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創業率
A. 大學生為什麼不適合一畢業就創業
1、
不要因為當前國家就業存在困難就不負責任的盲目鼓勵剛畢業的大學生創業,就業問題並不是靠鼓勵大學生創業就能迴避和減輕的; 2、
大量的事實證明,大學生創業成功率非常小,我國剛畢業的大學生平均創業的不超過1% ~
2%,更何況創業成功的大學生,蓋茨、戴爾在美國創業環境,與我們的國情不一樣,美國大學生創業大約佔25%左右; 3、
國家頒布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很好,並不等於我國當前各地的創業機制和環境適應大學生,大學生通過自主創業來實現就業的條件還不成熟,很多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善;
4、
如果我們不分條件、不求實際的鼓勵大學生創業,是在倡導一種「自殺式奮斗精神」,明顯的敗局反而會給社會帶來更加嚴重的隱患,並且容易打擊大學生的自信心,造成失敗者終身的陰影;
5、
敢於創業的大學生往往是不怕吃苦,但創業經商是不會因你能吃苦就成功,農民工最能吃苦,為什麼他們沒去創業就說明這一點,因為學習知識與學習了有用的知識有很大的差距,這是許多大學生不易明白的道理;
6、
我國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體制培養出來的大學生,有非常明顯的創業缺陷,更多的是比較「聽話」的好學生,未必是敢於拼殺、敢於創新的創業驕子,直到今天,現實社會仍然存在「輕商」的現象;
7、
大學生創業,本質上就是做生意、搞企業,項目、技術、資金、經驗、毅力、人員、團隊、社會資源……常常是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把你逼上無路可退的境地,實際上有很多失敗,最後就是絕路,後果不堪設想;
8、
很多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往往以為自己最終的失敗,是因為資金短缺,我可以負責任的說,資金的問題,只能是創業或做公司的第一步,就是解決了資金問題,也只是「萬里長征」才起步,後面的困難也會接踵而至;
9、
大學生剛走出學校,最為缺乏的是社會經驗和社會經歷,尤其是社會人際資源,對於創業、經商來說,成功的要素需要無數個,最後的失敗可能就是一個原因;
10、最後,從我多年所采訪大量企業成功人士的經歷證明:經營企業,你可以不去違法,但是你一定要有應對付那些違法亂紀人員和對手的勇氣與方法,這是當前中國任何一所大學都沒有的功課,也是為什麼很多人不適應創業經商的根本所在。
自主創業是一個復雜的創造性工作,剛畢業的大學生選擇就業、打工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就是個別大學生有創業的願望,都可以工作一定時間,培養了一定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後再去創業,這樣成功的機率遠遠高於畢業後直接下海創業。剛畢業的大學生雖然具有一般人不具有的知識文化優勢,但因工作經驗的缺乏和現代教育體制的缺失,創業對他們說來並無明顯的優勢可言。因此,對剛畢業大學生創業問題上我們再也不要推波助瀾,盲目鼓勵,否則,我們會讓很多人自食其果,更不利於社會的安定團結
B. 為什麼美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高很多
在美國,大學生創業是得到全國的關注的,很多方面都會有相應的資助,而在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較低,事實上存在著諸多原因,資金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國家可以建立創業基金,解決大學生創業的主要困難,這才是抓主要矛盾的體現,大學生創業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也是有推動作用的。
國家支持大學生創業,並以此來帶動就業,我認為創業不僅是大學生,也是眾多大學畢業兩年內的青年群體就業增長的源泉。創業成功率也並不一定代表一個國家的好壞,人才的成長是一個不斷進步的過程,我們需要正視。
C. 為什麼美國大學生創業率高
為什麼美國大學生創業率高
比爾·蓋茨創造了微軟帝國,也創造了大學生創業的神話,這不是個案,美國大學生創業率達20%—23%。為什麼美國大學生自主創業較為普遍?筆者通過研究發現,營造適宜的校內外政策環境是很重要的原因。
國家出台多項法規和計劃,讓大學生創業獲得支持於法有據。美國國會於1953年通過了《小企業法案》並據之成立了小企業管理局,旨在幫助小企業獲得來自政府的技術、資金以及管理上的扶持,如直接貸款給小企業或為之提供貸款擔保,避免小企業因資金不足而夭折。同時,專門針對小企業的促進法案還有投資刺激法案、經濟政策法案、投資獎勵法等,這些法案共同形成了支持創業的法規體系。在稅收方面,1981年裡根政府通過了《經濟復興稅法》,1986年又出台了《稅制改革法案》,這些法案降低了創業型企業的應繳稅收,旨在促使這些企業平安度過孕育、成長期。此外,自1992年至2012年,國會先後通過三部法案延長具有高度競爭性的小企業創新研究計劃,先後支持了微軟公司、英特爾公司等許多國際知名企業,對美國在前沿學科占據領先地位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成為各國仿效的典範。
創辦企業流程便捷,准入成本低廉。世界銀行發布的《2014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表明,美國的營商環境便利度在全球189個經濟體中排名第四。一個有限責任公司,在美國從注冊到運營僅需6個環節:預定公司名稱,提交公司組織文件,制訂並通過公司經營協議;申請聯邦的僱主識別號;注冊徵收營銷稅;在勞工部的失業保險部門注冊;購買雇員補貼和傷殘保險;在兩家報紙上公開發布公司的組織文件並提交證書和公開宣誓書。美國設立了力求簡化流程的一站式創業窗口,這6個環節僅需5天便可全部辦完。此外,美國創辦公司的經濟成本非常低廉,僅占人均國民收入總值的.1.5%。以2014年為例,美國的人均國民收入總值為50120美元,注冊一個新企業則僅需750美元(其中第一個環節繳275美元,第六個環節繳475美元,其他環節免費),最低實繳資本為0美元。
多渠道資助大學生創業,融資方式靈活、易得性高。美國助推小企業融資的方式有:一方面是政府為創業型企業提供資金援助。小企業管理局為小企業直接提供貸款或貸款擔保,以支持具有較大商業潛力的項目。另一方面,政府還通過政策引導,拓寬創業型企業的資金來源渠道。如鼓勵銀行加大對小企業的貸款額度並減免利息,創建並提供多種投資渠道(包括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種子資本等)。
提供定製式輔導服務,增強創業型企業的生命力。美國創設了大量專門的創業輔導機構,在管理、服務、技術、營銷、人才等方面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咨詢。一種是由政府小企業管理部門設立的非營利性創業輔導機構,包括小企業事業開發援助機構、企業信息中心和小企業發展中心;另一種是由風險資本、種子基金等私營機構創設的營利性創業輔導機構。
高校制定諸多支持性的制度和措施,鼓勵大學生創業。20世紀30年代麻省理工學院率先規定「五分之一原則」,即教師可以在一周內的任意一天去從事咨詢或參與企業活動,這既保證教師正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又可以將高校中最新的研究成果帶到實際應用當中去,還可以將企業中的新問題反饋到校園中來。現在這一制度幾乎為美國所有大學接受,全方位助推了大學生創業教育。同時,美國高校普遍允許學生既可全日制上課,也可半日制上課。允許學生休學創業一段時間以後,再回校復課學習。高校與企業深度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的機會,從而使學生積累企業相關經驗。有的高校還為有創業意願的學生建立專門的宿舍樓,以方便他們交流和溝通。
毋庸置疑,良好的創業環境,不僅可以激發大學生創業的積極性,而且能夠促進創業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同樣據《2014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的營商環境便利度整體排名為第96名,但開辦企業的難易程度位列第158名,因此降低企業創辦門檻、簡化企業注冊流程是當務之急。政府也應為創業型企業提供資金援助,並對創業型企業的融資、稅收、知識產權、輔導等方面提供優惠與保障措施。同時,高校應完善鼓勵大學生創業的規章制度。允許有創業意願的學生,在保留學籍的情況下休學創業,為師生創業提供咨詢、指導、資金支持以及免費或費用低廉的創業場所等,鼓勵師生利用業余時間創辦公司,實現技術轉移和技術創新。
(作者系東北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博士趙樹璠)
;