,還很難,其他題型的水平相當於GRE或者專業TEM4或者8級的樣子,有的學校寫作要求500詞以上呢!
而另一門專業課視報考學校和專業方向不同考的科目也不同,國家沒有統一出題,都是各個招生單位自己出題。一般說,大的綜合類名校,分方向考試,小的一些學校在初試中不分方向,考上碩士後才分方向。
比如考文學方向的,一定要考《英國文學史及其作品選讀》(一般用劉炳善或者吳偉仁的教材比較多,全英語答卷哦~~)。
語言學方向一般考《英語語言學》(一般用胡壯麟和戴偉棟的書,也是全英語答卷)。
翻譯方向:張培基的《英漢翻譯教程》經典教材了,還有《漢英翻譯教程》,書目是參考,一般不會出課本原題,漢譯英考的是運用課本介紹的翻譯方法來翻譯詞語、句子,文章,什麼現代文,文言文,名家作品等等,英譯漢一般是原版報刊雜志文章,英語名著節選......
還有考英美社會與文化,就是俗稱的《英美概況》,外研社朱永濤的幾套教材,或者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張奎武的英美概況2冊教材,河南大學來安方的教材......這個考的基本全是課本裡面知識的死記硬背,一般書店找不到這類書,找他們的輔導書更是難上加難~~
還有的為了測試考生的漢語水平,要在專業課中考現代和古代漢語知識,中外文學知識,寫作等等(這些是漢語答卷)一般參考書是中文專業的《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文學史》《外國文學史》......中文答卷也不怎麼簡單,尤其是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語法。文學常識,屬於死記硬背,高中初中知識不少呢!
初試基礎英語沒聽力,復試考二外聽力筆試和專業筆試~
下面是2008年全國英語專業考研重點院校的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北京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與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均為一級博士點
1919年北京大學建立英語系,胡適任系主任。至今已有83年的歷史。北大英語系是我國第一批碩士點和博士點之一,也是外國語言文學專業的博士後流動站和國家第一批重點學科點。研究門類齊全、研究實力雄厚。英語系研究生共設有英語文學、英語語言學、美國研究、翻譯研究、和英語教育等五個專業方向,學制為3年。現任院長程朝翔教授。
教授23名。具有博士學位的22名。英語系出版了大量學術專著、骨幹教材和優秀譯作。
攻讀博士學位繼續深造、在國家部委、外事部門、各級政府、新聞出版等外事部門任職
2、北京外國語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與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均為一級學科博士點
英語學院成立於2001年,現任院長為孫有中教授。下設英語系、國際新聞與傳播系和翻譯系,並設有十個研究中心:英美文學研究中心、語言學研究中心、翻譯研究中心、美國研究中心、英國研究中心、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愛爾蘭研究中心、華裔美國文學研究中心、國際傳播研究中心。英語系教學層次齊全,除優秀的本科教學外,還擁有歷史較悠久的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點、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英語系碩士研究生層次有語言學、英美文學、翻譯、美國研究、英國研究和澳大利亞研究六個專業,學制兩年半。每年的招生規模為90人左右。碩士研究生一般要求在兩年內修完專業課程12門,在第二學年結束之前(5月),通過資格考試和開題報告。英語系博士研究生層次有英美文學,語言學,美國研究三個專業,有博士生導師12人,每年招生約20人。
擁有博導師 41人、碩導221人,教授113人、副教授177人。其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成員2名,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13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名,享政府津貼128名。
各部委、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翻譯或外事部門、中國駐外機構、涉外出版、傳媒的海外部、涉外企業、跨國公司,從事口筆譯或與語言文字相關的跨文化交流等
3、復旦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
復旦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創立於1905年復旦大學成立之初,目前,該專業共有兩個博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兩個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 個博士後流動站(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階段2-3年,博士研究生階段3-4年,主要課程和研究方向包括:英語語言學(系統功能語言學、應用語言學、認知語言學、語用學等)、英漢雙語詞典編纂學、英美文學、翻譯理論與研究等。博士後流動站方向與此大體相同。復旦大學外語學院現任院長為陸谷孫教授。
有教師2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8人,博導8人,碩導12人。在語言學、詞典編纂、莎士比亞研究、英美文學、翻譯等研究方面顯著。
國家重要政府部門、國內外重要的教育、商務、企業、新聞傳媒機構、以及各國駐華機構等。
4、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1965年開始招收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生。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2002年分別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是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之一。英語語言文學於2004年教育部試點評估時被評為優秀,200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同時被評定為廣東省重點建設學科。學院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交際英語和英語語音,至2006年,英語語言文化學院累計培養了本科畢業生6000餘人、碩士研究生近500餘人、博士研究生80餘人。現任英文學院院長仲偉合教授。
有教師112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1人,博導11人,包括桂詩春、王初明、陳建平、吳旭東、等。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社會知名度。
5、南京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與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均為一級學科博士點
南京大學英語系的前身為南京高等師范學校1917年設立的英文專修科,1993年成立南京大學外語學院。歷史悠久,基礎厚實,其中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是國務院學位辦1981年批準的首批博士點之一,2002年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在英美文學、英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理論、雙語詞典編纂等領域成績顯著,特別是美國文學研究優勢明顯。英語系現任主任丁言仁。每年招收英美文學、英美文化研究、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翻譯研究、雙語詞典研究等方向各類碩士研究生55-60人,博士研究生15-20人。
有教授、副教授22人,博士生導師10人,有19人國內外著名高校博士學位,大部分教師曾到英美國等國家進修深造。
大專院校任教,相當人數進入新聞出版、外資外貿企業,部分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或赴海外繼續深造。
6、上海外國語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與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均為一級學科博士點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繫上外歷史最悠久、教學規模最大、科研實力最強的學院之一,其英語語言文學學科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和上海市重點學科。本、碩、博層次分明、專業方向門類齊全,擁有一個博士後流動站、兩個博士點(13個博士專業方向)、兩個碩士點(8個碩士專業方向)、兩個本科專業方向。在校本科生近千名,碩士生600多名,博士生150多名。教學成果多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和上海市教學成果獎。英語學院還承擔了多項國家和上海市重點科研項目,成果斐然。
有博士生導師6人、教授9人、副教授16人,在全國英語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很多學科帶頭人占據全國外語界制高點。
國家部委、市級機關、外貿公司、新聞單位、金融機構、咨訊機構、國有大型企業外資企業、出版部門
7、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英語語言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與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均為一級學科博士點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是我軍惟一的外語學院,地處洛陽。1981年批准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8年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涉及文學、法學、軍事學三個門類的八個二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和俄語語言文學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1996年,學院開始接收漢語專業外軍留學生。經過5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已成為一所以文為主,文理滲透,多層次、多語種、多學科、教學設施先進、辦學規模和效益較好、教育質量較高的全國重點高等專業外語學院。 1992年以來正式出版的學術專著、辭書和譯著140餘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350餘篇,獲得軍隊和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50餘項。
教授、副教授、高工170餘名,博士生導師12名,教育部高等院校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5名,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成員1名。享受政府津貼者20人。
8、北京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1912年成立。2002年12月,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成立。現有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碩士點,以及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教師人數 117,教 授 20人,副教授 42。外籍教師 12。
深造32%, 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佔11%,教育系統45%,出國留學3.2%。
9、中山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
中山大學外語學院在1924年孫中山先生創辦該大學時設立,1992年正式成立。目前有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日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五個碩士點和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其中我院的英語專業是我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廣東省重點學科。 2000年以來,學院共培養了博士畢業生20人;碩士畢業生166人;本科畢業生611人;學院承擔了項國家級、省級和校級科研項目37項,出版專著16部、譯著64部、工具書6部;編寫教材84部;編著著作6部。
教師80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員 27人;博導5人、碩導36人;客座教授 1人、兼職教授4人,外國專家13人。
10、南京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
外國語學院於1986年建成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1990年與文學院聯合建成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點,1998年建成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點,2000年與文學院聯合建成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點,2003年建成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和俄語語言文學碩士點、日語語言文學碩士點,2006年建成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和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1998年申報的"英語語言與文化"項目被列為國家計委、國家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 學院下設:英語系、歐洲語系、東方語系、翻譯系、研究生部、大學外語部以及多個研究中心。全日制學生1430人,其中博士生17人,碩士生337人,教育碩士等研究生層次的學生255人,本科生821人。共有學生15000餘人。近10年來出版了學術專著50多部,教材、工具書、編譯著等100多種,發表論文約500多篇,已完成或正主持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項,國家教委和省政府、省教委科研項目40多項。
有教職工203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1人,博士20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教師25人,其餘的教師多數都具有碩士學位或研究生學歷,還聘用了英、日、俄、意、法等語種外國專家或外籍教師。
學院主要培養中等及高等院校的師資和涉外部門的翻譯、文秘、管理人員等。學生的就業率多年來約百分之百。
11、南開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其前身為1919年成立的南開大學文學院英文系。現任系主任為蘇立昌教授。70年來,著名學者梁宗岱、卞之琳、羅大岡、查良錚、司徒月蘭、李宜燮和高殿森等先後在我系任教,著名英籍女作家韓素音等被聘為名譽教授。英語專業還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並且是天津市重點學科。2003年設立南開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4年經教育部評估,我院外語學科位列全國一級學科前十強。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6人,碩士研究生20人左右,本科生100人左右。在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000餘人。
現有教師31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8名,博士生導師7名,碩士生導師9名,外籍專家10名。
國家機關、高校、外事外貿、新聞出版、金融、軍事科研、經貿旅遊等從事翻譯、教學、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12、上海交通大學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
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由英語系、日語系、大學外語教學部、語言文字工程研究所、國外考試中心、語音語言實驗教學中心等組成。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辦公室和第二考試中心也設在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學院現有1個博士學位授予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2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和2個本科專業(英語;日語)。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界和應用語言學界享有一定的聲譽。現有學生496人,其中本科生327人,碩士生122人,博士生47人。
學院現有教職員170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44人,講師70人。王同順教授現任院長。
13、同濟大學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點
同濟大學英語系1979年成立。1986年同濟大學外語系開始招收科技英語研究生班,1990年開始招收科技英語專科生,1993年起招收科技英語本科生,1998年取得"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又獲得"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得"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同濟大學英語系在專門用途英語,語用學,功能語言學,翻譯理論及應用語言學等方面,有一定的特色。
現有教師15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人。系主任為向明友教授。
14、北京語言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國語學院始創於1964年,下設英語系、亞歐語系和日語系。有英語、法語、日語、德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朝鮮語(韓國語方向)等七個專業。英語系現有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點。現有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1,600餘人。學院各專業研究方向鮮明,在語言文學研究、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當代西方文論、同傳教學研究具有明顯的特色。
有教師35名,其中正副教授22人,外國專家8名。方立、朱文俊、李燕姝、王振亞、寧一中等為我系教授。
畢業生活躍在外交、外事、傳媒、外貿、金融、中外文化交流、教學科研等崗位
15、東北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東北師大外國語學院創建於1950年,1996年撤系建院。下設英語、俄語、日語、大學外語、對外商務(在東北師范大學凈月校區)5個系。擁有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2個學科有博士學位授予權,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課程與教學論等5個學科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現有教授21人,副教授39人;有博士生導師6人,外籍專家8人。
大中專外語師資,科研、涉外單位外語高級人才,國際(電子)商務人才。
16、福建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國語學院成立於1972年,學院現有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和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與文學院聯辦)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教育碩士(學科教學·英語)學位授權點,在讀研究生200多人。科研碩果累累,近5年出版學術著作18部,譯著41部,發表論文557篇,同時還編寫和出版了大量教材。在歷屆省社科優秀成果評獎中獲獎級別和數量均居全省同類學科第一,所承擔的國家和省部級的科研項目的數量居全省同類學科第一,具有教授職稱的學科骨幹人數亦居全省同類學科第一。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182人,教授16人,教授、副教授佔40%以上,碩士、博士佔70%。
歷屆中有60多人考取了北大、北外、上外、廣外、及英美等大學博士,成為各自領域的專業人才及學術骨幹。
17、河南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語學院在全國地方綜合性大學同類學科中居於前列。1978年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被批准為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之一,1998年,獲得了博士學位授予權,成為國內地方大學中第一家獲得該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2000年,外語學院又獲得了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英語語言文學專業自1988年以來連續五屆蟬聯河南省重點建設學科,並於2000年被確定為第一層次的省重點建設學科。
教工92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副研究員2人,副編審1人,具有各種中級職稱的34人。
18、湖南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語學院始建於1938年,錢鍾書等知名學者曾先後執教於此。下設英語語言文學系,俄語系、日語系、翻譯系和商務英語系。有 1個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外國語言文學)、7個碩士點。已形成以蔣洪新、肖明翰(英美文學方向),黃振定、蔣堅松(翻譯方向),白解紅、石毓智(語言學方向)為主要學科帶頭人,以中青年教師為基礎的強大的師資隊伍。學院與美國、英國等30餘所大學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在校碩士研究生148人,博士研究生28人,全日制本科生1162人。
教授19人,副教授25人;博士、碩士學位或曾留學英、美、加、俄、日、澳、新等國的80餘人。
19、華東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華東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始建於1951年,1993年成立外語學院。1981年英語專業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98年增設博士點。在全國享有一定的聲譽。該系出版了多種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學術專著和教材,多次榮獲各種國家級、地區級和市級的獎項。經過多年努力,該系已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學科體系:學科涵蓋了英語語言學、英語語言教學和英、美、澳等國家的文學和文化。全國著名英語教授方重、葛傳椝、徐燕謀、周煦良、孫大雨等先後在此執教。
現有職工192名
大多分配到高校、中學、出版社、電台和電視台、政府外辦、獨資和合資企業等單位工作。
20、華中師范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國語學院的前身是華中大學英語系,創辦於1924年,距今已有八十餘年的歷史。現設有英語系、俄語系、日語系、法語系、公外系5個教學單位,英美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和大學英語教學研究中心四個研究機構。有英語語言文學和中外語言比較二個博士點。英語專業是我校的品牌專業,並列為湖北省高校本科品牌專業立項建設項目,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是我校的重點學科。2003年英語語言文學被評為湖北省外語類唯一的省級重點學科,2005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使該專業成為湖北地區唯一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有教師38人, 其中正副教授30人,博導2人,碩導18人,近三年承擔國家社科項目8項,部級12項,出版專著20部,論文100多篇。
21、清華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成立於1926年。我國許多著名學者、教授均出自本系,如曹禺、錢鍾書、季羨林、榮高棠、查良錚、王佐良、許國璋、李賦寧、英若誠、胡壯麟等,他們為清華大學外語系贏得了極高的聲譽。1983年外國語言文學系復建,現設有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三個碩士學位點。科研方面成績顯著,有20多篇被SSCI和 A&HCI 收錄。
有教授21人,博導 6人,外語系現主任羅立勝教授,副系主任劉世生教授、呂中舌教授、張文霞教授。
22、山東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山東大學1930年建立外國文學系。梁實秋、洪深等知名學者先後任外文系主任,2000年組建成立外國語學院。目前擁有英語、俄語、日語、朝語、法語和德語六個本科專業,其中英語語言文學1978年獲碩士學科授予權;1996年評為山東省重點學科;1998年定為山東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0年獲得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學術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居於全國高校同類院系前列。近年來,英語專業教授承擔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學術成果逐年增多,多項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獎。 學校共有本科生1228人,碩士生421人,博士生42人。
有教職工276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91人,現任院長、英語學科帶頭人郭繼德教授兼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等多個學會副會長。
任職於政府機關、高校和科研機構。
23、對外經貿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英語專業設立於1951年學校成立之時,現為"211工程"大學校級重點學科。其中商務英語專業2007年已獲得國家教育部批准,為全國高校唯一招收商務英語本科的專業。英語學院下屬的四個學系,即通用英語系、商務英語系、語言文學系、及翻譯系。英語專業下設翻譯方向及英語傳播方向。翻譯方向研究生階段分為口譯和筆譯兩方向。在教學和科研上取得了顯著成果,發表近500多項科研成果,其中論文/譯文249篇,出版專著/譯著/教材220部,詞典13部,從國家、教育部、學校共獲得科研項目46項,經費總額85.6萬元,其中包括有影響的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及北京市等國家及或省部級項目。此外,《商務英語閱讀》、《金融英語閱讀》、《 高級商務英語聽說 》等三門課程還獲得北京市精品課程。對外合作和交流不斷擴大,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師94人,60%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90%以上的教師擁有博士或碩士學位。
就業率和就業層次歷年名列前茅。20%考取本國及英美研究生,80%在外企外貿、企事業單位及外交部、商務部、駐外使領館、銀行、國際組織任職
24、四川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國語學院始建於1986 年。下設英文系、日文系、俄文系、法德文系、大學外語部等 5 個教學單位。擁有 1 個博士點,招收英美文學、英美文化、翻譯與跨文化交際、語言學等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擁有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和日本語言文學 3 個碩士點。其中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方向為現當代英美文學、美國文化研究、加拿大文化研究、歐洲文化研究;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研究方向為現代英語及語音理論、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日語翻譯理論與實踐、俄語翻譯理論與教學。
學院現有教職工 247 人,其中專任教師 219 人,教授、副教授 91 人。
25、蘇州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蘇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始建於 1956 年,如今設有八個系五個研究所。學院現擁有 1 個博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和 3 個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國外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俄語語言文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 1994 年被列為江蘇省重點學科, 2001 年評為江蘇省屬大學重點學科。英、俄語言文學在讀碩士研究生近 180 名,年招收研究生 80 余名。
教職工 200名,其中教授16 名,副教授 60 名,教 師中獲 博士學位者 16 名;外教10 名。
外交、外貿、教育和科研等領域
26、西南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外國語學院於2006年4月由原西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與原西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合並而成,其前身為原川東師范學堂(1906年)學貫中西的大師吳宓先生,著名詩人、文學家方敬,翻譯家鄒絳等曾在此任教。現任院長李力教授。學院下設英語、日語、俄語三個專業,博士、碩士研究生、本科生等各類層次學生3000多人。現有英語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權點、英語語言文學和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多次獲得全國和部、市的教學、科研獎。還建立了廣泛的國際交流關系,。
教師21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57人;博導5人,碩導30人;博士13人,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在職教師26人。
27、廈門大學
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
廈門大學外文學院前身外文系建於1923年。下設英語系、日語系、歐洲語言文學系和外語教學部,擁有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4個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1個博士點。外文學院英文系歷史悠久,是廈門大學最早建立的系之一。1961年英語語言文學專業開始招收研究生,1993年建立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博士點。每年全系在學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有200餘人。碩士生研究方向有:英美文學、英漢語言文化與口筆譯、雙語與雙語詞典研究、語言學。在校學生1171人,其中博士生36人,碩士生243人。
教師15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1人,外教30人。
畢業生歷年供不應求簽約率100%。在國家機關、學校、銀行、國有企業、三資企業等單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