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葯大學2019復試時間比較
❶ 湖北中醫葯大學護理考研 分數線近幾年是多少啊
湖北中醫葯大學近幾年護理考研分數線:
1、2019年:101100護理(學碩),專305分
105400護理(專碩),305分;
2、2018年:105400護理,321分;
3、2017年:105400護理,314分;
4、2016年:105400護理,295分;
5、2015年:105400護理,316分。
(1)中醫葯大學2019復試時間比較擴展閱讀:
湖北中醫葯大學始建於1958年,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唯一一所普通全日制中醫葯高等院校。
現有中醫學、中葯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13個二級學科),中醫學、中葯學、中西醫結合、葯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和護理學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臨床檢驗診斷學等2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
有中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中醫碩士專業學位、中葯學碩士專業學位、護理碩士專業學位及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其中,護理專業在2019年主要分為三個研究方向:1、老年護理研究2、護理教育研究3、中醫護理研究。
其初試考試科目為:101政治 、201英語一 、308護理綜合。
復試考試科目為:護屬理綜合。
❷ 黑龍江中醫葯大學2019考研復試什麼時候開始
考研復試時間、地點、科目、方式由招生單位自定。復試辦法和程序由招生單位公布。
考研復試時間一般在3月至4月底之間進行。復試一般在5月上旬前結束。
復試流程各招生單位略有不同,時間一般為2至4天,大致包括體檢、筆試和面試三種形式。招生單位認為必要時,可再次復試。外語聽力及口語測試在復試進行,成績計入復試成績。
復試前,考生可提前上網了解招生院校發布的復試方案或安排,查看需要帶的相關資料。
❸ 2019年湖北中醫葯大學補考時間
湖北中醫葯大學補考時間為2019年9月28日(周六)。補考地址為東明路校區。
補考應該注意事項
1、考生務必帶考試有效證件:身份證、補考證,凡是沒有攜帶證件的考生,禁止進入考場,如果考生的補考證上有補考課程而試卷袋上沒有姓名的,請監考老師打電話到教務處考試中心進行核實;
2、考生務必遵守考試紀律,考試前請考生務必看清楚考試時間和地點,有疑問一定要到學院咨詢。
3、監考老師認真履行監考職責,在清理考場時,要求學生把規定以外的物品集中擺放並提醒學生貴重物品妥善保管;監考老師在安排考生座位時,需隔行隔列安排,學生應服從監考老師安排;
4、考試過程中學生不得離開考場,監考老師不得串崗、不得做閑聊、發簡訊等與監考工作無關的事情;
5、考試結束後:
(1)監考老師按照試卷袋封面的數據逐條清理,將學生答卷擺放整齊並放入袋內,多餘問卷不要放入袋內。
(2)相同問卷的學生答卷上需放置2份問卷。
(3)清理時必須做到考試人數、收回試卷份數和缺考人數相互一致,便於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❹ 2019年江西中醫葯大學研究生院考研復試成績什麼時候公布
江西中醫葯大學在4月8日左右公布成績。
江西中醫葯大學於2019年3月28日起進行復試,根據《江西中醫葯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方案》,為確保碩士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開」,現將第二批碩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公示(具體見附件),廣大師生如有異議,請於2019年5月7日16:00前向研究生院招生就業科反映。現將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凡接到體檢不合格通知的擬錄取考生請按要求時間到本地縣級及以上醫院進行復查,如未按時復查或復查未合格,則不予錄取。
江西中醫葯大學創建於1959年。57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為國家改革發展服務,為中醫葯事業發展服務,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服務」的辦學宗旨,弘揚「惟學、惟人、求強、求精」的校訓,以「培養適應社會進步和中醫葯事業發展需要,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實踐型、創新型、創業型人才」為目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大學。
先後多次獲得全國和全省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是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學校是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與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國家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是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對口支援西部的高校,是全國醫葯院校中唯一的「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醫學類碩士研究生(預科)基礎培訓基地」。
截至目前,已有57年本科教育、33年碩士研究生教育、23年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教育、19年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的辦學歷史。2007年,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09年,順利通過教育部高等學校中葯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組對中葯學專業的認證(試點);2015年,順利通過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組對中醫學專業認證。
學校校園佔地面積1780.71畝,是目前國內校園面積最大的中醫葯高等院校。校舍建築面積達51萬平方米,其中教學、實驗、行政用房面積2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39億元。圖書館紙質藏書126萬冊,各類文獻資料庫41個,電子圖書80萬種。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3721人,其中研究生1142人,留學生及港澳台學生829人。
現有二級教學院(部)15個,直屬附屬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9所。專任教師845人,其中副高以上人員370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人員704人。有國醫大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8人、全國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37人次、第十屆國家葯典委員會委員5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5人、省級優秀教師20人、省級名中醫56人、省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2人、博士生導師59人。
學校現設有本科專業24個,涵蓋醫、理、工、文、經、管六大學科門類,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36個,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類別4個,省級示範性碩士點2個。
擁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學科18個、省級高水平學科2個、省級「十二五」重點學科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江西省級特色專業7個,江西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6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專病)7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專科(專病)12個。學校倡導並踐行「贏在終點」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引領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先後開展了科研實踐班、雙惟實踐班等一系列教育教學改革實踐。
擁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雙語示範課程1門,國家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2個。
兩項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分別於2001年、2009年獲得教育部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年,劉紅寧教授牽頭主持的「新時期高等中醫葯院校『基礎素質』教育理論創新與『雙惟模式』實踐」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率先在江西省高等院校中實現該獎項零的突破。學校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考研升學率名列全省本科院校前列。
學校始終堅持以推動中醫葯事業進步為使命,在中葯葯劑、針灸推拿等學科領域形成了突出優勢。研發的中葯制葯系列關鍵技術和設備被100多家企業採用,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原始創新成果——「熱敏灸」理論和技術,揭示了針刺穴位和灸療穴位的差異。
開創了內源性熱敏調控治療疾病的新途徑,顯著提高了艾灸的臨床療效,有力緩解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成為國家行業建設標准並在上海世博會上向全球推廣,開創了「北看天津針、南看江西灸」的格局。「熱敏灸技術的創立及推廣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我校也是江西醫學領域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該獎項,填補江西醫學領域空白。
學校擁有3個國家級科研平台,其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中葯固體制劑製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蒙葯丸劑關鍵技術及工藝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1個(創新葯物與高效節能降耗制葯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31個省部級科研平台。
近5年,共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493項,年均科研經費5237.24萬元;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43項、計算機軟體著作權3項;有29項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